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红琴Zou Hongqin
智慧是对事物迅速、正确地判断和理解以及创造的能力,它不等同于知识,而是经验的结晶。制陶技艺作为伴随着人类成长至今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智慧发展的启迪者和见证者之一,更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陶泥恰如其分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使其犹如一位良师,引导着学习者不断地修正错误,积累经验。而对于从事陶艺课程教学的教师来说,更应该充分利用制陶过程中的种种可能性,给学生以思维和心智上的启迪,引导他们去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找到创造的方向和自己的位置。可以说,学习陶艺的过程并不仅仅是技法和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包含了人的创造性思维和智慧发展的成长内涵。
一、触摸的重要性
陶艺的制作涉及泥的选用、揉泥、制坯、晒坯、施釉、烧成等各个环节。制作陶艺的过程是陶泥与创作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你用手揉捏一团柔软的陶泥时就是调动你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甚至味觉的全过程。在感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听觉、视觉、嗅觉、味觉都是有效的手段,但对于形体、质感、量感等等的感知却又欠全面和深入,而触觉作为其他知觉的有益补充,通过与外部世界进行互动的方式,却能让感知变得更准确、更生动、更全面。可以说,只有触觉能真正地实现我们与陶泥的互动,实现我们与相对应的外部世界间的实质性交流。手的挤、压、揉、捏等各种动作,手指在陶泥上留下的印迹等,陶泥都会适时而真切地记录下来,这种可塑性和对触觉的敏锐响应,正是陶泥适于造型的意义之所在。
陶泥来自于自然和大地,具有柔软、湿润、黏稠的特点,给人以亲切、稳重、柔软、温和、淳朴的内心感知。对于同样源自于自然的人类来说,触摸陶泥往往能激发出我们意识深处积淀的对于自然的朴素情感。虽然制陶所涉及的生理和心理过程相当复杂,但却经常通过一些有趣而简单的事情表现出来。在多年的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这些现象表现得虽几近雷同,但却令人感动。
就教学而言,心灵培养与智力教育同样重要!每学年的陶艺课程中,学生的学习专注度都非常高,学习气氛也是最浓郁的。当问及为什么喜欢陶艺时,学生们总能给出一些令人信服的回答:“能让我放松、专注”,“能让我安静下来”,“享受到创作的乐趣”,“亲手感觉某种东西”……这些回答得益于触摸陶泥带来的满足感。陶泥能让时间慢下来,能让我们躁动的内心重归于平静,能让大家回忆起很多久远的事情。于是大家都有了很多共同的话题,多是关于儿童时代的趣事,愿意与大家分享的事一定是时间筛选下来的对于自己来说非常珍视的事。有一位同学甚至讲起了自己的父母,当时我特别感动,我想她一定是把我们当成了她的亲人才愿意跟我们说这些事的。这些手摸着陶泥随心所欲地创作,心里在一遍又一遍地重温美好时光的场面,也是他们将来的回忆,这些生命记忆都被印记在陶泥上了。
触摸陶泥能让学生在感悟中认识自我。能对自己认识和定位是不易的,有时它需要把自我物化为一定的实体才能被清楚地认识。眼见为实,看不见的怎么能让人相信,摸不着的又怎能真实感知?陶泥极其敏感,通过手的动作它能把你的所思所想、性格气质、情绪情感诠释得非常清楚,就像不同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能体现人的个性差异一样。有些同学通过接触陶泥甚至对自我有了重新的认识,“原来我可以这么细心地去做一件事“,“没想到你粗犷的外表下还有这样一个细腻的内心世界”,“做得太糙了,看来做事不够认真”……大家对着作品谈的却是作者,这种现象在其他的课程训练中从未如此强烈、如此明显过,原因在于这是手在极少借助工具的情况下完成的作品,是一种纯粹手工,是把触觉看得至关重要的一次自我实践、创造自我世界的过程。你是什么样的脾气性格、能力禀赋都能在触摸陶泥的过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如同画如其人,泥性的塑造也是这个道理,来不得半点虚假。
陶泥以及手工创作最迷人的地方还在于有其随机性或称模糊性。这是由陶泥本身的材料特性所决定的。“陶泥好像有自己的思维似的,而且对引力和蒸汽作用特别敏感。而烧制是最基本的改造手法,既是生命的赋予者,又是掠夺者。”烧制好的陶瓷作品常常会带来意料之外的欣喜,而对作品预设的胸有成竹的效果也有可能在打开窑门的片刻化为泡影。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陶艺家对希望破灭的体会最深,也最频繁!陶泥的这种模糊性、随机性教会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成固可喜,败亦不馁,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学会冷静面对,相信事情到最后总会有峰回路转的时候。有位同学在开窑前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各种想象,当真的面对自己的作品时却流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不多会儿就又开心了起来,我问他为什么这会儿心情好起来了,他说“当我把标准降低后再看自己的作品时,发现自己第一次做陶艺就能做出几件好的作品来真的很不错了,又怎能要求每个作品都很好呢?”是的,生活中的事情亦如制陶一样,又怎能事事如愿、一帆风顺呢?降低标准对待他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一些无法改变的事情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二、技法的学习
从制陶中获得智慧的另一途径是对于制陶技术的学习,制陶技巧的传授是教学中学生获得制陶知识、学会用陶泥进行艺术创造的重要途径之一。《考工记》中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说明材美还要工巧相配合。材料的物理特性为艺术表现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衡量艺术表现力的高低则取决于对材料特性的熟悉与技巧的运用,好质材还要好的加工技巧,征服材料和发挥质材特质的巧思与技能体现了人的创造力与智慧。
