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一(陆颖音上海市闵行区新梅小学)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美术欣赏课中,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欣赏激情和创造潜能?如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丰富美术知识,体现美术的文化属性、传承价值、综合特点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陈钧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找到。
1.可取之处
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不是坐而静听,而是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参与活动,进而了解、探究和掌握知识。陈老师的教学设计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利用多种手段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时刻给予学生直观感知,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整堂课以“玩”为主线,教师通过巧设游戏、舞狮表演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点燃学生学习热情;通过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引导他们以感官体验对比欣赏,了解民间玩具就地取材、手工制作的特点;设计“摸一摸、玩一玩”,“赏一赏、画-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和体验民间玩具的特点;通过“辨一辨”民间玩具、“创一创”民间玩具新的玩法,让学生在玩中赏、在玩中学,使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有待改进之处
本课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欣赏、探讨民间玩具的形式美与人文美的问题。陈老师也在教学中设计了引导学生画—画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的局部纹样,这恰好是一个知识探讨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活动。但是,从教学案例文本中可以发现,学生画起来似乎有些盲目和不知所措。如果陈老师在示范画—个桃子的纹样后,能够多提供一些纹样组合范作供学生参考,将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思维。此外,本课教学容量很大,而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该选择—个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切人点去分析。比如布老虎这个点,老虎是学生们熟悉的动物,而布老虎极具装饰幽的色彩与儿童绘画用色单纯、鲜明、强烈的内在特质相通,这样分析,极易引起儿童的认同感,也有助于以点带面,以小见大。
点评二(邹俐 四川省郫县教研培训中心)
通过认真阅读教学案例,并结合观看教学录像,我对本课有以下几点感受。
1.丰富的课堂资源,让学生有话可说
美术是视觉艺术,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大量的实物教具,很好地发挥了其“视觉性”的优势,充分体现了美术学科的特点。本课教学主题为“民间玩具世界”,民间美术样式是低年级学生比较陌生的,其色彩、纹样与现代美术样式风格迥异。但“玩”是所有孩子都不会拒绝的。教师能够收集这么多精美的民间玩具,让学生近距离地看、摸、玩,这样的感官体验要胜过任何的文字解读与说教。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学生们在后面的纹样描绘环节就有图可依,表现也十分精彩。
2.规范的美术语言,让学生具备基本美术素养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欣赏·评述”学段目标为“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用简单的话语大胆表达感受”。本课执教者在教学目标的确定及课堂教学中一直有意识地围绕这一目标,要求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对作品进行评价。在学生评述民间玩具特点环节,黑板上给出了一些美术评价语言,如逼真、饱满、精致、对称等,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并正确使用美术语言。
这—教学环节的设计“利”与“弊”同样显著。“利”在补充学生美术语言、规范学生的用语准确;“弊”在无形中给了学生—个“圈”,让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虽然教师一再强调了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但他们真实感受的表达还是被教师给出的词语所束缚,蹦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地咽回去了。这个圈应不应该给?给了又该如何让利大于弊?这需要我们—起思考。
3.“文化”应作深层次解读
在对民间玩具的介绍中,从甄别到色彩纹样及寓意,教师都能够详略得当地引导学生了解,但就民间玩具制作这一要点却并未深入解读。笔者认为,民间玩具饱含着古人的智慧、坚韧的品质,以及对一件事物的持久深入的爱好,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现代人所缺乏的。从生活到玩具,浮躁体现在各个方面。
而且,关于民间玩具的特征和制作方法,仅停留在“手工制作”,似乎有些浅了。建议恰当列举一两样民间玩具的制作过程。例如皮影的制作,大都需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只有当孩子们对其制作工艺之繁琐、制作过程之严谨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热爱它,也才谈得上对它的传承。
点评三(孙春玲 山东省莱州市莱州汇泉学校)
1.可取之处
(1)创设情境,让美术欣赏走出文本和图片
一直以来,美术欣赏课更多地依赖于图片和课件,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被框缩在方寸之间,学生与欣赏对象之间总是隔着一层屏幕或一层书页。在这一课中,授课教师努力创设情境,让民间玩具艺术走出文本和图片,与学生来了一次“亲密接触”——能看、能触摸、能操作实物。短短一堂课中,学生参与了演、摸、玩、说、想、画、辨等丰富多彩的操作和体验,这些活动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在学生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往往要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
