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政治教学正文

“乐享网络交往”教学设计

  • 投稿豆豆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613次
  • 评分4
  • 94
  • 0

王 芊(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按照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引领学生从家庭、学校交往扩展到社会交往,享受健康文明、积极有益的网络交往。让学生在参与网络生活的过程中,初步理解网络世界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地做出选择。同时能够认识网络世界和社会生活一样,有必要的规则,作为网民必须遵纪守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理性分析:初中生是媒介信息最广泛的接触者,他们既参与构建网络文化,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他们爱上网,查资料、玩游戏、养电子宠物……很有用,很好玩。同时,因为网络的虚拟、间接性特征,让初中学生可以宣泄心中的偏颇、片面,似乎给他们带来了区别于现实生活的自由。

调查分析:结合校园网的问卷调查发现,对于网络,学生有三种认识趋向:一是认为网络交往是不受约束的;二是认为网络交往有约束,但因其是虚拟的,所以自己可以违背;三是认识网络交往受道德与法的双重约束,自己能做到。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思路:畅游网络、审视网络自由、维护网络自由。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

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

浏览校园的贴吧,了解学生的网络行为,搜集教学素材,制作本课时PPT课件。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全面而辩证地认识网络自由,逐步树立维护网络自由的自觉意识。

教学难点:强化学生的正面认知,能将思想意识更好地转化为实践行动。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网络超越时空的自由与触及心灵的温暖,并在材料的引导下评价他人、审视自我,全面而辩证地看待网络自由,进而构建一种要通过自身行为净化网络空间的自觉意识。

2.能力目标:

学生在情境中探究、追问,拓宽思维的深度及广度,并能从心理、道德、法律多角度地看待问题。

3.知识目标:

学生充分认识网络交往比现实交往提供给人们更多选择和自由,但这自由不是绝对的,网络交往同样要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畅游网络

导人:最近经历了三件小事让我深有感触。今天想就这三件事听取一下大家的意见,看看我该怎么办好?

第一件事:“远在广西的好友要过生日了,我想给她寄一个水晶饰品作为生日礼物。”

第二件事:“我喜欢绣十字绣,还爱把自己的作品用照片和文字记录下来,希望能和更多人分享。”

第三件事:“表妹要生孩子了,可家里人正在为宝宝的名字发愁。现在重名现象很严重,也带来很多麻烦。该怎么避免?”

提问:1.请给出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

2.大家最后都将方法归结为网络,那么网络和其它方法相比有怎样的不同?

3.购物、写微信、查资料、浏览网页是我上网必做的几件事。你们上网必做的事有哪些?你们的爸爸妈妈他们上网又做些什么?

4.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们,大家的想法差异很大,需求也各不相同,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热衷于上网呢?

活动总结:网络超越了时间与空间,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喜好,选择自己的交往行为,网络世界让我们享受到更多的选择和自由。

设计意图:利用材料“我该怎么办?”给出教师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三件事,请学生们提供解决办法,引出网络话题。老师、同学们、同学们的爸爸妈妈,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龄,大家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投身于网络当中呢?网络满足了我们什么?通过这样的一个设问,学生对于网络的正面认知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从而带动出一种“畅游”的味道。

过渡:网络的自由似乎还不仅仅表现在满足了我们各种现实生活的需求,它还在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触及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就有这样一个网站,“mydeathspace. com"(我的死亡空间),类似于数字殡仪馆,页面是死者生前亲自布置的页面:他们喜爱的歌还在播放,他们的文字还在那里,顽皮的照片,恶作剧的录像,一切遗落在日常里的泪与笑……只要家属不请求撤除,这些字节会一直保存在服务器上。他们最后的登陆日期会一直定格在某日某时,永不更新。一个个戛然而止的人生,但他们的灵魂似乎还深锁在虚拟空间的深处,爱他们的人时时可以回来探访。

提问:1.看了这样一段文字之后,你的心情如何?

2.这样一些网络空间的出现,它的意义何在?

3.什么样的人会想到创建这样一个网络平台?

活动总结:完全灰暗的界面、一个以死亡为主题的网站,看似冰冷,实则温暖。它的网页上永远凝固了死者生前鲜活的一面,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精神和灵魂。而对于逝者的亲人们来说,这里是一个弥合内心创伤的避难所,能帮助他们战胜内心的惶恐与孤独。也正因为这样一些空间的存在,网络展示出了温暖、人性的精神关怀。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帮助学生不仅关注网络带给我们现实生活的方便,更需要体会网络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借助材料和问题思考,学生之间有一个相互影响和引导的过程。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创建者要借此来克服自己内心的痛苦,在相互倾听的过程当中他们会逐步意识到这行为既是为了自己,同时也是在关怀那些有同样心理需求的人。由此,学生们实现由自我世界向他人世界的过渡。本环节两段材料,一个关注网络带给我们现实生活的方便,一个凸显网络对于人们心灵世界的影响,这就完成了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深化。

第二环节:审视网络自由

过渡:我们刚才的分析始终没有脱离网络自由这样一个主题,在网上自由的表现形式多样。比如“百度贴吧——某某中学吧”的论坛,这上面有五花八门的主题、天马行空的回贴——我们来看一下:

帖子标题:为s老师盖楼!

帖子内容:狂顶s老师……

必杀技是拖堂……

回帖1:可以不夸张地说,s老师是我所遇的最优秀的老师之一,口才很好,的确,书面点说就是讲课清晰流畅,经常旁征博引,善用类比,让复杂的抽象的都浅显易懂……

回帖2:烦她!!!!!!!!!!!!!!!!!!!!!!!!!

