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政治教学正文

探究思路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 投稿笨笨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282次
  • 评分4
  • 10
  • 0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的解答对于提高高考文综成绩至关重要。本文结合2014年浙江省高考文综政治主观题的分析,从把握设问信息中的四个要件(知识指向、材料指向、主体指向、设问类型),解读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三种主要方法(层次角度法和重点句关键词法、知识要素出发法、材料与知识互动法)以及答案书写的三方面要求(答案要点的排列顺序、不同类型试题的书写要求、答案书写的训练方法),探讨了提高学生解答主观题能力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主观题 解题能力 例题分析 方法步骤

作者简介:苏跃民,男,浙江省丽水学院附属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思想政治高考主观题,侧重理论联系实际,既是对考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也是对考生分析、理解、探究能力的检验。有些考生从考场出来往往感觉良好,但实际得分却并不高。本文试图以2014年浙江省高考政治主观题(下文中标明出处的除外)为例,结合自己高三复习教学实践,探讨提高学生解答主观题能力的思路和方法。

一、提高解读设问信息的能力,是解答主观性试题的出发点

一道主观性试题,从其结构看包括材料、设问和答案三部分,解答试题应从何处人手?笔者认为从设问人手,带着知识和问题阅读材料,有助于提高解读材料的效率。那么,应如何解读设问信息呢?

1.要了解设问信息中包含的基本要素和表现形式。设问中的信息一般包含四个要素:知识指向、材料指向、主体指向、设问类型,其表现形式一般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我们可通过下表解读2014年浙江文综卷政治主观题设问的四要素和表现形式:

2.要掌握解读各个指向的基本方法。

(1)知识指向。显性的知识指向一般用“运用……知识”“根据……知识”“从……(知识)的角度”等来表述;隐性的知识指向一般有机结合在设问中,如41.(1)问“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有的知识指向与设问结合得更为隐蔽和巧妙,我们只有通过分析设问中的特殊主体、关键词语、学科专门术语等才能确定。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Ⅱ38.(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明为什么要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并分别说明人大和政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这里的知识指向粗看是整个政治生活模块,但通过分析设问中的特殊主体“公民、人大、政府”和关键词语“保护”、“个人信息”就可以明确具体的知识指向了;还有一种知识指向则处于显性和隐性之间,设问形式为“运用……的有关知识”或“蕴含了……的哪些知识”,如,42.(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这里的“有关知识”说明不是“文化与生活”单元的全部知识,是与材料指向“中华美食文化的影响”有关的知识,也就是“文化的作用”方面的知识。

(2)材料指向。显性的材料指向一般表现形式是“结合材料”或“结合材料一”、“结合…材料”如“结合浙江经济和治水现状”;有的设问还会在“结合材料”的基础上,再加上限制范围的文字,如41题,两个设问虽共用一个材料,但第(1)问指向材料的前半部分“美食的创造”,第(2)问指向后半部分“中华美食文化的作用”。隐性的材料指向与隐性的知识指向类似,会把材料指向巧妙地结合在设问中,如40.(2)“运用公司经营与发展知识,简述B集团华丽转身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3)主体指向。设问中包含主体词语的属于显性形式,如40.(2)、(3)的主体分别为企业和公民,隐性形式是指只在材料中出现主体词语的情况,如41.(1)设问中并未出现主体,但我们可从材料中得知是“美食创造者”。一般来说,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主体更为明确,而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却不太明确和注重。

(4)设问类型。基本的设问类型有三大类,每大类又包括多种具体的设问形式,如“是什么类”有“指出……的信息”、“指出……反映的现象”、“材料体现了什么知识”等;“为什么类”包括“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据、理由、原因”、“意义、作用、影响”、“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知识的”等;“怎么办类”有“得到……启示”、“应采取……措施”、“应有……态度和行为”等。我们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判断其属于哪一种设问类型。

二、解读和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是解答主观性试题的关键

正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有利于做到材料和知识的有机结合,有助于缩小和确定答问所需的知识范围和主体指向。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层次、角度法和重点句、关键词法。层次、角度法就是针对设问指向范围内的材料进行层次划分,或者根据设问指定的角度进行层次划分,然后找出与知识指向相对应的内容。这种方法适用于层次比较清晰或角度明显的材料。如40.(2),根据材料指向“B集团华丽转身”可将材料三划分为三个层次:从再生造纸起家的B集团,遵循国家产业导向,把发展战略重心放到污水污泥处理及相关产业上;十年来投入10多亿资金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工艺技术和配套设备,破解了污泥干化处置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实现了华丽转身。如今,B集团不仅经济效益良好,而且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得到社会认可。与这三个层次相对应的知识分别为: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j/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重点句、关键词法也就是在对材料划分层次的基础上,在各个层次中找出与学科专业术语、知识原理中的关键词相近、相似、相关的词汇,找到与知识指向相关的重点句子,以更好地联想相关的知识原理,为组织答案作准备。如,在上面材料中划出的带点词汇和句子。

2.知识要素出发法。当试题材料过于简单或者很混杂的时候,就很难划分层次、角度了,运用重点句、关键词法往往也不能使答案全面,此时我们可以运用“知识要素出发法”:即根据设问中的知识指向,全面回忆该知识所包含的各要素,然后从这些知识要素出发,寻找对应材料,甚至在现有材料基础上作必要的归纳、推理、联想和拓展,或对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建立知识与材料的联系。如41.(1),与材料指向“美食的创造”相关的材料主要是: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上述与知识指向直接相关的材料是带点部分内容,而关键词“就地取材,应时而作”对应的知识为在发挥意识能动作用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其他的知识似乎都联系不上。但我们可从该知识的构成要素出发与材料建立联系: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美食的创造需要进行食材的获取、辅材佐料的搭配、烹制方法的选择;人们能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创造出本来不存在的东西——美食的创造是意识指导下利用、改造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就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就地取材,应时而作。