(2)在欣赏中渗透美术的思维方法
欣赏课上,美术教师开展的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容易流于形式,课堂是热闹了,但学生的收获却寥寥。而在本课中,陈老师设计的体验活动有很强的针对性,他始终在“领”着学生思考:以民间玩具的材料性、工艺性、象征陛为线索,学生时而参与对比感知的探究活动,时而聆听玩具背后的人文故事,时而运用美术词汇进行归纳,时而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民间纹样元素的理解,时而运用学到的美术思维方法分析民间玩具……整节课层次分明,也具有一定的思想厚度。
2.改进建议
(1)在欣赏中国民间纹样的吉祥寓意时,教师可以展示几件具有相同纹样(如祥云纹)、但形式不同的民间玩具(如泥玩具、布玩具、风筝等),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民间艺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种纹样呢?这种巧合中有什么神秘的密码吗?使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认识到,这些吉祥纹样不是偶然的,它们大多来自于民间艺人的生活体验,并且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期许和祝愿。
(2)第四部分“画一画”放在第五部分“猜一猜,说一说”之后,会不会更好呢?因为在认识吉祥纹样之前,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细节画—画,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太大,他们的选择往往是比较盲目的,因此“画—画”这个环节的实效性会打折扣。假如先了解吉祥纹样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再去选纹样、画纹样,那么,他们对民间纹样元素的捕捉会更敏锐,感悟也会更深刻。
点评四(马留贵 安徽省颍上县五十里铺中心校)
《民间玩具世界》是一个成功的教学范例,体现了陈老师独特的设计思路。下面,我想从课堂教学中的三个“度”来评析。
1.浓郁的文化情境——课堂有厚度
“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在我看来,陈老师也是基于这种理念来设计这节课的。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成这种教学效果,他设计运用了多种感知方式让学生迅速了解并喜欢上了民间玩具,大量的实物、图片,巧妙的问题设置,加上学生最喜欢的几个小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文化情境中掌握了知识。
2.多样的教学手法——思维有广度
这节课以民间玩具文化作为主线,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展开教学,通过“摸一摸、玩一玩”“赏一赏、画一画”“猜—猜、说一说”等环节,使学生对本课的理解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各环节之间既联系紧密,又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不可替代性,加之环节知识的巧妙拓展,延伸了课堂的知识内涵,教师只要善于把握就可以让课堂轻松而精彩。
3.精彩的师生对话——教学有深度
一节成功的、有深度的课,不仅仅是看学生的动手过程,回答问题积极与否,还要分析学生的作业,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学生通过一节课学到了什么,这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完成的成果。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还是被动的,那就要看教师的教学深度如何,而这一点,陈老师做得很成功。
点评五(王品 辽宁省北票市蒙古族乡中心小学)
陈老师执教的《民间玩具世界》一课,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当然也存在可商榷之处。
1.可取之处
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没有局限于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美术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利用舞狮表演和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再通过“摸—摸、玩一玩”“赏一赏、画一画”“猜一猜、说一说”等环节,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互动、创新的学习氛围,为整堂课的进行提供了—个前提保障。
其次,本课教学中用到的许多民间玩具和图片等资料来自于生活和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
第三,教师让学生直观体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感受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2.不足之处
(1)在“赏一赏、画一画”环节,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时,应引导学生在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要选择丰富且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语言进行评价,用肯定、鼓励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的语言应该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贴近学生生活。比如小结中的“它们的造型或直白朴拙,或神秘柔媚,或夸张粗犷……”二年级学生很难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
(3)小结拓展环节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让学生就本课课堂中提供的鳌鱼、醒狮等民间玩具的玩法与观课教师进行互动,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3.改进建议
(1)由于异地教学的限制,课堂中重点选取的醒狮、鳌鱼等民间玩具地域性很强,不妨选取全国各地熟知的拨浪鼓、布老虎、风筝等作为重点来展开教学。
(2)拓展部分可以让学生自己或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件民间玩具,作为课外作业,然后下节课让学生展示交流,介绍制作所用的材质及设计意图,使学生发展知识与技能,并获得丰富多彩的体验。
点评六(孙静静山东省潍坊市第四中学)
1.本课亮点
(1)导入精彩。教师—开始就采用了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充分表现广州民间文化的舞狮表演吸引学生的注意,为这节课开了—个好头。这样,不仅能将学生引入略显陌生而又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还能启发学生观察并充分挖掘本地区的民间美术文化资源。
