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美术教学正文

水彩画与辽代壁画的比较研究

  • 投稿暗灭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359次
  • 评分4
  • 61
  • 0

【摘要】本文通过对水彩画和辽代壁画的运用材料媒介、表现内容和所创造的艺术价值几个方面比较,加以研究分析,并进一步发现和认识我国水彩画和辽代壁画值得借鉴的东西。以此结合两者特点,进行分析和论证。

【关键字】水彩画;辽代壁画;比较分析

一、水彩画概述

水彩画的特征是色彩简洁、艺术与自然互为和谐。特别是水彩画用笔洒脱,它的乐趣、优雅、灵动的视觉效果,使人们开始认识到静态的深远以及清远的神韵,并引发了如诗如歌的魅力。水彩画呈现出的艺术风格,依赖于一个独立的生命存在,工具、材料还有水彩画技法都是加强和保持其艺术特色为前提。

水作为一种灵性,既是一种“空”,又是一种“有”,反映了水色之间的和谐,体现了相互包容,随时都变的关系。使用水和色的过程也是画家与纸张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水和湿度的变化使丰富的色彩有节奏地进行分布,从而产生空间层次、虚实等一些独特的视觉效果,使画面趋于多变。利用对水的各种运用和处理,可以产生不同和不可预知的诗意的效果,画面中多运用形、气、力、情多种综合因素并把握好水和笔的关系,将会达到灵动变化的视觉效果。

朦胧感和透明度是水彩画艺术区别于其他画种的另一种语言。水彩画要想有“韵”,就要有“透”,因此要始终保持它颜色用色的透明,发挥出水彩画的优势来,总之用色也要以少胜多,从而达到纯净简练的一种艺术效果。

二、辽代壁画概述

随着考古学家的考古挖掘发现,辽代近千年的风俗壁画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其中带有契丹风俗的壁画,凭借它的生动,色彩艳丽,数量大,题材丰富,让世界震惊。它运用了一种更为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广阔的北方草原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现出了善于骑射的契丹少数民族的游牧人的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惯。其中的内容如宴席、狩猎、舞蹈、放牧、归来、花鸟在挖掘的壁画中占的最多。其中的归来图频繁地出现在整个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从而使契丹墓壁画更是显得极其有价值的。

在各种报告中显示,辽代的壁画如《出行图》《鹰军图》等都已被载入了史册,很多都呈现出风格明朗、内容丰富的特点,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契丹典雅的山水花鸟画等,也很清新淡雅,散发着强烈的草原气息。辽墓壁画的装饰艺术,大多是起到为主体画面衬托的作用,独立使用也是清新淡雅,具有良好的艺术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其模式主要是横幅、竖幅,布局间有些分散,错落有致,多而不乱,他们的笔法大多是写意的,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他们的笔下大多是黑色的线条勾勒,浓墨重彩,与辽代的绘画风格相似属于重彩画。

三、对水彩画与辽代壁画的比较研究、分析总结

(一)水彩画与辽代壁画运用的材料媒介比较

我们都知道水彩画是用水来作为媒介与颜料进行调和,它是通过一个有序的表意符号来反映出作者的审美意向的。如此,一幅画能够造成湿润光滑、透明清晰的艺术效果出来。长期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个繁荣纷呈的流派局面,水彩画的艺术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它是以水为载体的艺术;其次,虽然水彩画有一定相对稳定的艺术载体,但也有一些水彩画艺术语言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艺术家总是试图创造出一个新的艺术语言,通过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突破自己。

辽代墓室壁画在其制作好的底子上多用墨线勾勒起稿,然后在勾好的人物造型上填色赋彩,其色彩多用矿物质颜色如红、赭、绿、白等几种色彩为主,尤其是晕染的技巧和方法在唐代广为流传和发扬,在运笔方法上辽代壁画多用有粗细变化的兰叶描,这样使人物线条变化有度,形象生动,同时吴道子“莼菜条”的运用和当时的影响力在很多墓室壁画中已经有所体现。在形体转折处多为弧形,具有“曲铁盘丝”的遗韵,画面中人物线条精动有力,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形象,人物的真实性和感染力都增强了,此时的契丹墓室壁画从出土中可以看出壁画起稿后均用墨线勾出形体,早期运用矿物质颜色平涂的较多,中后期壁画多用晕染法。

