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美术教学正文

学科教研网络化教师发展生态化——江苏省海安县美术学科教研工作概况

  • 投稿喝红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948次
  • 评分4
  • 57
  • 0

受访者:丁维东

访问者:赵蓉

时间:2015年1月

受访者简介:

丁维东,1959年5月生于江苏海安,中学高级教师,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美术教研员。参与编写江苏省中小学美术教材;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教研课题8个;多次参加省、市及国外书画艺术大展并获奖;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科技拔尖人才”。

赵蓉(以下简称赵):丁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本刊的采访。能够采访到“心源美术教育网”的创建者,有机会听您讲述“心源人”的故事,真是太好了。

丁维东(以下简称丁):赵老师您好!感谢《中国美术教育》对最基层县—级美术教育的关注。借此机会,除了要感谢全国的同仁对“心源美术教育网”的关注与支持,也希望能与大家在今后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赵:请您先介绍一下海安县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情况。

丁:“教育之乡”是海安一张靓丽的名片。海安东临黄海,南接上海。在“节点城市,动车时代”和“枢纽海安,物流天下”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海安教育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顺应县域经济、文化发展节律,始终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成绩斐然。

我县现有专职美术教师共168人,并确保每—所学校都配备至少一名专职美术教师。同时,从2012年底开始,通过在“心源美术教育网”建立全县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专区,实现了美术教师资源网络化管理,为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全县各中小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包括美术课在内的艺术课程,含高中在内,美术课开课率达百分之百。美术专用教室、设备设施配备等已成为教育督导评估、教育教学视导和常规管理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确保了美术教育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应有的地位。

我县美术教研力求内容科学化、形式多样化、参与对象全面化,以及成果呈现的现场化和视觉化。近十年来,连续举办了一系列暑期美术教师专业培训活动,邀请社会书画名家为美术教师举办理论讲座并进行技能技巧的辅导,促进美术教师专业成长。我们还将每年5月定为“学校艺术教育月”,在此期间,全县中小学均举办为期一周的“校园艺术节”活动,向社会呈现学校艺术教学成果。

赵:您是一位资深教研员,我们想向您取取经,您是如何组织和开展美术教研工作的?在这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什么难题,又是如何克服的?

丁:过去,时间、空间、经费、组织管理等因素制约着海安县美术学科教研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的美术教师,极少有机会参与县级教研活动;美术学科教师交流零散、管理不便、效率不高。

近十年来,我县在美术学科教研方面一系列扎实的工作。首先,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美术专业教师队伍人员流失的局面得到有效扼制。让一些转教其他学科多年的美术专业教师“回归”美术教学的一线,实现了美术教师队伍的稳定。其次,充实美术教师队伍新生力量,提升了我县美术教师队伍的专业与专职化程度。尤其加强了偏僻农村学校美术教师的配备,彻底解决了农村学校专职美术教师缺乏的老大难问题。第三,就是抓活动、练“内功”,以促进美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赵: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丁:先说说抓活动。“活动”,就是指美术教师的教研活动,它是学科思想、教研理念和研究方法等的综合化载体。它给予参与者的不仅仅是—次活动本身所产生的效应,应该还包括活动过程、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之中所蕴含的发展理念与行为方式,所有这些都对参与者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引领作用。我们始终坚持常规教研活动与学科特色教研活动同时并举的教研思路,用心打造区域美术学科教研特色。

—是深入基层的“一周两校”教学常规调研。学科教研员走进学校,参与教研组活动,深入教师课堂,听课评课,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研讨。教研员与教研组老师们—道将各自学校的调研活动过程与情况发布到心源网,延伸“一周两校”调研活动的空间,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每次的“一周两校”常规调研活动中来,拓展其受益面。

