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美术教学正文

美术欣赏课中图像运用的功效研究

  • 投稿不懂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1027次
  • 评分4
  • 74
  • 0

汪秀华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

一、研究背景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内容涵盖广泛,涉及的艺术门类和艺术流派众多。艺术作品的产生有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又与艺术家本人的经历、才华、胆识、性格等有直接的关系。相比绘画等美术创作课,美术欣赏课更离不开并更多地涉及到图像运用。相对来说,欣赏课中学生见艺术作品原作难、见图片多。受知识与审美经验的限制,小学生欣赏本民族美术作品与外国美术作品、具象艺术与抽象艺术会面临不同的处境。由于文化传统、地域的差异,即便是成人,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作品时都会产生审美的疏离感,小学生更可想而知。这些情况均增加了欣赏作品的难度。

《现代汉语词典》对“图像”的定义是:“画成、摄制或印制的形象”;而且,图像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图像运用”在词典中含义为“改善图像质量或改变图像表现形式的过程”。《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图像在美术课中的作用”的阐述是:“图像作为一种生动而有效的载体……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共享人类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审美活动是“对具体事物和美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教学中图像的运用应有助于学生形成“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所以需要重视图像运用的“功效”。

“功效”即功能与效率。功能不等于效率,图像运用有功能、无效率,则难以达成教学目标。因为,“功能”的实现需要图像运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而对“效率”的期待,则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多从学生的“学”来考量,避免泛泛或简单地呈现图像,而应当关注图像运用的方式与技巧,同时也要关注在图像使用后学生的反应,以提高欣赏实效。

二、图像运用技巧实例研究

1精准地选择图像

由于图像是欣赏课中重要的教学手段,选择什么图像成为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在选择时容易出现的常见问题就是图像选择不精准,突出表现在与教学重难点的结合不够紧密等方面。所谓精准,“精”指的是最优的图像,而“准”是指图像与教学目的和教师所想达到的预期效果尽可能吻合。因教学目的需要,对于图像的选择应尽可能具有“唯一”性,图像的大量堆砌造成课堂时间浪费、学生注意力分散固然不可取,而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图像的针对性,造成学生对图像理解的偏差甚至误读等现象,从而背离了图像运用的初衷,则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在一节关于飞天内容的欣赏课中,教师选择我国唐代的双飞天(图1)和西方经典作品中的天使(图2,法国画家布格罗作品局部)作比较,其目的是为了“突出唐朝飞天无翅而飞的动感之美”。基于此教学目的,这种比较看起来似乎合适,实则不然。首先,两者属于不同的画种,两者都很美,不能厚此薄彼。倘得出飞天的作者比西方大师更高明的结论,便有贬低西方经典作品之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可能会被误导。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教师在选择图片时,不仅要力求精准,更要以知识的严谨性为基础。同时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课堂中应尽量少用、精用图片,避免多用或泛泛地用,并且要紧扣教学重难点和具体的教学目的来选择,以有效地发挥图像的作用。

2.适时出示图像

一节欣赏课中出示图像是比较频繁的事,对于那些学生易于理解的作品来说,可直接呈现,而对于难以理解的作品来说则不然。直接呈现图像造成的障碍,轻则使学生莫名所以,重则影响教学进程。以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以下简称“人美版教材”)第10册中的亨利·摩尔的作品《着衣母婴卧像》(图3)欣赏为例,笔者试对直接呈现和引导陛呈现两种方式做了一番比较。

方式1:直接呈现。

教师开门见山,直接出示作品图片。学生的反应如下:“太难看了!”“简直是在丑化妈妈!”这种直接呈现方式,好比把一道特别难吃的菜直接硬塞进了学生口中,破坏了学生胃口,他们自然失去了兴趣,注意力也极易分散。

方式2:引导陛呈现。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学生:“爱!”教师追问:“为什么?”学生:“因为妈妈无微不至照顾我。”……

教师逐步引入正题:“正因如此,世界上有很多艺术家都用手中的画笔来表达母爱。”接着,请学生浏览一组古今中外画家描绘的经典的母与子作品(图4至图8分别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法国画家布格罗、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美国画家卡萨特和中国画家李自健的同主题作品)。请学生看完之后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母爱。学生的回答:母爱是温暖的、无私的、温柔的、令人潸然泪下的……这一过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触及心灵,开启欣赏之门。之后,教师述说了一段亨利·摩尔与他母亲之间的故事,然后设问:“亨利·摩尔想表现母爱的什么方面?请同学们大胆说说,这件现代雕塑现在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甚至可以对这件作品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开始静静地思考所提出的问题,欣赏的兴趣和注意力被调动起来。

从以上两种方式的比较中,不难看出,教师顾及学生的情感反应,尊重学生的审美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乐于欣赏之际,恰恰是教学障碍突破之时。

