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政治教学正文

回归生活注重探究

  • 投稿鹿壹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145次
  • 评分4
  • 49
  • 0

——2014年高考文综北京卷第38题的启示

石芳

摘要:每一年高考试题的“亮相”都是高考改革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试题通过话题选择、材料叙述、设问指向、命题立意和考查目标,表达着考试作为教育评价手段对当前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思考。面对这样一座资源宝库、一场思想的盛宴,认真研究、挖掘、领悟试题背后的深刻思想,发挥考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反拨作用,是每年高考结束后的重要工作。本文试图以小见大,通过对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38题的分析,透析新课程高考政治试题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向。

关键词:新课程高考 回归生活 探究 考生为本 学以致用

作者简介:石芳,女,北京教育考试院,助理研究员。

今年文综考试结束后,考生、老师、家长,以及各大媒体热议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38题,“地铁调价进考题”、“社会热点入题,重学以致用”、“题目灵活,贴近生活”等各种评论纷沓而至。在新课程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38题作为一道比较典型的开放性试题,其蕴含的命题思想和试题立意是值得分析和思考的。

1.选材鲜活,关注现实,贴近学生。试题力求选取当前社会生活中有意思、有意义的事件呈现问题发生的情境,引导学生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结合起来,在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互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各领域知识的应用价值。

交通问题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话题。地铁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北京市民,还是外地来京人员,无论是白领阶层,还是工薪阶层,都会乘坐它,包括很多学生自己也都是乘坐地铁上下学的。试题的第1问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感受出发,通过将历经百年沧桑的颐和园、老北京风味十足的南锣鼓巷、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什刹海和王府井等不同区域“文化珍珠”串联起来的地铁线路设计,与地面文化景观浑然一体的地铁站内装饰,以及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等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和思考地铁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新过程中的作用。第2、3问围绕地铁票价与票价听证会展开,网络上、地铁里、饭桌上人们纷纷对地铁票价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和方案,票价改革成为当前市民热议的问题。第4问承接“票价”,进一步思考缓解拥挤的办法。通过调整票价抑制需求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地铁快捷、便利、污染少,不应通过涨价压制这种民生需求,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地铁建设力度,增加供给。因此,吸纳民间资本参与投资成为利用有限财政资金建设更多地铁线路的新思路。地铁的文化建设、票价调整、投资模式等问题,契合了生活中的热点,自然也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们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本题的话题虽然与日常生活相连,但并不是家长里短,而是通过小切口,透视大背景,说明大道理。通过北京地铁的建设和发展,折射北京这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在继承传统和锐意创新中不断发展的脚步。通过为保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召开地铁票价听证会应该注意的事项,彰显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地铁4号线采用的PPP投资运营模式,透析当前的市场化改革。试题将宏大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时代要求,通过鲜活的生活事例展现出来,以小见大,生动活泼。

本题考后,社会反响热烈,很多人都对这一话题产生兴趣,表达看法。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丽梅在《北京晨报》上充分肯定,“地铁票价调整是社会关注度很高的民生话题,把它引入高考命题中探讨,是高考充分关注社会问题,‘特别接地气’的表现。”

2.创设参与探究的环境,体现以考生为主体的思想。在考试活动中,人们一直认为考试机构作为考试命题的实施者和组织者是考试的主体,考生作为被考查的对象是考试的客体。这种主客二元对立的思想观点导致考生主体性的失落与沉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不单纯是被测量、被评价的被动客体,他们同样是独立思考、主动发现、积极探究的主体。本真的考试不是考生消极应答的过程,而是考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造就的舞台,是他们自主性、能动性的一种生机勃勃的展示,是一场激情碰发的创造性活动。

本题试图超越主客二元对立关系的认识,秉持“考试也是学习”的思想,通过新课程倡导的自主、自由、自觉的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考生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判断选择、主动发现、大胆设计,积极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体现了以考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试题体现了从主客体的“接受性”、“对象性”思维向以考生为主体的“参与性”、“此在者”思维的返回。