(2)课堂内容由浅及深,层次清楚。在介绍各种民间玩具时,教师没有先人为主地挨个儿介绍,而是每个小组都分到—件玩具,让学生带着问题—起赏玩。在这一环节,大家的注意力在比较浅的层次,如玩具的材质及玩法,教师在其中穿插了民间文化的渲染。在“玩乐”之后,教师又引领学生进入更深一层的“赏一赏、画一画”,引导他们观察玩具的造型、色彩和纹样,以及选择恰当的美术词汇来形容民间玩具的美。
2.改进建议
(1)本课过分注重民间玩具的玩,而对民间文化的讲述略显不足。例如:在“摸—摸、玩—玩”环节,教师让学生体验皮影的玩法,却没有对皮影多做说明。在“赏一赏、画一画”环节中,有学生说更喜欢皮影,因为皮影花纹精致、细密。教师可以趁机补充说明一下其造型及图案纹理的特点。
(2)在第四环节“赏一赏、画一画”中,学生在对民间玩具的造型语言没有充分观察与学习之前,所做练习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契合民间美术的特点。不如将后面的第五环节“猜—猜、说一说”挪到第四环节的“赏一赏”之后、“画一画”之前,让学生在欣赏之后猜一猜、说一说,教师再补充相应的民间玩具造型、纹样、特点等内容;待到学生对此有所了解,再动手画一画,他们才能有的放矢,画出有民间美术特点的玩具纹样来。
点评七(陈晓然上海市教科院实验小学)
本课教学围绕着一个“趣”字,学生们大胆猜想、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1.可取之处
首先,陈老师在备课和教具准备上,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他很好地把握了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民间玩具所带来的形式美感,以学习欣赏方法、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其次,这是二年级的欣赏课,课堂教学以“游戏感知”的形式展开,引领学生逐一对各种不同材质、种类的玩具进行观察,以深入浅出的方法让学生对民间玩具有—个初步了解。“摸一摸、玩一玩”环节的设计尤其值得一提,陈老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在美妙的乐曲声中,对学生进行了人文思想的渗透。
2.改进建议
作为一门视觉性极强的学科,美术课的示范教学是指导学生理解制作方法、掌握技能的重要环节。示范教学贵在“活”字,活而得法,往往事半功倍。我认为,陈老师在此环节上有些疏忽。教师可以在学生欣赏民间玩具前,播放一段介绍与制作民间玩具的视频短片,因为直观的视频导入往往能带给学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在学生体验皮影表演时,教师也可以代表—个角色进行讲解,与学生—起互动。此外,在评价环节,我建议教师可利用1-2分钟的时间对本课出示的民间玩具进行简单的分类,这样能使主题更突出、内容更深入,课也会更加丰满和完善。
点评八(吕春燕 辽宁省凌源市凌河小学)
这堂课渗透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充分体现了将美术欣赏放到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去,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独特的文化价值,从而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文化遗产和民族艺术,以及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1.本课优点
(1)分组合作学习是本课的一大亮点。因为民间玩具种类繁多,即便教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玩具,也很难——罗列欣赏,而分组学习(每小组欣赏探究一个玩具,充分进行玩、赏、评,然后在班内集中分享学习成果)既能抓住点,也带了面,避免蜻蜒点水式一掠而过,学习效果很好。
(2)教师的提问很有针对性,能抓住重点、难点,做到了以问题引领学生学习。
(3)在“赏一赏、画一画”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基本艺术特点,并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进行评价时,给出了几组常用美术词汇。这样,学生在评价时自然会从造型、纹样、色彩三方面深入思考:为什么这个玩具选这个词最准确?而不能选别的词?思考之后,他们就有了比较,从而能得出结论,而不是等老师给出词语再被动地接受。这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以充分培养。
(4)通常在美术欣赏课中,学生只是欣赏和评述,而在本课中,教师还增加了这个环节:让学生观察民间玩具的局部,感受细节,并尝试在纸上画出感兴趣的部分。这就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欣赏中探索了细节美对于民间玩具的重要性,学会从整体到局部的欣赏。
2.改进建议
(1)作业展示环节,学生代表展示的作业都是在带轮廓线的纸上添加局部纹样,这说明用白纸自由地画玩具造型或局部纹样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难度稍大。我建议改用刮画纸,这样不仅难度降低了,而且作画速度更快,在色彩和纹样上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如果让学生选择独立或者合作完成作业,可能作业效果会更好,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爱与协作。在展示作业时,学生自评之后,还可以增加互评,这样就增加了赏评的深度和广度。
点评九(孙兵 山东省蓬莱市教学研究室)
本课教学案例在对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上设计合理、操作得当,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了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1.本课亮点
(1)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
陈老师以舞狮表演导入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巧妙地引入本课内容。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又运用了大量的实物道具、视频资料,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注重知识的渗透和教师在探究学习中的引导
民间玩具的艺术特点和吉祥寓意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解决低年级学生对“就地取材”“因材施艺”“造型简洁夸张”等语言的理解难题,陈老师运用了摸、玩、画、猜、说等形式,并加以有效引导。如在第四个环节,教师提供了与造型、纹饰、色彩相关的词汇供学生选择,既让他们了解了美术语言的运用,又大大降低了他们理解的难度。如此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还体现在“赏—赏、画一画”“猜—猜、说一说”等教学环节。
