胡国仕 祝红 余德松
【摘要】通过回顾2012年彝良“9.07”5.6级地震后医院在突发事件中对捐赠药品的管理过程,总结捐赠药品管理的成功经验,梳理捐赠药品管理存在的不足,探讨规范捐赠药品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突发事件 捐赠药品 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1.058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昭通市由于其地质结构和地形地貌特点,易发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仅2012年以来,昭通市就先后发生了2012年彝良“9.07”5.6级地震、2014年鲁甸“8.03”6.5级地震和多次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昭通历次重大自然灾害中,我院均接受了来自各地的捐赠药品。捐赠药品是突发事件中医疗救治的重要资源,在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2012年以来我院在昭通突发事件中捐赠药品管理的回顾分析,旨在规范突发事件捐赠药品管理。
1捐赠药品管理的经验
面对突发灾害的应急救援,综合性医院在同级医疗机构中是救治条件最好、救治能力最强的,而且责无旁贷、责任重大[2]。2012年彝良“9.07”5.6级地震之前,捐赠药品管理是医院药事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彝良“9.07”5.6级地震发生之后,作为全市唯一的三级综合医院,我院接收了大量伤病员,也接受了数目不少的捐赠药品,本着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的原则,积累了加强捐赠药品管理的一些成功经验。
1.1建立捐赠药品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抗震救灾的迫切需要,我院建立了捐赠药品管理规章制度,对接受捐赠的原则和程序、捐赠药品的验收登记、捐赠药品的质量安全、捐赠药品的贮存保管、捐赠药品的分发使用等均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并明确了药剂科主任、药品采购员、药品库管员、各药房班组长在捐赠药品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完善了捐赠药品进入医院的整个流程,从专人接收-登记-专人微机专用账号设置-入库-发放到药房-伤病员使用等,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3]。
1.2完善捐赠药品验收记录
为保证捐赠药品的质量,确保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我院建立了捐赠药品专用的药品验收记录,捐赠药品验收记录包括:捐赠单位名称、捐赠日期、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单价、批准文号等。并要求捐赠单位提供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法定资质证照,从源头上保证药品质量。
1.3加强捐赠药品使用管理
联合医务处等部门,根据各临床科室工作性质、收治病种范围、收治伤病员数量等情况,制定分发、使用计划,明确分发、使用品种、数量,建立分发记录,并指导、监督临床科室规范、合理使用捐赠药品。
2捐赠药品管理存在的不足
由于以往我院捐赠药品管理比较薄弱,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加之突发事件发生后工作繁重、任务紧急,导致我院捐赠药品管理暴露出一些不足。
2.1捐赠药品管理体系不健全
医院未建立健全捐赠药品管理体系,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后捐赠药品决策滞后,管理无序失范,反应速度缓慢。
2.2捐赠双方信息沟通不够,捐赠药品难以满足医疗需求
药品捐赠方和受赠方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信息交流不够充分。捐赠药品应该是突发事件医疗救治急需的药品,或者是市场供应紧缺,医院难以采购的药品。但由于医院事前未与具有捐赠意向的单位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告知其突发事件医疗救治急需的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而捐赠方也未及时了解医院需求和意愿,导致了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捐赠药品品种不全、数量不足,难以满足突发事件医疗救治需求;二、捐赠药品不是医院急需、紧缺的药品,与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任务关联不大;三、非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必须的捐赠药品数量过多,过多的捐赠药品使医院必须花费紧缺的人力资源和医疗资源的双重浪费[4]。
2.3捐赠药品质量管理不严
捐赠药品质量验收环节有所欠缺,未能及时发现药品包装质量不好、有效期太近等潜在的药品质量安全隐患;存在未能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贮存捐赠药品,在库养护中没有执行药品质量巡查制度,发现可疑情况未及时告知捐赠方、未及时报告科室和医院领导、未及时抽样送检等问题。
2.4捐赠药品清单未备案