首先,试题设置的问题情境激发了考生作为主体积极探索的欲望。试题以地铁为话题,熟悉但又新颖的问题情境、生活中常见但又说不清楚的现象都对考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推动着他们以主体的姿态积极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中。两元的地铁票价很便宜是导致车厢拥挤的原因之一,但因事关民生和环境保护,又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到底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就像“催化剂”激发起学生们对问题的惊奇,萌生探寻答案的冲动,充盈发现的兴奋。试题各问之间环环相扣,步步追问,在思维的深化中学生体味着探究带来的精神乐趣。于是,考试的过程不再是毫无生气地被动应答或机械地搬运书本知识的过程,而变成考生作为主体自觉投入、主动思考的能动过程,变成散发着浓厚兴趣和热情的真理探求过程。

其次,试题采用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营造出考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氛围,有利于考生主动参与讨论、积极发表意见。第2问以学生围绕“北京地铁票价涨不涨、怎么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展开,活动中学生采访地铁乘客,了解到乘客对地铁票价的一些看法。乘客所说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听到的声音,这些真实、生动、可信的内容,以及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亲切活泼,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好像亲身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

第三,试题通过研究性学习注重过程性、方法性、思想性的特点,培育学生的主体性。试题的第2问强调过程性思维,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拥挤的车厢、高额的补贴……在当前地铁供需条件下,票价的合理性成为关注的焦点)、收集资料(在采访乘客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看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提出自己关于地铁票价的调整方案)、做出解释(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等过程,推进思维的深入展开。第3问彰显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性向度。本问没有停留于书本上关于听证会召开的具体程序性做法和注意事项,而是透过“做法”的表面现象,超越“措施”的记忆,引导考生分析“注意事项”背后的政治价值观。即依法公示听证会的程序和规则,是为了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保证听证会的程序正当,体现了制度设计中公正、法治的观念。参加代表应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各方比例应合理,要给各方充分表达的机会,体现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的政治价值观。设置记者席,允许新闻媒体采访,体现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思想。第4问突出了方法论原则,通过思考地铁投资兴建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可见,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试题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的显性成果,更加注重过程、能力、思想、方法、态度、品质等隐性价值,这些价值在主体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更为本质的作用。

3.还原生活的复杂性,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和全面看问题的方法。生活世界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世界,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往往是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本题试图将生活的全面、宽广、复杂、综合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来。通过对生活问题相对全面的分析,使学生懂得不能仅仅把生活的某一方面、某一片段当作问题的全部,进行任意的简化或片面的取舍,要辩证、客观、全面地看问题。

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试题在总体设计上,涉及文化、经济、政治等诸多领域,牵涉政府、企业、新闻媒体、公民等多级主体,提出线路设计、站内装饰、文化活动、票价制定、价格听证、投资模式等多个问题,具有较为宽广的视野和较强的综合思维力度。

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上,试题也秉持这一思想。比如第2问通过对问题的解答,使学生明白要想对票价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必须综合考虑不同的角度、方面、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具体来看,乘客甲、乙、丙的看法各不相同,所蕴含的观点不一。乘客甲的话暗示可以通过涨价缓解拥堵。乘客乙认为高峰期和非高峰期乘客对地铁的需求弹性不同,高峰期弹性小,非高峰期弹性大,高峰期可以涨,非高峰期少涨甚至不涨。乘客丙的话表明地铁服务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和较大的社会效益,应由政府提供并承担补贴,不应涨价。即使对同一个人的看法,深入分析也会得出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结论。比如乘客的话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价格变动影响需求量,提高地铁票价将减少乘坐人次,因而可以通过涨价缓解地铁拥挤的状况。第二,坐的站数多的乘客应该多付费,即多坐多付费。在拥挤的情况下,坐的站数越多、时间越长,负外部性越大。经济学上解决负外部性的办法是对造成负外部性的人收税,在此可用多坐多付费的方法解决。第三,多坐多付费还可以从公平原则的角度解释。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既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也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对社会问题的科学决策不是简单的是与否,或只考虑单方向、单方面的因素即可。如果只看到一个方面就妄下结论,会偏于一隅、失之全面。试题通过对饱满生活的再现和对复杂经济现象的分析,投射出要辩证、综合、全面地看问题的深刻哲理。

