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政治教学正文

论地市级党报在全民阅读时代的责任担当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4-29
  • 阅读量98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全民阅读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途径,理应得到政府、单位、家庭、个人的重视。地市级党报作为承上启下的宣传单位,在全民阅读时代推动全民阅读,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一是要宣传国家关于全民阅读的政策,二是要顺应读屏时代的发展潮流增加辐射手段和平台,三是要挖掘本土文化办好特色副刊。


  [关键词]党报全民阅读责任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2006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全民阅读”,并会同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全会决议中首次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党的十八大报告延续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提法。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4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推动全民阅读”,并将全民阅读工程列为“十三五”时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将全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一、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


  全民阅读包含的核心意蕴是:使每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都要成为“阅读人口”。所谓“阅读人口”就是指那些每天至少要拿出一定时间来读书的人;每一个人都要养成每天阅读的良好习惯,每一个人都要保持终生阅读的生活方式,这正是全民阅读的终极诉求。


  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创新驱动愈加重要、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阅读已不仅仅关乎个人的知识积累、修身养性,更攸关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软硬实力。


  1、全民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书籍虽然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它不仅能够使个体学到科学知识、学会各种技能:还可以丰富个体的精神生活,使之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更加开阔的眼光看待社会现象,以更平稳、成熟的心态对待生活,还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个体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因此,国际上通行的把阅读能力与阅读当作衡量一国国民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主席率先垂范,将读书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屡屡强调读书的重要,“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李克强总理说:“一个国家养成全民阅读习惯非常重要”,“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


  2、全民阅读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途径。


  教育和阅读关系公民素养和国运兴衰。放眼全球,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国家綜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全民阅读运动在许多国家风起云涌。


  “以色列这个国家虽然很小,但在创新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为什么呢?因为以色列平均几千人就有一个公共图书馆。”以色列妈妈从小给子女讲书中蕴藏着智慧,比金钱钻石更贵重,所以国土小、人口少的以色列仍然出了多位诺奖得主……匈牙利人热爱阅读,每500人就有一个图书馆,所以产生了14名诺贝尔奖得主。日本举全国之力营造阅读环境,从小培养阅读习惯,让日本始终保持高识字率,高阅读量,培养出喜欢阅读的日本人,地铁上、电车上看报或读书成为日本的一道独特风景。日本政府将2010年定为“国民读书年”,推出2010年国民读书年一系列活动。先后举办“儿童读书活动推进论坛”“国民读书年学术研讨会“‘读书及图书地方自治体高峰会,“国民读书年纪念祭典”活动,再次掀起国民读书的高潮。


  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很重要的基点就是要落实到全民阅读,抓公民素质教育。中国作为世界年出版图书量最多的国家,但国人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资料说明,我国每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为4.39本,而韩国人均阅读量是11本,法国为8.4本,日本8.5本,美国8.7本。如何提高阅读,使读书成为全民自觉践行的一种风气,这在当今时代无疑显得特别重要!


  二、地市级党报在全民阅读时代的责任担当


  1、地市级党报要大力宣传国家关于“全民阅读”政策、呼吁地方政府加大投入。


  一般来说,地方政府都是将发展地方经济作为首要工作,对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责任意识缺乏。即便有些官员意识到了全民阅读的重要性,也由于缺乏经验,对于以何种形式、何种途径去推广全民阅读不得要领。在这种情况下,地市党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和社会舆论引导者,理应充分发挥宣传和组织功能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切实履行传播先进文化、提高民族素质的社会责任,为推进“全民阅读”不遗余力的“鼓与呼”。要通过一系列的权威解读,帮助地方政府深入领会中央的战略意图、吃透文件的精神实质。


  一要宣传“全民阅读”为什么写进了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为什么党的十八大报告又要延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提法?为什么“倡导全民阅读”连续4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全民阅读工程列为“十三五”时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二要宣传政府在“全民阅读”中承担的重要责任。三要宣传国内一些地方的务实探索和立法实践。四要宣传其他国家推进全民阅读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五要呼吁地方政府重视,加大投入。经费不足是制约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瓶颈。在个别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很少见到有关推广全民阅读的规划、预算等内容。由于缺乏预算和明确的政策标准,导致了政府在全民阅读中财政投入不足。全民阅读推广是公益事业,政府要给予大力投入。地方政府应该在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农家书屋、学校图书馆、幼儿园图书馆等,并保质保量地为这些图书馆、书屋配备和更新图书。此外,要加强对实体书店的管理,让实体书店不仅成为图书销售场所,还成为当地的文化活动场所。