“受赠人应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提交受赠产品清单”[5]。但由于缺乏捐赠药品管理经验,当时不了解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捐赠救灾药品监管的规章制度和文件精神,没有及时将药品捐赠单位名称、捐赠日期、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单价、批准文号等信息提交给药品监管部门备案,不利于药品监管部门对捐赠药品进行有效监管。
3加强捐赠药品管理的建议与思考
总结我院近年来捐赠药品管理的成功经验,针对捐赠药品管理存在的不足,根据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捐赠救灾药品监管的规章制度和文件精神,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规范捐赠药品管理。
3.1建立捐赠药品管理体系
医院应将捐赠药品管理纳入药事管理的重要内容,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无缝衔接、协调配合,齐抓共管、规范使用”的原则,建立健全医院捐赠药品管理体系。在捐赠药品管理体系中,医院领导主要负责药品捐赠的决策,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制定捐赠药品管理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药剂科具体负责捐赠药品的接收、验收、登记、贮存、发放、质量管理,并与医务处等部门指导、监督捐赠药品的规范、合理应用。保证突发事件发生后,整个捐赠药品管理体系能够统一、有序、高效地运行。
3.2加强捐赠双方信息沟通
药品捐赠方和受赠方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处方交流信息。医院应告知捐赠方突发事件医疗救治急需的药品或者是市场供应紧缺,医院难以采购的药品的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等信息,捐赠方也应及时了解医院需求和意愿,避免“需所未捐、捐非所需”的现象。
3.3完善药品捐赠手续,建立药品验收记录
医院应严格遵守《关于加强捐赠救灾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电[2008]20号)的要求,完善捐赠药品接收手续,捐赠双方应在《捐赠药品交接登记表》上签字,建立《捐赠药品验收记录》,准确记录捐赠单位名称、捐赠日期、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单价、批准文号等信息,药品采购员、库管员、科主任在记录上签字,保证捐赠药品的质量,确保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3.4加强捐赠药品质量管理,促进捐赠药品合理应用
严把捐赠药品质量验收关,认真检查核实捐赠的药品是否具有批准文号、有效期限是否距失效日期必须在6个月以上、且符合质量标准,并要求捐赠方产品清单和检验报告。严格按照规定条件贮存药品,认真落实药品质量巡查制度,发现疑问采取告知对方、报告领导、抽样送检等措施,确保捐赠药品质量安全。
联合医务处等部门,根据各临床科室工作性质、收治病种范围、收治伤病员数量等情况,制定分发、使用计划,明确分发、使用品种、数量,建立分发记录,并指导、监督临床科室规范、合理使用捐赠药品。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九号.
[2]黄亚杰, 刘玉莹, 陈伟, 等.综合医院突发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探讨[J].现代医院, 2014, 14 (8):139-140.
[3]宁红,吴光辉,高秀蓉.突发灾害事件中捐赠药品的规范化管理[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9, 29(7):574-575.
[4]林芸竹,许群芬,刘世林,等.从地震灾害后我院受赠药品使用情况分析探讨捐赠药品管理[J].中国药房, 2010, 21(1):17-20.
[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捐赠救灾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通知[S]. 国食药监电[2008]20号.
物理治疗可有效避免乳癌术后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是乳房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除后的具有挑战性的并发症。支持疗法如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是否能够阻止或者减轻淋巴水肿尚未可知。
来自土耳其科鲁兹卡雷大学医学院普外科的Ay AA学者等进行了研究,提示了支持疗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发生淋巴水肿。文章最近发表在S Afr J Surg杂志上。
研究纳入了1995年到2010年安卡拉肿瘤研究和培训医院普外科中实施过乳房手术的一共5064名受试对象。回顾性的收集所有患者的病例及术前术后乳癌随访的表格。
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受试对象中19.9%出现了淋巴水肿。进行物理疗法的群体很少发生淋巴水肿,BMI在30到34.9之间比30以下的群体更易发生淋巴水肿。术后腋窝淋巴结放射疗法未显示与淋巴水肿相关。
本次研究表明,阻止淋巴水肿并发症最好的办法是阻止淋巴水肿的发生。告知病人发生淋巴水肿的危害并推荐他们术后积极进行物理疗法及康复训练,这将是最重要的避免淋巴水肿的措施。
(摘自《医学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