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玛格丽特·里特考斯基一费尔滕(Margarete Rettkowski-Felten)
翻译:蔡小玥 翻译校稿:廖字辉
在历史的变迁中,德国美术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通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受政治体制和社会思想影响的美术教育,逐步巩固了其学科地位,并在校内和校外教育体系中确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德国美术教育概况
德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法西斯意识形态,将19、20世纪之交美术教育所取得的先进成果摧毁殆尽。
20世纪50年代,通识教育和美术教育以人权和民主为导向,开启了新篇章。
与当前的中国类似,当时的德国开始重拾历史中的积极因素,寻求适应时代的新方案。首先是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和艺术教育运动再度兴起。1900年前后,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了“教育从儿童抓起”和民主式自主学习,并由哈特穆特·冯·亨提希(Hartmut von Hentig)在比勒菲尔德实验学校付诸实践。在1914年的中国之行中,约翰·杜威还成功地向中国的高校和中学讲授了他的思想和教育理论。
其次是建构主义感知理论再度受重视。该理论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是由他自己建构出来的。虽然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建构主义感知理论间或中断,但自启蒙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以来,人类进入了个人主义的时代,美术教育也由此开始鼓励个体自我表达,以达到促进个体人格发展的目的。文学家、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了美术教育的新内容:在政治背景下联系社会。
在这些思想和理论的影响下,德国美术教育发展出了自己的教育学行动框架、方案、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时至今日,学校和培训机构所开设的美术课程的标准已基本可以确定,即:
在教师的引导和陪同下,儿童、青少年和成人能够独立进行创作,创作富于创造性的个人作品,进行个体的个性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以自我调节为基础的个人实验、研究和思考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既是帮助学生的陪同者,也是学生的学习与创作过程的主持者。通过精心的安排、目的明确的对话和方法,教师支持学生运用想象力和构想能力并动手付诸实践。
在这一创造性的创作过程中,教师通过既民主又艺术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和陪同。
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托儿所、幼儿园,以及青少年艺培学校里三岁以下的幼儿。它是进行感知促进、行为引导、创造力培养和教育民主化的第一步。正如马丁·多纳斯(Martin Domes)在其教育学理论中关于“有能力的婴儿”一例(1950年)所展示的那样,它特别有助于在美育项目中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使个体开始独立思考并促进个体的个}生化表达,最终使儿童能够利用自己的五官感觉,成为他们生活环境的小小研究者和发现者。这就是“审美启蒙教育”,它将进一步发展为“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主要就是调动人的五感,促进感知过程,但其首要目标并非单纯培养艺术专业能力,还包括对人格的培养。
在童话剧和马戏等活动项目中,综合运用美术、音乐和游戏等元素;将表演、对话、绘画、素描、游戏和音乐等元素共同运用于整体教学中,使儿童的所有感官和能力都被调动起来,并根据成长阶段和发展程度得到培养。
在学前教育中,学生的参与是全面的,他们还不会接触到类似学校的严格专业划分。
学校分科课程的教学计划是依据并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心理学理论而设置安排的。
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美术教育,其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人格、发展创造力、引导学生行为、提高学生感知能力,以及实现学生在小组和团体活动中的社交目标。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个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尤其当他们在社会中进行消费和接受媒体信息时。
二、感知永远是第一步一审美教育中感知的发展
这个案例旨在为大家打开一扇小窗,共同看一下审美教育最基础的领域,以及孩童时期感知的发展。
与感知密切相关的是利用不同材料来进行的具有创造性的创作。“予印象以表象”—感知和创作,两者在艺术生成过程中会实现完美的转换和融合。同样与感知密切相关的还有思考和学习的过程。
如果感知能力在一个人孩提时代的开始阶段就被重视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成长阶段中,他的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会紧密结合,而不是彼此割裂:(1)在最初的几周或几个月之中对客观物体进行感知;(2)接下来对自身进行感知;(3)然后在学前或学龄阶段开始学会对处于某—社会团体或文化氛围环境下的自身特点的感知。
感知在很大程度上与某一人生阶段中基础问题的提出有关:儿童们会更多地去关注那些在某个时间段对他们来说比较重要的东西,其他所有的东西会被他们隐去,以避免过度刺激。审美这个词的词源“aisthesis”在希腊语中原本的意思就是用感官去感受,所以,我们也希望审美教育能够根据这样—个词源的要求,从感知之中去生根发芽。如果想要成功进行审美教育,就必须适应每个儿童自身的感知能力特点。感知能力的发展是持续性的,但也和其他任何一种发展一样,其过程中会有波动,会有小幅度的前进和后退。所以,要想适合每个儿童自身的感知能力特点,就一定要选择适合的材料并制订正确的计划。
在开始这项工作之前,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儿童是以何种形式来从周围环境中汲取信息的?(2)在最重要的几个发展阶段中,他们对世界的印象是怎样改变的?(3)审美教育在这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儿童促进各种思维能力:最初是感知能力,接下来是具体想象能力,然后是抽象幻想能力和创造力。只要有适当的引导促进,在合适的时间,这些能力都是可以相辅相成地展开和发展,并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
首先,我们回答第—个问题—一“外界的画面如何进入脑海里?”
