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美术教学正文

从美术课堂谈动手能力的培养

  • 投稿冷凝
  • 更新时间2015-09-04
  • 阅读量987次
  • 评分4
  • 21
  • 0

文 孔晰

【摘 要】 从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当下中学生缺少动手能力的原因,并结合美术课堂实践情况总结出四点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动手能力;美术课堂教学;方法

一次,我要求学生画一张彩色的画来表达此刻的心情,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很多同学长时间不动笔,有的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画”,有的说“不知道该画什么”。这就说明学生不能将心情表达出来,心里有“货”拿不出,自己干着急。

北宋诗人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了理论终究要回到实践中去验证。从艺术创作到家务劳动,从科学实验到制作发明,都是培育创造力的途径。不能把孩子困在题海中禁锢他的思想和双手。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新课标的推动下成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的出发点和终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宗旨。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是当下美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中学这个阶段是身体和智力都迅速成型的黄金时期。动手能力的发展能刺激大脑皮层机能的完善,大脑的完善又促进动手能力更加强大。如果错过了这个培养动手能力的黄金时期,长大后差的动手能力将很难改变。

一、动手能力强弱现状

前不久, 上海某区举办了一项物理教师实验技能竞赛,有一个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实验不需要任何先进仪器和方法,就是痱子粉、油酸溶液,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东西却难住了不少青年教师,很多人不知痱子粉怎么撒、油酸溶液怎么滴。实验课开出率低、学生动手机会少、部分教师动手能力弱是事实。身为一线教师的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也有很深的体会。例如七年级下册的美术课本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十一节课中有八节课都是以学生动手体验为主的内容,而且涵盖了绘画、设计的各个门类。可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仍然不尽人意。

一次,我让学生用火柴人画一个小故事,很多同学故事都精彩有趣,但是火柴人画得却差强人意。学生的火柴人不管是坐着,跑动着,摔倒了,都保持着万年不变的僵硬的站立姿势,缺乏动感和变化。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中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已经可以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动手能力的缺乏让他们无法将思想实现在纸上。

二、动手能力低下的成因

1.动手形式单一

七年级的美术教材中有丰富的内容,比如制作窗帘等。但是这些内容很难在平时的美术课堂中实现。学生在开学时会配给一个图画本,其他材料都要学生自己收集或者购买。比如面具制作这一课,需要学生自己购买硬卡纸,对于经济拮据的学生来说根本不现实,上课的效果很不理想。因此绝大部分的美术课上,涉及到动手的仍是以绘画为主。动手形式的单一让学生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更不会带来丰富充实的体验和实践经验。

2.环境的影响

一位英国的中学校长在通过和很多中国的中学生交流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学生能说会道,但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比英国同龄孩子差很多。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必然。学生不会去验证书上的知识是否真的正确,也不会提出新的想法,更别提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因为这些都和考试无关。

三、培养动手能力的方法

1.可行并灵活多变的教材内容

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教师应创造出一套灵活多变、适合本校学生的新教材。例如《广而告之》这节课,本应该让学生使用电脑制作一张海报。因为本校的计算机房有限,所以我让学生事前自己搜集海报然后在课堂上展出。市面上的海报很容易就能收集到,学生在课堂也展示了很多。在展示的过程中,同学们自己就开始比较,哪一张海报设计得好,哪一张不好。自己形成认识以后,我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张海报。可以用水彩,水粉,彩色铅笔,油画棒等各种工具。没有这些的话也可以只用黑笔来完成作业。学生在制作时相互帮助相互借鉴,也对各种绘画工具有了新的体会。总结这节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贯穿始终,教学效果也好。

2.创造“动手”的机会

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动手”,我会设计很多机会让学生参与。在学习《色彩的魅力》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多动手设计了一个环节。事先准备一次性水杯,水粉颜料等工具。学生一看到这些就跃跃欲试。我提问:“你知道颜色究竟有多少种吗?试试就知道。”每组学生分到10个水杯和红黄蓝三色颜料,自己动手调和来记录得到了哪些颜色。动手操作后,学生们得到了不同的结果。有的说有6种,有的说有7种或者更多。这说明学生不是不愿意动手,而是缺少机会。倘若没有这次动手的过程,只是让学生用彩笔画色彩构成的作业,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否定不如激励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我画得不好”,经常听到的学生在动手画画前这样评价自己。“好看难看都不是绝对的。”我习惯用这样的话来回应他。只要学生愿意动手,不管结果如何都要鼓励。在作业评价时,教师不仅要展示优秀美观的作业,更要展示认真完成的作业。给这两种作业同样高度的评价和奖励。当学生不敢动笔时,老师要及时地走过去,帮助他起笔,引导他思考。

4.想“动手”先“动脑”

要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要提高“动脑”能力。例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课,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立体派。我先让学生观察画中人物面部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会回答“侧面脸上有两只眼睛”等。然后让同桌之间相互观察对方的侧脸并在纸上画出。接着将学生画的侧脸和画中的侧脸比较,学生总结出两者的不同。于是得出结论:立体派会将人物结构重组并几何形体化。最后学生遵循立体派的特点,将之前写生学生的侧脸的作业加以修改,变成一张有立体派风格的创作作品。这样的课堂安排,学生既动脑又动手,两者都得到了锻炼。

综合所有经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其更自主地参与课堂。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已成为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充分地参与,才能提高动手能力,进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国女性百科全书·文化教育卷.1995

[2]梁杰.实验为何与课堂教学渐行渐远[J].中国教育报.2013

[3]占雨婷.浅谈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教学方法[J].景德镇陶策.2012(01)期

(作者单位:徐州市东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