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与精华,是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丰富经验的高度提炼。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课程,然而,一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却忽视了其生活化特点,片面的认为学生多记几个知识点,就能够提高教学成效。事实恰恰相反,没有生活源头,再华丽的课堂不过是一潭死水。因此,内化行知思想,将课堂融入生活气息,让思想品德课堂在生活的高度和深度中彰显魅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在情感共鸣中激活课堂
兴趣是一个人激昂情绪的内在动力,是参与某种事情的心理倾向。具备兴趣的前提下,才能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激发巨大的探索潜能。纵观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师的勾勾画画,圈圈点点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无法唤起学生的参与激情。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换言之,创设生活情境,才能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和心理的共鸣。
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敬人者,人恒敬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节的学习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三个情景剧——《雨天的公交上》、《互喊不雅绰号》、《垃圾的困惑》。播放之后,教师提问,师:说说剧中人物的心情如何?生:被别人喊绰号真的是件很难过的事情。生:所以,为了不让别人喊自己绰号,我们必须做到不喊别人绰号。教师微笑着点点头,师:为了改变剧中人物的心情,我们可以怎样改编剧本呢?教师的追问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生:让公交上那个年轻的妈妈将自己的孩子抱起来,给老人让个座。生:第二个情景剧中让第一个喊别人绰号的学生先道歉,这样纠纷就不会产生了。师: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共同要认识的一个道理……
只有拥有了生活的呼应,学生的心理才能和课堂产生共鸣。在这个教学案例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得到了集中体现,教师以多媒体展示生活化情景剧,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课堂也在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二、运用生活语言,在激情中点燃课堂
教育的语言表达对于课堂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一些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语言表达单一,缺乏艺术性和激情,常常让学生产生厌倦和乏味的心理,课堂效率明显降低。事实上,课堂上最有魅力的语言就是最生活化的语言,教师联系生活实际,让课堂语言生动风趣,通俗易懂,无形中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的心锁定在课堂上,以激情点燃课堂。
例如:苏教版九年级第四单元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课教学中,教师考虑到“所有制”、“公有制”、“私有制”等专业化概念和理性化理论较为枯燥,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上课的时候教师结合生活举例——小明是我国著名企业扬子石化集团的员工,而小亮自己经营着一家超市,小强则在一家美国人创办的电子公司里上班。听完老师的举例,学生们都开心的笑了,人物的名字来自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称呼,不同的工作单位也表示了不同的工作性质,通俗易懂,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
陶行知先生认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以幽默风趣的生活化语言,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变枯燥为生动,变呆板为激情,引领学生跨越思维的障碍,充分的了解了我国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路线。
三、增强生活化体验,在自主中贴近课堂
陶行知先生认为:民主的教育方法,要使学生自动,而且要启发学生能自觉,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他们沿着自己的思考方式前行,获得学习的成就感。然而,有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只专注自己的讲解,学生是怎样的状态,无从把握,也无需把握,这种自我陶醉似的授课方式又怎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为此,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采撷素材,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课《与父母平等沟通》中的“克服叛逆心理”一框教学时,教师组织几个善于表演的学生演了一个小品《妈妈的唠叨》。晶晶:每天上学,妈妈都唠叨“路上小心,别迟到……”天啊!难道我天生是用来迟到的吗?明明:我喜欢李宇春,周杰伦的歌,妈妈总批评我欣赏水平差。娟娟:我也不喜欢妈妈的唠叨,但是我有好办法,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学生投入的表演立刻将所有同学的心“收”进了课堂,大家情不自禁的讨论起来,生:我妈也是这样,总唠叨个没完没了。生:我妈跟晶晶妈妈差不多……
只有最贴近生活体验的东西才能唤起心灵的共鸣。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以小品的形式还原生活情景,让学生产生“我也是这样”的认同感,此时的课堂犹如一块磁石,牢牢的将学生心吸住。
四、链接生活化方式,在交流中开放课堂
陶行知先生指出:在教学中,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教师垄断下的课堂极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教与学无法和谐统一。因此,教师应当立足实际情况,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寻找深入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把思想政治课不再当成一种负担,而是当作师生彼此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杜绝不良嗜好”一节的学习,对于青少年来说,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很多,但是学生真正能“说”出的不过一二。为了扩大学生视野,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特意布置了前置性作业,请同学利用周末时间上网搜集“因不良嗜好导致人生走上歧途”的案例,并利用学生熟悉的微信、QQ,发送同组同学,小组间再利用QQ聊天工具中的“讨论组”功能进行交流讨论,并将最终调查结果汇报给老师。新颖时尚,又贴近生活的交流方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纷纷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前预习效果非常理想。课堂学习开始了,小组之间争着抢着将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展示,几乎不用教师梳理点拨,学生们轻松的总结出了“美好的诱惑”、“中性的诱惑”和“不良的诱惑”三者的区别,并对“不良的诱惑”有了深刻的了解。
内化行知思想,让思想品德课堂彰显魅力
- 投稿小白
- 更新时间2016-06-29
- 阅读量372次
- 评分4
- 赞28
- 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