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社会论文就业指导正文

简析《论语》

  • 投稿浣浣
  • 更新时间2017-11-12
  • 阅读量1154次
  • 评分4
  • 29
  • 0
摘 要:《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的语言精炼,含义深刻,即使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其中的许多言论至今仍被视为至理。文中主要通过对《论语》中“仁”、“礼”等的认识进行论述,力求对经典著作保持一种常读常新的快感。

关键词:论语;儒家;仁

作者简介:李元英,女,汉族,广西玉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美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72-02

 

一、深化对先秦儒家“仁”的认识

一说到孔子的思想,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仁和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可是对于孔子“仁”的体系的建构和推阐“仁”的思想的逻辑结构却没有了解。通过学习之后,渐渐地对这两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对《论语》的解读,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使人之能成为人的品质。孔子说的“仁”是敬、信、爱三位一体的体系,“仁”是以“孝”为根源,从“孝”这个根源不断往外扩充,形成由个人到朋友再推至他人的恭敬、忠信、忠恕三位一体的结构。

中国的古人著述多是采用描述的方面,要想具体认识孔子所谓“仁”的三位一体的体系,我们需要自仔细去阅读文本中涉及到仁的内容的篇章和条目。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这一点在《论语?学而第一》中讲得很清楚: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

案:“犯上作乱”上,“上”指家和家族。古代家国同构,形成一个由小宗到大宗再至于祖宗的体系,在一家之内,父母是与自己最亲的人,内心敬爱自己的父母就是孝,对父母尽孝,心中就是有爱,心中有爱才会对朋友、对他人,对国家忠诚,这样就不会有作乱的事情发生。可见孝悌是仁的根本。

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

孔子在论述德与文的关系时,进一步阐述了仁与敬、信、爱的关系,这是《论语》中第一次敬、信、爱、仁同时出现的地方,孔子说:乡党小子在家对父母兄弟讲究孝悌,对人慎言而有信,进而推及到“泛爱众”,然后这样就接近于仁了。只有做到敬、信、爱,才算“亲仁”,这其实就初步构筑起了“敬、信、爱”三位一体的仁的体系,以孝悌为根本,孝悌也就是敬,由内心诚敬才会对人有信,由对父母的孝敬和对人的忠信进而产生出对他人、对朋友对国家的爱。

这里是由对父母家庭的爱推至对乡党的爱,也是这一章中,孔子在谈到治理千乘之国的时候,也谈到敬、信、爱对于治国的作用: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

由这两段材料这里可以看出儒家的仁爱是一种“推恩似的爱”,将爱从内心对父母家庭的爱推及到乡党乃至国家。

下面谈一下推阐仁的逻辑结构,笔者认为,孔子对仁的推阐,主要是遵循己-友-人这样一个逻辑顺序,包含着对自己要恭,对他人要忠,对朋友要信的这样一个内容。下面两个条目比较明显的反映了这个特点: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4)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7)

案:曾子三省中的“传不习乎”中的“传”,应是按照宋翔凤《论语发微》(原《论语说义》)的说法:“孔子为曾子传孝道而有《孝经》。《孝经》曰:《春秋》届商,《孝经》属参。则曾于以《孝经》专门名其家,故《鲁论》读传为专。所业既专,而习之又久,师资之法无绝,先王之道不涅,曾氏之言,即孔子传习之旨也。”则这里的“传”当指《孝经》。这样的话意思就明确了,曾子每天多次在自己的内心中对自己的内心进行道德判断与衡量:自己行孝了没有?对朋友失信没有?为他人谋划时尽忠心没有?通过分析曾子内省的这三件具体的事情,可以明显看出他的反思经历了自己-朋友-他人这样一个逻辑结构。子夏的言语也是认为修养自己的德行要做到三点,事父母尽其力即是孝敬,与朋友言而有信是信,事君尽心能致其身是谓忠。实则也是认为仁爱包括“自己要有恭敬之心,对他人要有忠心,对朋友要讲究信用”。

