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美术教学正文

让课堂提问更有效——视觉文化语境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问的程序与策略研究

  • 投稿研究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894次
  • 评分4
  • 60
  • 0

李民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蒋晓妹 山东省济宁市育英中学

各种图像、影像充斥于当下社会,人们更多地从图像、影像中获得信息,人类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下,时刻都有各种吸引眼球的视觉信息冲击着学生的神经,他们对图像、影像表现出超乎前人的强烈兴趣。按理说,在这种“强烈兴趣”的驱动下,美术鉴赏课堂的气氛应该是活跃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充满陕乐的。然而,实际情况如何呢?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课本上罗列的艺术经典的漠不关心,对于教师抛出的各式问题反应冷淡。究其原因,视觉文化的冲击作用不容忽视。视觉文化时代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对于今天的美术鉴赏教学来说,是挑战也是契机,如何应对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当今视觉文化的影响下,美术鉴赏课堂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因素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对教学技巧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课堂状况。就问题设定而言,美术鉴赏课中涉及的内容有其自身特点,它与其他学科在设问的侧重点上也应有所不同。另外,在“视觉文化”语境下,关于美术鉴赏问题的设定也必然随大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新的特征。在课堂上,如何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获得“分析”与“理解”作品的能力,进而学会批判地阅读作品,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是解决美术鉴赏课当前窘境的有效途径。

一、有效设问

课堂设问的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课堂设问与回答是师生互动的常用方式,其引发的师生对话是美术鉴赏课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方式。教师正是利用问题作为脚手架来帮助学生达到思维和学习水平的提升的。事实上,当教师提出较好的问题时,也正在向学生模拟思维的过程。课堂上的提问不在于考查学生掌握了多少美术常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观察和表达,尤其在当今的视觉文化时代。所谓思维起于问题而止于结论,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的提出,便意味着一段思维之旅的展开。“为了让你的学生参与教与学之间的对话,你必须在课堂讲授中添加两个至关重要的成分:问题和重要性(隐含的意义)。这样你可以把信息传递变为对意义的追寻。”美国课堂提问研究专家丹东尼奥( Marylou Dantonio)和贝森赫兹(Paulc.Beisenherz)共同开发了“Qu:Est教学策I咯”(Questioning for Understanding: Empowering Stu-dent Thinking)。该教学策略最大的特点是,将师生对话过程作为研究的重点。该策略强调的就是利用学生的回答,完善其思维,侧重以有效提问促进教学对话,使学生在参与对话的过程中发展认知能力。

钱初熹在《美术鉴赏及其教学》一书中,将“问答型”作为美术鉴赏教学的类型之一,并且明确指出了这种教学的优缺点:优点在于根据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缺点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大多都有预设答案,实际上学生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她认为,在“问答型”的教学策略下,学生易于获得美术知识和鉴赏方法,但不利于发展他们基于视觉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这种策略没有实现所谓的有效设问。王大根在《美术教学论》一书中提到,设问的目的在于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并且激发学生的思维。该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给出了应对方法。对于设问后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师的评价策略,他在书中做了详细阐述,这为改变“重设问而轻反馈”的课堂提问行为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有效设问强调的是设问的有效性。在《课堂提问的艺术》—书中,作者总结了有效提问的相关论述:“为了实现有效提问,必须用教学目标来指导提问。……教师在提问时,必须及时发现和灵活应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美国教师Wilen经过20多年的研究,就教师应当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给出了九条建议:(1)设计提示课文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2)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3)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4)要有逻辑地、连续地提问题;(5)设计的问题要有水平区分度;(6)问题要紧追学生的反馈;(7)回答问题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8)采用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9)鼓励学生提问。

需要指出的是,以教学目标指导提问,是有效设问成为可能的前提。教学过程包含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但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计划教什么、怎么教,而对学生将会做什么、应该怎样做等问题,却缺乏兴趣、少有关注。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把构成教与学之间对话的两个部分——教学目标和学习结果——加以确定。因此,在设计课堂问题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即先对自己提出问题。美国学者彼得·法林将其称为“对教学之旅作出承诺”,具体内容包括:

1.你对学生的课程承诺——你的课程将覆盖哪些内容,你的学生将学会更好地做哪些事情(更清楚地理解哪些议题,解决哪些问题,等等)。

2.你如何实现你的承诺——为了实现这些承诺,你和你的学生要怎样去做(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课程要求”)。

3.学习进展的测定——对于课程承诺的实现程度,你和你的学生将如何了解(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评分”)。

