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政治教学正文

以生为本,构建充满活力的政治课堂

  • 投稿Baha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1013次
  • 评分4
  • 62
  • 0

文/朱志锋

【摘 要】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更多强调教师的讲授,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不仅与新课改的精神相违背,严重地束缚了政治课堂教学,而且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因此,构建有活力的政治课堂,应以学生为本,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以生为本;活力;课堂;思考

“翻转课堂”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词。“翻转课堂”在翻转传统课堂程式的同时,翻转了师生定位,重建了课堂文化,其核心是强调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更多强调教师的讲授,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不仅与新课改的精神相违背,严重地束缚了政治课堂教学,而且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因此,以学生为本,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激活课堂活力,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如何做到以生为本,构建活力课堂呢?下面我谈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以生为本,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生本课堂强调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要让学生自己“生产”知识。这里的“生产”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朱子所言,点到了“读”是学习最重要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自主充分地读,在读中“生产”知识,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新编的高中政治教材紧密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编写有大量生活化、情景化的案例,这给学生自主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如在《市场配置资源》课文中,教材安排了钢材资源配置的图例,图例中的人物对话形象生动,问题设置针对性强,引人逐层思考。教师如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静静地默读,静静的思考,学生便在一个“无人打扰”的空间里结合生活体验自主思考,建构知识。实践告诉我们,给学生阅读时间的课堂比起老师的喋喋不休效果更好。

二、以生为本,把“思”的空间留给学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自古以来,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提倡读书者要有问题,才能不断的进步。如果不善于思考质疑,学生就不会有真正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也只是被动的机械式学习,缺乏创新精神。这种质疑能力直接影响整个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影响民族的未来。哈尔莫斯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提问,解决问题。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只是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现实中,教师往往是“一言堂”,包办问与答,学生头脑成为了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思维的“发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思”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辨、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努力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点。

如在学习《国际关系》时,教师可以先提出“影响中美两国关系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这一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考,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课本提到的国家利益外还有没有其他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又是怎样影响国际关系的。教师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而不是本本主义,急于把课本的答案告诉学生、灌输知识。这样既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以生为本,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现实中,不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得过多,越到高年级,学生说话的机会越少,到了高三的复习课,就成了教师“满堂灌”。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成了“表演者”,学生成了“看戏人”。当觉得“戏剧”不好看时,学生便“神游”起来了。苏霍姆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课堂上,教师应该大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课堂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学生所说观点不一定合理,教师不应横眉冷对,而应合理引导,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讲”出来,体验思想碰撞、舌枪唇战的痛快。

如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小组讨论、发表意见。如举例:人行道上,有个七八十岁的老大爷坐在地上,鼻子上还有摔出的血印,正痛苦的呻吟着。路人都在看着,没有人伸手。遇到这种情况,你扶,还是不扶?教育源自生活,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与生活密切相关。善于运用生活中鲜活的案例激发学生辩论,把“讲”的时间、机会多让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激扬的舞台。这样看起来似乎老师“不负责任”,其实我们已经成功了一半。学生成为了课堂主体,学生正是在这“讲”与“辩”的过程逐步提高了能力、收获了情感、奠定了价值观。

以生为本,体现了以人为本。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我们没理由夺去学生的舞台,压抑他们的情感,禁锢他们的思维,少一点喋喋不休,多一点倾听欣赏。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马斯洛说:“我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只是发挥着自身潜力的很小的一部分,小如芥豆之微。在这里,我衷心希望各位去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进行那人生旅途中的最令人激动的探索。”教师真正需要做的正是点燃学生发掘自身潜力的火把,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P,R,Harmos.解题的教学[J].数学译林,1984,(1).

[3]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