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政治教学正文

问题设置:直白式抑或内隐式

  • 投稿吊炸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520次
  • 评分4
  • 64
  • 0

郝良群

摘 要:问题是思考的开始,也是学生成长的发动机。比较发现,脱离情境的直白式的问题虽然具有指向明确、要求具体的特点,但大多就理论理,学生满足于在书中寻找答案,这样的问题不具有思考价值;而内隐式的问题则将问题隐含于情境之中,促使学生更好地调动知识,形成独特的认识方式。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问题设置 直白 内隐

郝良群,男,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中教一级教师。

思考与怀疑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一种人生境界。这种态度、方式与境界对于青年学子而言,是学业成长的一种积极姿态。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怀疑与思考好像是一对无形的双手,引导学生从无知的迷雾中走出,实现思想和精神上的解放,走向光明开阔的生活天地。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呵护这种学习姿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欣赏学生思考的优雅,而这又离不开课堂教学中问题的优化。教师艺术性的设问是学生思与想的种子,它引领着学生进入思维漫塑的拔节成长状态。那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什么才是艺术性的设问呢?请看下列两个课例一

李老师执教“市场配置资源”一课时,用PPT打出了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归纳:

1.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有哪两种?

2.市场是如何通过价格、供求机制以及竞争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的?

3.市场为什么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4.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并举例说明其不良后果。

5.市场规则有哪些形式?

6.如何依靠市场规则来规范市场秩序?

7.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8.从法律和道德两方面,说明如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

顾老师也执教“市场配置资源”一课,她通过助学单的形式给学生呈现了如下问题:

情境一:小王给自己的经营准确定位——市场调节

在淘宝众多卖家中,小王的店铺非常醒目,开业四年就获得四皇冠,顾客回头率在40%,净利润高达25%。

开店之初,对小店如何定位,小王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北京打工时他发现,现在城里人讲究养生,绿色、无公害、无污染的粗粮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价格也比较高。他想,家乡山上的红枣、绿豆、小米等正符合市场这一需求。回乡之后,他筹集资金在网上注册了一个淘宝店铺,并组织乡亲大面积种植。

从小王的经营中你能体会出市场是如何通过价格、供求,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配置的?

情境二:小王的烦恼——市场秩序

经营过程中,小王的产品都是原生态的,也没有磨光、打蜡。有用户收到以后感觉他的东西太土、不光亮,就给了差评。对此小王感到非常苦恼。有人建议他也这样做,但他拒绝了,经营者“要珍惜每一次信用。”

一个月后,客户有了回音,说小王东西味道纯,他们有的修改了差评,有的还会追加好评。小王还从网上看到,那些经营经过什么磨光、打蜡、硫磺熏的生产者和商家被消费者举报后,质监部门经检测后发现这些产品不符合市场准入标准,被依法收缴货源并罚款,有的还要负法律责任。最关键的是因不诚实、不讲信用,消费者再也不敢光顾那些商家了。店铺由此衰落下去。

1.小王的烦恼说明了市场有效配置资源需要什么样的市场秩序?

2.作为经济活动参加者,你认为如何才能帮助小王解决烦恼?

情境三:小王给网友的提醒——市场失灵

经历了烦恼的小王说:我的事迹被报道之后,网上有很多人开始复制我的店铺,还有很多人在我的QQ留言、发邮件问我,咨询淘宝开店的事,我就一一回复并提醒他们:首先,不能经营枪支之类的东西。其次,不能有硫磺熏红枣之类的做法。再次,不能忘记两年前有些人盲目跟风种土豆,土豆买不出去的情况。最后,更要防止种土豆时价格两元五一斤,收获时土豆五毛钱一斤买不掉的情况。由于无人收购,土豆就烂在田里。

l.从小王给网友的回复中你能说说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

2.市场调节既然有局限性,可我们国家为什么还要发展市场经济?

