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美术教学正文

你呈现的图像都能够“所见即所得”吗——谈以图像引导视觉思维的儿童美术创作教学

  • 投稿暗灭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287次
  • 评分4
  • 92
  • 0

王新强 浙江师范大学东城第二小学

美术学习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看”。从“看”的主体而言,“看”不仅仅是一种生理行为,同时也是心理活动,负载有情感的体验和认知的过程。新课程改革以后,美术教材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随意翻阅不同版本的小学美术新教材,我们都能发现这样的特点:在美术创作课中都穿插着引导创作的图像资料(内容图片、步骤图片、作品图片、材料图片等)。实际教学中,教师需在规定的环境中进行创作教学。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们习惯于将收集的图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对待这些图像,学生该如何看、看什么,他们真能够“所见即所得”吗?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如何“看”,教师所能提供的只有引导。笔者尝试以图像引导视觉思维,以图解到图构为引导策略开展图像阅读,激发儿童的生活记忆,提取美的元素,为创作提供充分的准备,打开创作的通道,创作出具有形式美感的画面。

一、图像认知的创造性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韦特海默在《创造性思维》—书中,从儿童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的思维过程,到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复杂的思维过程,阐述了创造性思维过程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在看到整个情境之后,去发现问题,再根据要求掌握其具体结构,发现结构与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导致我们对结构的重新理解与组合,即将—个不完整、不适合、不一致的结构转变为—个完整的、合适的、—致的结构。换言之,就是将一个坏的格式塔转变为—个好的格式塔。考夫卡根据苛勒对黑猩猩的学习实验结果提出,对于新情境的适应和新问题的解决,在于能对旧的格式塔进行改造而建立—个新的格式塔。阿恩海姆也曾根据研究指出,为解决—个问题,人们必须能随时改变事物自然呈现于我们心灵中的固定状态或结构。由以上理论可见,我们可以将“看”的思维过程分解成图解和图构两个部分,而且这两个部分相互作用,在视觉思维的过程中,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方式重新排列组合成新奇的意象和图式。

1.图解

经验告诉我们,心理因素能对眼睛的反应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往往自然而然地将眼睛转向我们感兴趣的事物,受这一意识的支配,我们实际上看到的是我们习惯看的,也就是经过心理因素选择出来的东西。“看”的质量优劣,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毕加索曾说:“把自然形态打破、解体,形成接近于抽象的形态,并在作品中根据自身的需求以一种新的序列组织关系,创造出新的艺术形态。”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呢?可采用图解的方法。在阅读图像时,将图像看成一个视觉语言体系,将其复杂的构造分解为元素和符号。最基本的图解,是把整个图像的基本部分确定下来,分出较大的单位,然后进一步分为较小的单位,如点、线、面、色、形、体、质等视觉形态元素。图1至图3是《各种各样的树》一课中树形线及纹理点、线的图解示意图。有效的图解能帮助学生更快地获取图像信息,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分解图像中的具体形象,使其适应于不同年级学生的视知觉体验。图解打散的视觉信息被视知觉主动接收,再经由视觉吸收器重新组合建构成结构更完整的单元,然后传送到大脑中的视觉系统,成为视觉表达的素材。图解对儿童“心眼”的开启与创造因素的“激活”可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开发儿童“看”的视野,拓展儿童“看”的层面。

2.图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重心在学生自己,知识必须由学生自己主动去建构,他们必须将新的讯息与自己先前知识、背景经验产生关连,而后经由外在刺激,重新统整既有的知识,结合旧经验与新刺激,形成个人的知识建构。儿童的眼睛接收图像信息刺激后,将捕捉的信息与自己记忆中的原有图式信息进行比较,两种信息发生匹配,与原有的图像信息交汇在一起,“破”掉原有概念形对思维的禁锢,加入表现新的美术语言,从而使学生自主建构出想要落笔在画纸上的最终造型。因为每个儿童原有的图式信息和阅读图像后所获取的信息都是不同的,所以,最终的表达既在规定的路线里、又有各自的特点。以图像“激活”儿童的心理活动,引发情感联想,进行“为我所用”的自主改造和完善。如,让儿童在阅读图像基本属性的基础上,联想它的情感或它与其他事物的相通之处,然后再进行艺术建构;在儿童图像阅读时,有意识地导入“超现实主义理念”,打破思维定势,建构全新形象;把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引入创作教学,等等。此时,在图像所提供的绘画元素而产生的刺激中,加入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实现新旧信息的沟通与再生成,并建构每个学生的信息储备和审美感知图像,从而使学生重新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视觉心象,这就是作中的图构。

