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政治教学正文

政治教学创新目标演变论文(共2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4-03
  • 阅读量396次
  • 评分0

  导读:论的撰写并不是像以前写作文一样简单的,论文写作在学术界都是一件大事,对于很多第一次撰写的作者来说,却总是没有什么写作经验,不知如何下笔,本论文分类为基础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政治教学论文供参考。


  第1篇:创新教育与高中政治教学


  江苏省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高原


  [摘要]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要想将创新教学策略有效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就要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指导,鼓励创新性的研究学习,引入创新性的素材展示,采用创新性的教学语言,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指导;研究学习;素材展示;教学语言


  高中政治是一门偏向于记忆的学科,对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政治学科的这一特点让很多不善于记忆的学生望尘莫及,背了忘,忘了背,循环往复,学生自然就产生了厌学情绪。传统政治教学模式千篇一律,总的来说可以用“缺乏创新”四个字来概括,千篇一律地宣读和讲解,总是让学生昏昏欲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这种低效的政治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应通过实施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引导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学步入正轨。


  一、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古人之言对当今的政治教学也有很大启示,这也正是高中政治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政治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很少有学生能对政治学科感兴趣,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的政治教学却不能因为其自身的特点而放弃对创新性教学的追求,尤其是在教学过程指导层面。传统政治教学无非就是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循规蹈矩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本不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创新性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而不是通过一遍遍死记硬背来记忆知识。


  例如,教授《公司的经营》一节,在以往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对着课本宣读,形式呆板,内容繁杂,学生学习起来相当费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和学生一起成立了“高一(2)班有限公司”,既然是一个公司,就需要有自身的组织机构和经营策略,因此,在员工安排方面我让班长担任董事长,各科委员担任不同部门的总监,形成一个完整的公司组织机构,而且每个学生作为员工,都要积极参与公司的管理,针对公司的经营策略和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节课的教学中,我并没有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我的指导下,每一位学生都愿意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并经过自主性探究和学习明确了什么是就业观和劳动者权益,同时,也认识到诚实信用对一个公司的重要性。


  二、鼓励创新性的研究学习


  简单来讲,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可以先确定一个研究课题,然后与小组成员一起收集资料,整理信息,得出结论。对学生来说,这种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的结论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开展研究性学习已逐渐成为高中教学的主流方式,尤其是对于政治这门集辩证性和综合性于一身的学科,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从中了解知识的生成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在教学《投出理性一票》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并未参与过我国的任何民主选举活动,他们对民主选举的方式和意义会感到十分陌生,如果采取强行灌输的讲授方式将民主选举有关知识讲解一遍,教学效果势必是不理想的。因此,教师不妨在政治课堂上开展别开生面的“班长选举”活动。这一选举活动由学生自发组织,为了圆满完成任务,学生首先要明确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通过查阅资料学生能够了解到民主选举的方式主要有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四种方式。在选举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思考,如影响此次选举的因素有哪些?此次选举有哪些意义?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这些问题在选举过程中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出具一份研究性学习报告,从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内容、方法、过程和结论等方面逐一进行论述。在报告中,有很多学生都在结论一栏里抒发了自己对本次选举活动的诸多感悟,而这些在实际活动中获得的感悟是教材学习所无法给予的,这些感受将伴随学生一生,也影响他们的一生。


  三、引入创新性的素材展示


  高中政治有很多内容较为抽象,如《神奇的货币》一课给学生的第一感觉便是“货币是什么?”在学生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前,就需要通过有效的素材展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让抽象的名词直观化和简单化。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神奇的货币》是高中政治学习的第一课,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一炮打响”才能为后续的政治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播放了纪录片《货币》,每节课播放十分钟。《货币》是一部精心制作的大型纪录片,纪录片中涉及到了货币的起源、发展、灾难和未来,不仅涉及到了教材中的诸多知识点,还涉及到了很多教材中没有提到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货币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梳理,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货币世界的大门。