3.艺术地活用图像

电脑软件技术的发展给美术欣赏课中的图像运用插上了双翼,极大地提升了图像运用的功效,能充分体现直观性教学的原则。

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运用,应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这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图像运用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才有可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审美活动中“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直觉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的。笔者在自己的欣赏课中尝试了多种方法活用图像,创设师生对话的语境,调动他们的既有知识和经验,缩短理解理论知识的进程,使欣赏课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局部呈现,激发学习兴趣

“局部呈现”是在展示完整作品前先展示作品局部的图像处理方式,使作品具有神秘感,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审美效果,目的是调动学生内在体验、激发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参与欣赏活动的兴趣。

在人美版教材五年级《二十世纪艺术大师—一马蒂斯》一课的教学中,欣赏的是马蒂斯的成名作、当时最有争议的《戴巾目的女人》。为了避免直接呈现可能给教学进程造成的干扰,笔者对原作图片做了处理。由于马蒂斯作品以强烈的色彩对比著称,笔者将处理图片的落脚点放在色彩的联想上,以调动学生欣赏的好奇心:将《戴帽的女人》作品图片根据需要切割出5个局部,用PPT叠加图片的方式一张张动态呈现,最后切入作品整体面貌。(图9至图14)

在出示第一个局部时,笔者有意识地停顿,并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我看到了一条河,旁边有金黄的麦田…‘秋天的树”“是火山爆发!……”在未欣赏整个作品之前,让学生先领略了画家火焰般的色彩对比之美,从而使学生的审美直觉被充分调动起来,直至最后完整的作品图像出现时,学生发出“哦?哦?……哦!原来是一个女人!”的惊讶,学生内心欣赏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疑问随之而来:“他为什么要达样画女人?”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在后面的理性探讨中,学生表现出了高度的专注。

局部呈现的方式在运用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来确定;二是图像本身的特点要适于进行这样的处理。两者应做到完美的统一。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呈现后的效果做出准确的预测,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达到局部呈现的预期效果。

(2)并置比照,辨析艺术风格

为帮助学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小学教材里选取了很多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而“态度”的养成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由于作品艰涩难懂,需要教师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欣赏作品方式。为此,笔者采用了“并置比照”的方式进行教学。

所谓“并置比照”,是将两张或两种以上的图像进行对比欣赏,可以使学生在直观的比较中辨析所欣赏作品的艺术风格。“并置比照”具有多种用途,尤其在辨析艺术风格和理解作品的差异性方面,发挥着其他图像运用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并且可以大大缩短理解抽象知识的进程。

①同主题作品比较,凸显作品风格

《戴帽的女人》(图15)与《蒙娜丽莎》(图16)比较。

教师设问:“两者创作手法有何异同?”同为描绘女人肖像的经典图像,风格各异,学生在比较中很快找到马蒂斯作品的特点:“色彩强烈”和“平面化”。如果说局部呈现《戴帽的女人》,使学生思维具有更多感性的特点,那么并置比照使学生产生更多的理性思考。若选择安格尔色彩优雅的女人像(图17)与之比较,图像反差效果减弱,不如选择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更能够凸显马蒂斯作品的特点。所以在这类比照中,图像选择要有代表性和足够的力度。

②比较艺术家自己的作品,呈现创新轨迹

《戴帽的女人》为马蒂斯的成名作,但这不是他理想中的抚慰心灵的作品,他期待的作品直到完全平面风格出现才产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另外两件与《红色的和谐》(图20)同题材的作品,并按时间顺序呈现给学生,且标明创作时间(图18作于1896年,图19作于1897年,图20作于1908年;这三张作品前后跨度为12年),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创新轨迹和画家坚韧的探索精神(紧扣教材所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类比照图像的挖掘可遇而不可求,需要教师对艺术家的创作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③与所受影响作品比较,揭秘风格由来

一位艺术家风格的创新可能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本国或他国传统艺术的影响、同时代艺术或艺术家的影响、自己的胆识与探索精神的影响等。欣赏课虽然不能就作品论作品,但对艺术家风格形成有直接关系的又不能略去不讲,否则艺术史知识本就贫乏的学生更是无从理解其风格的形成。

以毕加索作品欣赏为例,很多初次接触其立体主义风格作品的学生都觉得这位画家的作品比较难懂,而知道非洲雕刻对其造型风格曾产生过直接影响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非洲雕刻的图像众多,笔者偶然读到了《现代大师与民间艺术》一书,有一幅非洲头像雕刻的图片(图21),于是将它与毕加索成名作《亚威农少女》的局部图(图22)并置比照,学生欣赏后很快就理解了造型风格间的某种关联。

