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生命之轮》
康雅琼(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美国学者伊丽莎白·库伯勒一罗斯( ElisabethKubler-Ross)的著作《生命之轮》,讲述了作者在数年时间里照顾病患儿童、艾滋病人以及老年患者的经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在这段经历中,作者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死亡,这促使着她不断地去思考关于生与死的问题。这类终极思考不可谓不深刻,比如她谈到的关于生命的意义以及对死亡的独特看法,就十分发人深省。同时作者在对待不同病人时所表现出来的善良与爱,自然又使笔者联想到教师这一职业。
我们经常会把医生与教师这两个职业放在一起比较,因为这两个职业有着共同的使命——医生视救死扶伤为天职,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医生从肉体上挽救人,教师从灵魂上塑造人,他们都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从我们出生开始,就受到他们的百般呵护。笔者认为,真正的教育应当充分展现对他人的爱与责任,这是一种超越生死、启迪灵魂的过程。它通过一种接纳的方式鼓舞人,从而集中体现人类的“善”。
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我们每个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都首先取决于个体生命的存在,所以说个体生命是教育的基础,灵魂的启迪则是教育所寻求的目标。教育是为了唤起生命的自我意识,启迪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实现个体生命的延续。每个人都需要通过教育的方式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从而使他自身成为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世界中,每一个生命都具有自身的多元化和复杂性,教育需要用它的包容性和创造性不断对人进行引导,使人成为更好的自己,使人与世界最终和谐相处。都说医生是离生命和灵魂最近的一类人,其实教师又何尝不是?
在这本书中,作者虽然没有用华丽的词汇修饰她的一生,但每一件细微的事似乎都能给我们带来温暖,并产生强大的正能量。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正是这些细枝末节处所透漏出的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病人的责任深深打动了我们,才会使读者的眼眶为之湿润,心灵为之震撼。正如作者所说:“生命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爱。”①爱贯穿了作者的一生,指引她做出有意义的选择——在内心抉择是否抛开危险去营救战区人民时,在遭受大部分人的冷眼却仍然坚持为艾滋病儿童搭建爱心平台时,在冒着违规的危险努力满足病人生命最后一刻的愿望时,我们看到的都是爱的力量。而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又能从中体悟出什么呢?我想,是在这个岗位上的一份爱与责任。古今中外对教育的目的曾有过许多探讨,也有着不同的结论,但归根到底都是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而何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笔者认为,这个人一定是充满了对社会的责任,能够温暖这个社会并且造福于他人的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极其重要——他们既是诊断者、传授者,又是指导者和评价者。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教育是以人类个体的未完成状态为起点,教育是一个引导人自我完善、人性丰满的过程。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在教育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完善的,而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掌握受教育者各个方面的情况和特点,这就像医生对病人进行彻底的诊断,发现其病症才能对症下药一样。在传授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传播思想和知识,更应该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也正是终身学习的四个支柱。教育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但不是每一次教育都是成功的。一个人的爱心和善良非常重要,即使未能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凭着你的爱心和善良,你也能为社会、为周围的人做事,至少不该对社会、对周围的人构成危险。在学校和家长看重孩子学习成绩的今天,马加爵事件、刘海洋事件等应当引以为鉴,我们是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健全的人格?毫无疑问,教育是为了让生命个体在社会中获得完善;而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使人的自我完善获得最终实现。
作为每一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爱与责任意味着接纳学生。每个人在出生时都如同一张白纸,需要他人为其润色。抛开天赋不谈,每一个个体其实都拥有平等的权利;同时,每个人又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他们从出生起就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自身个性特点,如同胎记一样为我们打上不同烙印。作为教师,要学会用心接纳,接纳每一位拥有平等受教育权和独特个性的学生。如果只看学习成绩,忽略一个受教育者在其他方面的个性培养,甚至以成绩来区分好学生和差学生,便严重违背了教师的根本职责。身为教师,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京师范大学校训),绝不可以偏狭之心去对待自己的学生。
教师应学会接纳每一位受教育者,这需要教育者通过扩大认知背景和积极赋义的方式,接纳每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虽然也是普通的个体,但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所以也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在遇到无法控制的情绪时应学会寻找代替的想法,旧想法和偏见会随之自然淡化。我们对己对人往往执行着双重标准。然而,不能忘记的是,我们都是别人的他人,所以要试着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他人。教师和医生更需要宽容对待他人,接纳别人的不完美,并一起努力改善。“你并不需要一个专门的古鲁( gurus)或精神导师来帮助你成长。什么人都可能成为你的老师——孩子、绝症病人或者是一位女清洁工。勇敢地对别人敞开心扉就是对他最好的帮助,这是世界上任何理论和科学都无法比拟的。”(第138页)因此,敞开心扉,就是最好的接纳。
如同作者所言,医术并不是万能的,一个医生可以给予病人最大的帮助,其实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善良、关爱他人、善解人意并且充满爱心的人,因为拥有一颗悲悯的心,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教师也一样,一个学科的相关理论固然重要,但教育者更应该懂得的是人性,懂得真正以一颗关爱之心帮助、倾听他人,理解那些有需要者的孤独、不幸和恐惧,这比懂得许多的技能、教学法、专业知识还重要。古今中外一直都有关于性善论、性恶论的争论,但笔者认为,善是可以不断积累和培养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超乎自己想象的善,它让我们不求回报地付出,不带偏见地倾听,并且无私地去爱。”(第244页)医者仁心,育者善心,他们都是个体生命的工程师。对于教育者来说,他们首先需要具备的是一颗慈悲之心,然后用接纳的方式,充分展现对生命个体的爱与责任,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使他们成为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责任编辑:罗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