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鹏 陶跃忠(江苏省宿迁中学)
古今中外的理论和实践都无可辩驳地证明,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是一个国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然而,由于中华传统文化本身的博大精深、复杂多样和当下中国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仍面临着以下几种“瓶颈”。
首先,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比较薄弱,教育观念有些保守落后。目前我国中学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而轻视传统文化学习的倾向。这种倾向难以避免地造成广大中学教师在人文素养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素养方面严重缺失。比如,就笔者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中学教师基本上没有完整、认真地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即使是传统文化素质理应较高的专业语文教师,也有近半数人对它们缺乏细致的阅读。很多教师知道有《论语》、《周易》、《道德经》等典籍,但没有人认真阅读过,所以也根本谈不上了解或认可。现在的中学教师还普遍存在着汉语书写能力与表达能力的缺陷。随意走进一所学校,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吟诗填词、写出漂亮文章或拥有一手好书法的教师实属不易。至于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认识,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不少,还是“让未成年学生少学习、晚接触为妙”,更有些教师担心在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
对策与建议:教师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历史使命,也要求当代中学教师应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些都决定了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中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由于轻视传统文化的不良风气仍盛,目前教师教育实行分科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中学教师自身接触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比较狭窄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导致上述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鉴于此,中学应结合学校校本培训和校本教材的开发等活动与形式,广泛组织教师开展传统经典书目诵读、粉笔字或毛笔字比赛等,不断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广大中学教师更应该以提高德、能素养为核心,迅速更新教育观念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偏见,增强学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学会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
其次,学习典籍只是为了掌握知识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具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多数中小学校完全是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导向。在内容上,他们只选取那些适应于考试的典籍材料;在教法上,他们则偏重甚至着力于对学生进行考点灌输。教师单纯让学生为了考试而记住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这可以说是过去和当前广大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学校为了考试而硬教,家长为了成绩而强逼,学生为了分数而死背。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不求甚解的诵读和记忆,一旦考试结束,这些内容立刻“烟消云散”,根本谈不上入脑、人心和践行。
对策与建议:考试是个有力的指挥棒,它能够使中学充分重视校园的传统文化教育。但校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决不能以考试为目标,决不能为考试而学习典籍,且一“考”了之。我们必须明确,学习传统文化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而掌握知识,其终极的教育目标是通过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使之由感性认识达到理性升华,从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准则和人格情感,最终实现他们道德践行的自觉性。鉴于这样的教育目标,我们把传统文化教育定位为“载体”比较恰当,即以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进行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在播下道德种子的同时改良道德土壤,培植学生优秀的民族精神和道德情感。为此,所有教育者都必须清醒地区别学习与传承的关系,选准不同学龄段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切人点,注重抓好学生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化和优秀道德思想的内化,切实提升教育实效。
最后,教学内容与时代精神的整合不够,欠缺系统性规划。由于以现代文明为基础且商业宣传力度大,西方文化以强势的姿态,吸引着思维一向活跃的广大中学生,同化着他们的道德观念。这种吸引和同化反过来容易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产生偏差。比如多数学生(甚至不少教师)觉得外国节日有趣,过外国节日“时尚”,而认为中国节日多为“吃的文化”,“俗气且落后”。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让学生们感觉“不时尚”、“不潮流”外,教师将其作为教育内容时也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规划,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课内课外无法衔接。
对策与建议:在中小学校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以中小学生的思想实际、智能实际和他们的实际需要为根本依据,必须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根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去做足、落实教育内容与时代精神的整合,做足、落实教育方式与现代中学生生活方式的整合。通过摒弃过于陈腐的内容,根据时代需要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并且用现代化的语言、手段和形式加以阐发,这样才能使广大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从而乐意接纳并从中汲取精神食粮。在确定中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和编写相关的地方教材、校本教材时,一方面应确保内容的思想启发性,不要轻易把适合成年人的东西原原本本地提供给未成年学生,以免给他们的成长造成一定的负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确保内容的经典代表性,避免因篇目过多和篇幅过长而产生排挤效应。
(责任编辑:罗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