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梅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
作者简介:陈铁梅,女,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邮编:226100。
名画,是指有着深远历史影响和很高艺术价值的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无论是来自于东方,还是西方,都在历经若干年的历史洗涤之后,依然光彩照人,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它们是美的化身——保存了人类最多、最丰富的真善美的创造和价值,是人类价值体系承上启下、最坚实和最可信赖的纽带,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着永恒的价值导向作用。蔡元培曾高声疾呼:“以美育代替宗教。”因为人们在观摩、欣赏名作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感悟人生真谛。
那么,当下的美术教育,如何帮助学生在这些名画中收获真善美?学生的生命成长如何因为它们而熠熠生辉?将古今中外的名画进行梳理、归类,开发为名画赏析课程,不失为明智之举。通过名画赏析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代代人对美的褒扬和对丑的评判的经验,然后逐渐内化至灵魂深处,从而对事物形成更为完善的态度,剔除人性中的丑陋,使生命完满而充实。帮助学生体会享受名画带来的真善美,既面向他们当下的生活,也朝向他们未来的生活。
一、价值导向:名画赏析课程架构的意义
名画欣赏的目的是什么?美国教育家马丁·杰弗逊曾说过,一谈到艺术教育,人们往往谈到技巧,其实,不要忘了这一点,通过艺术还要学习人类的博爱、感情、知识、公道等,这就是艺术教育。因为,艺术是一种预兆的语言,它把人类的未来展示在人们眼前;艺术将人类与世界联系在一起;艺术就像一把钥匙,它能打开一个浑沌世界的大门,让人类去探知混沌世界之外的景象。 名画赏析课程,就是我们手中握着的这把钥匙。打开这扇门,就是一个美好生活的开始。通过对名画的不同角度的赏析,帮助学生看见生命的美好,生活的绚烂,自然的滋养,真理的烛照。
1.体验情感与道德
每—件优秀美术作品的诞生都倾注着画家的感情,比如欢乐、幸福、甜蜜、思念、苦涩、悲哀、痛苦、绝望等一切人性之中最深沉的情感。画家一方面通过作品宣泄与表露自我情感,另一方面在感动自己的同时还希望感动观众,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而观众通过作品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着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这就是“二次创作”。作品是作者、观者之间感情连接的桥梁。
关山月、傅抱石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中国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学生在诵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同时,看到了“长城内外”“大河上下”以及“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画面,体会到了中国画“小画面、大宇宙”的表现手法;领略到了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江山如此多娇”这几个字与画面中各类物象相互融合而成的美。这样的“爱国”教育远比苍白的说教深入得多、生动得多。所以,优秀美术作品因其直观性、生动性等固有的特征,完全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媒介。
人,天然具有道德情感,它通过人内在的自我意识或者外在的媒介物督促人们不断地去践履道德法则,努力成为至善的人。内在的自我意识是人的良能良知或者善良意志,而外在的媒介物除了道德舆论、规定之外,还有教育为之所做的贡献。名画,就是理想的媒介物,因为它的直观性和愉悦性而容易激起受教育者的自觉、自悟,道德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着。
2.欣赏技能与技法
在罗中立的代表作《父亲》中,学生看到了“父亲”那张在岁月耕耘下布满了一条条像车辙一样的皱纹的古铜色的苍老的脸,在逆光中折射出稠密的光芒,紧扣着一只破旧茶碗的双手,手背上青筋暴起,指甲里还嵌着泥土,眼睛在深深的阴影中凝视前方。这幅极度写实的作品带着逼人的烧灼感,促使学生深思:这不是画家炫技,而是带领我们来到了—个真实的世界。欣赏名画,永远不能排斥技能技法,因为这是赏析和体验的基础。
3.了解历史与政治
读史可以明智。名画,是生动又直观的教科书。在照相术还没有发明之前,画家的另一个身份就是重大事件的“记录员”,他们用画记史。五代人物画家顾闳中就是代表,他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地地道道的“绘本”密奏。他将大臣韩熙载夜晚在家的活动做了忠实记载,以便给皇帝,也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个最直观的判断。这份“密奏”忠实记载了韩熙载宴请宾客的场景—一听乐、观舞、暂歇、清吹、散宴,五个场景巧妙地借用屏风作为隔断,将韩熙载和他的朋友们揉杂在清歌艳舞、觥筹交错的调笑和享乐中。与此景不期而遇的德明和尚背身而立,显得尴尬万分,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这幅画也忠实记载了韩熙载的一举一动——头戴高帽、留着长须,与宾客推杯换盏,为舞妓击鼓伴奏,听乐妓演奏,敞胸露怀,显得放荡不羁。
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学生就能了解历史真相:所有这一切是韩熙载布下的局,因为他是孤寂的、忧郁的,他擂鼓时面不露笑,听乐时心不在焉。他不是在纵情声色,而是为了防范多疑的帝王!