“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图解就是见到事物的表象,图构则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种在抽象意义层面上的“形而上”的思维,是一种智慧运用的过程,也是形成独立见解、在认知上取得创新性发现的最关键、最困难的一步。

二、触发之道一图像的思维触发点

1.形态的提炼

由于儿童对现实世界缺少仔细的观察,因此,儿童在绘画创作时,只能凭借已有的经验和模式进行。无论是想象画还是记忆画,这些作品只是他们以前作品的再现,其中所表现的人物、动物等往往只是重复过去,致使他们的绘画造型趋于概念化和程式化,逐渐失去了应有的创新和发展的意义。儿童绘画似乎被简化成了一种单调的拼图游戏,只是对画面情节设计和内容的重新组合。

图像将丰富的、立体的现实世界凝固在同一平面上,要引导学生根据物体的主要外形特征,来确定基本的几何形体。这时,就要去除其外形上的一些小变化,用最简单、合适的几何图形加以概括。以图像的造型不断触发儿童对生活的记忆,并进行大胆的重新组合、取舍加工,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自主的变形夸张等艺术处理,既降低了儿童造型的难度,又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如《可爱的猫:卜课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图像干预,可以用—个椭圆形表示猫的头,再画一个椭圆形表示身体,在这个椭圆形之下画几个长方形表示腿。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提炼基本的几何形。这样的形体结构是许多哺乳动物都具有的。然后对先前的概括作些小变动,正是这些小变动抓住了猫的独有特征。此时,短时间滞留于学生印象中的图式,与他们的想象混合作用,成为他们创作表现的重要参照。图4、图5正是学生通过撕纸的手法将猫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样既培养了儿童的观察能力,又丰富了儿童对生活实际的认识,不断更新他们对事物形象的表现形式,使作品充满创新与变化。

2.联想的启迪

要求学生在阅读图像基本属性的基础上,逐渐忘掉物象的自然属性,联想它的情感或它与其他事物的相通之处,然后再进行艺术上的加工与联想。《云儿朵朵》一课中,云朵是小朋友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以它为创作元素,学生的热情很高。通过对云朵图像的阅读,再联系记忆中的其他形象,并对造型加以改变。这使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通过儿童的联想转化为其他的艺术形象。如果我们要求学生的观察是建立在纯客观的基础上,就把学生引入一个以客观为尺度的现实世界,表现的结果将比较单一;而要求儿童的阅读是带有主观联想性的,我们就能充分挖掘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调动起学生发散性思维活动,使学生运用变形的手法完成对象描绘。

3.构图的启示

通常,我们在中视距的空间位置去观察客体时,会习惯性地以—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看待并感受世界。而用特写、俯视、仰视等构图形式,引导儿童换个角度去观察和认识事物,从小建立一种多维的空间概念,养成以多视角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的习惯,并且认识到,通常的视角看到的仅是事物的一部分,看物象、看世界还有更多的视角。通过换个角度、换个方式观察习以为常的世界,能够使儿童获得一种全新的感觉,让他们寻找不同视角观察物象,特别是从那些非常规的角度去观察,就会获得新的感受、新的信息。在教学《弯弯的小路》一课时,引入多张梵高的风景作品,研究梵高作品中路的位置,直观地理解在平面纸上的空间划分,然后思考“怎样才能带领我们走进你的画中”,让儿童经过一番讨论和内化,形成路的不同安排形式,从而创作出丰富的构图。(图6至图8)