二是一以贯之地坚持区域特色的教研活动。特色教研活动做到面向全体学科教师、面向所有学段学生,让所有的学科教师和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至今已经走过21载的一年一度的“海安县美术学科教师迎春笔会”,不仅是县域学科的年度盛会,同时也为是县域内每—位美术学科教师教学展示、研讨和美术才艺展示的平台。为提升笔会的交流层次,切实提高教师美术创作能力,每届笔会都邀请县内外书画家与教师们—起挥毫,并给教师们提供示范、指导,在交流互动中促进他们提高和发展。为了增强“迎春笔会”的教育功能,营造校园美术文化氛围,我们有计划地将笔会延伸到全县各镇区学校举行,并组织学生观摩书画笔会活动,所有书画作品均转赠给学校,用于校园环境布置,因此,也赢得了学校和师生们的欢迎。而《心源美术教育报》的推出,是“心源美术教育网”开办以来的—项重要举措。每年数期,每期4版,彩色印刷,期期精雕细琢,内容充实,集“心源美术”网络教研精华,展海安美术教师风采,是“心源”教研方式的另一种延伸。

再谈谈如何练内功。“内功”,是指美术教师的专业基本功。2014年,我县县委、县政府着力狠抓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基本功提升工作,要求县文联、宣传部和教育局联合举办“海安县美术教师才艺比赛”和“海安县美术教师才艺比赛获奖作品展览”系列活动,全县所有中小学美术教师全员参加了本次活动,这是其一。

其二,我县有—个坚持了30多年的年度“全县中小学生书画现场比赛”活动,这是检阅学校美术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中小学生书画创作才能的—个艺术盛会。它以“现场、命题、限时、独立”为形式,以艺术教育价值追求为指向,以创造、个性和功力的评价为引领,以体验“我参与我快乐,我创造我成功”为情感目标。每届书画赛的获奖作品均在全县各镇区学校巡回展出,并在心源网美术展览厅展出,充分发挥评奖、展出的导向作用。

其三,“心源美术教育网”始终坚持特色栏目的“实时互动性”,从2005年网站创办至今,坚持每周一上午8:30至10:30开展全县美术教师实时互动话题研讨。“实时互动”集“理论研修、理性思辨、文本表达、成果共享”于—体,每周—个教研话题,教研员、骨干教师和学校教研组轮流担任话题主持人,全县美术教师通过实名认证后参与研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研效率,而且极其有效地提高了美术教师的教研水平。截至2015年1月,该栏目已产生教研话题373个,共有9900多条教师的讨论信息,为我县广大美术学科教师的日常教研提供了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支持。

赵:海安县的网络教研真是开展得有声有色。那您认为,网络教研与现实教研之间该如何平衡,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教研目标的达成?

丁:我们深知,“现实教研”永远是学科教研工作的主体,“网络教研”则是“现实教研”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拓展与延伸,“现实教研”中的问题与事件可以在“网络教研”中探讨、争论和推敲,而问题的最终解决、措施的最终落实,仍然要在“现实教研”中进行。

我县在十年前就开始了“现实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的改革与尝试,“心源美术教育”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近年来,我县组织了大大小小近百次“现实与网络相结合”的美术教研活动,如“视觉思维表达训练及户外采风”“心源‘春苗’爱心行动”“全县中小学生书画作品网上评选”“视觉思维教改实验巡查”“新教师工作情况调研”“课堂案例的反思与评价”“通州—海安两地教研交流”“2012美术教师基本功网络大赛实时直播”,等等,为“现实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赵:请问您在美术师资培养与团队建设方面有哪些心得?

丁:在培养美术教师的道路上,我始终认为,个人努力是内因,职业环境是外因,二者共同作用,缺一不可。调动社会与人脉资源,并对它们加以有效利用,促进美术教师个体专业素质和整体水平的提升,正是所谓美术教研“生态化”的目标。以我的经验,提升美术师资水平的秘诀,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聚合共研”“顺应自然”“和谐共生”和“尊重多元”。

在一个学校里,因为美术教师人数较少,常常显得势单力孤,特别是在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中,他们往往处于边缘状态。而开展县域美术学科网络教研,可以通过互联网让分散的美术教师得到聚合,构建起学科教研生态圈。因此我们提出“聚合共研”的理念:共同的学科背景和话题,可以使他们产生共鸣,激发研讨的兴趣。

网络教研顺应了互联网发展的时代性,上网已经和一日三餐一样变成教师每天的自然需求;同时,网络教研可以让教师自由表达、平等交流、展现本真,由“被教研”转向“要教研”,是一种有意义的教研,因此,我们的教研活动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要“顺应自然”。