所以,名画完全可以成为普及历史政治知识的读物。
4.关注精神与心理
画家通过绘画语言让观者产生联想,实现让人信服的“第二情境”,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例如,委拉斯贵支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图1为该作品局部),通过写实描画使观者一窥教皇敏感、狡黠、阴险、毒辣的性格。而学生也正是通过对画家营造的世界——人、植树、动物、风景等进行分析和联想,来感知画家的精神世界。比如,达利的《永恒的记忆》,学生一眼看到了那三只疲惫不堪的钟,一只挂在干枯的树枝上,一只像抹布一样即将滑落,一只是怪物的被子。那怪物长长的睫毛、高高的鼻子、卷卷的舌头,荒诞地组合成人头残部,背景无限深远、虚幻冷寂。所有这些,都让学生觉得全无逻辑可言,但他们在查阅了书籍、网络之后,发现这幅作品其实充满了达利的标签:软钟是放大的DNA,而DNA是唯一“永恒的记忆”;海港是他挥之不去的故乡。在欣赏了达利的多幅作品之后,学生判断:达利是个绝对的自大狂。
这跟心理学家对达利的判断完全一致:只要他的画中出现了怪物,那么,战争就将袭击人类!为能预见战争,他颇为得意;为能创造20世纪现代艺术的象征—一软钟和蜘蛛脚大象,他更加得意;为能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天才画家,他得意忘形而高呼:“毕加索是西班牙人,我也是。毕加索是天才,我也是。毕加索举世闻名,我也是。”他甚至还会整理一下他极为精致的两撇胡子,高傲地说:“超现实主义就是我!我与疯子的唯一不同就在于我没疯!”他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确实达到了让艺术家的心理被“看见”。
5.演绎科学与理性
艺术和科学是硬币的两面。埃舍尔的许多作品就是在用画面诠释着科学。比如,他的代表作《瀑布》,画面极为简单,没有生动的故事,没有绚丽的色彩,但是只要视线跟着瀑布,就会发现其中奥妙——瀑布倾泻而下,水花四溅,还推动了水轮,汇聚到水池中的水则顺着水渠哗哗流去,一级一级地下降,突然,奇迹降临,水又回到了瀑布口!与这幅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与吉格》,乐曲中卡农曲式的所有声部虽然都在模仿前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每一个音符和小节,都以数学的精准控制着澎湃的情感,由此,音乐绵绵不绝。类似的“怪圈”也存在于一些民间故事中。例如:“从前有一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大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一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
无论是埃舍尔的画,帕赫贝尔的卡农,还是民间故事,都是逻辑悖论,它们在描述—个形式系统,只要有简单的初等数论描述,而且是自洽的,它必定包含某些系统内所允许的方法,既不能证明真,也不能证明伪。这也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学成果之一——哥德尔定理。
关于埃舍尔作品的赏析,是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数学趣味的种子后才告一段落的。这是在帮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结合文化素养和审美认识,对名画这一审美客体初识了解,然后通过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达到感性与理性的高度统一。
6.诠释形式美感
事实上,正如尹少淳教授所言:美术教学必须“公私兼颐”。如果说以上的欣赏都是为“公”,那么,我们必定不能忘了“私”。以上欣赏的角度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离不开形式美感,即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等基本形式美法则。这是艺术作品之所以能愉悦感官并激起内心共鸣的重要特质,也是美术之所以成为美术的重要特质。
“很小的时候,大约八、九岁吧,就听说过达·芬奇和他画的鸡蛋以及一个叫蒙娜丽莎的女人。我曾想将那位美丽女人的姿容静静地、懒懒地隐逸在心中,不受世俗的侵染。然而我错了,她会时不时浮出水面,时不时微笑一下,尤其是‘大印象减肥茶’的广告,每一次她两颊泛晕、嘴唇轻撅一下的时候,我的心不自禁被牵动。就这样,她一直定格在我的心里,一直。”
