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政治教学正文

社会建设视角下对改革开放的重新审视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4-17
  • 阅读量124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绩表明,以不同的时间节点、历史环境、发展任务为现实根据的社会建设思想,对中国社会实现突破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其特定的价值。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角度,深度阐明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以人为本是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一个主题三个切入点,为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建设思想;历史性转变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2-0025-02


  “社会建设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建设思想是与自然相对的整个人类社会的建设,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整个社会系统建设。狭义上的社会建设指的是与经济、文化、政治建设并列的社会领域的建设,是一个具体的发展领域的建设。”[1]马恩经典著作中关于社会建设的经典论述也很多,在西方“危机时代”,马恩通过完善社会不公平政治制度,发挥工人阶级的阶级力量,渗透式地完成社会建设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无独有偶,马恩社会建设思想的核心与中国社会建设发展的过去和今天一脉相承。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伴随着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共产党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之路。


  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就是共产党人围绕着社会建设的主旨思想,制定社会建设蓝图,捍卫国家主权,保障人民权益,保证公平准绳的思想。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大刀阔斧改革开放创新的新时期,是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起点,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日益富裕的新时代。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升华,开辟出新型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建设思想的提出,无疑为中国发展道路的正确抉择、为十几亿中国人民指明方向,解除束缚经济发展的锁链,为富裕、民主、自由、法制的新中国建设提供保障。


  党中央借鉴了其他国家建设方面的经验,同时总结我党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在世界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党和国家不得不面对人民快速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更加意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拿来主义。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能完全照搬进中国体系与制度中,苏联模式也不能成为中国打破眼前瓶颈的武器。新的发展呼唤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使命。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党中央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理论为指导,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成果——毛泽东思想,为新中国的建立及发展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改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临着新的难题。如何在法制并不健全、精神文明遭受破坏仍未恢复,以及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困难时期,开辟新道路,提出新方针。人民需要政策的引领,国家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决定把全党的工作的着重点从今年起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经济工作是当前的最大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2]194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表明党坚持发展的方针战略,团结一致向前看,谋发展。发展是贯穿中国社会前进的主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则是以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发展。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方针得到群众的拥护和响应,同时调动起全社会积极因素,创造出生动活泼的社会主义新局面。


  中国走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中国特色,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党中央制定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方针政策,不断深化各项改革。邓小平指出,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同时也是今后长期工作的重点。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曾是独立的两种经济模式,而偏颇地发展任何一种经济都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邓小平率先打破两种经济孤立的形态,打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从而打破了以经济制度划分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市场经济的确立,奠定了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经济多样化多层次发展。同样,社会从半封闭状态转为开放自由发展态势,中国以大国姿态走向世界经济市场。充足的劳动力优势及丰富的资源促进了世界贸易的长足发展,拉动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党和国家清晰地认识到,我们仍旧是低水平不健全的小康,而小康社会的普及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必须脚踏实地一步步实现。改革开放中,经济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可以通过一些数据体现出来。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2元增长到2014年的636463元,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稳步上升,人民生活日益富裕。摘掉最后的贫困帽子,实现全面小康指日可待。


  二、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是国体的重要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进行经济制度改革的同时,绝不能脱离政治体制而越权完成独立的经济制度变革和文化制度更迭。换言之,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文化改革将虎头蛇尾,国家建设将举步维艰,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務,政治体制的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解决了我党历史残留问题,确定了主要工作方向,打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枪,为我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肃清道路。时代发展呼唤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有理可循的基础,是法制建设的基石,是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有力后盾。会议中,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提出了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发展必须高举的思想旗帜,坚持民主和集体原则,坚持一切向前看,用发展的观点解决新问题,对待矛盾不偏不倚不害怕,自觉摒弃两个“凡是”,按照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解放了长久以来偶像主义的束缚,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思想可能。同时,针对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发展口号进行了重新部署,调整为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根本性的调整,使中国焕发新的生机,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职责,人民跟随党的纲领指示,将目光放在如何改变现有的生活水平,如何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上来。


  1992年党的十四大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独立产权、独立经营、独立负责盈亏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打破了国有企业僵硬的发展模式,更为我国市场经济公平化、竞争化及长远发展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拉开国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对内改革大幕到市场经济的确立完善;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到实现“两手抓”;从推进城市化建设到解决好工农业与新兴产业发展问题,我们感受到一个大国崛起发展并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艰辛和喜悦。人民的幸福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在改革开放中,伴隨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有了长足的发展。


  政治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推进法制化建设。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国家先后颁布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在内的多部法律法规,规范市场化经营,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不受损害,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更加高涨。法律法规的健全还表现在加强党内建设、党员作风建设、党员纪律建设、党内自查自省等,以及宣传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我国法制化发展奠定了党内根基,同时保证了社会风气的积极向上。为了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党提出了“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强调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3]。


  我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当今综合国力比拼的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永葆生机的源泉,只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齐头并进,才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经过百年风雨,我国文化产业百废待兴,改革开放后国家倡导“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从现实主义到朦胧派,从伤痕文学到寻根派,从先锋小说到红色经典,从网络文学到舞台艺术。无论是开放的沿海城市还是相对闭塞的内陆地区,文化以不同的载体和形式在国家的倡导下大放异彩。


  三、以人为本是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


  马克思早在莱茵报时期就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的现状了解到广大穷苦人民的呼声和需要,他倡导平等、自由、法制、民主,实现人作为独立个体存在发展的诉求。中国自古代便有以人为本的雏形,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中国社会建设发展的历史,同样是不断实现广大人民群众价值的过程,改革开放最终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思想水平、社会发展质的飞跃。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经历了同外国列强的斗争,经历了军阀混战,经历了抗日战争,最终推倒了三座大山。人民渴望和平,渴望发展。中国共产党正是代表了人民的意志,了解人民的渴求,才能最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成为我国的执政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探索举步维艰,国家虽然实现了独立自主,但是人民群众的生活仍旧处于较低水平。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走过弯路,积累了经验,也收获了教训,直至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的生活真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变化产生的动力是实现中国人民的夙愿,完成一代又一代中国普通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集中体现在党的政策制定、实施都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时间节点上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为祖国统一、人民不受奴役而战,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最宝贵的财富,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最终在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统一战线中完成新中国的建立。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以人为本具体表现在,充分调动工人阶级力量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虽然人民公社和“大跃进”导致生产力停滞不前,但是这一时期已经将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开始产生大众生产力的萌芽。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为人的创造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后,随着开放程度的日趋加深,无论是经济还是思想都开始与国际接轨,尤其是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保障人民权益的法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不拘泥于现状,进行自由贸易与合法经营创造财富,使中国在短时期内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到制造业、工商业大国的转变。贫穷与一味的平均主义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以人为本就是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最后一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对以人为本的最有力的表达,也是人民群众利益得以保障的法宝。以人为本贯穿于全社会之中,贯穿于我们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是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0.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樊文蛾.中共党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70. 

    作者:徐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