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政治教学正文

非选择题关键在审题

字号:    

  • 投稿钟可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763次
  • 评分4
  • 44
  • 0

石 鑫(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如果不能把握试题细节,理清题意,那么考试之前辛苦的学习与复习在很大程度上将付之东流。考试结束后,许多学生在总结自己非选择题失误的教训时,审题不认真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条。其实,“不认真”大多只是托词,学生没有形成严谨的审题能力才是问题的关键。不少学生看过题后急于表述,出现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笔者认为,形成严谨的审题能力得益于审题过程程序化、细节化。

一审问法,明确问题的逻辑指向,这是审好题的前提。问题的基本逻辑指向有三类,是什么,为什么与怎么办。解答“是什么”类问题的总体思路可以有两层,一是表层,即现象、材料是什么,二是深层,即本质、知识是什么,典型的问法为“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类问题的总体思路可以从前因与后果两层解答,典型的问法为“为什么”、“作用”、“意义”等,其中“作用”、“意义”是从结果的角度作答,“作用”要注意从利与弊两方面作辩证分析,“意义”要注意从不同主体角度进行全面分析。“怎么办”类问题的典型问法有“启示”、“建议”、“对策”等,这类问题有三种典型的思路。一种是对应问题症结与制约因素,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一种是提出对策;再一种是从主体、途径、手段、内容、对象等角度作发散思维,即从谁通过什么对什么做什么等角度思考对策。

二审知识,养成审题的知识目标意识和知识转换意识,这是审好题的关键。考题提供的材料、提问的方式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提问的内容基本都与所学的知识原理有关,正所谓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所谓审知识,即在阅读分析试题与材料的同时,要思考此题到底在考什么知识,考虑自己掌握的哪些知识原理能解决问题,从而使思维有了指向的目标。学生应善于以掌握的知识为背景,提取问题与材料的有效信息,把问题与材料的有效信息转化为知识关键词,把陌生的问题转换为已学过的知识性问题。此外,要努力克服见到题目都依靠常识与感觉随意发挥,不能迁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毛病。

总之,在打牢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我们要通过强化学生审题中知识目标意识、问题拆分意识、得分点意识与知识材料结合意识,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在知识背景的指引下,从试题问题与材料出发,提取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审题的严谨性与准确性。

(责任编辑:罗松涛)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