无论是水彩画还是辽代的壁画,从运用的材料和表现内容看都有相同之处。壁画通常是用线条来描绘,造型独特,画面明快,这些和水彩画干净利落、轻巧美妙的特点相类似,无论运笔还是设色,都有水彩画的特点。这些颜料和水融合后再绘画,从某种意义上看也是水彩画。无论是从画面的色彩搭配上来讲,还是从画面的艺术风格上来看,都体现出了水彩画艺术语言的特点。

(二)水彩画与辽代壁画所表现主题内容比较

作为外来绘画的水彩画从清朝时期传入我国,18 世纪后中国的水彩画把自己的民族特色也融入了进去。这一时期的绘画题材多是歌颂新生活和民族团结的风景画,随之而来的人物画、静物画也相继发展,到了20 世纪90 年代,水彩画的题材开始发生了转变,内容和题材逐渐接近人们的生活,表现手法上画家们也更注重主观和个性的发展,喜欢水彩画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新的绘画语言和技法也得到了提升和创新。

辽契丹墓室壁画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受到唐、宋等中原丧葬文化的影响较大。由于契丹民族在建国初期是唐的藩属,所以受到唐文化的影响较深远,这一点在契丹墓葬出土的壁画及其墓葬形制中都能看出唐文化的影子。如属辽初期的宝山辽墓中出土了各种具有汉文化渊源的纹样、男女侍从,在石室内还绘有《高逸图》《降真图》、顶云鹤纹等带有唐文化的壁画。在宝山墓中发现的《寄锦图》《颂经图》等都是唐墓室壁画的代表题材,从中还能看出其受唐儒道释思想的影响。如《杨贵妃鹦鹉颂经图》《苏若兰织寄回文锦》这些题材的壁画是对唐文化的吸收借鉴,出现在辽代早期墓室壁画中。在水泉沟辽墓中的半裸童子和细笔山水以及耶律羽之墓中武士像、《凤凰奏乐图》等都是唐文化影响的结果。

在辽中晚期壁画的内容上均有很大的变化,壁画中具有契丹民族风格的壁画渐渐的占为主流,出行图与归来图开始出现在墓道两侧,数量较多,如辽中期的库伦契丹贵族墓均绘有不同规模的捺钵出行图与归来图,同时在一些规模稍小的墓中还出现了一些如《备马图》《宴饮图》《牧放图》等带有浓郁的游牧狩猎风格的壁画,充分表现了契丹民族游牧文化特色,从中也可以看出其吸收与创新的壁画发展历程。在辽后期由于受到宋文化的影响一些装饰性和世俗性较强的图案和题材开始大量的出现与流行,如祝愿墓主人长寿进入极乐世界的仙鹤祥云、星辰天象、四神等图案的出现很独特,同时复杂的仿木结构也开始大量的出现用以来装饰木门。

(三)水彩画与辽代壁画所体现出艺术价值的比较

水彩画画面充满着生动的气韵与灵性,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画面清新明快,剔透的色感能够给观者带来特殊的韵味和美感,在水彩画的艺术领域里,很多老艺术家们都创作出了精品,除此之外,一些优秀的青年画家也有不俗的表现,它所体现出的审美价值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辽代的壁画艺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真实地再现了契丹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辽代的绘画技艺精湛,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过遗憾的是传世的作品不多,大量的辽代墓室壁画反映了辽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水平,同时也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辽代壁画,与水彩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辽代的壁画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中国画艺术的代表。壁画与水彩画虽然存在差异,但两者在用笔的技法及呈现出的画面效果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参考文献:

[1] 罗世平《辽墓壁画试读》《文物》1999 年第一期

[2] 张明星《解读辽契丹墓室壁画》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年6 月

[3] 齐彦鹏《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及_水彩中国化_的困惑》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 月

本文系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MD1262

【李宇亮,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