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路径是为促进学生学习并开展积极行为的一种地理教学思路或脉络。目前,不少低效课堂的瓶颈在于教学行为缺乏头绪与条理,教学路径畸形。有效运用教学路径策略,有助于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本文在分析地理教学路径内涵及其主要类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教学路径视域下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同时指出实施教学路径时应注意的三条原则。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路径;策略,原则;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Geography Classroo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Path
Cao Guanghui Bao Guoda
任何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都存在一定的轨迹,地理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教学中,为深刻认识地理事象、揭示地理问题、提高学习效能,教师必须把握内在的教学路径,引导学生探求地理事象或地理问题的方法。笔者认为,目前不少低效课堂的瓶颈在于教学行为缺乏条理,教学路径畸形,碎片化现象严重。实践证明,有效运用教学路径策略,有助于地理课堂教学高效运作。
一、地理课堂教学路径的内涵与主要类型
1.地理课堂教学路径的内涵
地理课堂教学路径是指在地理教学中,为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开展积极行为的一种思路或脉络。有效的教学路径使教学过程更加清晰明了,教学目标触手可及。如果教学路径模糊或缺失,教学环节将会零乱或破碎,难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地理教学路径狭义上是指教师的课堂讲授路径,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思路和线索。广义上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多元的且系统的脉络和渠道。
2.地理课堂教学路径的类型
地理知识逻辑路径。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的研究事象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为揭示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刻剖析地理事象或地理问题,可以依据“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在那里—将会怎样—怎么办”的教学路径,积极构建具有逻辑性的知识链。
地理学科认知路径。地理学科知识的内化,需要教师考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以及具体的地理学习需求,[1]对学生进行认知方法的指导。认知是通过思维活动获取知识,掌握认知方法是学生有效习得知识的法宝。为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应以学生的认知思维为路径,多角度、多渠道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地理教学目标路径。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2]地理课堂必须有清晰的教学目标路径,否则,课堂教学的一切行为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意义。
二、教学路径视域下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地理高效课堂需要学生有效输入知识,而清晰通畅的教学路径是有效输入的重要保证。实践表明,低效课堂往往由于教学路径的畸形,教师输出知识与学生输入知识之间存在错位和脱节。为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师可从优化教学路径入手。
1.体现学科内涵,立足知识逻辑
地理学有其独特和丰富的学科内涵,既关注地球表层的区域特征,也关注地理事象空间分布、时间演变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为丰富学科内涵,突出知识逻辑,课堂教学必须按其内在的“路径”,深刻认识地理事象的规律性。
(1)揭示地理原理与规律
地理原理是地理学科某领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理论,重在“理解”。地理规律是地理事象形成和发展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重在“应用”。地理原理与规律是地理知识的内核,是分析地理问题的基础。为理解地理原理,揭示地理规律,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学习地理需要按严密的思维逻辑,层层剖析其内在的机制。如理解热力环流形成原理,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地面受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的水平运动”的推演路径,帮助学生建立“受热或冷却”引起“上升或下降”,“上升或下降”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高压或低压”,“垂直运动”引起“水平运动”等逻辑关系。又如,认识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只有结合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才能揭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区域总体发展趋势。可见,“明确研究对象→揭示地理事象的本质联系→作出判断→应用规律”是地理规律教学的基本路径。
(2)剖析地理事象形成与发展
地理事象都按自身的条件形成与发展。为深刻认识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课堂教学必须遵循对应的路径。如果缺乏合理的教学路径,就会造成学生思维混乱,教学效果降低。
一是优化地理事象的过程路径。地理过程是地理事象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它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研究地理过程必须依照地理事象存在与发展的时序,分析与预测地理事象在不同时段内的特征变化,从而获得时间轴上较为完整的表现规律,以及地理过程与地理分布之间的耦合关系。可见,要对地理事象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进行分析,就必须建立系统的且有序的教学路径,根据不同阶段地理过程的特征进行分析与推理。例如分析某地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次生盐碱化过程,其教学路径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人类大水漫灌,地表水下渗,导致地下水位升高,使地下盐类物质随之抬升而分布于地表附近;二是蒸发强烈,导致地表水分蒸发殆尽,于是盐分积聚于土壤表层。
二是完善环境问题的分析路径。环境问题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环境问题千差万别,错综复杂,但是,要系统分析某一环境问题,无论是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都必须基于有序的教学路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以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为例,首先,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如地表土壤流失,干支流河水含沙量增加;其次,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如土层变薄,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生物多样性减少,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道和湖泊泥沙淤积,调洪能力减弱,水灾旱灾增加,通航能力变差;再次,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如人口增加,毁林开荒、开垦草场、过度樵采、露天开矿等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最后,对症下药,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对策。
2.倡导深度学习,掌握认知方法
(1)依托地理情境,开展问题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教师要运用与问题相对应的地理情境,围绕核心问题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链,开展探究活动。如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时,为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学习路径,教师可运用时事热点“新疆棉花事件”作为教学情境。首先设计问题:①新疆有哪些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②新疆棉花品质优良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③新疆种植棉花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什么;④新疆棉田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带,其主导因素是什么;⑤列举人们生活中改造农业区位条件的例子;⑥有人建议新疆大幅增加棉花种植面积,但也有人反对,从地理角度阐述你的观点。通过探究新疆棉花种植条件,落实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探究其产业发展的途径、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从学科视角,培养地理思维
