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社会论文就业指导正文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探析与对策思考

  • 投稿研究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1090次
  • 评分4
  • 31
  • 0

程耀忠

[摘要]当前,在整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面狭窄、就业率低下、就业质量下滑等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难中之难。文章分析探讨了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背后原因,并积极探寻应对策略,以有效促进师范类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实现“就业梦”助力“中国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师范类毕业生 就业难

[作者简介]程耀忠(1981-),男,安徽六安人,长春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吉林长春1 3003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290号)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1-0068-03

一、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探析

作为大学毕业生重要且特殊的群体,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共识。师范类毕业生由于受到政策导向、体制改革、市场需求、学科专业特点、个人素质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和相互作用,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难日益凸显。

(一)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外因探析

1.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制度性原因。所谓制度性原因,是指师范类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变化、制度体制改革以及由此产生的制度性、体制性障碍或缺陷而导致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

一是国家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转变。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就业基本上都是国家负责,统包统分。然而,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由之前的统包统分转向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这种国家就业政策的变革,使师范类毕业生从过去的“香饽饽”演变成了如今的“就业难”。当前,虽然国家和政府实施了免费师范生政策、特岗教师招聘计划等改革性措施,但是,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形势下,这些政策仍显不足。

二是现行人事制度改革与管理的缺陷。第一,有些地方虽然缺少师资,但是由于财政紧张,宁愿选择代课教师或使用其他办法也不愿使用师范毕业生。第二,由于现行人事管理体制的原因,一些地方不合适的人占据教师岗位,需要的人却进不来,造成表面上教师岗位超编,实际上教学力量不足的“怪象”。第三,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入事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原因,中小学没有用人自主权,逢进必考。与此相反,公司等企业单位拥有高度的用人自主权,而且招用门槛与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毕业生总量的增加而直线提高,这亦加剧了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程度。第四,当前,随着我国一体化、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师范院校并非中小学师资来源的唯一渠道,一些综合大学亦可以举办教师教育,培养中小学师资。同时,由于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非师范类毕业生亦可通过相关培训与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进入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工作,他们的进入“挤占”了本属师范类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第五,一些地方和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招聘中小学教师的时候设限,只招收本地生源毕业生,对外地毕业生提高准入“门槛”和标准,地方保护主义倾向明显,这对原本就业较难的师范类毕业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第六,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尤其是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均衡问题突出。广大农村地区、西部地区、中部落后地区、边远地区等严重缺乏中小学师资,但是由于在人事管理、教师待遇、评职晋级、在职培训等方面存在政策性、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和缺陷,上述地区很难吸引师范类毕业生前去工作,“有业不就”现象亦加剧了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难。

2.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市场性原因。一是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各级各类高校的招生数量和大学毕业生数量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据相关统计,2011年大学毕业生为660万,2012年为680万,2013年为700万。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小学适龄人数逐渐减少。由于学生数量减少,有些地区进行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合校并校使得中小学数量也在减少,从而体现出教师数量的富余。大学毕业生绝对数量的跨越式增长和市场需求量的相对减少,使得原本就业难的师范类毕业生更加难上加难。

二是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当前,随着国家就业政策与形势的变化,师范生就业全面推向市场,部属师范大学、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以及地方师范院校等各级各类师范生之间的就业呈现就业市场相互重合,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同时,非师范生进入教育领域挤占教师岗位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师范生就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和难度。

三是市场盲目性。市场经济固有的盲目性亦是导致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自从师范院校的招生和就业市场化以后,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在招生、专业设置等方面出现盲目跟风现象。市场有需求的专业,大家一哄而上,盲目跟风,重复低水平建设,不考虑人才培养的周期和效益,造成人才过剩和浪费;社会需要高学历人才,大家亦是仓促轻率满足,研究生随之扩招,造成学历含金量的降低和贬值;大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生活等各方面条件优越,大学毕业生亦是摆脱不了市场功利性和“经济人”的诱惑,想方设法留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而不愿意去农村、中西部等落后地区,造成大城市人满为患,农村等落后地区人才严重匮乏,所有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师范生就业在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和地区结构上的不均衡,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不均衡。同时,这些由于市场盲目性所造成的乱象亦加剧了师范生就业的难度和竞争激烈度。