4.构成的发现

平面构成是现代美术的产物,它有意识地打破物象的自然秩序,按绘画者主观审美意识进行重组,具有很强的装饰趣味。构成的表现手法与电影的画面叠映、镜头切换的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处.又如,有的连环画在单页画面上叠映许多相关画面,来表现同时发生的多个事件。构成的表现形式十分复杂,对称、渐变、重复、节奏、韵律、动态,这些表现形式需要和谐有序地组织,并要符合人们的视觉追求。这是一种由创作者凭主观自觉而组织构建的样式。通过让儿童找出图片中蕴藏着的内在秩序,再对绘画主体的秩序进行重组、解构、打破、移位、变形等,形成儿童自己的视觉表达。《五彩的烟花》—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在烟花的图片中找一找点的运动规律、颜色变化的规律,以及烟花燃放过程的变化,一幅幅蕴含秩序美的作品就诞生了。(图9、图10)

5.拟人的引导

儿童喜欢童话故事,喜欢看动画片,因为他们喜欢让静止的画面都会动,会与他们玩耍。他们的思维常处于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之间,而这种状态正是艺术表现的最佳状态。把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引入创作教学,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并将这种想象力转化为艺术表现。以《下雨了》—课教学为例,在生活中,人们每每会遇到下雨时避雨的情形,可是避雨不只是人的行为,有很多动物也会惧怕雨水;因此,以避雨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学生就可以天马行空,创意也在此时得以产生。(图11、图12)让学生表现这个主题比较直观、真实。这种联想思维训练,在保持物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其某一特点进行分割、替换、改变、共用等手法的加工,可创作出出奇制胜的艺术作品。让孩子们的创造力源于生活,让他们领会创意思维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拟人画法有意识地把不同形状的物体连在—起,创造出崭新的形象。拟人化的阅读改变了过去“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画什么”的单—模式。

6.色彩的迁移

色彩在造型艺术诸要素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儿童的美术世界中更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对色彩直觉敏感是儿童美术能力的—个重要方面。以图像的色彩阅读来提升儿童的知觉与感官,使儿童逐步走出原始的色彩表现方式,体验色彩统一、和谐和对比所产生的效果,让儿童的色彩世界更丰富,进而将色彩的知觉运用到艺术创作上。特别是一些大师的作品,它们在色彩上的运用,对于提高儿童的色彩表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只要教师精心选择适合儿童欣赏习惯和表现水平的图像,儿童就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中吸收丰富的营养。

如《生长的植物》一课的教学,以卢梭的《丛林组画》引入,从色彩角度设计问题:猜—猜画家喜欢什么颜色?你能看出画中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吗?重视内容与学生审美经验的互动,通过儿童的感知介入、经验对接、情感互动来认识色相,感知暖色系与冷色系的丰富变化,在直觉表达的基础上,推进学生对画面色彩的提炼,追寻色彩表达的源头,这样的学习可以实现儿童感知的关联和提升。所以,从色彩的发现,到色彩特点的表达,最后形成色彩表达意义的提升,这一系列整体性的学习过程,关注了学生的感知体验,关注了学生的审美个性,形成了学生对图像语言的二度创作。由卢梭喜欢的颜色和色彩搭配联系到植物生命的颜色,此时,学生已把自己的体验融入其中。然后教师展示不同植物的图像,请学生介绍主要的色彩和色彩搭配;教师再以课件展示有明显色彩倾向的植物风景图像,让色块和色块之间产生或互补、或对比的关系,使学生从色调上感受自然中蕴含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创意,大胆运用色彩表现自己心中的热带雨林。(图13、图14)

7.技法的启发

大师作品的表现形式是丰富的,有油画、水粉、剪纸、版画、镶嵌画等。在创作时,画家往往将其情感和思想融入作品中,并以作品为媒介,用各种不同的技巧,将所思和所感表达出来。在学习大师的作品风格的同时,让儿童直接感受和了解大师的思维过程,锻炼他们尝试借鉴大师的经典作品,并将感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在《好大的向日葵》一课的教学中,引入梵高的名作《向日葵》,通过图解作品中形与色的表现技法,让学生尝试用有力的笔触、扭动的外形表现,学生的作品都有了新的面貌。(图15、图16)

三、用例说话——一《房间一角》一课的创作教学

引导儿童阅读梵高作品《梵高的卧室》(图17),提供儿童自我发现与体验的空间,感知和把握原型中的这种潜在变异,提取其中有意义的成分。最初阅读作品时,并不急于让儿童展开有关画中卧室的话题,而是设计一系列问题进行解读,以此引发儿童对卧室的回忆和美感的体验,图构他们心中的房间,完成《房间一角》的创作。

从主题内容方面设计的问题:A.这幅画在表现什么?B.谁是主人?