3.材料与知识互动法。在材料比较混杂、知识指向又比较宽泛、且需要读取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即需要从所给材料中归纳、推理、提炼出与知识指向相关的新信息)的情况下,往往需要经过从知识到材料、又从材料到知识的多次互动、对照比较,才能确定材料与知识间的联系。例如41.(2)“中华美食文化的影响”涉及材料主要是: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在找出带点关键词和重要句子后我们明确,中华美食与纪录片是中华美食文化的载体,人们在品尝美食和观赏纪录片时可感受其文化的作用。这里的主体是:个人、家人邻里、远客近友、食客、游子。经过材料与知识间的多次互动,可建立知识与材料间的如下联系: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家乡美食,可以感受美食承载的亲情乡情友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化对经济具有重大反作用——纪录片播放,无数食客闻风而动,有利于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品尝家乡美食,观赏纪录片,感受其承载的文化,平添乡愁,引发对家乡、祖国的热爱,陶冶情操,激发精神力量。

三、掌握答案组织方法,是提高解答主观题效率的保证

1.答案要点的一般排列顺序。首先,按知识要点的顺序组织答案。因为书本中的知识要点顺序,基本上也就是客观事物发展的顺序,是逻辑思维的顺序,是人们想问题、办事情的一般顺序,所以按知识要点的顺序组织答案是最常用的答案组织方法。如40.(2)、(3)和41.(1)、(2)的参考答案要点都是按相关知识点的顺序组织排列的。其次,按材料的层次顺序组织答案。当试题选取的材料层次清晰、界限分明的时候,答案要点可以按照材料的层次顺序排列。例如,2014年四川卷文综卷l3.(3)“结合材料三,运用‘我国的政府’的知识,说明G省是怎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其参考答案就是按照材料中“G省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措施”的顺序编写的。最后,按照思维的逻辑顺序,采用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组织答案。措施类问题,先综合(总),后具体(分),先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后具体要求、做法;依据、意义类问题,先现实后理论依据意义,先从材料概括对具体事物的意义,后推广至对同类事物、一般事物的意义。如2014年山东文综卷40.(1)“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意义。——有利于拉动消费;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2.不同类型试题的答案书写要求。答案要点的内容共性为“知识十材料”,但设问类型不同,答案要点的具体表述形式也不同。首先,是什么类试题的答案编写方法。设问为“指出某某经济信息”,一般按照材料或图表顺序,用文字概括材料、描述图表所体现的经济现象,并归纳所反映的问题或本质即可;设问为“指出材料蕴含的知识原理”“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一般写出相关知识即可,不必与材料挂钩。其次,为什么类试题的要点书写方法。①设问为“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某观点(知识点)的”,一般可用“某部分材料十体现了十某知识元素”或“某知识元素概述十某部分材料与该知识元素具体内容的有机结合”;②设问为“运用某知识简析某材料(现象、观点、措施)”,一般可用“某部分现象(观点、措施)+体现了(反映了、符合或不符合、违背了、否认了)+某知识元素”;③设问为“结合某知识(或从某知识的角度),说明某观点、做法的依据、理由、原因或正确性”,一般可写“践行某观点、落实某措施是某知识元素的必然要求”或“某知识元素十要求十践行某观点、落实某要求”或“某观点、措施十符合十某知识元素”;④设问为“运用某知识分析(说明、阐述)践行某观点、落实某举措的意义、作用、影响”,一般可用“践行某观点、落实某举措十有利于(有助于)+某知识元素”或“践行某观点、落实某举措十对于某知识元素十具有促进、推动、影响作用”。最后,怎么办类试题的答题要求。一般的答案包括“理由(原因)+主体十做法”,即从材料中概括出理由、原因,主体对此应该怎么做(根据知识指向中的内容来确定,但也可以是与知识、材料相关的具体措施)。如40.(3)答案“‘五水共治’是民生大事,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因此,每个公民都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积极行使知情、表达和监督等权利,自觉履行生态保护义务……”。其他答题思路还有:①从材料中例举的现象、问题,推出相对应的措施,包括知识指向范围内的指导思想、原则、态度、总体要求、具体做法等;②从材料中个别主体的具体做法,抽象出同类主体的一般做法(可在知识指向中找根据),如40.(2)“B集团华丽转身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3.答案要点书写的训练方法。从答案要点的共性“知识十材料”看,答案要点书写的训练可以从体现型人手,循序渐进加大难度。具体可选择经典高考试题进行题型转换和变式训练,如对40.(2)我们可以编写如下变式试题:①指出B集团华丽转身体现了公司经营与发展的哪些知识?②B集团华丽转身过程是如何体现公司经营与发展知识的?③结合材料,运用公司经营与发展的知识,分析B集团华丽转身的原因。④运用公司经营与发展知识,阐述B集团华丽转身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启示。根据答案要点书写要求,上列试题的第一个答案要点可依次写为“(1)企业发展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遵循国家产业导向,把发展战略重心放到污水污泥处理及相关产业上体现了B集团首先确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3)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要求B集团遵循国家产业导向,把发展战略重心放到污水污泥处理及相关产业上”——“(4)B集团遵循国家产业导向,把发展战略重心放到污水污泥处理及相关产业上,最终实现了华丽转身启示我们,要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必须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让学生按照前述要求编写答案要点,虽有点机械死板,但对于培养学生答题能力的初始阶段来说却是必要和有效的,在后阶段则可以指导学生将知识和材料进行有机结合、甚至巧妙融合,那是解答主观题的另一种境界了。

(责任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