1.外界的画面如何进入脑海里
儿童早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去获取信息了。婴儿的完整知觉系统使得感知在那个时期就已经可以实现了。
感官是人们接触外界的工具,它们只起到媒介的作用,而真正的感知过程是在大脑中通过加工处理感官刺激来进行的。在此,“加工处理”指的是:接受、挑选、汇总、整理、归类、储存,然后通过一些思维能力来对其进行命名。从思维过程来看,感知行为就是有创造性的思维的原型,是每个儿童都具备的能力。
原先很多人认为婴儿都是被动的,这种观点已经发生变化了。每个儿童都非常积极地参与着自身发展的过程,并且从第一天开始就在改造着自己。这种所谓的“主动的婴儿”需要的正是多样化的、给人带来实际的刺激的审美教育。实际的就是真实的,也就是说,所有被感知的都是真实的。
下面将以纸张加工为例,具体展示一种选择的可能性,一种在孩提时代进行的有意义的感知训练,尤其是在婴Ju阶段进行该训练的可能性。
纸是一种适用于各发展阶段的材料,它可以以各种形式出现:一页纸、—卷纸、—个本子、纸箱或者书。同时纸也有各种特性,适合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它或光滑或粗糙,或结实或柔软,或厚或薄,有时甚至是透明的。人们可以撕纸,可以剪纸,可以折纸;可以按压它,可以捅破它,可以揉搓它,可以敲打它,甚至用力去拍它;等等。
任何一种行为都能产生声音和噪音,沙沙作响,簌簌作响或是嘭的一声。飘飞的纸张落地时会和地面接触发出声音,撕纸和揉纸时也会产生特定的声音。这—切都有无限的可能性。另外纸还会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线条感,不同的纸盒造型;如果是礼品纸的话,有时还会有其他不同的构造。需要包装的东西,人们—般会装在坚硬的纸箱或纸盒里,家务用纸往往及水性较好,蜡光纸则会有光亮的表面并具有拒水性。所以,对于审美教育来说,要想调动所有感官来全方位地进行感知,那么纸是—个非常值得开发的宝库。
感知训练可以有两种进行方式:一种是由相关负责人为儿童做成—个可供感知的物品;另一种是儿童自己创造—个全新的、可感知的物品。
对于第一种方式,有很多例子可选。如:(1)由彩色的坚硬的纸做成的模型,揉皱的彩色的纸或纸卷;(2)装有礼物,或是众多色彩斑斓的纸卷或小纸盒的大纸箱;(3)可供抚摸的丝质纸张。
那么,儿童该如何自己制作作品呢?
2.儿童如何自己制作作品
上文提到的第二种方式就又把我们的注意力重新带回了“有创造力的婴儿”上。可是,—个婴儿真的已经有能力来构建—个符合审美要求的物品了吗?
婴儿的感知系统是如何运行的,婴儿又是如何去构建物品的?这个问题将由下面的例子来解释。
图1展示的是由不同形状的塑料纸构成的物品。
一个5个月大、尚处于哺乳期的婴儿正躺在被子上,用自己的两只手把纸折弯。这张纸是—个新玩具,给他带来了全新的、充满乐趣的体验。他用双手来揉搓纸张,把它揉成各种形状(图2),在这个过程中,他通过手舞足蹈,通过流口水和撕咬纸张,获得了很多乐趣。
婴儿会揉捏纸团并将其一端放进嘴里吮吸,时间长了之后,这张纸的中间部分就会又大又软,而边缘则会出现相对坚硬的角;而越是这样,他越会满怀热情地去吮吸边角,同时用手去揉搓纸张的其他相对较为柔软的部位。这样,他可以体会到生命中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通过纸张可以让儿童感受到母亲胸部的感觉,并且将这些感觉通过手头的材料构建出来。感知与构造,这两者与个体的切身问题相融合发展的过程,通过这个例子生动地展现出来。
这为我们展示了关于婴儿的感知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个具体的例子:从出生时开始,每个婴儿就已经具备了多种感知器官.通过不断地重复吮吸、品尝、伸手去抓、吞咽、看、听等行为,能够加深这些感官带来的印象。不断重复诸如吮吸、抓取、观看或感受等行为,能够带来舒适感和乐趣,而所有这些行为模式都可以不断地实施在新的对象上,就如同上面例子所提到的那些吮吸、抓起、按压、揉搓、旋转等。这些都是感知刺激带来的智慧的结晶。只要婴儿去接触—个物品,那么他就可以体验到该物品的多种特性。
皮亚杰称这种对世界的印象为形式认知,它还没有到在脑海中构想具体画面的阶段。
这种对世界的印象是行为内化的过程,还不是可视感知的余像。在这种情况下,行为还没有将不同的感官刺激糅合成一个整体:看,静静地听,抓取,感受,挤压,品尝和吮吸。对这样的—个阶段,皮亚杰将其冠名为“做中学”。
在下—个阶段之中,儿童就会征服在感知过程中遇到的材料和物品。他们到处爬,慢慢学会站起来,并非常自由地在他们的活动区域内玩耍。这是一种更独立的、不断去发现的过程,他们能够在接触不同东西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经验。儿童自己的新发现和新玩法,都会为他们开辟更丰富、更广阔的感知空间。
