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美术教学正文

略论彩绘瓷出现的审美观念嬗变

  • 投稿郝完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999次
  • 评分4
  • 74
  • 0

TEXT / 岳旭

在我国漫长而璀璨的瓷器发展史中,对釉色之美的追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占据着审美的主流。直至元代,彩绘瓷才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而得到发展,从此扭转了釉色瓷独占鳌头的局面,继而在之后的明代和清代被淬炼的愈发美轮美奂,达到了巧夺天工的境地。

一、彩绘瓷的最早出现

其实,彩绘瓷出现的并不晚,现有出土实物可证明早在三国至西晋时期釉下彩工艺就已经被发明。1983 年在江苏南京雨花台长高村出土的一只“青瓷釉下彩盘口壶”(见图1)被证实是东吴末期到西晋初期的作品。此壶高32.1 厘米,盘口,束颈,圆鼓腹,平底。瓷胎白中略带灰色,胎上用褐彩绘有图案。壶身的画面分别位于器盖、短颈和瓷腹肩部。器盖上绘的是四组相同纹饰,两个人首鸟身的动物在一株仙草上方相对飞舞,仙草两侧各有一只怪兽。短颈绘七只异兽,中有两只并列,剩下几只之间皆有形状相同的半身异兽图案。瓷腹肩部上塑有四个铺首、两尊佛像、两个双首连体鸟,腹部绘两排持节仙人,上排11 人,下排10 人,高低交错排列,空隙处绘有疏密有致、飘然欲动的仙草和云气。有专家认为这只盘口壶的装饰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道教思想,釉下彩所绘即是一幅“魂神升天图”。“青瓷釉下彩盘口壶”是我国制瓷工艺和绘画工艺结合的最早证明,算得上是彩绘瓷的雏形。

时至北齐,白瓷的烧造技术已基本形成,由此奠定了彩绘瓷出现和发展的基础。唐代邢窑白瓷工艺日臻成熟,竟达到“天下无贵贱而通用之”的程度,加之当时也正是三彩陶风行的时代,偶有匠人将三彩陶钴料施画于白瓷,创造了最早的青花。现有资料可证实河南巩县出土的唐代青花碎片中所用的钴料就是当时唐三彩中的蓝彩,而唐代青花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当时人们的重视,它被迅速湮没在那个以釉色取胜的时代里。至宋代,青白瓷被发展到极致,彩绘瓷依然止步不前。虽然北宋时浙江也曾用本地所产钴料烧制过青花瓷,但终究是浅尝辄止罢了。

这些迹象均表明,彩绘瓷的烧造条件早已准备就绪。在排除掉技术和工艺方面的阻碍后,我们只能说,彩绘瓷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没有得到关注和发展,原因在于其不符合当时的审美观念。元代以前,我国的社会文化是纯粹的中国文化,封建阶级下的审美情调与百姓脱节,秉承自然和超脱的雅致,追求道家和禅宗的意境。反映到瓷器上,就形成含蓄内敛、自然天成的美态。这种审美观念在宋代发展到了顶峰,宋瓷既透露着程朱理学的内敛,又蕴藏着道家思想的自然天成。宋代的五大名窑中只有定窑白瓷偶见刻花或印花的装饰,其余窑口均致力于烧造在釉色上追求变化的素面瓷。开片本是瓷器烧造中出现的缺陷,可当时的匠人们却利用这种缺陷使其成为天然的人工不可控制的绝妙装饰,在哥窑、汝窑和官窑中都大放异彩。由此可见当时审美观念中对天然去雕饰的推崇,这也就是彩绘这种以人为绘制作为装饰的风格迟迟不得以发展的原因。

二、青花瓷在元代的成熟

彩绘瓷真正出现并开始发展始于元代青花瓷的成功烧制,元代以后直至明清,彩绘瓷由釉下青花衍生出各类釉上彩交相辉映,逐渐成为审美的主流。可见元青花的意义之重大,而青花瓷在元代成熟并不完全是技术上的演进和完善所带来的结果,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审美观念受到冲击而发生的变化。

自唐以后,五代十国和两宋并非称得上统一安定,公元1279 年,元军南下攻灭南宋,至此,元王朝结束了从五代到南宋370 多年政权并立的局面,中国历史上再一次出现了空前大统一。与前代历史不同的是,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少数民族掌握核心政权的大统一,由此带来了程度最大的一次多民族融合,这也意味着一场长久以来形成的本土民族文化与外文化进行的碰撞。