  再如,在学习《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课时,教材中的内容难免枯燥无味,也缺乏时效性。因此,在引入创新性的素材展示时,我收集了近期国际局势的焦点事件,如伊拉克战争、叙利亚问题等,给学生心目中的和平一记重击,让学生意识到如今的国际局势并不和平,我们只不过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而已。当学生在多媒体上看到一张张鲜血淋淋的战争照片,看到同龄的孩子彷徨失措的样子,他们震惊了。见时机成熟,我为学生展示了一篇近期比较火的文章,文章中描述了一个叙利亚朋友在看到了烟花炸开的场景后张皇失措的样子,他以为这不是烟花而是炸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有关和平与战争的讨论。对此,有不少教师提出反对意见:这节内容意在给学生灌输和平的思想,为什么要让他们接触战争的内容呢?我认为,真正的和平都是从人们认识到战争所带来的伤害之后开始的,学生只有看到战争带来的一幕幕伤害,才会珍惜现在、珍惜和平。


  四、采用创新性的教学语言


  一堂成功的政治课自然离不开教师高超的教学能力,但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教学大多语言呆板,风格严肃,加之政治学科内容本身较为枯燥,因此,高中政治课堂氛围总是沉闷无比。创新教学首先应优化政治课堂的氛围,通过创新性的语言技巧,引导课堂教学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


  “哲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难点,哲学范畴的内容抽象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相当费劲,教师教学起来也是力不从心。为了提高哲学内容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教学语言组织上下一番功夫,尽可能地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来表述哲学范畴的术语。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范畴的两个重要方面,要想让学生顺利迈进哲学世界,就要在教学伊始梳理清楚“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内涵和联系。在哲学内容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幽默诙谐语言的运用,努力借助形象易懂的比喻,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这两个专业名词。在讲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时,我发现通过教材内容的讲解似乎让学生更加迷糊了,这时看到窗外飘扬的红旗,我霎时来了灵感,于是问道:“同学们你们看见窗外的红旗动了吗?”学生们都乐了,因为他们亲眼看到了红旗在飘扬,自然动了。我摇了摇手说道:“不,它并没有动,而是你的心动了。”看到学生愕然的神情,我接着解释:“你的心觉着它动了它就动了,你的心觉着它没动,它就没动,这便是唯心主义。”学生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紧接着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现在再来看一看,窗外的红旗动了吗?”鉴于刚才的经验,很多学生都回答:“没有动。”我又摇了摇手说:“不,它动了,实际上它是在动,这便是唯物主义。”一个简单却非常形象的比喻让学生再一次认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取得了让学生乐学的效果。


  总之,政治是陪伴学生一生的学科,为了让高中生接受最好的政治教育,创新性教学必不可少。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广纳创新性教学策略,积极总结教学经验,让更多的政治教育者得以借鉴和探究。


  第2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演变研究


  赣南师范大学(341000)毛颖萍


  [摘要]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文章简要概括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演变的三个阶段,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样例来探究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转变对当前课程改革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双基;三维;核心素养


  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演变历程进行探究,有助于广大教师更好地认识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与经验教训,从而对未来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演变的三个阶段


  在几十年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历程中,为了适应新要求和新形势,我国的教学大纲或各学科课程标准都会进行适当的调整,而我国的教育总目标也随之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并投射到各学科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中。下面,笔者简单概括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演变的三个阶段及其标志。


  1.思想政治“双基”目标阶段:以教师为主体,重视学生知识习得


  1978年后,中小学各学科都陆续将“双基”教学应用于课堂中。2000年颁布的教学大纲更明确指出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学习内容。这一阶段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经济、政治常识与哲学基本观点为基本内容,重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师讲授,强调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来获取知识。总体来说,此阶段的教学与教学目标的确立都以教师为主体。