④与生活实景比较,映照作品内涵

艺术家单纯地描摹自然和通过自然传达更为强烈的个人内心情感,是两种不同的创作手法,相比而言,后者作品欣赏难度较大。

梵高的绘画以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富有情感的独特笔触传达内心感受而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梵高的很多作品都表现了大自然之美,如生命之赞歌,然而《麦田里的乌鸦》(图23)则将人带入未知的深渊,触目京心的扭动的笔触与强烈的色彩相结合,给人极为异样的感受,蕴含着画家自杀前的复杂心绪。

在讲解该作品前,笔者找到一幅与画面近似的法国麦田的摄影图片(图24)进行比照,请学生说…说这两张图片给人的不同感受;学生:“老师,摄影中的麦田比较平静,梵高作品中的麦田却让人感觉暴风雨好像要来了。”“刮大风了,麦子都在动,天上的云在翻滚。…笔触扭来扭去的,好像在动。”“天空变暗了,还有乌鸦,我觉得很不祥,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我觉得好恐怖啊!”接下来,笔者出示了日本导演黑泽明的电影《八个梦》截图(图25),讲述导演是如何通过实景拍摄,试图用电影的表现手法再现梵高作品中的意境的,但学生认为还是梵高本人的作品在情感传达上要更强烈一些。通过这样的比照欣赏,使学生再次感受到梵高作品中的力量。图像创设的语境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梵高的心境,之后再结合梵高经历详解作品艺术特色,学生都被迷住了。 并置比照的方式还有很多,篇幅所限,就不赘述了。由于它简便易行,成了欣赏课中常用的一种图像运用手法。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图像选择在优化的前提下,要体现知识的严谨性,同时也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开阔的艺术视野和较扎实的艺术史知识。

(3)动静互换,提升教学效果

欣赏课中静态图像适合仔细观赏,但在调动观者感官方面则不如动态图像。动态图像在教学中虽有自己的优势,但不适于静观、细赏。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若能将两类图像做巧妙的动静互换,让静的动起来,带给观赏者更强的感官刺激,让动的静下来,便于观者慢慢品味,使两者做到优势互补,则会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

①化动为静,深入理解作品

“化动为静”指的是把动态图像转换成静态图像。雕塑的专题欣赏在小学教材中涉及不多,其难点在于圆雕作品的欣赏。教材只提供从固定角度拍摄的雕塑作品图片;而对于圆雕,只有从多角度来欣赏,其空间美和多角度变化带来的美感才能得以充分展现。因此,能现场看作品实物为首选,但在课堂上几乎不可能;其次寻找相关的动态影像资料,教师根据教学进程用“播放、暂停”键来完成作品欣赏;另一种手法是采用影像截图的方法化动为静,帮助学生更细致地感受和理解作品的美。

为了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欣赏亨利·摩尔的雕塑《着衣母婴卧像》,笔者在找到的视频中从不同角度截取了4张图,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欣赏这件雕塑。

初赏作品(图26)时,学生觉得风格怪异。而当看到了截图(图27至图30),他们的反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喜欢作品背面,从正面看母亲很坚强,可从背面看我觉得母亲很温柔。…因为背部的轮廓线像海浪一样,很柔的感觉。…‘我觉得侧面像贝壳。…‘我觉得像海豚,是一种很圆很柔的感觉。”“母亲的身体像沙发,有安全感。”学生对作品多角度的评述涉及了摩尔作品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对母爱直观的理解,为后面教师引导下的详解奠定好了感性基础。

在接下来的比照欣赏中,学生又发现了摩尔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孔洞”的运用。(图31、图32)

一个学生说:“我发现母亲的腰部有一个洞!”笔者随即问全班同学:“为什么要在这儿雕一个洞呢?”

请看学生接下来的回答:“既然有同学把母亲的身体比喻为山,这就是山洞,可以让母亲怀中的孩子从洞里爬出去玩。…‘老师,我觉得他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但我想补充的是,雕一个洞是为了让孩子从这里看到更广阔的大干世界。”“从洞中可以看到美丽的景色。”……

不难看出,学生做到了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来理解作品,从而有助于揣摩雕塑家的心理,进一步表达自己对母爱的理解,有的观点甚至涉及了“雕塑、人与自然”这~重要创作母题的认识。假如没有这样的截图欣赏,学生可能无从知道大师作品的主要特色,也很难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独特诠释。

②化静为动,提高欣赏实效

“化静为动”指的是把静态图像转换成动态图像。

例1:露天雕塑的光影美。

还是以亨利·摩尔的《着衣母婴卧像》为例。这件雕塑属于户外雕塑,教材中的图片光线暗淡,视频资料又非常久远(雨中拍摄),无法让学生领略户外雕塑特有的光影变化之美。笔者在网络上找到一张高清图片,用图像处理软件做了以下处理:通过改变明度,9张叠加连续渐变播放(其中的第7张是原图),再配以音乐《圣母颂》同步观赏光影变化,光线从暗渐变到明亮,具有视频的动感。(图33)