唠叨,记性差……

提问:1.如果换一个环境,他们还会这样自由地来评价自己的老师吗?下面我们借助表格来做一做分析:

2.请大家对表格中的四种情况进行排序,哪种情况最不可能说,哪种情况最有可能说?你的依据是什么?

活动总结:网络交往的虚拟性、隐蔽性、间接性让人们感觉在这个交往空间当中自己更隐蔽、更安全,可以更“自由”、更肆无忌惮地宣泄内在的情绪。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给出了贴吧里的帖子和学生的各式言论。设置了四种情境,让学生们进行分析。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们的真实心态是——我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有时我还是忍不住在网上这样做了。那我们究竟该如何把握网络自由与规则之间的辩证关系呢?面对这个问题,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出了下一段材料。

过渡:有这样一个女孩就将这“自由”付诸于实践,我们一起来看这段材料:

2008年5月21日上午,一段长4分40秒的视频出现在视频网YOUTUBE上。视频中一女孩身处网吧,用很轻蔑的口气大谈对四川地震的看法。网站没有颜色、电视里全是灾难报道、哀悼日让她玩不成游戏,成了她抱怨的理由。

提问:如果你看到这个视频,心里会是什么感受?能具体解释一下你的情绪吗?

活动总结:网络世界同样要受到现实规则的约束,网络不是滥用自由的天堂。

设计意图:对于女孩在网络上滥用自由的行为你们怎么看待?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使学生们形成对于网络自由的辩证认识。在网络上自由不是绝对的,它同样要受到规则的约束。这个观点是基于学生自己的思考而生成的。

第三环节:维护网络自由

过渡:这个女孩的行为最终难逃法律的追究。

在上传视频后不到1个小时,网友们不能接受她的这种行为,开始通过女孩的上网IP地址,找到上网的具体地点、QQ号和QQ空间。而后更详尽的个人资料也被网友们发现,包括她的年龄身份、家庭具体情况等。就在当天下午的1时,沈阳市公安局苏家屯区分局根据网上提供的该女子的信息资料,在一家网吧将其抓获。

提问:随着警察机关的介入,关于这个事件似乎也就划上了句号。但是这里还有一个疑问,经历了这样一连串的事件之后,这个女孩的生活还会和以前一样吗?

活动总结:她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但等待她的更主要的是人们的舆论指责,所有的道德评判都将给她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影响。

提问:1.这个事件警示我们:每一个网络参与者,在选择自己的网络行为时,不妨反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网络参与者容易重蹈覆辙,成为下一个“她”?

2.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看贴吧,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网络行为。“中学贴吧”是一个属于同学们的网络交往空间,我们在上面的某些网络行为是不是坚持了“不伤及他人”的行为底线?

3.要想更好地维护网络自由,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网络参与者?请给出网络宣言。

活动总结:网络是一个由网络参与者共同构建的交往空间。我们在选择任何网络交往行为时不能仅仅以个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每个网络参与者都必须要有一种“不伤及他人”的行为自觉。只有这样,网络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人都愿意参与的交往空间。

设计意图:该如何从上一个环节中的评价他人重新回归到审视自我呢?通过对视频材料的进一步挖掘,结合问题思考,什么样的网络参与者容易重蹈覆辙,成为下一个“她”?学生们结合之前所思、所学,会从道德、法律、心理等层面给出分析。当学生们能深刻地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时,实际上他们已经为自己今后的网络交往行为确定了方向、划定了界限,实现了由审视自我到评价他人,再重新反思自己的过程。

专家点评:(金利,北京市教育研究院,中学高级教师)

《乐享网络交往》-课的教学设计,环节清晰而逐层递进、资源鲜活而富有教育性;整体教学设计指向学生现实生活,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改善行为,付诸实践。这节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其一,教学思路清晰而逐层递进。以“畅游一一审视——维护”为主线,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对网络的切实感受,为学生由浅入深地创设了认识网络作用——反思自己的网络行为——规范网络交往的思考情境,帮助学生对网络“自由”有更全面、更真实认识,对学生自身的网络行为更具指导性。尤其在“畅游网络”环节的设计中,没有直面网络交往中问题和弊端,而是以“问题求助”和“特殊网站分析”两个活动与学生一起感受了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温暖,一改说教的面孔,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教学建立在与学生共识的基础上,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对网络自由的反思和规范。

其二,教学资源鲜活而有教育性。突出“身边的、真实的”特点,不仅是分析问题的学材,更是思想教育的素材。“中学贴吧”是学生们都经历的,利用网络贴吧对老师进行评价的案例分析,在帮助学生明确网络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特点的同时,也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网络行为,从道德层面理解网络自由的相对性;视频网YOUTUBE上“女孩”是学生们都熟知的,利用对事件和结果的分析,从法律层面帮助学生理解网络虚拟世界同样需要规则的约束。两个典型的资源,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全面、辩证地分析了网络自由,教育的效果更具综合性。

其三,精巧设问为学生的理性分析与深入思考提供了明确的指向。如在直面老师、同学私下、网络实名、网络匿名四种情况下评价老师,你认为哪种情况更易说真话?作为一名网络参与者,我们选择怎样的网络行为才不会成为下一个“她”?这些设问既基于教学资源又指向教学观点;既是学生思维的重点,又是学生行为的难点;既是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又是学生对自身网络行为的反思。这些有价值的设问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深度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发现教学设计在学情分析上需具体化,使教学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在前期调研时,学生认为网络行为会受到约束,老师仅从法律、道德约束的角度做分析,但在学生的交流表达中发现,他们所指的约束,更多是时间管理、学习任务、长辈限制等外界的压力,而对网络言论和行为受到法律和道德约束的思考并不深。如果在教学第一个环节“畅游网络”的设计中对此有所涉及,更能解决学生的困惑。

(责任编辑:王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