学生艳华在她的美术评述中这样开头。初二年级学生的审美心理尚处于由被动向主动转化的前期,这时的审美引导将决定审美能力的高度和时效,这就是在初中阶段强化名画赏析课程的重要原因。
“美术课上,我让她从心里走出来。凝望她的手,是那样的自然、神奇,多曲一个角度会别扭,少弯一个尺度会失真;她身后的河川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左边俯视的流水苍劲有力,右边平视的岩川宏魄壮观;她一双褐黑色的眼睛上只有智慧的额头,没有两片柳叶眉的装饰,有着白开水般的恬淡……我不再留恋《蒙娜丽莎》的微笑,只是依照自己的心情去赏——快乐,就让她成为喜悦的吻;伤心,就让她成为伤感的泪……” 艺术是人类伟大灵魂的伟大创造,名画是美的探索者崇商心灵的浓缩与展览。与名画亲密接触,就是在唤醒学生对美的感受,在学生心中播种美好的种子,形成螺旋上升的经验结构,形成足够丰富的审美敏悟力,就如马克思所说的——培养“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席勒说:“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途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只有能看懂徐悲鸿海纳百川的胸怀,才能看懂他的中国画,才能领会“美术之大道,在追索自然”的激情和浪漫;只有能看懂毕加索对艺术的锲而不舍的追求,才能看瞳他的立体主义作品,才能理解“像他们那么大的时候,我就可以像拉斐尔那样画画了,但学会像他们那样画画,却花费了我毕生的口寸间”中所蕴含着的对儿童的尊重和对绘画的真正理解。所以,名画赏析课程可以为学生的智力生活提供高尚情操,提供人生智慧。
二、立场心智:名画赏析课程架构的逻辑起点
1.基于儿童立场的赏析目标指向
这一课程的研发无疑是因为儿童、基于儿童,儿童在哪里,学校就在哪里,教学就指向哪里。有了儿童的地方才称之为学校,只有为儿童的存在才是课程。课程的初衷是什么?为谁服务?价值取向在哪儿?答案都指向儿童。所以,“儿童优先”不仅仅是文明社会对儿童应有的承诺,更是教育人心底最坚实、温柔、美丽的那抹基色。课程的儿童立场这一基色一旦确定,“卓越”就成为一种可能,并向现实靠拢。
据此,名画赏析课程赏析目标指向分三个年段、能力和情感性两个标准确立。(表1)
2.基于儿童心智成长的课程主题架构
美国美术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罗恩菲德的“儿童创造与心智成长”理论认为:儿童的美术是儿童心智成长的一种反映,他们的智力、认知有所改变时,他的美术也随着改变;同时,儿童的美术需求也是儿童心智成长的一种显性反映。
在此理论引导下,我们根据主题和风景、人物等绘画分类,从走进无邪世界、记忆金色童年、体悟温暖亲情、欣赏诗情绝唱、拥抱美好生活、饱览大好河山、追寻生命价值、扬起智慧风帆、崇尚爱国情怀、歌唱正义之歌等10个主题,对中外名画进行筛选、整理、统整,架构名画赏析阶梯课程,分别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进行实践。
学生与成年人最大的不同是想象活动的不同。以舞台的背景幕布为例,在成年人看来,幕布就是衬托的背景,而学生(尤其是小学中年级以下的学生)很喜欢利用幕布来捉迷藏,他们把幕布想象成天然屏障。由此可见,学生的想象活动是无意识的,而成年人的想象活动是严加控制的。而11-13岁,是即将到来的青春期的转折点,这时,他们已经度过了党群阶段,有足够的智慧来解决困难,但是在外表和行为的反映上仍然是儿童。再如,幕布、捉迷藏这类活动,11-13岁的学生也会玩,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旁观者。而更有意思的是,过不了几个月,这些学生就再也不愿意玩类似的游戏了,因为他们的成人意识已经苏醒,有时是在某一天突然苏醒,从而有了足够的批评意识,使得他们开始注意在周围的世界中他的身份、角色和对他的评价。这种由于生理变化引起的改变,是青春期转折点的重要特征。而这种生理变化反映在美术上,表现为对熟悉的造型、色彩、空间等一切元素抱有怀疑的态度。他们会怀疑一切事物——环境、社会,乃至于自己,从而怀疑自己的视觉直观性并推演至自己的作品,从而丧失了对创作的主观态度。而这正是学生在青春期时往往显得反叛的原因所在,也是为什么这个时候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的重要原因所在。
在这个阶段,对学生的人格统整,教师所能做的最大贡献,就是弥合儿童和成人之间的鸿沟,越是以渐进的方式达到这一点,这个时期就越不会让学生对自己失望,从而平稳过渡到青春期。
