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公安县藕池镇中心学校 张先礼
摘要:思品教材设计了很多插图,这些插图寄寓着浅显的政治常识、生活常识和道德常识,具有特殊的教育感染作用,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握和用活插图,是上活、上好图文型教材的关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课堂教学;插图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114-02
现版思想品德教材讲究艺术性,一改往日说教的面孔,图文并茂,版面活泼,如何把握和用活插图,是上活、上好图文型教材的关键。下面笔者以人教板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以图入境激兴趣
教科书中有不少插图都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照片、漫画形式,教师以教材中的插图为先导,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妙趣横生的插图之中,可以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例如,在《丰富多样的情绪》(人教版七年级上)中,先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四张脸谱,提问:“这四张脸谱分别代表了何种情绪?”学生一看卡通式的插图就乐了,脱口而出,“喜怒哀惧”。笔者又接着提问:“说明了什么?”学生稍加思考,“情绪的多样性”。“同学们经历过这四种脸谱吗?分别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一问一答中,学生细数自己的各种情绪体验和经历。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另一幅插图。“两位同学乒乓比赛后结果一样吗?” “一个赢了,而另一个输了。”“为什么?”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总结了原因,“一个太紧张,对自己没信心老想着输赢反而输了;而另一个同学对自己充满信心,挥洒自如,无所顾忌,反而赢得比赛。”进而顺势拓展,“对你有什么启示?”通过观察、分析,学生明确了情绪的两面性及调适情绪的重要性。由于这几幅插图具有趣味性,化抽象为具体,简明、易懂,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进入境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图入境,激励学生用自己的道德认识与图中事件联系。学生便很快进入了所处的特定环境,不仅明白了该怎么做,还深挖教材,明白了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就为培养健康的心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图搭桥明事理
初中思品从重知识传授转向重情感的体验与感悟教学,而插图又紧密联系实际,联系当今的道德规范与生活,使学生从中认识到所学知识确实有用,并且逐步学会应用知识,明白道理。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带有明显的知觉性和形象性,而插画本身就体现了这方面的特点,架起了学生与文本知识的桥梁。
以《礼貌显魅力》为例,教学第一幅图时,笔者先出示投影片,加以描述,再提出问题:“甲、乙两个学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明白甲遇到售货员有礼貌地说声“阿姨”。另一个说“喂”。“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出示第二幅插图。“后到的先买到了书,而先来的被冷落在一边。”进而顺势拓展,“为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对讲文明,有礼貌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如,在《做友好往来的使者》中,笔者先问学生你跟好朋友一起吃完饭后,我们一般是怎样付钱的,而美国人又怎样呢?我们一起来看她们是怎么做的,由此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小雪与Mary在饭桌上的不同反映,“要求一人一半”这是她们的做法。借助插图学生能初步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差异,而不用再费力地去解释什么是文化差异。“如果是你是否因此而疏远她”,学生接下来就对此展开了讨论。笔者进一步指出,这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现在有些地方也开始采取AA制的付费方式,即每个人付自己的那份。对待异国文化,应有开放的胸怀。通过插图教学既体现了教育三面向的要求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又可以把抽象的道理通俗化,学生易于接受、理解。
三、以图为媒来互动
插图正是实现互动的很好媒介,它形象地展现了道德故事的情境,为学生提供环境、人物、事件等信息,充分利用它,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上《两代人的对话》时(八年级上),笔者先请学生描述插图的主要内容。学生说:“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她8点钟之前回家。她想现在已经快7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由此,揭示了初中生小冰与她爸爸之间的冲突。
笔者说:假如你是小冰你会怎么做?
生1:我会边说不去了,边狠狠地甩门,一个人呆在房间。
生2说:我会先答应爸爸,然后到同学家再给他打电话,说题目很难做,我要迟点回来。
生3说:我跟爸爸商量,然后双方协调一下,9点回来。
生4说:尽管我觉得很窝气,但迫于老爸的威严,还是照他说的做。
此时,同学们已在下面议论纷纷。笔者接着问:同学比较赞同哪种方式,说说理由。
生5说:老师,说真话还是说假话。(笔者对着他,肯定地点点头。)我会采取第一种,因为平时家里对我有求必应,我是受不得半点委屈的。
生6说:第二种既不伤和气,又不会失信同学,同时达到自己的目的,一箭三雕。
生7说:第一种方法,伤爸爸的心,跟爸爸的关系会紧张,又不利于事情的解决。第二种虽然达到了目的但失去了诚信,恐怕他以后也不再相信我,但我又不想做应声虫。因此,我会选择第三种方法,尊重爸爸,又不会失信于同学,这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此时掌声已为她响起,不用多说什么,学生已做出了选择,达成了共识。这节课通过插图,在对话和交流中明辨是非,实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互动,解放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四、以图为本养能力
利用插图改编成学生活动的剧本,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协调、合作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舞台的主角。如在上《共筑师生情感桥梁》时,为了加强体验,要求学生根据书中插图——关于课堂上师生间的冲突,自由组合分别表演不同结果,教给学生的就是一幅图再加上几行字,其余的就是自由发挥了。学生首先吃透插图内容,然后根据剧情需要适当改编,自由组合,加入人物语言,粉墨登场了。结果笔者大吃一惊,学生表情自然,把教师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还真感叹他们有表演天赋。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采取了比较激烈的方式,有的则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冲突和平解决。教材中的许多插图给我们提供了人物、事件、背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们作为学生创造的源泉,作为学生表演的剧本。变无声的为有声的,静的为动的,平面的为立体的;展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动脑——思维能力,动手——活动能力,动口——语言能力,全方位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使陶行知所提倡的“六大解放思想”落到实处,新课程的理念得到贯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以图为标导行为
过去我们更多地是强调“你知道了吗”,现在我们更多地关注“你做了吗”。行为是感悟,明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感、知的基础上还得行。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模仿性,这时候就需要榜样模范,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插图,有些就是行为规范导行图。运用图画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十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如笔者教《我们的法定义务》一课时,运用书上的插图,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孝敬父母、遵纪守法的良好形象。在此基础上,开展“今天我当家”,“一草一木皆是情,美化校园大行动”“我爱我班”等活动进行行为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发挥了插图中行为示范的作用。把严肃的法律规定付诸于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之中,实现了“激情、明理、导行”的和谐统一。
教材插图只要真正关注它,合理使用它,才可以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让思品课充满生机,它的作用是无可限量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青.思品课插图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运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11).
[2]邱德稳.利用插图,贴近生活,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1,(1).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