4.摒弃死记硬背,凸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的记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庞大的信息量使博闻强记成为奢望,学会学习成为必然的追求。新形势决定现代教育评价不能是对知识的静态考查,而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旨在体现这种新的评价观。试题打破封闭、内向型的传统答题方式,交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生活问题,让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综合分析后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是一种任务导向型的试题。对这种类型试题的解答不能像传统试题那样,从线性的、结构化的书本知识出发,通过不加改变地搬运、罗列知识点搭建答题的框架,也不能毫无思维力度地对题面材料抄抄写写或翻版解释。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知识可以拿来就用,学生必须从生活中来,从对生活问题的分析人手,反思鲜活的生活现象,发现生活问题的症结,揭示生活问题的本质,通过融会、贯通、重组、综合已有知识,迁移到生活情境中去,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措施或建议。可见,新课程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不是学生所记忆的概念原理的数量多少,而是是否具备准确地运用概念原理来解释某种现象,或者在与问题情境的“互动”中将此概念原理与其他概念原理建立有机联系,并将它们高度组织化地运用到某个问题解决中的能力。

5.开放多元,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新课程下的高考试题不应是一个绝对化、标准化的封闭系统,而是开放、灵活、生成的流动体系。试题不能成为约束学生思想、限制个性的工具,而应为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展现自身独特生命力的舞台。

本题通过设置开放的问题域、多层次的素材、灵活的设问,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考,留给学生广阔的发挥天地。仍以第2问为例,试题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赋予学生个性化表达的机会。学生的生活体验、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兴趣关注点各不相同,他们不必拘泥于单一的思路或囿于题面材料的限定,而进行个人观点的表达。试题的答案开放多元,回答“涨”、“不涨”、甚至“降价”都是可以的。从实际答题情况看,涌现出很多有创意的见解。比如有的学生从公平原则出发,出于收入分配公平、照顾弱势群体的考虑,提出推行学生票、老年票等票制。还有不同的学生针对同一现象运用不同的原理,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比如有的人从负外部性角度考虑,认为多坐多付费,而有的学生则从替代品角度,提出乘坐5站以内的应该多付费,因为5站以内完全可以选择公交、骑车等地铁的替代品出行。试题打破了标准化答案的统一限制,由封闭走向开放,赋予学生相对宽松、自由的答题环境,使不同层次、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都有话可说,从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试题在鼓励多角度、多元化分析的同时,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并不纷乱。考虑到阅卷中的公平合理、可操作性,同时突出开放性试题注重思维灵活性、逻辑性、创造性的特点,第(2)题采用等级评分法(总体评分法)和要素评分法(分析评分法)相结合的方式,分级、分项设置评分标准。首先,针对学生作答中表现的思维水平的差异,对不同的思维层次赋予不同的等级分值。等级评分使思维全面、考虑周全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提出单一方案,并给出单一理由的,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数。但是由于地铁票价关系到不同群体的利益、社会公平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等诸多问题,学生如果能够对问题加以综合性的解读和分析,站在全局上统筹、梳理清楚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提出综合性方案,或提出单一方案,但进行综合全面的理由分析,则体现出更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更高的分数。其次,试题将作答行为分解为若干要素,对这些要素分项分层次做出评价。评分要素主要围绕观点、理由、论证三个方面展开,同时对每一方面都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划分每一方面行为表现的不同水平。分等级、分要素刻画学生作答行为的评分方法,能够相对清晰、准确地界定学生在开放性试题中所表现的能力状况。

(责任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