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政治教学正文

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养成与发展

  • 投稿全球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632次
  • 评分4
  • 44
  • 0

摘 要: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除却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知识目标外,更重要的应是通过在存疑思辨中探索、在生活情境中渗透、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在自主探究中发展培养学生的经济学逻辑思维方式,提高其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思维方式 养成 发展

作者简介:张红宇,女,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副教授。

在《经济生活》教学中,知识目标并不难达到,但基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初衷,我们有责任启发和引导学生学经济、爱生活,养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并正确地运用其指导自身的经济行为,进而真正地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经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在存疑思辨中探索

和传统的教师填鸭式讲授,学生被动、机械记忆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区别,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学会学习和培养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此,在《经济生活》教学中,首要的是激发学生对经济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索的热情,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为了让学生对《经济生活》产生兴趣,在教学的第一节课,笔者并没有直接进入教材内容,而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了两幅图片:一幅是明朝朱载育的《十不足》:“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另一幅是关于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的图示。基于这两幅图片,笔者设置了三个思辨问题,要求小组讨论、交流:1.人类的需求有什么特点?2.拿什么来满足人们的需求?3.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想想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生活得更好?同学们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沿着问题线索,积极地展开分析讨论。这一过程,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为重要的是透过不同观点的思想碰撞,学生们最终自主形成了“需求无限大”——“满足需求的资源很稀缺”——“要科学有效地配置资源”——“必须学习经济”这一逻辑,学经济、爱生活的热情已经点燃。

二、在生活情境中渗透

学生道德智慧的形成和发展是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的,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必须符合“一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成长”这一教学规律。只有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回归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进而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情感共鸣。

《经济生活》“投资理财的选择”这一框题中,为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切身体会和感受诚信的重要性以及不诚信的严重危害,笔者尝试从“成本一收益”分析的角度,带领学生一起探索生活中不诚信的“得”与“失”。在教学中,笔者首先介绍了“成本”这一概念,让学生领会到失信的危害就是不诚信的成本,这种成本不仅包括个人成本,还包括社会成本。然后要求学生分组比较“考试作弊”、“信用卡欠款逾期不还”、“商贩以次充好”、“摔倒讹人”等不诚信现象的成本与收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不诚信危害的认识越深入,挖掘出来的成本就越多、越全面。此时,再将这一巨大成本与获取的蝇头小利之间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两者的巨大反差使学生在唏嘘之余自动形成了对诚信缺失危害严重的理性认知,“修德做事、诚信无欺”的价值理念悄然植入学生心灵。

三、在实践活动中体验

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实践”,提倡“在做中学”,他认为“离开了参与社会实践,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就没有什么目的”。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不应只是完全、系统的理论教学,还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在生活亲历中体验学习。

在学习“多变的价格”这一课题时,恰巧临近中秋节。笔者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布置每组进行两次市场调查:第一次调查安排在中秋节前一周内,要求每组利用课余时间去商场、超市调查月饼价格,侧重考察决定月饼价值量的因素,分析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关系;第二次调查安排在中秋节后的第一天,要求每组重新调查同一商品的市场价格,考察该商品价格节前、节后的变化情况,分析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进而分析价值规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反思商家应该如何确定产量、占领市场、制定策略、推销商品。此外,还要求各组在调查结束后,提交正式的调查分析报告。身临而其境,体验而晓理,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深深体会到参与的快乐和收获的乐趣。每一项活动的亲历体验、每一份调查报告的撰写,都是拓展思维、提升动手设计能力的好机会,都让学生倍加珍惜。

四、在自主探究中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失误就是对学生思维的遗忘。一方面,教师只是单纯地完成授课任务,不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多数学生也已经习惯了依赖于教师的接受式学习。他们不去费心思考“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如何获取知识最有效”、“用学到的知识能干什么”等问题,而是被动地“老师讲一点、自己就往脑子里灌一点”。这种情形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知识沿袭的载体,完全不具备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根本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引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自主探究知识。

在教学中,笔者将“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这一单元作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建构、形成新知的一个重要环节。围绕这一单元主题,笔者提前布置了探究任务,鼓励学生不拘泥于教材内容,放眼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根据关注的热点和偏好不同,自主选择论题、组成探究小组,形成小组共识,呈现探究结果。通过同一小组内和不同小组间的这种合作探究,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政治经济热点问题的敏感度,理解了我国经济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树立了“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使命感;而且使学生关注的问题从个体到国家、从国内到国际、从微观到宏观,拓展了思维角度,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责任编辑:刘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