  2、地市级党报要积极顺应全民阅读国家战略及阅读方式全面转型的新趋势、新要求,探索开展全民阅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其实,国家在引导报刊积极探索开展全民阅读工作方面是有平台支撑和上层设计的。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从2010年至2015年连续组织开展了“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以下简称“报刊行”),倡导搭建阅读平台,举办读书活动,推荐优秀出版产品,引领全民阅读风尚。2012至2014年,“报刊行”连续开展了三项专题推荐:优秀栏目、优秀活动和优秀组织机构、优秀书评作品及优秀荐书平台推荐(2015年正在开展“悦读改变人生”专题活动)。那么作为地方党报,要力所能及的参与这项由国家部委牵头的行动。一要将“全民阅读推广”纳入内容建设、品牌培育、市场经营的整体规划,科学配置、统筹运用各类资源,形成长期性、常态化工作机制。二要顺应阅读内容分众化、阅读终端多元化的趋势,依托报刊内容定位及业务资源优势,深入研究目标受众专业、深度、精品的阅读需求,改变阅读引导内容泛化和渠道固化的模式,满足差异化,追求贴近性,搭建内容定位精准、推荐渠道快捷的高效能阅读引导平台,逐步扭转科技科普、少儿、大众热点阅读等引导偏弱的格局。三要从推动传统平台的资源、品牌与数字化传播渠道深度融合人手,借力传统优势提升新兴平台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要顺应个人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迅猛、移动终端阅读渐成风气的趋势,大力培育基于移动终端的各类优质数字化阅读推广平台,逐步形成适应新型传播环境的高效能阅读引导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在报纸、数字化平台开辟专版、专栏,采用专题、征文、图书连载等多种形式,邀请名家品书、评书、荐书,刊登与读书相关的公益广告和主题读书活动获奖征文,举办优秀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推介活动,反映全民阅读动态,宣传全民阅读工作,使公共服务的触角进一步延伸。“现在很多人读书不求甚解,所以评书、品书引导工作很重要。”王立群认为,应该多举办一些读书讲座、通过媒体的力量多向社会推荐好书。作为读者,也要学会借鉴他人的经验,尤其是一些文化名人、知名學者,从他们的经验之中提升自己的阅读品位。


  在上述几个方面,福建省走在全国前列。从2015年4月开始,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在《福建日报》读书版上开设“每周一期”闽版书评专栏。同时,常年在“书香八闽”读书网、中文书刊网和《福建人》上开设“每周一书”闽版新书推荐专栏。此外,福建省局还开发了福建省全民阅读手机阅读系列平台,该系列平台包括掌上悦读客户端、在线阅读云平台、微订阅服务平台等子平台。在2015年的全民阅读月启动仪式上,率先开通福建省全民阅读手机微信公众号和客户端,平台共设置今日悦读、资讯快报等10多个栏目。


  3、地市级党报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好副刊在全民阅读中的独特作用。


  2010年1月27日,在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报纸副刊取得的重要成绩,希望报纸副刊界主动配合党和国家的重大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报纸副刊在推进全民阅读及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独特作用。笔者以为需要从这么几个方面努力:


  一要端正认识、树立信心,相信党报副刊仍然具有重要吸引力。在对待副刊问题上,地市级党报主要存在两种偏向:一是不分主次,无所不包,什么都做,什么都没有做强。二是干脆取消副刊,将其改成广告专版,用来创收赚钱,其理由是纯副刊读者不多。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认识,或者说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没有深入到本质。其实,“新闻招客,副刊留客”,这句话在信息化、多媒体、快阅读时代依然是适用的。


  文化性是报纸副刊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是其最本质的属性。副刊往往着墨于当地的名人轶事、百姓生活、风土习俗等,于读者而言,地理上具有接近性,心理上具有亲近性。在全民阅读时代,地市级党报的优势是身处地方,贴近基层,和本土文化融为一体。靠山吃山,把本土文化做强做大,是提升报纸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需要。


  二要向副刊办得好的报纸虚心学习.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笔者近年来注意搜寻报纸的副刊来阅读和欣赏,不料从中发现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众多省级党报及其所属子报的副刊上好作品层出不穷,在人们的心里扎下了根,很多读者是因喜欢这些副刊栏目才阅读甚至订阅报纸的,副刊已成为报纸争夺读者的一个重要武器。而一些地市级党报副刊的质量却颇为逊色,有的一连数期甚至数月不见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内容。面对这种情况,地市级党报应认识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文化氛围,是滋养副刊的丰厚土壤。地级市党报副刊理应注重结合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旅游名胜、人物典故等挖掘材料,彰显地方特色、凸显其个性化和本土化。”


  温州日报瓯越副刊的改版,开辟了一条地市级党报突围重生之路,值得各地借鉴。2002年温州日报改版,推出瓯越副刊,每周4个版面,从不同角度反映温州文化这个大主题,包括挖掘历史文化的风土版、推介图书出版的读书版、展示世间百态的人生版、刊发文学创作的文笔版。随着全国范围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副刊适时增加了体现温州本土民风民俗文化的民间版,后又增加了展示书画摄影雕塑等高雅文化的艺术版。如今每周10个版的瓯越副刊加文化周刊,温州日报的副刊版面反而越来越多,领域愈加拓展,内容愈加丰富,成为温州新闻界一个叫得响的品牌。


  瓯越副刊紧扣本土的文化积淀、历史渊源、风土人情做文章,做出了浓郁的地方味、温州味,特别是曾连续5年推出的“创立温州学”专栏,整合文化资源和学术成果,刊发文章数百篇,涉及温州文化、艺术、经济、农业、医药、城市发展等各方面,如《温州曾有过永嘉画派吗?》《明代海内推善弈永嘉棋派居第一》《温州港的盛衰与机遇》《泰顺廊桥发展脉络探析》《温州古代丝绸品牌之路》《源远流长的温州中医史》《温州与海上陶瓷之路》《史上外国人在温州》等一批颇有分量的报道。因在推动温州文化研究的社科普及活动中成绩突出,温州日报副刊部由此受到了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的联合表彰。民间版因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整理,受到浙江省文化厅的表彰,被评为全省5个好专栏之一。


  作者:刘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