这里有一些由纸张做出来的物品可供参考(图3是各种颜色和大小的纸箱垒成的纸箱堆、图4是—件纸雕塑),用这些东西可以做各种试验:儿童可以去把纸卷成卷,可以去扔,可以去推这些物品,可以去撞它们,甚至把它们全部撞倒。有些纸片到处飞扬,四处飘落,有些纸卷滚得到处都是,有些小纸盒被推下桌子——这—切,对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感知方式,全新的事实。这是第—次直观地去感受这些物品的物理规律:这些物品被推得撞在—起时,儿童可以去聆听碰撞的声音,或者是在被推倒时的各种杂音;儿童会将这些多样化的感官印象归类整理为简单的、物理性质的经历。如果一摞纸箱散倒,或者纸卷从桌上滚落在地,都会给儿童带来愉悦。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纸质材料都可以用来进行审美教育。
3.物品变成工具
随着环境及行为模式的不断发展,儿童们越来越多地获得了将生活中的物品当作工具来使用的能力。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通过协调手、胳膊和肢体,通过自身的视觉感官,来对外界进行感知。
手眼协调使儿童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控制用勺子敲打餐具、用笔画画,以及用叉子来吃土豆等行为。最初可能只是为了享受行动的乐趣而随手画出了线条,那么现在就是有针对性地在眼睛的引导下去画线条、圆圈、之字形或是叉叉。在这之中,工具意识体现得尤为明显,即借助视觉感官的帮助来有针对性地完成单—动作,同时协调多个动作。借助这种手眼协调的能力,儿童得以通过绘画将自身活跃的思维展示出来。
接下来我们很快就要接触到感知能力的下一个阶段:儿童突然停止画画,满心欢喜地观察图画的某一部分并哇哇大叫。这说明儿童重新识别出了外界的图像,并且自己给它们进行命名。对于认知来说,这是—个小小革命的开始,是将自我认知的内容与图像相结合。现在情况很清晰了:儿童在脑海中的图像可以实际拿来使用,而这恰恰是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第一步。那些偶然产生的图像会慢慢得到阐释,并被赋予富有想象力的名称。
4.创造力大爆发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那些幼儿园适龄儿童将迎来一次创造力的爆发期。对世界的想象将通过富有创造力的设想来实现。儿童会生活在童话世界中,在那样—个世界里,现实感知和想象力不会有很明确的区分。在这个时期,只要加以努力,就可以收获到思维的果实,因此,很有必要在审美教育和纸张处理之中,就如何使用工具对儿童进行引导:粘贴、发泡、裁剪、钉钉子、缝纫等,都能帮助儿童进一步发展他们的作品。
还可以对纸张种类进行简单的分类,比如描图纸、礼品纸、纸板纸等。比方说,在儿童的想象世界中,就非常适合用纸板纸和描图纸来制作那些充满创造性的发光物品。窗画、泡泡的闪光、发光的旋转木马等都可以激发他们想象力的翅膀。
如果儿童能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那么,在学前直至学校期间,他们就可以学会对时间以及时间间隔的感知;学会对持续数天或数周的整体计划的耐受力和感知力;学会对集体思维共同性的感知和对个体差异的感知,比如“我的眼睛是蓝色的,而你的是棕色的”。在这个阶段,可以去计划一些持续数天的、使用不同工艺和不同种类纸张来进行的团队手工制作,如地区风貌或城市的模型、个人所喜欢的游乐场等。纸张和制作工艺可以根据材料本身的特性进行区别使用以及鉴别。
图5展示的就是—个地区风貌的例子,其中融合了儿童早期简单的手工工艺和较为复杂的制作过程:捏皱和拧拽纸张是婴儿时期的特色,撕裂、拉毛和粘贴是幼儿园学习的内容,裁剪、相互搭缝和搭配则是学前儿童的特色。
正如这个例子所展示的,儿童早期的一些经历经验并不会随着感知的发展而被遗忘,它们会活跃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它们会变得更加精致并产生异化。从第一次接触到材料和物品对象,从图像化的感知发展成为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个漫长而又需要付出努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各种曲折与挑战,最终才能达到理想的终点。
(未完待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