所以,元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青花以它为背景逐渐成熟不是偶然。元王朝建立后,以蒙古贵族作为统治主体,同时结合其他民族的上层人物和汉族大地主。所以,元代的国内各民族文化交流和与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地步,纯粹的中国文化在这个时期兼收并蓄,审美观念由雅向俗过渡,反映在瓷器上即是开始了由含蓄向华丽的转变。

具体来说,这种审美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异族统治政策和多民族文化交流。在元代初期,蒙古族作为统治者并没有扶植瓷器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也不适于精致易碎的瓷器,官窑的萧条正好给了民窑自由发展的空间。民窑的空前兴盛是瓷器的审美观念由雅到俗的转变基础,元代的瓷器生产主要由私人手工作坊和家庭手工承担,这些民窑生产讲求的是销路竞争,自然在装饰手段上求新求变、精益求精。“江西景德镇的瓷器生产,虽有官窑和私窑之分,但官窑只出产少量质量很高的白瓷,专供蒙古贵族饮乳食酪和马上使用,纹饰受到喇嘛艺术的影响;而民窑则遍布整个镇子,凡湖广、四川等地所用的瓷器,盖由这里远去,产品以青花、雕花、画花最为著名。”①元中、后期,民窑发展蒸蒸日上,引起了统治者的重视,继而对制瓷业开始扶持,元瓷的发展更进一步。

同时,元代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多元化,异民族的审美观念也被很大程度的融合进瓷器烧造中来。大约于元代中期在景德镇烧出了成熟的青花瓷,青花又称“白底蓝花”,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常年驰骋于蓝天白云下,青花的色彩搭配符合元人尚青尚白的审美观念。另外,青花的盛行也受到了当时萨满教和喇嘛教的影响,比如在纹饰方面出现了前代不见的垂云纹、串珠纹和八宝图形等。

另一方面是对外贸易。有史以来,国际间的大范围文化交流经常要通过战争开路,然而真正承担这种文化交流的却是商业行为。元代是一个中西大交流时期,当时的中、西亚地区都处在蒙古族的控制之下,这使得丝绸之路前所未有的繁荣通畅,来自欧洲和阿拉伯的商人大批进入中国,他们一边源源不断的带来充满异域风情的珠宝和香料,一边也大量往外输出具有东方情调的丝绸和瓷器。这时的丝织品作为丝绸之路上传统的贸易已经在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地扎根发展,不再被中国所独擅。与此相应,瓷器的出口量日益增多,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主角,各国的审美文化也以其作为载体得以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实际上,元青花瓷的生产多为满足外销需要。目前国内外收藏的元青花总数不到300件,大部分均在国外,且这些收藏于国外的青花瓷比之国内收藏大部分要来的更加精致。为了适应国外的大批订货,青花从形制到装饰都融合了外国市场的审美需要。元青花在器形上简练单一、形制巨大,这一方面便于长途运输,一方面也符合中、西亚地区喜用大型日用容器的生活习惯。而在瓷器的装饰上,这种市场的影响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了,甚至有专家指出,青花这种装饰手法之所以在元代如此盛行,主要原因便是当时中亚市场对它的喜爱和需求。“随着元朝政府对外交往的发展,又重新唤起了中东国家对中国青花瓷器的需求(唐代已唤起过一次),而浮梁瓷局所在的景德镇,在枢府瓷胎釉制作具有完善条件的基础上,利用从中东地区进口的钴土矿,大批生产出口所需青花瓷器,在当时是水到渠成的事。这种开始为外销而生产的商品,也必然转而为国内市场所需要,这就是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大发展的背景。”②

14 世纪的景德镇民窑接受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大量订货,烧制青花的蓝钴料也是从该地进口,所以其装饰风格深受当时伊斯兰地区的审美观念影响。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元青花的图案布局,多采用同心圆环式布局,从中心向外扩展,形成层次丰富、纹饰遍及器身的密集型图案。这种装饰风格在伊斯兰地区的建筑和器皿上都得以常见,在元青花瓷中体现的最为典型的是盘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元青花飞凤麒麟纹盘”(见图2)即是此类装饰风格的代表。此盘绘青花纹饰多层,沿口一周为卷草纹,盘壁的青花网纹地上突出白色缠枝牡丹纹,盘心边缘又绘有一环卷草纹,盘心绘一对麒麟飞凤作为主题纹饰,空隙处绘有莲花及朵云纹。这件“元青花飞凤麒麟纹盘”属元代宫廷日用瓷器,自然出自官窑烧造。可见异族审美图式不仅遍布民窑,也为服务于元朝统治阶级的官窑烧造,被当时的整个审美群体所接受,并与本国传统纹饰巧妙结合,构成元代特有的兼收并蓄且雅俗共赏的审美风格。