地理学科视角包括地方综合、地方间的相互依存、尺度间的相互依存、人地相互依存等。从地理视角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一是时空综合。按时间轴分析地理问题,有助于把握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如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的气候变化过程;从全球、大洲、国家地区等尺度分析地理问题,有助于把握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实践证明,按动态与静态、宏观与微观、纵向与横向等时空路径有利于深入研究地理问题。如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会因时因地变化;同一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四季;同一季节,太阳辐射又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地区减少,形成五带。太阳辐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的结合,便于认识不同纬度的气候差异及同一纬度不同季节的交替。
二是要素综合。地理事象是由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多种地理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各种地理要素及其不同强度的影响,形成了地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各地理要素的构成及其影响,有助于了解区域特征。根据对地理事象的影响程度,地理要素分为“主要因素”“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等。要素综合是地理综合思维的重要内容,也是分析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如世界人口的分布是自然和人文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适宜的气候和低平的地势,往往是人口密集地区的条件,充足的水源进一步影响人口的具体分布。其次,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口分布的特点也不同,农业社会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的地区,工业社会导致人口向城镇集聚。再者,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人口稠密,历史、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3)基于多元感知,搭建学习支架
教学是一门科学,但更是一门艺术。不少低效课堂的短板,并非是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更主要在于学生认知路径的狭窄甚至缺失。为此,教师要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时刻关注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
一是丰富现代教学媒体。当下,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是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丰富多样的数字化地图、音频和视频资源,以及基于网络的数字平台,因其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等优势,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效果。
二是自制简易地理教具。教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设计、制作和运用具有创意的简易教具,将地理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立体化,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学习难点,发展形象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如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是形成近地面“三圈环流”的主要因素,气流乃至近地面气压带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因果联系与学习路径。然而,学习“三圈环流”时,教师往往力不从心,学生收效甚微。因此,学习三圈环流时教师可与学生开展合作:先在一定宽度的三张白纸上,用笔标出在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下气流上升或下降时发生偏转的弧形箭头,然后,把三张纸分别裁成三个圈,粘贴在地球仪低、中、高纬的相应位置,以辅助教学。实践证明,为学生搭建抽象与具体的学习支架,其学习路径将更加明晰和顺畅。
3.关注目标导向,落实核心素养
(1)加强课题研究,探寻活动路径
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时事热点,选择一些时代感强、富有开放性和吸引力的真实话题,给出研究思路的建议,以及相关资料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探寻活动路径的能力。一般来说,从事一项教育教学研究,需要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方案、收集数据、解决和回答问题等步骤。[3]如选取中原腹地郑州,为何成为“暴雨中心”作为课题进行探究。
背景材料:2021年17日20时到20日20时,郑州三天降雨量达617.1mm,其中小时降水量、单日降水量均已突破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纪录。中原城市郑州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大雨?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对于本课题,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以下思路或路径进行探究(见图1)。
(2)注重人地协调,完善目标体系
皮亚杰指出:“教育的目标不是去增加知识的数量,而是为孩子的发现和发明创造可能,塑造能做不一样事情的人。”地理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教学的研究重点和目标归宿。如学习喀斯特地貌,首先从区域角度,认识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地理环境,培养区域认知能力;然后,从综合思维视角,分析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生态脆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学习喀斯特地貌,目标应重在落实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消除贫困这一地理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中以人地协调观为核心,有助于完善目标体系,串联起零散的地理知识,达到“形散神聚”的效果。
三、地理课堂“教学路径”的实施原则
教学路径实施原则是有效运用教学路径策略的基本要求,它对构建高效课堂有着指导和调节作用。
(1)目标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或结果,通过教学活动而实现。地理教学目标与教学路径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统一体。教学目标只有借助教学路径,才有可能实现。教学路径只有对准教学目标,才有其价值和意义。因此,实施教学路径策略,要时刻关注行为向目标逐级靠近。
(2)有序性原则。
从本质上,教学路径视域下的地理教学需按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按地理知识的内在逻辑组织教学,突出地理知识的本体结构,是实施教学路径的前提,而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以及地理学习需求出发,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活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因此,实施教学路径策略,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有序发展。
(3)生成性原则。
教学路径通常由教师课前预设,而教学路径的实施,则是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师生共同努力完成的。不少教师往往借助或设计各种刻板的思维模板或导图组织教学,诚然,这是运用教学路径的重要方法。然而,课堂教学是一个思维不断碰撞、认知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因此,实施教学路径策略,教师要时刻关注课堂的生成变化,及时进行修复、完善和优化,让教学路径更加科学合理。
总之,科学运用教学路径是构建地理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在地理教学中,只有深入教学路径的实践研究,才能使学生的认知发展更顺畅,思维更活跃。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崔允槨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