提出这些问题,正是为自己的教学设计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将会为之后包括问题在内的具体的教学过程提供—个思维地图,这个地图会提示教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有效设问,不仅包含对于教师问题设计的要求,还涉及问题提出后的相关行为,如等待、反馈、新问题的生成等。由于涉及到诸多环节,需要综合考虑许多方面和细节。可以说,有效设问是一个过程、—个系统,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教学实践。

作为连接教与学的桥梁,有效的设问会让教学变成一种理想的类似掷飞碟的游戏,而不是像一场棒球比赛。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加入问题的讨论,抓住某个观点,然后再把它掷给别人。于是,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而变得生机勃勃。

二、课堂设问的程序

美国教育专家杰基·阿克里·沃尔什和贝思·丹克特·萨特斯共同研究开发了“通过提问和理解促进学习和思考”的专业发展模式——“QUILT”框架。他们在《优质提问教学法》一书中阐述了该框架的五个阶段,即准备问题、陈述问题、激发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加工和对提问行为的反思。并且,将整个课堂设问看成是一个系统,从“准备问题”到“对提问行为的反思”基本涵盖了设问与评价的全过程。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把课堂设问的程序分为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倾听回答、反馈/评价、反思等五个步骤。这五个部分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应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加以运用。(图1)

第一步,设计问题。笔者认为,问题设计应遵循注意关联性与合理性、强调普适性与针对性、突出创新性与可行性等原则,提出对学生有诱导性、有明确目的的问题,且措辞准确,以确保问题没有歧义和所提问的内容易于理解。

第二步,提出问题。采用恰当的组织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思考。必要时重复问题,或者改变问题的表达方式,以保证所有人都能理解问题是什么。

第三步,倾听回答。教师应表现出对每一个答案的兴趣,并且引导全班学生尊重别人的思维方式。

第四步,反馈/评价。当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必须跟进,给予适当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决定是否继续提出加工性问题、提供回答线索或是进行评价。如需继续提问,则返回到第二步。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整堂课结束后,进入第五步,自我反思。除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之外,还需要专门对整个课堂设问的全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因为在课堂设问中,学生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固定的,所以课堂设问过程中蕴藏了诸多可能性和不可预知的状况,教师需要进行总结并反思自己的设问行为,以促进有效设问技能的提高。

三、课堂设问的策略

教学对话中,教师需要牢记课堂教学目标,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和机敏的引导者。此外,这一过程中还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并成为积极的思考者。

围绕相关主题进行的课堂对话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从问题的设计一直到课后反思,这一流程要求教师必须做出系统的规划,并且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提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

(一)问题设计的策略

《优质提问教学法》中列举了优质问题的四个特征:(1)能够达成一个或更多教学目标;(2)关注重要的课程内容;(3)能够促进在规定的认知水平上的思考;(4)清晰地阐明所要问的内容。

参照以上优质问题的特征,再结合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实际,笔者总结出以下问题设计的策略。

1.问题设计的技巧

面对课堂中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教师如何设计和选择问题?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和感知的基本问题外,在问题中怎样将学生的个体知识和经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本学科知识相关联?怎样扩大问题的所指范围,适当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优质提问教学法》中提到了一个选择问题的方法——问题环。课堂上的问题按照所涉内容的来源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学科内容问题、个体知识问题、其他学科领域的问题。根据实际需要,笔者将其作了适当改动。如图2所示,三者有单独的部分、两者结合的部分,以及三者相结合的部分。这意味着问题可以分为三大类:首先是单独的问题,如美术学科、个人知识或者其他学科;第二是两者结合的问题,如将美术学科与个人知识结合的问题;第三是三者结合的问题,如将美术学科与个人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相结合的问题。在视觉文化影响下的美术鉴赏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强调与学生个人经验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结合,问题环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出引发学生兴趣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中西古典园林》一课为例,针对中西古典园林的特点和造园手法的差异这一部分内容,问题设计样本如下:

△单独领域的问题

①学科知识:中西古典园林在特点和造园手法上有哪些差异?

②个体知识:你在生活中遇到或者听说过哪些由文化观差异所导致的问题?

③其他学科知识:中西方在自然观方面有什么差异?

△两者重叠的问题

学科知识与个体知识(①+②):当你走进中西不同风格的古典园林中时,产生的感受会有什么不同?

学科知识和个体知识的问题都涉及“差异性”。学科知识的问题“中西古典园林在特点和造园手法上的差异”,旨在探讨由中西不同的观念导致的表现在园林方面的外显现象;个体知识的问题突出了个人对于中西文化差异会产生什么样的直观感受。两者内涵相结合而形成的这个新问题,既强调中西古典园林的差异性,又突出个人对于这种差异的感受。

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①+③):中西文化中自然观的差异是怎样影响中西古典园林特点和造园手法的?