三、青花瓷在明代的兴盛

元代作为一个充满冲突的时代,其存在的时间仅90 余年。时至明代,统治权又重新回归到汉人手上,瓷器的审美走向为何没有回归到宋代的素雅,反而越发华丽了呢?实际上,彩绘瓷继元代后能继续呈稳定的势头发展,与青花在明代的兴盛有重大关系。元代的青花瓷虽已有成就,但与明代相比仍处在初创阶段,青花瓷发展到明代,工艺和材料都更加精进和讲究,成为了瓷器生产的主流。青花瓷在明代持续发展,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明代依旧保持着频繁通畅的国际交往和对外贸易,或说比之元代更甚,堪称我国陶瓷史上最为活跃的国际化时代。单是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的28 年中,明朝政府就遣郑和七次下西洋,创下航海史上的壮举。除去这种官方的贸易交流,明代的民间航海贸易也很发达,从现今发现的实物来看,青花瓷器在那时曾被销往亚、非、欧、美各地。

事实上,中国瓷器装饰风格的变化,首先就是从适应出口贸易开始的,明代频繁的国际贸易,必然带来新的生产原料和生产技术的对华输入。青花作为釉下彩,其工艺的关键在于青料的性质和火焰的掌握。事实证明,历代青花所用的不同来源的青料,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品质与风格的差异,明代青花的发展正印证了这一点。明代青花瓷的釉料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堪称明瓷中最优秀的品种,这时使用的青料为“苏渤泥青”,是郑和下西洋时从南洋苏门答腊岛引进的,这种青色深入胎骨,色泽浓艳,纯正蓝色中常带有黑釉斑点而别具一格,堪称极品。(见图3)成化年间,由于苏渤泥青用尽,开始改用国产青料,使得此时期的青花不同于宣德青花的浓丽而形成柔和淡雅的风格。(见图4)正德年间,明朝政府派官员出镇云南,从伊斯兰国家进口青料,史称“回青”。正德青花是青花史上的又一高峰,由“回青”烧出的青花既不同于成化的淡雅,又不同于宣德的浓艳,而呈现出一种蓝中带紫的浓厚色调。(见图5)历经元、明两代,青花瓷的极致发展标志着彩绘瓷作为审美主流的地位已被确定,之后斗彩和五彩的出现可说是在情理之中。值得注意的是,明代频繁的国际交流与贸易不仅大大促进着陶瓷产业的繁荣,也改变了当时的社会结构,明代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经济显露出商品化趋势,市民阶级产生并且逐渐壮大。自此,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元代就已没落的程朱理学在此时显得更加与社会格格不入,取而代之的是市民意识觉醒倡导的抒发个性和重视实用。事实上,为了解放理学对人们观念的束缚,明代产生了一些实学思想,王阳明的心学在当时影响甚大。心学带有一定的禅宗色彩,在其影响下人们的个性和需求得以受到重视,社会风气由严谨转向活泼。

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前沿且敏感的文化自然也受到心学的熏陶和感染,明代的工艺品多用写意的手法,具体表现到瓷器上便是由青花演变出更加写意且突出个性的斗彩和五彩。釉上彩的出现并不是对青花的替代,而是与青花交相辉映,形成了明代以华为美、追求“人道”的审美观念。明瓷的审美风格是对传统文人审美观念的反叛,也是近代审美观念的开端。

总结

彩绘瓷在元代开始受到关注,多民族融合和对外贸易打破了我国有史以来以雅文化为主导的审美观念,明代对外贸易与国际交流的扩大催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使世俗文化得到更大的发展。可以说,陶瓷装饰手法由素到彩的审美观念是本民族文化不断接受外来文化融合衍变的结果。从元代的综合通融、雅俗共赏到明代的以华为美、追求人工雕琢,彩绘瓷的出现和发展正印证着我国审美文化由古代向近代的衍变过程。

注释:

①史仲文《. 中国艺术史-工艺美术卷》.河北人民出版社,第592 页.

②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55 页.

参考文献:

[1]史仲文主编《. 中国艺术史-工艺美术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年.

[2]杭间《. 中国工艺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年.

[3]陈炎主编《. 中国审美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年.

[4]冯先铭《. 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岳旭,中国传媒大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