(3)注入可持续发展观
民间玩具越来越少,收集并会玩民间玩具的难度很大,教师在课前准备充分,扩大了学生的欣赏、体验空间。用体验活动的方式取代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是本课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又一大亮点。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认识民间艺术形式,认识由民间创造的珍贵的美术文化,无形中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珍惜、继承和发展宝贵的民间艺术埋下了—颗饱满的种子。
2.值得商榷之处
(1)教师如果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身边的民间玩具,是否能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让欣赏、评述更有针对性,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建议将第四、第五环节调整成“四、赏一赏猜一猜”、“五、画一画说一说”。由原来的欣赏造型、纹样—画纹样—猜造型、纹样寓意—说造型、纹样的特点及寓意,改成欣赏造型、纹样—猜造型、纹样寓意—画纹样—说造型、纹样的特点及寓意。这样是否会让学生对造型、纹样的特点和寓意理解得更深刻,让教学环节更流畅,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3)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每个契机,关注课堂生成,注重学生发展。如教学环节三“摸一摸、玩一玩”中,教师讲完“独占鳌头”的故事后,让学生猜两只鳌鱼哪条是公的,哪条是母的。学生猜错了之后,教师也只是单纯地对答案做了纠正,并没有详细解答。那么,教师在此设置这个问题的意图是什么?可不可以就此问题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民俗知识呢?
点评+(刘文军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反复研读《民间玩具世界》教学案例,结合自己从事的教师培训工作,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可借鉴之处
(1)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到位
综观整个教学案例的设计和实施,可以看出陈老师的课前功课做得非常充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比较深刻,领会了教材的精髓。
首先,“民间玩具世界”是个比较大的课题,陈老师准确把握了民间玩具的常见类型及其造型与色彩特点,并在教学中通过精心的设计引导学生去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情境和蕴含的寓意,如鳌鱼玩具及其传说、蝙蝠和桃子象征“幸福长寿”、莲花和鱼寓意“年年有余”,等等。
其次,陈老师在教学中巧妙地植入带有地域色彩的教学元素,如广东佛山的醒狮玩具、广东番禺的鳌鱼玩具等。这是对“新课标”所倡导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的诠释。教师在追求人文性的同时,也兼顾了美术课程的实践性,学生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学生都有机会拿起玩具进行操作,加深了认识与理解。
(2)教学流程清晰,富有节奏感
一个合理的教学流程折射出一种优良的思维品质。纵观本课教学过程,处处都展示了教师的教学功底,闪现着教师的智慧,每个教学环节都开展了具体而富有层次感的活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达成了教学目标。
(3)重视美术语言,关注美术本体
美术语言是学习、了解美术最核心的知识,同时又是创作、分析美术作品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而有少数美术教师对此不以为然。笔者认为,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缺乏把握美术教育本质的意识;二是缺少研究,不知如何合理使用;三是欠缺美术素养(主要指无美术专业背景的教师),不会教。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师生美术语言的运用适时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如造型、色彩、形状、材质等常见美术语言的渗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提升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2.值得商榷之处
本课课题是《民间玩具世界》,如何给学生一个“世界”,教师确实做了很多工作,搜集了大量的民间玩具.信息量大,效果也不错。但是,笔者觉得还有文章可做。教师设计的拓展环节主要是突出玩具玩法的创新,这不是用几分钟能解决的,需要—个思维加实践的过程,可以安排在课后或社团活动时进行。教师在课堂上应利用简短的时间列举一些我国大江南北较有代表性的民间玩具,再配以玩耍或操作的视频短片,借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更完整的认识。这种安排看上去似无新意,但会让罄个教学更连贯、更饱满、更有效。
点评十一(叶名庚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
1.可取之处
(1)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重点突出兴趣的培养,以“玩”贯穿教学始末,效果显著。
(2)教者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也是下足功夫的,能将直观性教学、启发式教学、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法有机融合,尤其是学生的合作探究及自我展示,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3)在作业设计环节,注重作业的分层设计,充分尊重学生在美术学科学习方面的个性差异。
2.改进建议
(1)生活化的艺术可以让学生感觉更为亲切,因此,教者应该重视与生活的关联,让主题适当回归生活,向生活靠拢。如民间玩具的纹样同样适用于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从情境教学角度出发,情境的创设可以适当地辅以视频短片等现代教学媒材,让学生在活灵活现的民间活动中感悟民间玩具的魅力。这样,既可以让主题更形象生动,也更利于学生的体验及感悟。
(3)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必要的预习工作,如围绕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图片、影音资料)、准备相关材料等,这样,也可以让课堂得以进一步深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