其他学科知识和学科知识的问题同样强调“差异性”,区别在于其他学科知识的问题突出了内在的自然观方面的差异,而学科知识突出了差异的外在表现。两者相结合所形成的新问题,将“差异”的外显现象和内隐原因相联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前面学到的知识搭建起连接两者的桥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

个体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②+③):中西自然观的差异有哪些外在表现?

个体知识的问题强调由差异带来怎样的外在体验,其他学科知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强调中西文化的内在不同,两者结合形成的这个新问题,既强调了外在体验,又关注到了内在差异。

△三者结合的问题

举例说明,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什么情况下应该坚守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三个方面的问题综合起来看,是关于中西文化观的外在表现、内在差异,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所以将三方涉及的提问点结合在—起,形成了以上问题。

2.巧妙安排问题顺序,由观察到感受,由表及里,培养感知能力

美术鉴赏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审美活动。感性认识是基础,从作品中获得丰富和细腻的感性认识也是获得审美快乐的重要途径。问题设计遵循由观察到感受、由表及里的层次递进,有助于学生深入地体会、欣赏和评价作品。“作品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作品使你有怎样的联想?”此类问题,意在唤起观看者的审美感受。笔者本以为“感受”人人都有,见到任何—件作品和一种现象第一时间都会产生某些感受,这种问题自然不难回答。可事实并非如此。每次播放作品图片后问到此类问题,学生的反应往往出乎意料,有的一脸茫然,更有甚者直接回答“我没感觉”,只有少部分情感细腻的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看到作品时产生的感受。这种状况不禁令笔者反思自己设计的问题及问题的顺序。根据美术作品鉴赏的需要,引导学生描述“感受”这一导向没有错,那么尝试调整一下问题的顺序,情况又会怎样呢?由于视觉信息的过剩及复制技术的巨大进步,原本独一无二的作品被大量复制品所替代,人们的视觉对于这种静止的、无“震撼”视觉效果的作品习以为常,进而削弱了感官知觉的能力。针对当今视觉文化这一背景,笔者把“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景象”或者“你看到了什么?”这种直观地观察描述性问题放在最前,旨在引导学生看作品,看得进去作品,然后再提问关于作品感受的问题。在几次课堂试验之后,学生的表现给了笔者很大启发。

以鉴赏《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为例,笔者设计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观察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一个女神?第二,这尊雕塑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以下是部分教学实录:

师:作品中表现了—个怎样的女神?请你尽可能详细地去描述看到的形象。

生1:……(停顿了片刻,有些茫然,不知从何说起)

师:那你认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这个女神呢?(从具体问题转到一般性常识,目的在于找到学生能够接近作品的切入点)

生1:面容特征、神态、身形、动作。

师:这位同学给出了一些描述女神的角度,还有其他同学需要补充吗?(扩大提问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生2:还有雕像的高度。

师:这一点也很关键,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我们看雕塑的视觉感受。(及时肯定学生的观察视角)现在还有同学需要补充吗?(停顿片刻)那我们姑且默认这些描述角度。(板书:面容特征、神态、身形、动作、高度)哪位同学可以详细地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女神?(通过板书理顺学生的思维。同时,回到初始问题)

生3:鹅蛋形的脸型、高鼻梁、深深的眼窝,挽着发髻。

师:这是女神的面容特点,描述得很具体。那么,她的神态如何呢?(边听边在板书上勾出学生所描述的内容)

生4:没有特别明显的表情,看起来很平静,她看着远方。

师:哪位同学可以继续描述她的身形和动作?(将描述引向更加全面的观察角度)

生5:上半身是裸体状态,看起来比较结实,下半身好像穿着长裙,看起来有种自然下垂的感觉。一条腿弯曲,感觉很放松。

师:刚才我们还提到了她的高度。作品2米多的高度,会给人带来怎样的视觉感受?

生6:高2米多,人们看她肯定是仰视。

师:仰视会带来什么感觉?

