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政治教学正文

提高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 投稿levi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293次
  • 评分4
  • 27
  • 0

周海程

浙江省龙泉市第二中学323700

【摘要】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低效或不讲成效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新课程的健康发展。改变这一不良状况,已是摆在所有历史与社会学科老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分析、研究、探索课堂教学高效益的方法与措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与长远的历史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课堂教学、高效、途径和方法

1.问题的提出和现状分析

目前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效益不高的问题。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质把握不准,未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和学习水平差异性,使得新课程实验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情境偏差、学习方式偏差、教学方式偏差、教学组织偏差以及评价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教学中易出现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重复性的、机械性的、填鸭式的教学现象随处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式的、作秀式的课堂愈演愈烈,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2.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2.1把握《课程标准》

众所周知,本次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制订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并在《教材编写建议》(一)“教材编写原则”中提出了“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本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要求”的原则。在“教材内容编写建议”中提出了“确定能够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主线或线索”的要求,为此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维,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以综合认识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整体设计目标的递进感和内容的逻辑顺序”组织专家编写了《历史与社会》教材。所以,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教育部制订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一下简称《历史与社会》),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把握落实好每个主题的两级目标。

2.2创设平等民主和谐课堂氛围

教学的一个中心任务是产生新知识、新技能、新的情感价值观以及概念性框架。师生之间的交往被看作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间良好的交往。教学不再被看成是由教师决定而是取决于双方。

国外的研究表明,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人的心灵在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内部生成的。人的心灵具有自觉能动性,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

有鉴于此,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课堂上那种教师“居高临下”、学生“绝对服从”的状况,而是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程氛围。

2.3把握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在日常课程教学中,经常发现许多老师提问不断,但所提的都是一些“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根本不需学生思考的简单“问题”,这种提问不仅不能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进而影响学生探究学习的效果。

人们常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露学生认识其中的矛盾,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说得通俗一点,课堂提问题就像叫学生“摘桃子”,问题太简单、太浅显(如“是不是”、“对不对”之类)就等于直接把“桃子”送到学生手中一样,学生不费丝毫力气就能得到;问题设计得太复杂、太深奥(如“为什么是这样的”)好似“桃子”挂在“树梢”上,学生只能“望桃兴叹”;这两种提问的结果是:学生的大脑根本就没有或不需要开展活动,教师提问等于做“无用功”,其课堂教学效益就可想而知了。这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避免的。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联系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提问,做到有梯度有层次,把握问题难易适度,并具有启发性,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

2.4关心每一位学生

《课程标准》提出“《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不但引导学生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逐步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而且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新课程强调的是关注每位学生,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对每一位学生的学情、生理、心理等状况全面了解、掌握,做到“人人有数、心中有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措施,在学法指导上多花加大力度,持之以恒,使每位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学习方法。对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不应歧视,而应多加鼓励、激励,及时发现、表彰学生的进步,使他们感到老师是关注并且爱护他们的,促使他们不断健康成长。

2.5整合好课堂教学资源

《课程标准》指出:“……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不仅要充分发挥教材功能,还要尽可能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因此,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不仅包括学校和教师,也包括学生自身,要求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开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这有利于弥补学校课程资源的不足,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为了提高课堂45分钟效益,教师应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应有作用。

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是:

2.5.1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2.5.2通过典型实例,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本单元六课,讲的是生活在“平原”、“山区”、“水乡”、“草原”、“沙漠”、“城市”这六个“各具特色的区域”人们,因为各自的自然环境不同,所以他们的社会生活方式迥然不同。在进行本单元课堂教学时,我先把《课程标准》、本单元的六课教材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环节——山区,周末前布置学生:一、搜集各自家乡人们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情况;二、思考为什么他们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是这样的?三、怎样才能提高他们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质量?

两个星期后,我用课前大量搜集的素材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播放课件前,我布置学生认真观看《美国地形》、《美国中西部平原农业景观》影视,以及《武义地形图》。然后让学生讨论导致美国中部农业与武义南部山区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经过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大家的一致结论是: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各具特点。

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讨论自己家乡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以前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于是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以前祖祖辈辈的生产与生活都是靠种地、贩树等过日子,现在有的种莲子、种茶叶、种稻子、种高山蔬菜、种香菇;还有的是养鱼、开农家乐饭店、办小水电、跑运输;更多的是因为人多地少而到江苏上海等地去开超市;……

在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时,学生除了说党的政策好之外,就是当地人们根据山多人多地少这一区域特点,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的经济,从而使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这样,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学生学得轻松,我也只不过在适当的时候稍加引导,课堂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课程标准》也圆满地完成了。

2.6把握学生认知过程

《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评价不仅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做出评价,而且要对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尤其要关注学生在这些方面方式的变化及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我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关注自身如何教学生才能听得懂学得好,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细节表现:学习的精神状况怎样?学习的方法怎样?学习的效果怎样?尤其是把握好学生的整个学习各个环节。如如何预习,如何做课堂笔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态度和表现怎样?回答老师提问的态度及表现怎样?作业完成的情况怎样?是否开动了脑筋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综上所述,要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效益,关键是教师必须把握好《课程标准》,创设平等民主和谐课堂氛围、积极把握提问的有效性、关注每位学生、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认真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这样课堂教学的效益自然而然将会有较大的提高。诚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手段与方法多种多样,有待我们广大历史与社会教师不断探索不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