什么是渐进的方式?是帮助学生体验他经验能达到的范围,比如泥土;帮助学生感应社会和环境的存在,唤醒他的社会自觉,比如他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帮助学生利用超过正常视觉范围的物象来刺激视觉发展,刺激想象力;帮助学生在混乱中梳理出有意义的整体的能力;帮助学生知道只要是人,都有亲近自然的原始冲动,不单单是自己;帮助学生知道换个思维方式,自己就是最棒的……综上所述,也就是在不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性的原则下,唤醒学生的自觉,帮助学生有准备地面对青春期的转折,而“大地艺术”无疑是比较合适的刺激媒介。
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不间断欣赏,不仅是量的增多,更是由此带来的心路历程的质变。只有连续不断的、直抵内心的思索,才会实现从“入画”到“出画”的完美历程,才会将理性的智的欣赏和感性的情的欣赏融为一体,建立个性化的欣赏标准,而这,将决定学生对美的态度。更重要的是,这也许决定了他对一般事物的态度和他的经验——最广义的经验,那就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欣赏生活。美,是世界观的一部分。
三、立体架构:名画赏析课程实施的路径策略
1.树形结构的操作路径
由于倡导“基于欣赏”“基于经典”“基于感悟”,名画赏析课程的实施,通常安排在美术课中进行,大多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展开赏析,从大师作品的独幅欣赏,慢慢过渡到对一个名家的全方位解读,然后在某个时候开始进行—个流派甚至是中外美术文化的对比与辨析。从个体到整体,从平面到立体,是较为合适的操作路径,我们称之为“树形”结构——“树叶”是一幅名画、一位名家、一项创意的破译,“树枝”是一方流派的作品、一种类别的作品,“树干”是中外美术史。
何时是下一环节的转折点,往往没有时间规定,电许是一学期,也可能是一年,这通常要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默契点到了,转折点也就到了,这种心灵的感应,给赏析赋予了生机与灵动。
2.主题博物馆课堂的教学策略
世界各大美术馆都设有教育部门,他们的任务是协助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艺术教育活动。在国外,这一资源被学校和家庭乃至社会运用得淋漓尽致。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前我国的学校美术教育暂时还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但时下资源的丰富与便捷,足以让“主题画展”在远离博物馆、美术馆的普通学校、班级实施起来;一只U盘就能让“巡回画展”成为现实。这种形式可以称之为中国版“博物馆课堂”。它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学习,对不同的资源进行比较、判断,在多元文化形态下获取灵感,开发想象,以它那更开阔的视野,更宏大的背景,帮助学生从狭小走向广大。
3.私人定制教学的实证案例
如果说“博物馆课堂”是基于全体学生的,那么,还应提倡为一个学生“私人定制”课程。
比如,有一位聋哑学生小丹,一段时间里几度想自杀,每次都在老师、家长和保育员的及时发现下化险为夷。心理老师所给出的治疗方案之一就是为她量身定制了名画欣赏课程。
在小丹“房—树—人”心理测试绘画创作中,小丹的内心世界令人担忧:房子是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场所,两间房都没有烟囱,说明她缺乏安全感,内心缺乏温暖;大树根深叶茂,但被画纸切断,说明她对某人某事很留恋,想刻意忘记,但做不到;一群小朋友看似有说有笑的,却都是背影,而且处在画纸下端,说明她情绪低落、悲观、压抑,以及对外界的抗拒。于是,针对这些问题的名画赏析课程就此确立:将表现平和、明媚主题的名画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屡败屡试之后的某一天,小丹终于笑着比划着:“我喜欢《岸边》,红色、金色很温暖。”这是良好的开端,打开心扉之后的小丹慢慢走出阴霾,生理缺陷在青春期困扰中被她无限放大的这一心结也慢慢打开。
上帝为她关上一扇门,也必定为她打开一扇窗。打开这扇窗的钥匙无疑是名画赏析课程和美术活动。正如赫伯·里德深情述说的“通过艺术的教育”那样,可以在审美体悟中拯救灵魂、拯救生命。
