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政治教学正文

对丝绸之路成功申遗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多视角思考

  • 投稿菜花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744次
  • 评分4
  • 45
  • 0

李婉华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升级,“一带一路”持续成为国民经济的热门关键词。发展建设“一带一路”需文化先行,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遗,进一步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政治学科的教学与考试必然会关注这个重大热点。本文试图通过编制的一道综合性模拟试题,从不同角度去探讨这一重大热点问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 热点问题试题解析

李婉华,女,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教师。

在今年的两会上,“一带一路”战略继续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这是因为,建设“一带一路”是统揽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也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依靠我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热点试题

近年来,“一带一路”持续成为国民经济的热门关键词。

材料一2014年6月22日,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由中哈吉三国联合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世界遗产委员会表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的交流,尤其是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

(1)简述中哈吉联合成功申报“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和经济意义。

(2)丝绸之路项目跨国申遗,本身就是国家之间合作多赢的典范,不但是对历史贸易往来、互利互惠的回放,也是对建设和平共处美好世界的向往。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我国追求和平共处美好世界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建设在总体思路上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相结合,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建设将世界的机遇变成中国的机遇,将中国的机遇变成世界的机遇,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

(3)结合材料,选用“部分的作用”或“联系的多样性”知识,分析说明应怎样建设“一带一路”。

(4)从《经济生活》角度回答,我国应如何通过建设“一带一路”来发展自己?

丝绸之路的魅力不仅是一条经贸通道,更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

(5)“一带一路”建设,必将遇到各民族多元文明的碰撞。请从《文化生活》角度,为我国参加“一带一路”建设的市场主体,提出正确对待各民族多元文明碰撞的建议。

二、试题分析

这道试题视角多维,首先围绕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遗,从文化、经济、政治角度创设“为什么”层面的两个问题,接着围绕怎样建设“一带一路”,从哲学、政治、文化角度创设进一步思考“怎么做”层面的三个问题。设问多角度,具有层次性、综合性、探究性、选择性等特点,既考查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四个模块的相关知识,又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不同层次的能力。

设问(1)立意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丝绸之路多国联合申遗成功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意义,这是进一步理解“一带一路”如何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侧重考查学生基于对中哈吉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发散思维,调动文化模块和经济模块相关知识,阐释文化价值和经济意义。从文化角度看,构建答案要调动第一单元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单元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文化的继承,第三单元中华文化等相关知识。从经济角度看,要从资源、品牌、新经济增长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散思考和梳理阐述。这类题目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对学生宏观驾驭模块知识有较高的要求。

设问(2)立意在于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跨国申遗这一合作多赢的典范,认识到不同种族、信仰、文化背景的国家能够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原因,理解我国和平外交政策。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各国合作的基础和发展所需的良好政治环境和国际新秩序。构建答案需从两个层次考虑,一是沿线各国的共同需要,二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以及国际地位。

设问(3)立意是使学生在思考多国联合成功申遗丝绸之路的文化、经济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如何进行“一带一路”建设。试题设问限定的知识具体、明确,且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性,可以用“部分的作用”,也可以用“联系的多样性”分析说明。很显然,这种考查方式侧重点不是调动知识,而是运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的学科方法,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我国利益与沿线国家共同需求相结合,将世界的机遇变成中国的机遇、将中国的机遇变成世界的机遇”等语句为构建答案铺路架梯,但其本身不是答案,需要根据所选知识角度,结合情境材料对应分析。

设问(4)立意是使学生不仅认识我国建设“一带一路”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将中国的机遇变成世界的机遇,更重要的是将世界的机遇变成中国的机遇。侧重考查《经济生活》中第四单元“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立足自身发展基础,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等方面加以说明。

设问(5)立意是使学生在宏观思考如何建设“一带一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交往中如何对待多元文明碰撞”的具体问题,设问形式以学生为解决问题的主体,要求学生跳跃思维,调动所学文化模块相关知识,为直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市场主体提出正确处理问题的建议。侧重考查第二单元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构建答案包括课本中“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相关时事。

三、参考答案

(1)文化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人类文化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让世界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有利于研究东西方文化融合、交流的进程;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竞争力。

经济意义:有利于引导并推动遗产地按照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规范遗产保护,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提升遗产的品牌效应,促进经济和旅游业发展,为遗产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动力,进而提升遗产所在地人民生活水平。

(2)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追求和平共处美好世界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设。

(3)从“部分的作用”、“联系的多样性”角度,建议如下:

①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也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国际合作新平台,为整个区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②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建设“一带一路”,要牢牢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既要把握事物内部条件,也要关注事物外部条件,全面审视和分析当今世界格局和国内条件的深刻变化;既要注重客观条件,从国内国际实际情况出发,又要恰当运用自身主观条件,坚持正确的义利观。

(4)互通有无,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5)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和而不同;不同民族的文明应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实现共同发展;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明成果时,要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责任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