我们的网络教研倡导建立和谐、协同、共赢的机制,在共同学习、共同研讨中,积极展现自己、悦纳他人,增进相互依存,达到高层次的视界融合,实现互补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共建“和谐共生”的教研生态文化。

从个体间的关系来看,多样就意味着丰富,而差异之中必然蕴含着价值,网络教研强调对教师个体的尊重和个性的包容,肯定每位参与者的价值,在研讨中注意弱化所谓“权威”,更注重倾听不同的声音。从个体的需求来看,参与者的基础不同和兴趣不同,决定了他们需求的多样性,而网络教研丰富的栏目设置和多样的研修模式,则可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赵:“心源网”上有关于“退思堂主青蓝工作室”的介绍,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培养优秀美术师资的摇篮吧?

丁:是的,这是为我县美术教师量身定制的第一间网络帮扶工作室,它是“青蓝工程”的新形式。说起来,传统师徒结对式的“青蓝工程”在我县已实施20多年了,对促进新教师尽早入门、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只能局限在学校内部,难以在校际之间,甚至更大的范围内去实施,因而其效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近年来,我县加大了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工作的力度,新教师比例越来越高。新人职的年轻教师不仅需要业务上的“传帮带”,而且情感与生活上也需要关怀和帮助。由于他们大多分配在偏远的农村学校,几乎没有同学科的专职教师陪伴与帮助,在专业发展上都面临着瞎打瞎拼的现实。利用“退思堂主青蓝工作室”,我与14名年轻美术教师分别结对,建立了新型的“网络青蓝工程”,进行了“青蓝工程”网络化的尝试。

工作室的功能初见成效以后,“心源美术教育网”又陆续推出了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牵头的若干个网络青蓝工作室,如“仲跻止青蓝工作室”“闯荡三十年青蓝工作室”“心耘青蓝工作室”等。这些工作室均坚持“现实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通过读书引领、课堂研究、教法传授、方法指导和活动展示等途径,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尽早进入良好的职业状态,养成良好的研究意识和习惯,学会教学研究的方法,体验工作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增强职业发展的信心、。还是以“退思堂主青蓝工作室”为例,它分设“消铜轩”“研教馆”“退思堂”“铸器室”“习武厅”“心语斋”等6个子栏目,这些既是工作室发布活动计划、工作要求的工作平台,又是教师们展示和交流自己读书学习、研究过程、工作成绩和生活心得的园地,还是同行间相互学习和借鉴的一扇窗,所有“心源人”随时都可以了解工作室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参与到网络活动中来。

赵:我想,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不断成熟、不断完善的网络与现实相结合的平台,才能实现整个美术教师团队的“共发展”。

丁:你说得没错。据统计,近8年来,我县美术教师有4人获省优质课评比和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市优质课评比和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有10多人次,获二等奖的有40多人次;获国家、省、市级论文评比活动一等奖的有32人次,获二等奖的有5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仲跻止、张小香、王小燕、曹爱群、胡宝学、傅洪滔、赵兴来、史有军等20多位老师均有论文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通过心源网组建的网络团队在我省中小学网络团队比赛中获美术组一等奖第一名,并作为参赛团队的代表做参赛总结发言。我可以很骄傲地说,正是有了这样的平台,才有了我们现在这支整齐而优秀的美术教师队伍,我们距离“打造一流水平的美术教师团队”的目标也更近了。

赵:丁老师,我知道您一直潜心研究艺术发展史、美术心理学、美学和教育学等理论。今后您有哪些计划?

丁:具体来说,我们下—阶段的工作重点有两个。一是在巩固现有“美术教研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个以教研员为领头人的美术教师发展团队,通过网络平台,使县域内美术学科教师得到整体优化;二是通过教学教研数据平台,提高学科资料搜集和管理的效率,发挥其时效性较高的优势,让教师随时随地可以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县域内美术学科教育均衡发展。

比客观条件更重要的是人的观念,坚守才是觌理想最有力量的翅膀,这是我一直以来所秉承的信条。然而,要让所有学科教师都“在路上”,以“坚守”的心态去行动,又是何其艰难!请相信,“我们永远在路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