四、审美人生:名画赏析课程实施的理想境界
1.激发感悟能力
陈帅同学在欣赏评述《心灵“越境者”》中这样写道:
这又是一次班级画展,主题是达·芬奇的油画人物。
我被深深吸引,高贵的气质,迷人的外表,还有那双哀伤但又蔑视世俗的眼睛。我似乎走进了她与画家的内心世界。
听……
德·本乔小姐:
今天又是无聊的一天。我又必须面对这群家伙,他们只知道对我大呼小叫,让我手怎么放,头怎么摆,真累。
他们就像是一群不懂事的小学生,不知道如何对待女士。
咦,那人是谁?他怎么从来没大呼小叫过?只在那里默默地画。哦,他就是达·芬奇,他是一位懂礼貌的绅士。
听,这又是谁的心声?是达-芬奇先生:
我不喜欢大呼小叫命令她摆成某个姿势,这也太不自然,何况我又是一个绅士。
在我们这群人的“围攻”之下,她表现出一种无奈、可怜的神情,特别是那眼神,那么无助,但又不失孤傲和高贵。哦,这正是我所要捕捉的。
我想在她后面画上弗拉树,以此作为背景,效果会更好,加上一点紫色还会有一种神秘感。那一定很棒。当然,这画一定要有个名字,叫什么好呢?对了,她的闺名叫德·本乔。对,就叫这个名字——《弗拉·德·本乔》。如果可以,我将会把这画送给她,当做是给她额外的报酬。
丁零、丁零……
下课铃声把我从艺术梦境中惊醒。再次回眸这幅名作,我不得不被德·本乔的美丽所陶醉,不得不被达·芬奇他那高超的画技所折服,也为他的绅士风度而折服。
哦!这真是一次美妙的艺术之旅,对于我而言!
学生的评述从造型、色彩、构图乃至情感,无一遗漏地用优美有序的文字进行了诠释,这就是美感经验累积的结果。这种体验与分数无关,与炫才无关。他只是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的感性与理性、人的现实性与超越性充分协调起来,让感性和精神力量达到尽可能的和谐。
2.引爆创造能力
事实上,通过名画赏析课程,学生的创作性临摹极其有趣,从中他打通心智,感受着自我的存在。而名画赏析课程,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又一扇窗。通过这些窗,学生的审美视野向外不断延伸、拓展:《永恒的地下兵团——秦始皇陵兵马俑欣赏》,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世界七大奇迹”的窗;《奏响最华美的乐章——故宫建筑赏析》,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中国建筑史的窗;在《蓝白之道—一南通蓝印花布的艺术特征》中,学生看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纯朴与丰厚;在《海之门——海门民居的建筑特色》中,学生理解了建筑与风土人情和地域位置间关系的精妙与趣味;在《拂去岁月的尘埃—一南通大布的艺术解读》中,学生为家乡纺织业对中国乃至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而由衷地骄傲与自豪;在《方寸万里——中西绘画的透视比较》中,学生通过艺术的多种表现方式理解了文化的差异性……
在即将到来的未来,如果学生能通过名画赏析课程或因为名画赏析课程,看到生活的亮点,拥有对抗内心与外在矛盾的勇气和智慧,充满自信,从容平和,成为他“自身幸福的建筑师”,成为一个幸福完整的人,那么,名画赏析课程就已经超越了欣赏的畛域,而走向更为广阔的人生情怀。
朱光潜先生曾用“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来诠释美之于不同的人,其美感态度和情操也不同的道理:第一种是以牟利为目的的功利欲念,第二种是以谋生为目的的器物功用,第三种是超越了前两种、以审美为目的的人生情怀。教育不排除也不能排除前两种,因为作为一个人,总有合理的欲望,高不可攀如圣人是不切实际的。但美术教育丝毫不能放弃第三种,并当将之作为美术教育人一生的追求,因为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引导、培育学生卓越的人格,帮助他们走向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朝向美好的、幸福的、快乐的、审美的人生迈进。
参考文献:
[1]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 85.
[2]徐悲鸿.徐悲鸿:中国画改良论[J].绘学杂志,1920(1).
[3]耿素丽,毕加索——现代绘画之父的情欲世界[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1999.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