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材中,文字与图像是地理系统的两大部分。文字是对地理信息的精确概括,图像系统是地理知识的直观体现。图像系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学会正确的阅读图像系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对于初中生而言,图像系统的直观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空间地域概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重要手段。现在地理教学中,直接的文字描述知识点已经很少,许多知识点都隐藏在图像系统里,更加凸显了读图能力的重要性。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图像系统的应用。
一、学生读图能力的调查研究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学生的读图能力直观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为此,我首先对学生的读图能力做了一个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86%的教师和88%的学生都认为读图题是学生比较难得分的题目;70%的教师和80%的学生认为男生的读图能力优于女生,但女生读图的观察细心方面优于男生。
通过分析发现学生的读图能力欠缺,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1.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不重视。
当前部分学生只重视语数外的学习,对于地理等学科不重视。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基本知识点不清楚,更加不用说地理的读图能力的培养了。
2.学生的读图思维能力欠缺。
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感兴趣,但欠缺相关的地理读图知识,不知道读图的基本方法,没有学习地理的地理思维。
3.教师忽视对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
当前许多老师都不是专业地理教师,本身地理思维能力有限,在教学中讲授课本文字部分,对于图像系统的解读不到位。学生仅仅是知识的获取而地理能力的培养较少。
二、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
1.认识图像系统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首先要认识图像系统的基本知识。要让学生认识构成图像系统的基本要素,会看地图,能从地图上获取一定的信息。能在地图上判断方向,计算比例尺,认识图例。只有掌握住地图的基本要素,学生才能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进而提高读图能力。
2.图像系统运用能力的培养
(1)“心理地图”的建立
心理地图是存在于头脑中对于地图的一种直观认识,是由个人的生活经验,感受组成的地理模型,由头脑对地理环境或图像系统进行筛选、概括、简化等形成的。每个人的心理地图是有差异的。
在地理教学中,心理地图是地理思维能力的体现,心理地图往往是对图像系统的观察、理解、运用中形成的。心理地图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大量的感知活动和地理思维。一幅地图的形成总是围绕着各种地理参照物,我们把各种参照物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在头脑中形成地图影像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认识能力。心理地图形成后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探究地理问题,进行图像系统的练习和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提高对空间的认识能力,更加自主的探究问题,形成有效的图像系统的学习经验。
(2)“一图多练”能力的培养
读图能力的培养,必须要进行适度的练习。一图多练,一方面可以提高地图的利益效率,同时由于各个知识点之间有所关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梳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培养我们的发散性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使地理教学生动,同时增强记忆效果。例如:我们进行“四大地理区域”的教学时,可以在图上练习我国主要的省份,主要的地形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农业的分布等相关知识点。即回忆了所学知识,又能加深对四大地理区域的认识。
(3)图像系统的简化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还要能把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巧妙的把图像系统简化是归纳地理基本规律,掌握基本解题思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他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而且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我们把复杂的等高线地形图简化为基本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仅可以更清晰的阅读地图,而且对于解题也大有益处。
三、图像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图像系统提出问题,学生利用图像系统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我把他称为“读图导学”模式。
读图导学的基本学习思路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依据教学目标,结合相关图像系统和所学知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行新的知识构建的过程。
在学习中分布图和示意图是比较常见的图像系统。分布图阐述了地理事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是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概念,掌握各种事物之间分布特征的重要依据。示意图是阐述地理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能够把复杂抽象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形象的表示出来,对于学生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黄河的教学中,黄河的图像系统即有分布图的特征又有示意图的特征。黄河的分布示意图上,我们可以认识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经过的地形区、上中下游的界限、流经的省份等知识。同时在图上我们可以通过河流含沙量的数值分析黄河泥沙来自于哪儿,在什么地方沉积以及产生的影响和解决方法。
通过对图像系统的不断探究,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九华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