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政治教学正文

在《文化生活》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 投稿Andr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317次
  • 评分4
  • 93
  • 0

郭绍仪

摘 要:人文素养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内在品质。它体现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切,追寻人生美好的境界,提倡关切生命、维护人的尊严。与此同时,高度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其实质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关怀。《文化生活》本身的“人文”气息特点和课程内涵能够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视角,从美学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转变教学策略,增强生活体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深入钻研《文化生活》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人文素养 教学 提升

作者简介:郭绍仪,男,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提高能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清楚“如何做人”,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解决好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使每个人的智力、德行、情感、身体达到和谐状态,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每个人所具有的人文素养,主要通过对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起来。良好人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文化也在悄无声息地对人们进行着熏陶。《文化生活》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必修模块之一,通过介绍各类文化现象,引导学生走进文化生活,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明确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和文化欣赏的水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文化多样性的魅力;传承不同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肩负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文化使命;在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中学会选择,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在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文化生活》模块知识,能够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文化生活》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依据和优势

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也在不同程度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如果教育缺少人文内涵,将会导致学生认知结构片面化,协作意识不强,感恩意识欠缺,社会道德感与社会责任感有所降低,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最终将会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长远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是时代的要求。《文化生活》课程担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责任,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应结合时代特点,努力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化生活》教学课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是人文素养提升的基础,没有知识的学习和环境的熏陶,人文素养培养只是纸上谈兵,很难有成效。《文化生活》教材既有文学气息,展现诗情画意;又有思想内涵,触及灵魂深处。教材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教育资源,蕴含着作为人文素养核心的人文精神。该教材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展现色彩纷呈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体味文化,思考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提高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透视文化的多样性,拓展学生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进行探讨,使他们领会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在帮助学生理解、赏析和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过程中,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与人文素养。

二、《文化生活》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和策略

1.创新教学视角,从审美教育角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艺术家”,艺术审美素质是一个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但人们发现美、感受美甚至创造美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获得。因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审美不但需要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心灵的感悟。《文化生活》中的审美教育是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情操,在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审美愉悦的感受之中,达到人文素养的提升。《文化生活》教材内容中介绍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展现文化多样性的豫剧、吕剧、川剧以及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体现传统文化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显示顽强生命力和无穷魅力的汉字,以及《易经》、《论语》等古代经典中关于中华民族祖先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不可多得的素材。借助这些素材,我们可以在《文化生活》课程教学中使用情感教学法,通过情感的桥梁和媒介,不仅可以满足教学本身需要达到的知识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与丰富的情感。当他们具备这种情操和情感时,就会自然而然抵制假、丑、恶,满怀激情地追求真、善、美,做一个高尚的人。这种教育不仅体现美的意蕴,而且能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在讲授“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时,笔者适时选择宁波的代表剧种——甬剧的事例。谈到甬剧从清代形成之初到现在,经历了剧目题材的扩大、曲调丰富与发展,从清装戏过渡到西装旗袍戏,并在改编真人真事题材上成功创新。通过这一教学环节,既让学生体会到文化创新的意义所在,又让学生感受到甬剧之美、家乡之美,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2.转变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理念要求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因此,《文化生活》模块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并挑选具有真实性、积极性、代表性的生活片段,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学习如何正确分析文化现象,理解文化生活的意义;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得到体验和感悟,感受生活的意义,在情感体验和矛盾冲突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事物的能力,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认同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通过这种方式切实贯彻新课程倡导的“以生为本”理念,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具有人文色彩的《文化生活》教学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又要充分选择学生经历的生活事例,分享学生的生活经历,关注他们的情绪波动、情感变化、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帮助他们进行自我体验,在体验中提升人文素养,为学生进入、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这一内容时,笔者请学生回顾暑假的生活经历。学生们畅所欲言,如有同学去杭州西湖,感受西湖的魅力;有同学去云南丽江,感受玉龙雪山的神奇。在笔者适时引导点拨之下,学生们自然而然发现自己在进行着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原本抽象的文化传播含义和途径这些知识难点也在讨论声中被化解;同时在欢乐的氛围中,大家感受到各种文化的差异,增长了见识,升华了情感,也体会到了文化交流的意义。

3.深入钻研《文化生活》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知识的积累是人文素养提升的基础,离开了知识载体和文化熏陶,文化素养教育将会变成一纸空谈。教师在教授《文化生活》课程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该教材包涵独特的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传统文艺思想,优良的传统道德操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无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需求,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芒。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如在学习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时,我们可以列举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以及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这些思想以及杰出人物的形象能够使学生的灵魂得到洗礼,从而在《文化生活》教学内容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

同时,政治教师应灵活运用教材,领会教材编制的精神实质,充分挖掘能体现《文化生活》教材内容的教材资源,尤其要考虑到当地优秀的教材资源,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比如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在探究“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引入了宁波本地非常重视“孝慈文化节”事例,讲述了宁波“慈城”这个地名由来的典故,并且向学生阐述了宁波如何对我国的传统“孝”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最后让学生讨论该如何实践并创新“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这些原本说教的环节,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本土化设计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这一教学设计,不但真正使学生感受到“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重要地位,更激起他们对宁波“孝”文化的探究欲望与自豪之情,真正起到升华情感的作用。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既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也是《文化生活》课程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不懈地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教育,一定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从而拥有美好人生。

(责任编辑:罗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