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美术教学正文

浅谈传统绘画在影像时代影响下的演变和发展

  • 投稿杜行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961次
  • 评分4
  • 84
  • 0

文/ 李娜

【摘要】今天,我们生活的感知世界被铺天盖地的影像和图片重重包围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使社会文化的主要表达方式由文字逐渐转换成了影像。快捷、多变、直接、高信息量,影像以其独具的众多优良特性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视觉感受与阅读方式,进而改变着大众的思维习惯与审美取向。而这一切也让传统绘画经历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转变。一方面影像技术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素材收集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对影像资源的重组与置换,艺术家们将影像元素作为探索绘画语言的灵感参照,在图形、技法、透视和光影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尝试。使绘画艺术从语言形式、叙事手法再到观念传达上都找到了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影像;摄影;传统绘画;抽象化;具象化;卡通化;符号化

一、影像的出现与绘画发展的交集

19 世纪以来,科技蓬勃发展不但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方向。摄影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艺术家从宗教与肖像题材为主的传统绘画中解放出来,从画室走向大自然,他们获得了追求个性的自由。然而,仅仅过了半个世纪,摄影与影像技术就从高端的记录工具成为低成本、普及型的应用工具。工业时代对媒体要求的改变和传媒业自身的发展要求,使得影像更是呈现出被迅速生产、复制、全球覆盖的特点。于是,传统绘画渐渐失去了原本的功用与魅力,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有不少人认为架上绘画即将走向消亡。但是也许恰恰是在这种压力的作用下,才促使这一时期成为了美术史上绘画自身语言最受重视的时期。艺术家们开始更为重视画面中构图的形式感、色彩的主观性、笔触的独特性等这些绘画本质上的审美语言,进而通过对色彩、形式语言,以及个性表达上的不断创新,使当时的绘画风格和表达方式朝着表现、抽象的方向演进。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确,艺术家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拒绝影像时代的到来,一批走在欧美艺术之巅的艺术家们选择了丢掉画笔,并提出“先锋艺术”的观念。一时间涌现出了观念、装置、行为、影像等大量新艺术形式的作品,这一西方艺术体系当中革命性的改变引发了持久的讨论,艺术家们以实际行动迎接着“影像时代”的挑战。

在经历了这个“激烈”的实验过程之后,艺术家们逐渐意识到视觉艺术的表达手段从画笔演进到摄影机,只是在技术手段上的一种丰富和递进。艺术的发展和变革固然跟技术的推动有关,但其核心思想并不会因为技术手段的改变而改变,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关于人类的想象力、审美的感受力和对现实的观察力等这些永恒的命题上来。所以在今天,如何运用恰当的技术手段来精确地表达艺术家自身的情感、想象力和创作观念,这是一个影像艺术家和架上绘画艺术家都要面对的问题。

二、影像元素在绘画中的呈现

早期影像元素被运用于绘画创作的例子,当属波普艺术的代表安迪·沃霍尔。他的创作多为大众流行的主题,大量挪用政治或商业消费图像,利用版画的可复制性,使绘画作品呈现影像化的“量产”与“符号化”,大大增加了其绘画作品的多义性和易交流性,而他的影像作品又像是平面创作的延伸。安迪·沃霍尔对绘画与影像两种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尝试,在当时彻底打破了西方当代艺术中绘画性与新技术的对立状态,他的作品被喻为是经过影像和观念反省后的绘画。