表面上看,上述两节课都采用问题导学的方式,问题也都能切人教材中的重难点。但只要仔细分析,又会发现两位教师的理念是不一样的:李老师将教材中的知识问题化,试图通过八个问题的引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追求知识习得的“短平快”;而顾老师则通过同一主题的系列化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情境材料的过程中体验问题,进而迁移到教材知识,追求的是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方法与境界的交融。从学生参与的效果上看,顾老师无疑高出一筹,她设置问题的方式透露着较多的教学智慧,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第一,课堂教学的问题应该具有生活开放性——用生活话题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课追求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一致,这既是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需要,也是教学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我们的课堂问题仅仅是基于教材知识而生成的,则结果只能是知识的习得与掌握。而如果我们的问题是基于学生的生活情境与教材知识的综合体,让知识、方法、态度内隐于材料中,则无疑是顺应了人们认识事物时“从社会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社会实践”的认知规律,还能激发起学生意义学习的心向。况且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生活话题,能激发处于懵懂状态学生的思考、质疑、交流,让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产生悱愤的情绪状态。因此,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急于追求知识的内化,结果可能欲速则不达。而源于生活情境中的问题,能让学生经过跌宕起伏的精神沐浴,并迁移升华到教材理论,主动感受并思索社会生活现象,更好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是我们比较两位教师设置问题方式差异而得出的结论。

第二,课堂教学的问题应正确处理好上位学习与下位学习的关系——用新的认知促使学生探究。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中,把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类。他认为当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概念,现在新的学习要在几个原有概念的基础上设置一个包摄性更广、概括水平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就产生上位学习。处理好上下位学习虽然无法改变认知结构,但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这启示我们,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时不适宜采用单纯的是什么、包括哪些直问直答的方式,而应该用材料统摄、包摄问题。比较上述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李老师直来直去的设问,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到教材中去找答案、读答案,但即使学生找到了、读准了,也不能说明学生理解了、心理认同了;而顾老师用小王的烦恼、小王给网友的提醒等内容,准确而深刻地让学生认识到了市场调节的缺点,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地内涵着国家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学生在还原生活的过程中分析现象,提取信息并归纳知识,形成了超越于教材要求的更高位的认识。这种生成性的学习才是我们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旨归。

第三,问题可蕴涵着矛盾情景——用矛盾情景促使学生深思。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人的思维过程是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不断相互比较激荡的过程。矛盾着的情境是一计“诱思剂”,它困惑着人们的思绪,能够让人产生“心愤”的效应,激活起人们平静的心绪,让人产生从“不平衡——平衡”的探求欲望,这对开启学生思路、促使学生思维向深处漫塑有着积极的导思作用。分析上述案例中李老师设置的问题,虽然有简单明了的优势,但太直观,仍然停留在“知识认识”或“道理搜寻”层面,缺少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空间话题载体;而顾老师采用的小王淘宝经营的曲折风波,起到了先声夺人、引人人胜的效果,无疑是推动学生思维深入发展的外在动力。教师适时地展现了市场调节的优缺点,然后用“市场调节既然有局限性,可我们国家为什么还要发展市场经济”这一看似矛盾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直接指向教材的重点知识,既实现了理论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又培养了学生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可见,情境材料的矛盾冲突是产生思辨性问题的基础,思辨性的问题既能长知识,又能提能力,还能孵化出新问题,很好地实现知识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也许有人认为,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师设置问题时首先考虑的当然是知识了,把知识转换为问题才能增强课堂学习实效。这一观点表面上正确但实际又是片面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一个理论的有意注意大约为五分钟左右,思考问题时也先寻找生活逻辑。既如此,我们就应该用鲜活的生活话题做情境,在引导学生追寻解决问题的知识时感悟生活道理。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教学学生可能很快就会忘记,因为他的问题偏向于教材,忽视了学生的感性生活,问题细碎且封闭;而顾老师的授课内容则能让学生长久记住,因为她的情境问题实现了知识价值、思维价值与情感价值的统一。即使是兴趣过后,学生回忆时头脑中也会有“小王开网店”的载体。可见,让问题内隐于情境中,彰显的是教师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智慧。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问题设置既是技术也是艺术。说它是技术,是因为问题必须切入教材重点难点,切入学生的易错点和考查的关键点;说它是艺术,是因为不同的设问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广度和宽度。上述案例中“作为经济活动参加者,你认为如何才能帮助小王解决烦恼”等问题,既切合教材考纲要求,又有生活知识与要求,学生的答案也会基于生活逻辑的生成而大大超过教材所指。这启示我们,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关注生活,关注学生身边的事情,关注学生应该关注的事情,在对生活事实的思考过程中设置出有信度的问题、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有思辨逻辑的问题,用我们教者的智慧引领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成长。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普通高中学生领导力的培养途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