3.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结构性原因。有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结构性就业难,人才过剩是结构性人才过剩,失业很大程度上亦是结构性失业。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亦是结构性原因所致。首先,师范院校无论是在招生专业还是在招生数量上都未能充分反映市场和社会的真实需求,未能真正考虑人才培养的周期及滞后性,以及人才培养和市场、社会需求之间的动态关系,以致出现盲目上专业,无限制扩大招生,只关心“进口”,不考虑“出口”。其次,师范院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与定位、专业设置与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课程体系与内容、教育教学方法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环节明显滞后于市场和社会需求及其变化,招生、培养与就业未能建立起联结互动反馈机制,进而造成人才培养与市场、社会需求不相吻合,出现所学非所用,所供非所需的结构性矛盾与问题,以致出现大学生还未毕业就已经失业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师范生就业的主渠道应是面向基础教育中小学,然而,实际上,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联系并不紧密,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就业市场的开发与建设意识不强,力度不够,在师范生输送与农村及中西部基础教育在职教师培训之间对接不畅,未能充分实现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以及职前师资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之间的有机互动。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在师范生教育与培养上既未能强化师范生教师基本功、基本技能、教学实践能力等教师综合素质培养,亦未能充分应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后师范生就业面、就业出路与就业领域的变化及其相应知识、能力的培养,以致很多师范类毕业生既不能在教育领域实现就业并胜任教学工作和教师岗位,又不具备在其他领域谋求就业的知识、能力与资本,出现就业无路,创业无门的社会现象。

(二)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内因探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由此推论,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固然是制度性、体制性、结构性和市场性等诸多外因的综合影响与相互作用,亦是师范生自身的内在原因所致。一方面,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就业期望值高,就业技巧缺乏。比如,师范类毕业生热衷条件好的大城市,不愿回到农村和中西部落后地区工作;有些师范类毕业生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不切实际,对就业政策、就业市场和就业形势认识不到位,导致定位不准,就业期望高,结果却是失望大;还有些师范类毕业生缺乏主动择业意识,依靠亲情和社会关系找工作,缺乏人际沟通、交往、合作等能力,不一而足。另一方面,师范类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确实存在诸多不足。很多师范生学习兴趣和动机不强,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差,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欠缺,不具备在其他领域就业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师范生的就业空间和领域。

二、师范类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的对策思考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青年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国内宏观就业形势面临经济放缓、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三重压力。此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因此,进一步开动脑筋,改革创新大学生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和实践,构建“政府、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以有效促进师范类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实现“就业梦”助力“中国梦”。

(一)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体制的建设、改革与创新,为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提供制度保障

一方面,政府应进一步明确职能,加大投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科学规范用人制度,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狠抓落实,构筑统一、高效的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劳动关系协调体系。另一方面,进一步打破大学生就业的区域、行业限制和地方保护主义,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与信息资源共享,积极与社会、企业合作,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模式和就业渠道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当前,政府应充分发掘民办教育接纳大学毕业生的潜在就业市场,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师范类毕业生到民办学校任教,以缓解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压力。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农村边远地区就业、到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并在经济、待遇、读研、专业发展等方面都给予相应的优惠照顾和保障措施。此外,全社会也应形成“人人关注就业”“人人关心大学生”的良好氛围,积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支持与便利。

(二)高校应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和改革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职业规划与发展教育

一方面,高校应进一步“苦练内功”,强化内涵,以市场、社会和就业为导向,积极构建招生一培养一就业一体化联动、衔接和反馈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增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适用性和适应性,全力解决“结构性矛盾”。同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职业规划与发展教育,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意识与能力,强化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责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技巧等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应进一步“勤练外功”,实施“走出去”和“开放式”战略,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校校合作(指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校企合作、校产合作”,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企业、产业共建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千方百计为高校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开辟广阔的就业渠道和就业市场。同时,高校更应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功能,建立专门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服务机构和队伍,全员、全程、全面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本地区其他高师院校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并实现校际、区际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规模优势抢占市场先机,共同打造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品牌。

(三)毕业生应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方面,大学生应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以及“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念,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应自觉加强对社会现实和就业形势的认识和掌握,自觉提高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能力,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将客观的社会需求与主观的个体需要相结合,准确进行自我定位。同时,要引导大学生进行就业心态的调整,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积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技能、技巧和就业竞争力,增强职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到基层、农村、边远地区等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另一方面,大学生应进一步加强自身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专业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水平,自觉养成健全的人格品质,自觉塑造和提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四)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和实习生制度

一方面,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人才观,构建公平竞争机制,用科学人才观指导大学生聘用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放宽招聘条件,加强用人规划,加强与高校合作,建立用人单位实习生制度。通过向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实习平台,帮助大学生在实习中积累工作经验,认识自我,理论联系实践,进而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