学生看后的反应,从最初的“恐怖”“神秘”,到“随着光线变化,世界变得更加光明。”“母爱带来了温暖。”“母亲的外轮廓线和风景非常吻合,景色更美丽了!”这些评述说明了学生更直观地感知、理解了亨利·摩尔户外雕塑与风景的和谐之美,而这正是大师所追求的。

例2:理解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的“简化”手法。

小学生也许知道“简化”一词,但未必理解简化的内涵。为了帮助学生以形象的方式感受“简化”和内化这一知识点,笔者找来毕加索关于牛的系列简化过程图,选取其中变化比较明显的9张,以幻灯片连续播放的方式做成动画:一头肌肉壮实的牛很快变成了几根线!魔术般的变化使学生惊异地睁大眼睛,发出快乐的笑声。(图34、图35)

教师:“这头牛变成什么样了?”

学生:“变简单了!”

教师:“但是却变得更怎么样了呢?”

学生:“更有趣了!”

教师:“对!这种方法,就叫做简化。‘

会心的笑是开启心门的良方。感知、体验、理解、记忆、内化——这一复杂的学习过程就这么简单地完成了,抽象的理论以视觉的方式呈现,举重若轻。

动静互换、动静结合,不仅能够拓展欣赏空间、丰富欣赏体验、激发更多想象、加深认知理解,更带来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创造性解读。学生在富有想象的创造性诠释中,已触及作品的内涵和创作特色。这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变得更有实际意义。

4.图像改造,解决疑难问题

抽象知识最难理解,这是欣赏课的疑难问题,也是教学难点之一。为此,教学中需要对作品本身图像进行非常规的处理,以达到理解作品的目的。可借助Pho-toshop软件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根据教学需要对图像做拆解、涂改、挖切、组合等加工或改造。

马蒂斯的作品以色彩对比强烈著称,且更讲究色彩均衡。以《红色的和谐》(图36)作品为例,因色彩均衡使得色彩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整个画面达到画家追求的宁静感。但“均衡”这一概念实在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口头讲解很难使学生有多少深刻的体验。

为此,笔者对原作进行了色彩处理。三张改造后的作品(图37做了去冷色的处理,图38的处理凸显了面积对比,图39做了去重色的处理)学生观后产生诸多不舒适的反应:“太暖了!”“红绿面积—样大,难看!,,‘‘黑色去掉,人变得轻飘飘的,像幽灵一样!”从而使学生直观感知了色彩冷暖、色彩面积对比,色彩量感失衡的效果,反解求正,轻松地理解了原作色彩均衡的奥秘。

结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美术欣赏课上,艺术地活用图像、创设师生对话的图境,可以最大程度地唤醒学生审美直觉,使学生在多方位欣赏评述作品的同时更有效地感知和理解作品艺术特色。学生的思考是对艺术作品的二度创造,活用图像产生的信息会迅速地被学生捕捉到,唤醒了学生审美直觉,缩短了理解知识的进程,提高了欣赏实效。可以说,“图像运用”功不可没。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图像功效研究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梁代石辟邪(石狮)南朝梁( 502-557)石材圆雕高350厘米,长380厘米今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甘家巷

十月村梁吴平忠侯萧景墓前

南朝( 420-589)陵墓前仪卫性的石兽——石麒麟(天禄),石辟邪(石狮)①,是闻名于世界的中国古代动物雕塑艺术瑰宝。

这座位于梁武帝萧衍的堂兄、吴平忠侯萧景墓前东侧的石辟邪(石狮),其身躯庞大,肥硕丰满,四瓜稳立在地,浑身充满力量。它大头、巨目,昂头朝天,张口垂舌,似在向天吼叫,显示出无比神奇、威猛的震撼力。这在世界有关狮子题材的雕塑作品中是别具一格、耐人寻味的佳作。第一,它似与不似的造型,超越了写实,表达出厚重、豪迈的气势,与令人震惊的呼喊。第二,造型浑厚简朴,作者巧妙地运用弯曲的弧线,概括地塑造形体,看上去“好像是在盘绕旋转,却叉不失坚固性和稳定性”。英国著名美术史家贡布里希( 1909-2()()1)认为这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特色(见《艺术发展史》)。尤其石狮的头与身躯之间的弧线,极具张力。第三,以简洁的线刻表现双翅的毛羽,前胸及臀部还刻有云纹或涡形纹。既增加动物的神性,又不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

我国旅法著名雕塑家熊秉明( 1922-2002)先生对梁代石狮情有独锺,并且把它与法国罗丹雕塑《浪子》那个跪着、直举双臂的呼诉者的形象相比,认为这座梁代陵墓的守护者(石狮),那“呼唤的巨影更令我感到惊心动魄”(引自《熊秉明美术随笔》)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