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政治教学正文

别开生面巧设境

  • 投稿抓老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509次
  • 评分4
  • 34
  • 0

姜凤

摘要:情境教学因其生动具体的场景、寓教于乐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倍受教师青睐。高中政治课堂中,情境的创设常以“事”、“物”、“人”为依托点。本文拟结合“纳税与征税”一课的教学,分析以“人”为主线的“人物”情境的创设与使用,这种情境创设使学生在感同身受中获取知识并升华情感、内化价值观。

关键词:别开生面 情境教学 情感升华

作者简介:姜凤,女,江苏省南京江宁高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新课程理念下,关注课堂的活力,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情境教学法,已成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出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创设的情境分为不同的类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情境的创设常以“事”、“物”、“人”为依托点。如在《文化生活》“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一课的教学中,有教师用“老人跌倒后扶与不扶”为背景创设情境;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以“模拟青奥会入场式”为背景创设情境,即为“事件”类情境。为彰显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事件”类情境常以社会热点事件或学生生活事件为基本素材。在讲授《经济生活》“企业的经营”一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以“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素材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在感知“小米公司”此“物”的同时,理解知识,则为以“物”为依托创设的“事物”类情境,这类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事实上,以“人”为主线的“人物”类情境,在政治课堂中也时有出现。本文拟结合《经济生活》“纳税与征税”一课的教学,分析“人物”情境的创设与使用。

一、引人人课,别开生面以激趣

教师、学生是课堂的基本构成要素。其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中,师生通过主体间的对话、互动等形式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然而,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生生之间的对话或互动,都具有“单向”、“线性”的特征。如果将这种特征一以贯之,容易造成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知觉”疲劳,从而弱化课堂的实效。因此,在情境创设中以“人”为依托,引师生之外的“第三者”入课堂,能有效打破师生间的静态平衡,为课堂注入新的生机,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新知的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将要进行的学习中。

在创设“纳税与征税”一课的教学情境时,考虑到税收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比较生疏,笔者尝试借助具有活泼个性的“第三者”,以其言行举止调动学生,帮助其理解知识,打开课堂局面。什么样的形象能先声夺人,引起学生特别是南京学生情感认同进而激发他们探究热情?笔者想到了“阿霖”。阿槑是“怀旧的南京话系列小动画”的主人翁,是一个南京土生土长、人见人爱的憨厚男孩。阿槑身上有着每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的缩影。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的经历、犯过的错、吃过的美食、难忘的回忆都被阿槑以动漫的形式演绎得淋漓尽致。其中《城南忆事》之系列作品《老南京话》《辣油馄饨》《捏糖人》等更是惟妙惟肖、深人人心。上课伊始,当笔者将情境主角推荐给学生时,课堂沸腾了。身着南京老头原昧汗衫、招牌式的香肠嘴的阿霖旋即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兴趣的基础。

二、感同身受,渐人佳境以启思

引“人”人课后,人物情境的创设即可以“人”为主线展开。教师在吃透教材与摸清学情的情况下,赋“人”以生命,以情境人物的所见、所思为线索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同身受,带领学生渐入佳境,引领学生且行且思,在与情境人物的共情中达成对教材知识的共识。《纳税与征税》一课下设两目,分别介绍什么是税收、税收的主要种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据此,笔者以税收宣传片《南京阿槑开店记》为背景,创设情境。

情境一:新近失业的阿槑,在老妈的帮助下,开了一家“老南京土菜馆”。成天忙子饭店经营,他竟然忘了办理税务登记。税款被催缴了好几次,也没顾得上缴。这天,税务员老王来到饭店。面对老王,阿槑心里有四个疑问:1.什么是税收?2.我起早贪黑,赚点钱,容易吗!这税,能不能不缴?3.缴税、缴税,缴了这税对我个人有好处吗?4.跟老王这么多年的老街坊了,能不能给个人情打个折少缴点税款呢?

合作探究一(分组):请结合税收的有关知识,给阿槑释疑解惑。

情境延伸:老王在阿髁的店里看到了阿槑的再就业优惠证,建议阿槑申请退税,因为国家对下岗再就业的商户有优惠政策。几天后阿槑到银行,取出了这一年的退税。据悉,为扩大就业,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发出通知(财税[2010184号),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除一些特定领域)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情境设问:国家对下岗再就业的商户扣减实际应缴纳的税款是否违反了税收的固定性?

通过情境一的设置,学生设身处地地了解了税收的含义及特征,加深了对税收相对固定性的理解。

情境二:阿槑失业前,在一家企业打工,月收入3000元。失业后,到相关部门了解到开一个餐饮类的小店,要缴纳的的税种为:1.营业税:收入的5%;2.城建税:营业税的7%(市区)或5%(城镇);3.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的3%。月收入达不到5000元的,免征营业税,同时免征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4.个人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和五级累进税率算。正当阿槑为是否开店犹豫时,了解到为了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国家在全国多省进行“营改增”的试点工作。“营改增”之前,税务部门根据企业营业收入征收营业税。“营改增”之后,扣除企业购买的货物和劳务价值,只对企业劳动新增加的价值征税。阿槑决定果断抓住这一机遇,于是“老南京土菜馆”隆重开业。

合作探究二(分组):1.失业前,阿槑每月要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由2011年9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过去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时超额累进税率由原来的9级调整为7级,除第二级的税率是10%没有改变外,其余各级税率都有变化,首级税率由5%调整为3%,从3到7级每级税率都有所提高,见右图)2.阿槑买彩票,不想中了100万大奖,他该缴多少个人所得税?3.开了“老南京土菜馆”后,饭店年收入10万元,增值额7万元,“营改增”后,阿槑每年享受到多少“营改增”的税收优惠?

通过情境二,引导学生学会计算税收,并在计算的过程中加深对国家相关税收政策的理解,深刻体会开征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与作用。

情境三:阿槑的幸福南京一日游(根据微电影《幸福人间,汇聚点滴》改编)

展示新城市风貌建设成就——正是有了税收的支持,才有了我们美好的南京!

合作探究三:对南京翻天覆地的变化,你有何感想?

通过情境三,借助“阿槑”的眼睛展示新城市风貌,让学生体验:税收、发展、民生,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税收促进发展,发展为了民生,由此激发学生依法纳税的主体责任感:既要自觉反对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依法诚信纳税,又要关注税收的征管与使用。

综上,通过阿槑的所思、所算、所见,学生有效地渐人课堂之境,并且在阿槑的故事里成功地收获到知识。

三、穿针引线,情感升华以固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落脚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情感的体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体验。如果说知识是散落的珍珠,“人物”情境中的“人”就是串起珍珠的“明”线,而学生的“情感”则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暗”线,学生情感的共鸣与升华能使串起来的珍珠更加结实、坚韧。因此,在情境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升华有助于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巩固。

“纳税与征税”一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税收方面知识相对比较简单,重点是要培养学生“认同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牢固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等违法行为作斗争”这一公民素质与社会责任感。在本课的情境设置中,笔者有意识地将情境分为“感知税收”(情境一、二)和“体验幸福”(情境三)两个层次。在学生对税收的基本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后,在情境三的设置中,以阿槑的“一日游”为依托,引领学生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中“体验幸福”,拨动学生“情”的心弦,使学生自然达成“幸福人间、汇聚点滴、诚信纳税、从我做起”的共识。笔者坚信,这种以情导引的“知”与“行”定能常驻学生心间、历久弥新!

(本文系省级十二五重点课题《终身发展理念下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智慧培养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罗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