儿童以自己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来诠释画面传达的讯息,即画的主题。例如,一个学生是这样解释的:这幅画看样子画的是—个老人的房间。他有点穷,因为房间不大,十分简陋,房间内的物品很少,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床也很简单,像是一个人睡的,主人没有衣橱,衣服只是挂在墙上。不过挂了很多的画,大概是个喜欢画画的人。接下来,我向学生介绍画家梵高以及他在阿尔的这间卧室,学生有了更深的认知和感受。.

从线条造型方面设计的问题:A.地板和床的材料是什么?B.观察地板和床,描绘的方法相同吗?C.你还看到了什么线条?

通过课堂互动建立图画或图式对话的基础,形成丰富审美感知的图式和语言。儿童的知觉意识和图象符号有了很好的连接,形成了知觉唤醒的有效通道。从中感悟到线条的美妙,感知物体的方位、大小、形状和轮廓。以线条形成的笔触可以表现画中物体的质感和状态。在技法上为儿童作引导,使学生有法可依。从梵高的卧室联系到自己的卧室,有哪些物品?分别有什么特征?是什么材质的?能找到哪些线条?等等。用课件图像引导儿童认识和把握卧室物品的造型特征,将视觉发现以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利于儿童感知表达,也有利于同学间的知觉互动。同时展示多种的卧室用品的图像,至此,房间的物品也有形可依了。

从色彩运用方面设计的问题:A.猜—猜房间主人喜欢什么颜色?B.你能看出面中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吗?

重视内容与学生审美经验的联系,通过儿童的感知介入、经验对接、情感互动来认识色相,感知暖色系与冷色系的对比。在直觉表达的基础上推进学生对画面色彩特点的认知,追寻色彩表达的源点,这样的学习可以实现儿童感知的关联和提升。所以,从色彩的发现到色彩特征的表达,最后形成色彩意义表达的整体性,关注了学生的感知体验,关注了学生的审美个性,构筑了学生对图像语言的二度创作。由梵高喜欢的房间颜色和色彩搭配,联系自己的房间颜色和色彩处理,此时,学生已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其中。然后展示学生带来的自己房间的照片,请学生介绍主要的色彩和色彩的搭配,用课件展示有明显色彩倾向的房间布置图,让色块和色块之间产生某种或互补、或对比的关系,完成视觉感官上的愉悦。

从透视构图方面设计问题:A.你在欣赏时,是否好像进入了画中的房间?B.画家是怎样把各种物象安排在画面中的呢?

分享表达,关联个性化的体验,通过师生的互动,特别是建立在图像对话的基础上的交流,理解处理绘画空间的方法——透视法,具有深度感、距离感,带给儿童新的视觉思维和感受。画家梵高将卧室的物品用透视法安排在了画面中,“怎样才能带领我们走进你的画中”。教师展示平面的空间划分,给学生更多的启发,使他们有了直观的感受;学生心中有了基本的空间感,也有了构图的思路。

从欣赏评述方面设计的问题:假如绘画大师来到你的房间,还会给你什么建议?

用课件图像启发学生回忆、感受、发现其特点及风格,再利用大师的艺术语言拓展新的表现空间。根据所选择的大师风格,表现自己的个性追求。此时,学生的思维发生了质的变化,机灵的小脑袋里已经装满了新意的画面,不需要我们再说什么了。(图18、图19)

四、结语

以课件(或课本)图像引导视觉思维的儿童美术创作教学,在“看”中丰富学生美感体验,或启发其美术表现,或探索各种美术的表现形式,或刺激其创新意识,让学生对自己在图解过程中所获得的审美感知、情感体验进行选择、过滤,甚至是重组和反思,让儿童的审美直觉融入到教学情景中,关联新心象,使认识和感知得到提升和内化,强化感受和理解,实现审美创造,将惊人的创造力挖掘出来,转化为具有审美意味的艺术表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