  2.思想政治“三维”目标阶段: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发展


  在“双基”目标阶段,我国的基础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双基”目标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因此,“三维”目标作为“双基”目标的继承和发展应运而生。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在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品格目标,具体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则主要着眼于学生成长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相结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并没有落实到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压力和传统的“分数至上”观念的影响,许多思想政治教师习惯将习得具体知识、形成学科知识体系视为重中之重,从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方法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3.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阶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视提高学生素养


  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提出之后,专家学者针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可谓如火如荼,并凝练出了各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目标是对于“三维”目标的一种继承与深化,不可孤立地将二者区分开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每个要素都涉及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核心素养回答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故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学与课改的新目标。2019年8月14日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在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务必全面贯彻中央有关意见,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而不懈努力。


  二、高中思想政治各阶段教学目标对比分析


  研究教学目标的转变,是为了更好地确定教学目标,更好地让课程目标落地。笔者将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中选取一框内容,依据不同阶段的课程理念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样例,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寻教学目标两次演变所蕴含的育人价值。


  1.教学行为主体的对比


  通过表1中的教学目标样例,我们可知在“双基”目标阶段,教学目标中“让”和“使”等动词的使用十分频繁,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这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而“三维”目标阶段和核心素养目标阶段的教学目标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从表述的主体来看,没有出现“双基”阶段中“让”“使”等字眼,这说明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教师也不再占主体地位,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


  2.教学行为动词的对比


  分析目标样例可以发现,在“双基”目标阶段和“三维”目标阶段,教学目标表述中多次使用“识记”“理解”“掌握”等行为动词,很难检测学生在学习后达到的水平,也无法科学评价教学效果。学生不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学到何种程度才是“掌握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是会解释还是会背诵?是能证明还是会论述?而在核心素养目标阶段使用“讨论得出”“认同”“分享”等明确、可操作的行为动词,给了学生清楚的努力方向,教师也能更客观、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3.教学行为条件的对比


  教学目标一定要对行为条件进行界定,即在目标表述中说明影响学习效果的特定范围。在“双基”目标阶段,目标样例表述中几乎没有行为条件的限制,只在能力目标方面使用了“通过教学……”这种含糊不清的条件限制,这样无法对教学活动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三维”目标阶段中教学目标的表述比“双基”目标阶段中的更加合理,例如,目标样例中的“通过学习……确立……”,这对行为条件给出了进一步的界定和详细说明,整体教学目标的表述更加详尽,对教学效果的预判更加清晰明了,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更加有效。在核心素养阶段,对行为条件的界定更加具体详细了,在目标样例中给出了提示信息与材料、完成行为的前提和明确可用的学习方法。如此,学生就不用再当无头苍蝇,也不用一味地接受知识,而是能主动地去探索发现知识并提升素养。


  4.教学行为表现水平的对比


  分析目标样例可知,核心素养目标阶段的教学目标,不再像“双基”和“三维”目标阶段的教学目标那样有着清晰的维度,每个教学目标与四个核心素养要素并非一一对应。教师可以将四个核心素养杂糅在一起,整体设计教学目标,而不是对四个核心素养要素生搬硬套。新课标中增添了学业质量标准,这样教学目标中要增加对学业质量水平层次的具体要求,才能较科学客观地评价学习效果。而行为表现水平在“双基”和“三维”目标阶段中都没有出现,这也是核心素养目标阶段的一大改进。样例中关于各目标的水平层次要求是不一样的,每个教学目标应结合各自所涉及的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来确定水平层次,并根据实际学情进行调整变化。这给学生画了一个清晰可及的终点,也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新的标准。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以客观的态度评价“双基”目标,其本质与“三维”目标存在不同,但并非相互排斥,而应该相互接纳、相互促进。“三维”目标的提出,对于“双基”目标来说意味着继承与超越。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并不是全盘否定“三维”目标,相反,它恰恰是对“三维”目标的凝练与整合。核心素养目标是对“三维”目标的传承与创新。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目标,其变革是对时代要求与现实要求的适应,这种转变要求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与调整实际教学的内容、方法与评价方案,这必将对未来思想政治课程发展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