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很多近现代名家都画过漓江,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李可染、吴冠中、苏天赐、陈钧德……这些名字可以列一长串。然而无论是“老夫看惯桂林山”的齐白石,还是借由漓江山水树立起自己艺术风格的李可染,他们都只是过客,他们看漓江,只是以过客的眼光去看的,即使是他们捕捉到了漓江某一方面的美,也只是外在的美。不像出生、生活于斯的赵松柏,他画的是漓江的内在,漓江的本质。漓江是他的母亲河,他把漓江作为自己可以采摘艺术果实的伊甸园。
为了看清赵松柏笔下的漓江在美术史上的坐标,我把他的画和其他画漓江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排除了所有相似之处,我发现和其他画漓江的作品不同的是,赵松柏的画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力量,这是他以与那些大师不同的艺术语言,而独树一帜的关键所在。
外地人看漓江,很容易被她的外在美所打动,那些名家所画的漓江,就是在致力于表现她的外在美。李可染画出漓江不同的一面——阳刚之美,是在他当时发现的一种与众不同的美,同时也是在形式语言上前所未有的突破。而出生并一直生活在漓江边上的赵松柏,则将长期生活在漓江的感受转化为另外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所以赵松柏笔下的漓江,没有去描绘那些著名的景点,他选的只是随处可见的一景,甚至风景并不是他画中的主角,他的画一般都有人。风景不是主角,人也不是主角,风景与人的相互依存,才是他所要表现的主题。在排除了标志性的漓江风景特征之后,赵松柏还减弱了色彩。整个画面就像是褪了色的老照片,画中的人面目不清,看不出是哪个时代的,船的造型跟现在也不一样,只是一个概念性的符号。所以赵松柏画的是他记忆中的漓江,是他用大半辈子的艺术实践和在漓江长期生活的体验,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发酵、积淀出来的漓江,是他心中的漓江,也是亘古的漓江。他只是借用了漓江这个背景,来诉说人的生存这一永恒的主题,表达他的艺术理想。
由此,这不是走马观花的游客眼中的漓江,而是世代永存的漓江。漓江只是一个背景,就像是舞台布景。景是永恒的,人则是过客、演员,一茬一茬来了又走,在布景下出演着悲喜剧。其实,也无所谓悲喜了,年过古稀的赵松柏早已看淡了悲喜,他只是像一个旁观者,一个观众,在看着芸芸众生的演出。其实他也是导演,他的笔下,人在渡江,在江边裸泳,与鱼鹰相依……这些都是意味隽永的场景,能让人浮想起诸多的人生滋味。他画人与鱼鹰在竹排上漂浮,让人感受到人生的孤独与艰辛。他画很多渡江的场景,让我想到中国传统绘画很多画家都画过的“秋江待渡”这一主题。其实人生就是一场轮渡,渡向艺术的彼岸,精神的彼岸,自由的彼岸。他还画人们在漓江游泳的场景,裸体的、符号化的人,其实也是一种象征,人生就是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到头来都是一场虚空。其中《漓江秋阳》这幅作品,在青山绿水空旷的自然背景下,一对赤裸的男女相对而坐,他们似乎在谈论着人生,讨论着真理,研究“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一终极的哲学追问。我想,这也是赵松柏对自己内心的追问。有趣的是,塞尚在晚年也画了很多浴女,赵松柏与他有异曲同工之处。或许人到老境,就会追问人的本质的问题。不同的是,赵松柏笔下更多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简淡、空灵、意味深远,有禅意。选择这些绘画主题,表现这些意味,源自赵松柏长期积累的人生经历和艺术经验,正是时间的沉淀,让他的作品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况味。
在画面语言上,不知道赵松柏选用减弱色彩为表现语言是否与他曾画过水墨有关,不过他的用笔应该是和他的水墨经验密切相关的。他常常用线去勾勒,甚至连山的外形,也用线去勾,这些线看得出是画得极慢的,非常注重它的质感,那份从容不迫,那份讲究,应该来自赵松柏中国传统绘画的修养。他用极为简练的线,却很好地传达出物象的情趣,特别是人物的造型,简得不能再简的线条,没有五官,但却形态毕现,我想这应该是来自于他画山水点景人物的功力。在图式上,他采用的是减法,以平面的、简约的构图为主,通过线的表现,让人感觉丰富。他的这些表现技法,在油画传统表现语言中是鲜见的,我认为应该是他从水墨技法中直接移接过来的。但他又不是凭空捏造的,仔细去看,他又与齐白石晚年所画的桂林山水,以及莫兰迪的风景,包括关良的作品有诸多相通之处,赵松柏应该是脱胎于这些格调高古的大师,而成自家面貌的。中国传统审美讲究恬淡,没有火气;讲究藏,含而不露;讲究境,意味深远。赵松柏的画体现着这些审美追求,这是别的画家那种浮光掠影式的写生作品所不可比拟的。
和齐白石一样,赵松柏也算是衰年变法。之前他是桂林市美协的领导,也画画,油画、水墨什么都画,题材也多样,退休后他才开始画漓江。衰年而变法,多是悟到了艺术之真谛,而摒弃前法,集半生的人生阅历和艺术经验于一处,从而风格独标。这样的作品,往往表面不张扬,却耐人寻味。我们评论一个人的书法时有个词叫“人书俱老”,那种艺术风格是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洗尽铅华,简约而又耐品,老辣而又恬淡,像是一壶陈酒,一杯老茶,意蕴无穷。这是要经过长时间的浸泡才有的结果,时间沥去了万般滋味,只余平淡,让人回味无穷。我想这也是赵松柏走过人生长路后的顿悟,历经繁华而复归平淡,从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所以他的画,其实画什么和怎么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借由画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艺术感悟,甚至这也是一种修行和自度。在这一点上,他与中国历代的绘画大师一脉相承。中国书画容易走到这个境界,而油画家却往往是越老越走下坡路,因此我认为:哪一天有人能把油画画到“人画俱老”的境界,油画的中国化之路算是走出来了。我认为赵松柏的画,让我看到了这种境象。
赵松柏今年七十有三,其实也不老,他还会玩微信,喜欢和年轻人交往,还非常热爱吸收新知识。他还能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2010 年的时候,苏旅写了一篇文章《广西有个赵松柏》发表在《中国油画》杂志上,其大意是认为赵松柏所画的漓江山水,是目前最好、最有风格和个性的油画漓江山水。“广西有个赵松柏”,他认为不仅广西画家知道,而且应该让全国都知道。
去年,赵松柏又积累了一批作品,举办了画展,苏旅嘱我写一篇文章,在《美术界》杂志上推介赵松柏的新作,然而我因事多笔拙,此事一直拖着。直到前段时间另一位老师也一再向我推荐赵松柏,并且赵老也亲自把这个担子交给了我。然而我实在是能力有限,难以诠释赵老的画之深义。本文仅以我的粗浅陋见,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赵松柏作品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