制陶技巧特别是以手工拉坯、制坯为主体的成型技巧是有特定的手法的。所谓特定的基本手法是指非此法而不成型的意思。对特定基本手法的学习和掌握使成型变得更容易。这种基本手法是在传统制陶技法中逐渐演变而来的,是制陶人在与陶泥几千、上万年的不断磨合中积累、总结出来的经验。这种经验是代代制陶人手手相传、不断改进的结果,变成了一种技巧,一种达到共识的知识。但是,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者而言,只有不断地实践,把学习的知识、技巧转化为个人的经验后,这种知识和技巧才是有效的,才能转化为一种创造能力和智慧,“智慧不是天公的恩赐,而是经验的结晶”(阿富汗谚语)。
记得学拉坯时常有学生问,两只手要用多大的力才能把陶泥拉起来。我告诉他们,拉坯的过程就是力与力相互作用的过程,在陶泥重心很稳的情况下,手要稳,借助于拉坯机的旋转用巧力慢慢往上走,但不要用力过猛,不然就把坯拉断、拉歪了。话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是要想做好,还是得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细心揣摩,方才可能掌握。以制作陶瓷杯子为例,初学陶艺者手工拉坯制作杯坯时往往坯体偏厚,要想坯体厚薄均匀,而杯身、杯底、圈足这几个部分都能体现出来,修坯就显得格外重要。初学者是“三分拉、七分修”,大量的泥被削下来浪费掉了,这样既耗时又耗材。要想做到“七分拉、三分修”,则需要在拉坯和修坯技法上下工夫。其实,塑物如塑人一样,只有锲而不舍、千锤百炼方才可能成器。而掌握纯熟的技巧则是把既有的知识和前人的经验转化为自身经验的过程,要达到运用自如的目标,勤学苦练不断总结经验是必经之路。
三、认识与了解历史
陶泥作为一种物质媒介被运用,由远古到今天,把人类的文明史串联了起来。用陶泥制作陶器是历史上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一种新的物质。因为对木材、石材的加工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状,而通过火对陶泥进行高温加工使其产生物理、化学变化,使其具有不可逆性,才诞生出了品相完全不同的物质。因此,陶器的产生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制陶的历史其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的对话中不断创造、不断获得自我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生产陶器的过程中对胎体高品质质量的追求使得窑炉不断改进从而提高了烧成温度,也因此才发现了黏土中的金属矿物质,铁、铜等金属矿物质的发现和在生产劳动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人类生产劳动的效率得以提高,人类历史才有了大的飞跃。了解陶泥以及陶器诞生的意义就是了解人类历史,探寻和认识人类自我的源头。
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各有不同,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不同时代陶瓷器皿的形状、色泽、装饰配件和装饰纹样。很多史书上对历史的记载,往往通过残留下来的器皿物件上的各种配饰、纹样、文字等等得以佐认。如出土于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的一个陶钵,钵面一侧刻有一条大肚腹的猪的形状,由此可推断出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已开始驯养家禽了。夏、商、周时代陶器在祭祀、礼仪中虽不及铜器得到重用,但在建筑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并代替人殉在墓葬中大量运用,“始作俑者”便是从这里来的。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让世人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的秦朝以及秦始皇本人有了重新认识。东汉张骞出使西域,佛教开始东传,这在东汉墓室出土的随葬品中有体现。唐代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物质生活富足,在雕塑造型上体现为形象高大、丰满、自信,在陶瓷造型上也体现了这种气质,创烧的“唐三彩”釉是中国陶瓷史上唯一一个用朝代命名的釉彩。宋代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发明诞生在宋代,陶瓷历史中宋代的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这几种不同风格的釉面陶瓷的诞生正是科技不断进步的结果。宋代的文人气习也体现在当时陶瓷器皿的造型特点上,创烧的梅瓶、天球瓶、观音瓶等等作为典范流传至今。元青花的创烧是战争所导致的民族大融合的直接体现。元代蒙古人统治中原的战争直接导致大量陶瓷技术工人南迁来到富含陶瓷优质生产原料高岭土的景德镇,景德镇以其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优势在北方传统陶瓷生产产区逐渐衰落的情况下崛起,由此而迎来了明代陶瓷艺术的鼎盛,并为中国在世界上确立了陶瓷生产大国的地位。清代朝廷在景德镇督办设官窑,更进一步确立了景德镇为陶瓷瓷都的地位。由宫廷出样稿,景德镇御窑负责烧制,更是在造型、纹样上体现了皇家气派,统治者的审美取向和喜好在造型和纹样上的体现使该朝代的瓷器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纵观陶瓷生产的历史,可以说它是一部体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陶泥作为一种物质媒介,把这些历史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而对历史的认识往往能给我们未来的实践与创造提供一种启示和参照,让我们在对历史的观照中找到前进的方向,这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
可以说,通过制陶这一人与媒介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既感知和触摸着外部世界,也不断认识着自我。通过对制陶历史的了解,我们更能在历史、现实、未来以及自我与自然之间建立某种知性认识,它锻炼着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更启迪着我们的心性和智慧,而这,正是一切创造力的源头。
注释:
①克里斯·斯特利《从触摸陶泥中收获的智慧》,《道陶本》,富平陶艺村出版,2010年第1期第45页。
郜红琴: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壁画系讲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