然而在当代绘画中,谈到“绘画”与“影像”,我们无法避开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格哈德·里希特。人们往往把他对绘画语言的探索过程看做是一个以模仿摄影的方式绘画的典型例子,或者说,是一个把绘画方式和摄影表现相结合的实验。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里希特“画照片”的方法始终不是具象写实的,而是抽象的。他更倾向于用一种不定式的观察方法来理解图像,而不是像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和法国出现的“照相写实”或“超级写实”那样力图接近照片的精准。格哈德·里希特关注摄影、影像中所出现的误差——“失焦”效果。他经常在绘画过程中将影像素材作模糊处理,人为造成“对焦不准确”的效果。他巧妙地保留了影像技术的基本特征,消解了影像中清晰与逼真的效果,赋予一种新的绘画语言的抽象表达。他的创作实践不断地游走在抽象与具象、影像与绘画、随意与规范之间。从创作观念上看,他抓住了我们这个时代对图像化视觉的迫切需求和这种需求造成的现代人的视觉惰性,人们越来越希望看到被整合和处理完善的图像,而逐渐在放弃通过自己的眼睛主观组织和处理所见事物的努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视觉惰性即为扼杀想象力的元凶。格哈德·里希特将影像给我们带来的独有的视觉经验转化成独特的绘画语言,这种“仿摄影”的模糊绘画解释了绘画媒介的不可替代性,既消解了艺术媒介之间明确的界限,又把影像对绘画的威胁问题做了一个反向的解答。

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影像本身的社会含义与文化符号也已经成为当代绘画的创作题材。在中国当代绘画中,著名画家张晓刚正是将“文革”时期所有中国人心中的黑白影像记忆作为对象,创作出《血缘》系列的绘画作品。这些创作素材都来源他自家的老照片。艺术家抓住老照片所代表的那一特定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所导致的审美意识对个体性的模糊,将老照片中的不同人物形象特质主观抽离出来,单眼皮,瓜子脸,中山装,与呆滞的眼神,这些形象不断地重复在所有的作品中,呈现出千人一面的中性模式。画面还保留了老照片柔和的光影与黑白,增加红色的印记形成强烈的对比。画面上一个个安静的形象,让我们不禁遐想这些看似单纯的影像背后的情怀。艺术家巧妙地将绘画与影像糅合在一起,触及了观者对中国特殊历史时代的集体记忆。

此外,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卡通一代”艺术家的作品,也可以说是影像时代出现的一类特有的绘画风格。当影视动画与网络图像成为当下中国一代年轻人的主要生活记忆,成长于这个时代背景的艺术家们便开始以绘画的表达方式塑造出各种类似卡通风格的人物形象,创造魔幻超现实的情境,利用对图像资源中的典型元素的个性化整合与置换,来表达个体的生活态度和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与思考。例如:在艺术家熊宇的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以迷人的大眼睛、硕大的脑袋、纤细孱弱的躯体、黑色塑料衣体现着另类的卡通形象文化特征,他将这些卡通形象主观地置于魔幻虚无却忧伤诗意的情境中,传达自己对真实与虚幻交织的时代的内心感受。

总之,绘画艺术家们在不断地尝试与探索中逐渐实现了绘画与影像在艺术领域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方式和创作模式,而且使绘画语言在观念传达和叙事方式上也都得到了极大的延伸和扩展。

三、结语

的确,今天的我们已经不习惯绘画的单一、被动、凝固的静态注视方式,而更习惯于镜头的快速、跳跃、连续多变的影像方式,审美取向那种仪式感的、经典的、戏剧化的意象,逐渐被生活化的、随意的、日常的审美所替代。似乎在这个时代,绘画真的已经失去了大批的观众和顾客,但也正如毕加索曾说的:“有些事物借助镜头可以如此真切地反映出来,为什么艺术家非得插上一手呢?摄影艺术来得正是时候,它把绘画从文字中解放出来。包括故事……也包括主体……无论如何,今后有些将属于摄影的范畴……画家不应该利用失而复得的自由去做点别的事吗?”多元化的艺术形式正轰轰烈烈地进化着,架上绘画也还在“消亡”与“生存”的争论声中持续地生长着。绘画艺术家们依然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着绘画语言与绘画表达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顾铮.被挪移的照片[J].艺术世界,2002.

[2]高远.执中与执念:做为画家和观念艺术家的里希特[J].艺术当代,2012(7).

[3]项峰.论影像手法在中国当代绘画中的运用[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4]管郁达.影像之后的架上绘画东方艺术[J].东方艺术,2007(7).

【李娜,广西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