生6:显得很高大,会有种崇高感。

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停顿片刻,没有学生回应)好,刚刚我们已经非常详细地观察和描述了这座雕像所展示的形象。根据你自己的观察,细细品味一下,这尊雕塑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过渡到关于“感受”的问题)

生7:我觉得她看起来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师:“不食人间烟火”在这里具体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回答进行阐释)

生7:感觉没有缺点,很完美。

生8:她看起来显得平静、优雅而且很崇高。

《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是一尊经典的古希腊雕塑,学生们对此非常熟悉。也正是因为这种“熟悉”,使得我们平时看到关于她的图像时常常是匆匆一瞥,很难真正看得进去,这也代表了大多数曝光率较高的经典作品在美术鉴赏课上的尴尬地位。笔者安排问题顺序时,首先把问题的落脚点放在了视觉信息的读取上,引导学生进行“发声思考”,让学生用语言详细描述这尊雕塑的造型特征。正是因为需要用语言进行描述,那么就迫使匆匆一瞥式的观赏状态变成了仔细的观察和用心的品味。然后,从细节描述再回到对作品的整体感受。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并不是对作品难以产生感受,而是很难看得进去,一旦认真去看作品,感受自然会产生,而且更容易用语言来表达。以上两个问题遵循由观察到感受的顺序,完成“感知”这一步骤。对于作品感性层面的把握,为进一步理性的分析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笔者由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师生对话也为学习美术作品鉴赏的方法搭建了脚手架,引导学生由已知的信息和知识逐渐过渡到未知领域,并初步体验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

3.问题表达清晰具体、措辞准确

问题的表达要遵循准确性原则,以保证问题容易理解、没有歧义。

在讲授《自由引导人民》时,笔者打算以一个核心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找出作品中的虚构形象——女神,进而了解浪漫主义作品强调想象这一关键点。

问题是这样表述的:作品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吗?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回答。

生1:我认为不是真实的。因为画家不可能亲临战争现场,这个景象肯定是画家虚构出来的。

生2:我也认为不是。艺术是高于生活的,我认为这幅画的用意在于对战争参与者的褒奖,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者文字记载创作出来的。

生3:我认为不是真实的。画面中有女权主义的倾向,因为作者把一个女人放在了画面的中间。我认为这是—幅以宣扬女权主义为目的的作品。

通过课堂提问,笔者发现,即使是那些理解和表达能力很强的学生,也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很多学生是从内容和意义出发考虑问题的,并没有立足于画面来思考。于是,笔者开始反思问题的表述是否清晰明确。问题本身是希望引导学生从画面出发,通过观察找到看起来不合时宜的人物,进而推测她的身份。问题中提到“你认为”,这是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的词语,而非设计问题的初衷——进行观察。而且问题表述中并没有强调“立足画面”这一点,限定不够准确,致使学生的答案过于宽泛。所以,在这个问题的表述中,动词运用不当,且没有限定思考方向,最终导致回答效果不太理想。

如何做到问题表述清晰、具体、准确?首先,根据教学需要,为问题设定范围,使问题有明确的指向。也就是说,问题一定要具体。比如,上面的教学实例中,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关注画面中的视觉信息,发现并理解浪漫主义的主要特点,这就需要从画面人手,而不是其故事内容,那么,在问题中就需要点明“画面中……”。倘若教师希望学生就这幅画的整体表现展开讨论,那么,就不需要给予具体限定条件了。

其次,注意措辞。问题中涉及到的词语、句子结构应该清晰、容易理解、没有歧义。问题表述中出现的词汇应该是学生能够理解的,与其年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我们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我们的问题:学生们理解了问题的意思吗?他们能够将问题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吗?学生对于该问题所希望的答案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吗?”当教师完成问题设计工作以后,将问题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并且仔细阅读几次,阅读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的含义和表述是否清晰,是否有歧义。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经过思考,笔者对问题的表述做了如下更改:观察画面,画面中表现的人物和场景是对现实的真实再现吗?这样的表述既规定了认知操作的动词“观察”,又限定了思考范围:是在对画面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基于画面中表现的人物和场景进行分析和判断。

再次,在问题表述中尽量避免使用封闭式问题的结构。如:你能……吗?你会……吗?你知道……吗?这类问题最直接引出的答案是“能/不能、会/不会、知道/不知道”。教师需要紧接着问下—个问题以使课堂对话得以继续进行。而由“什么”“怎样”“为什么”等词语开始的开放式问题,往往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此外,一个问题只指向一个目的。《优质教学提问法》的作者指出,很多老师会提出有双重目的的问题,其原因是教师没有搞清问题所关注的内容,而且在提问前也没有花时间构思—个清晰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这是经常出现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的课堂提问通常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连续问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笔者在课堂上曾这样问过学生:“你怎样评价这件作品?对面面中的人持什么样的态度?”仔细分析,这两个简短的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两层含义,一个是“你对作品的评价”,另一个是“你对画面中所表现的历史事件中的人物的看法”,这两者其实是两个问题,而不是互相解释的关系,究竟让学生回答哪一个?这种情况很容易使学生感到迷茫,无从下手。

(未完待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