总之,这两个条目给我们展示出孔子及孔门弟子推阐仁的这样一个自己-朋友-他人的这样一个逻辑结构,对于我们解读《论语》时具有逻辑上的指导作用。

关于对实现“仁”的难易的认识,《论语》中多处出现认为仁的实现是很困难的言论,比如: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爲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爲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贤如子路、冉有、公西华也算不上仁,令尹子文、陈文子也算不上仁,可见仁的要求是很高的,但是《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关于仁的实现并不难的言论: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7.30)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2.1)

可见为仁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与行动,以此推论,孔子的仁不是先验的,而是从个人的行为中归纳出来的。我们又知道了推阐仁的逻辑结构,要实现仁,也需要自己将敬、信、爱经过自己推至朋友再至于他人。孔子又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由此说来,就如孟子所说,实现仁非不能也,只怕自己不去做。

二、感触较深的几处看法

在读的过程中,对有些条目,无论是在诸儒注疏中对比一个合情理的而又新颖的观点,又或是突发奇想古人注疏中阐发不出来的意思,有些例子令我有所启发,主要叙述一下以下几则有所启发的条目: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现在通行的本子,一般认为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注释的最好,他将这句话翻译为: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然而为什么学习了再去实习就快乐呢?为什么人家不了解我,我不怨恨?这个怨不怨恨跟《学而》有什么关系?杨伯峻先生似乎没有告诉我们。

案:对于“学”字的解释,我比较赞同朱子的看法,释为“效仿”,也就是说所谓的“君子之学”,“君子之学为己”,君子之学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习”字则认为改变自己的习性,养成内心的恭敬之心。所以这句话翻译为“效仿圣人的道德行以改变自己的习性,养成自己内心的恭敬之心,因而不也快乐么?”“朋”,吾认为即是“君子合而不同”,这句话解释为有志同道合之人来交流,不也是一种和而不同之乐么?”而最后一句的“愠”字则可以解释为“不能产生内心对别人的怨恨”,因为人又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有困而知之者,况且是困而不知者呢?人的觉悟有先后,君子应当不排斥而要包容困而不知者,以自觉觉人,以先觉觉后觉。

(二)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按照杨伯峻先生的看法,翻译为: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案:对于“无友不如己者”,诸儒基本都和杨伯峻先生相同,翻译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然而我对此存在疑问:不如己到底是在什么方面不如己?以孔子至圣,在下文中“尚言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不符合圣人的实际情况吧?因此我认为“不如己”的“如”当解释为“像”,“不如己”就是“不像己”,就是指“不像自己的本心的人”,也就是说“无友不如己者”即是“不要跟违背自己本性,本心的人、自己内心不恭敬的人交朋友”,这样比前人的解释通畅合理得多。

(三)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杨伯峻先生将这句话解释为:

孔子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案:关于这句“患不知人”一句,诸儒及杨伯峻先生都解释为“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这样解释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可是我却有另一种观点,“患不知人”当作“患不知仁”,即是说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我,我担心自己不知道“人之为人的根本,即成仁之心”。这样解释与上下文义也相协调,自可备为一说。

(四)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案:对于这句话中的“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解释,杨伯峻先生解释为“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在这里我认同这种观点,即将第一个“忍”释为“敢忍之心”,即是说心中有敢忍之心,即不仁之心,有不仁之心就会行非礼之事。

(五)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能征之矣。”

杨伯峻先生的解说是:

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这是他们的历史文件和贤者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件和贤者,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

案:这一条目经常在文献学上被引用做文献不足的证据,在这里应结合上下文更加深入的进行了挖掘,认为杞、宋丧失了夏、殷之礼,所以不足征。那么为什么杞、宋没有继承下夏礼与殷礼呢?是因为文献不足么?是因为他们内心对礼的诚敬之心不足,礼是以仁为根本的,内心的仁心不足因而造成了行为上的失礼。从而使夏殷之礼流于一种缺乏仁心的表面行为。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胡平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续修四库全书[M].北京:2002.

[4]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