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 展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明白无误地表明了技能训练和培养是初中美术教学内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技能训练在美术教学中贯穿始终,谁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如何引导学生建立现代美术的技能观念、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技能训练?确是一个远远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我从事初中美术教学以来,发现在初一新生中,大多数同学对物体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差,从而对美术技能的形成构成了障碍。一些小学老师一味追求当堂课的表面效果,忽视了对学生美术基本功的建立,未能进行循序渐进的技能训练,这样就就或多或少地阻滞了少儿美术天资的发挥及其创造力的形成。例如,一堂课中教师教学生画树叶。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和理解对象,而过多地强调了作画的步骤,学生大都能够按照老师给出的的步骤画出树叶来,但其作品却千篇一律,僵硬而缺乏生气。如果再叫这些同学把树叶换个方向,变化一下体面,那么这些同学的作画就举步困难了。更有同学把树叶放在作业纸下描红或在纸上套画,造型是准确了,但学生的感知、理解能力却被“拐杖”所代替,天真的儿童就会被培养成“瞎子”、“傻子”。又如,有一位初一的学生,曾在小学时曾获全国总工会少儿美术比赛二等奖,许多同学都说他是个小画家。但我发现这位同学观察造型能力并不好,甚至比不上其它一些同学,他只会重复地用一种国画写意方法画八哥鸟,他笔下的八哥只有一种模式。
上述例子说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富于远见的老师应当是这样:不光强调步骤及其表现效果,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联想的素养和能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物,学会构想造型,继而去联想、去创造。为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键点的教学与训练。
一、观察与感性
首先我们要确立这样一个观念,少儿一开始接触美术,我们就必须培养其敏锐的感觉,用眼睛去感受一切。无论是黑白的撞击,色彩饱和度的对比,线条疏密程度的对比,还是构图、比例、透视,都要让学生去认真观察与体会,绝不允许学生不加认识就盲目作业。例如教学生画笔筒与粉笔盒时,笔筒口由于透视原理从下圆变成椭圆形,笔筒底为什么是弧线而不是平线?椭圆形的宽扁程度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比例都必须先用眼睛去观察,在画面上表现只是能凭感觉去指挥手。以前,我接手一个新班发现大多数学生一做美术作业就用直尺或圆规等工具,我竭尽全力阻止,纠正学生的错误思维及习惯。我们要引导学生建立独立的感性语言,培养独立观察的习惯,训练感觉的能力。一旦学生步入正轨,其它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二、理解与理性
我们提到感性的重要,并不意味着就不要理性的分析,用感知加上理解的认识才是全面的。问题是理性只能建立在感知上的第二次、三次、多次反复观察基础之上的分析和理解。例如学生画一个圆形酒瓶,第一感是个圆柱靠一个圆椎相连结才形成的。学生对酒瓶的形体结构认识已基本准确了,再进行描绘便渗入了理性的成份。至于表现的准确与差异是不能强求的,只能要求学生作业时在感知和理解的程度上尽量求精。如果我们盲目追求准确,随便让学生不加认识的蒙着资料描红,我可毫不夸大其词的说:这就是误人子弟。
因此,在一堂课的每一个内容上,我们不妨让学生先观察,同时又及时引导他们去分析、理解,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其感知能力便会一步一步增强。
三、思维与记忆
许多司机开车走很远一段路而很少迷路,总能沿着原路返回。有人认为,这是司机的职业本能。其实,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只要你经过了认真回忆与思考后,也就能找到蛛丝蚂迹。遗憾的是,很多人还没有正确理解认识这个识路的记忆现象。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学生思维惰性与美术形体记忆效果非常令人失望,一堂课的记忆或想象画,某些学生的造型就像从哑巴嘴里抠字一样困难,问题主要在于学生头脑中储存的资料太少且不清晰。
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两条措施:
1.调动思维,尽力提供有意记忆的条件。我们在教学中不是仅仅提供直观的实物与范围就完结了,还要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譬如:分析一个物体的外部形态时把它的特征与用途联系起来。如果我们加上生动有趣的语言,把物体的特征描述得神乎其神,学生感觉到津津有味,其记忆效果岂能不好?
2.督促学生有意记忆。布置学生在家里进行实物观察,到学校来默写;又把学校里的物象“带”回家去默写,每周训练二次;对课堂画过的物体进行及时复习,一般一节课内容在当天晚间进行。这就像司机的认路必须在一定时间内,遗忘曲线尚未完全下降之时才有效果。
四、思维与定势
在美术学习中学生常见的错误思维习惯有:(1)画得像,准确才算美;(2)片面地认为干净、整齐、规则便是美。这些框框根本不属美术普遍性规律的范畴,它们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表现力。就像写作文一样,如果一开始就向一百分看齐,便无从下笔。所以,我们首先要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永久的概念,艺术在于创造,创造不等于绝对规则与准确,其准确性是相对的,生动比准确更有价值,特别是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下。因此,在美术课外的活动课中,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动用实物、范图及多媒体设备于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灵感。还要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名胜、大川、大自然,使他们增加头脑中的表象贮备,为了其思维正确定向与创造表现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