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社会论文就业指导正文

素质教育背景下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 投稿伟大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298次
  • 评分4
  • 55
  • 0

郑永松

(武汉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湖北武汉430081)

摘要: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变单一约束教育模式为多样引导服务模式,变单一的集中管理模式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管理模式,进行思想教育,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认识,大力提倡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与学习,广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与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7.0029

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高素质人才是关键,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需要高校不同方面工作的共同配合。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学生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教育影响作用重大、灵活空间也很大的工作,在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是关键和基础的一环,既具有自身的教育、管理优势,也需要面对相当大的困难与阻碍。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工作的特点,切实加强高校学生工作,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服务渠道,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全面提高素质是每一个高校学生工作者的目标。

1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完善和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结构为目标,是一种具有基础性、整体性、发展性的融合心理、情感、意志、道德以及人的整体水平培养的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纵观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表现,素质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1.1学生主体观念认识不足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社会群体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与需求引得大学生们盲目追求高新科技,一味偏信、偏重科学教育,忽视、冷落人文教育与品德、精神培育,以致大学生在校期间多忙于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用于扩展知识面、开拓综合技能或提高自身素质的时间相对较少。此外,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技能和操作教育,其包含的内容、容纳的环节丰富而复杂,学校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难免出现不足、不完善之处,大学生却凭借对素质教育实质内涵的一知半解,对面临的各项事物持批判怀疑态度,甚至常有逆反、抵触情绪或言行。

1.2素质教育实施存在误区

高校对大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强调在当前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由来已久,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第一,以特色教育代素质教育,即忽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片面强调发展学生个性,甚至过度要求少数学生的所谓特长、特色,缺乏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整体性。第二,让素质教育变免试教育,将素质教育直接与应试教育对立,片面认为加强考试以及严格考评手段是加大学生负担的措施,不利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降低考核要求,放松考评管理。第三,把素质教育当临时任务,为应付领导检查,表面上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实际重视程度不够,落实不到位;或者简单借助课外文体活动、音乐体育竞赛等搞形式主义花架子,偏离素质教育的真正宗旨。

无论是学生自身对素质教育认识的偏颇,还是素质教育实施中出现的误区,显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现行教育制度下的人才产出之间的矛盾,究其原因,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需要考虑三大影响因素:原有教育体制的“以学为学”、“一学只学”等问题的沉积;人才就业市场不完善、个人主义、功利化等社会消极因素的负面冲击;学生自身的思想观念、态度意识存在差别对其行为的正反面作用。

2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2.1通过素质教育目标认识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工作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包括了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服务指导、课外活动、科技创新等一系列工作。受教育与管理相互作用规律的支配和影响,学生工作集教育与管理为一体,连接学校与学生两大主体,是一个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完整过程和系统工程,是高校各项工作中的关键一环。在高校推行素质教育理念,旨在通过高等教育平台提升一个社会的整体素质与格调,对此,高校学生工作担负着无可替代的重任。

素质教育要求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多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也具有新的时代特征与任务,其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方向更明确、更坚定,任务也更紧迫、更艰巨。学生工作不再是单一的以学习管理为主的工作模式,而成为以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的丰富型工作;学生工作不仅要能够全面运用激励和强化手段,更要融合现代管理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协调,有效激活学生主体的深层要求与内在积极性、创造性的契合,处理好各种现实问题,实现学生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2.2从高校学生工作探索素质教育推进策略

高校学生工作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为的是使培养的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展。高校学生工作的特性决定了其要以学生群体和个体为主要工作对象,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社团组织建设、信息咨询服务等为主要工作内容。而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心理实际为基础,经后天启发、诱导、激励或教育等在社会实践中养成,且长期、稳定起作用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就是要对人的身心素质再生产、再创造,这与学生工作的各个环节丝丝相扣。

因此,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推进素质教育重在把握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关键。即始终坚持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全面领会国家的教育方针;一方面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抓成才教育和就业指导;坚定地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一切学生工作的重点,注重引导并发挥学生落实“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教育的能动性;坚持以“诚”、“爱”、“信”、“实”为载体完成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3加强高校学生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措施

随着高校规模的日益扩大,学生工作的点多、面广、线长、任重、责大等特点越来越突出,学生工作需要担负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核心工作始终不变,新的形势新的背景下,必须多方面加强高校学生工作,才能全面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

3.1两条主线,完善高校学生工作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主导,德育工作是中心,能力培养工作是重点,高校学生工作实行学校、院系两级管理,学校为主要指导、监督者,院系为主要实行者,高校学生工作者上接学校各部门,下联学生群体,在学校、学生,教师、学生间形成输出、实施、反馈、再输出的完整学生工作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要拥有完整的学生工作体系,还需要在把握两条主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该体系,即建立以服务学生为本的一方统一领导组织,上下多方联动管理的学生工作队伍;建立以引导学生为主的过程、结果双重控制,教师、学生双向测评的学生工作管理制度。

有效领导忌多支“指挥棒”,因此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将领导、指挥集中在一方,统一管理是保证学生工作高效处理的关键;同样,一方领导,多方配合才是最有利组合,在管理有统一协调、组织的情况下,更需要集中上下多方联动将“指挥棒”的功效发挥到最远、最广、最深入的范围和层面,确保工作的真正落实。高校学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保证有效实施的要求下必须有严格、科学的考评方能强化,一方面对受教育者是否达到了素质教育的标准,在接受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体发展、转变情况如何,设定定性、定量检测和监控;一方面施教者是否实现了素质教育目标,实施过程中实际的作为是什么,树立显性评价尺度和标准。

3.2两种转变,创新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

在完善的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下,创新学生工作管理模式以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学生工作的任务是使每个大学生都能成为合格毕业生,使培养的大学生基本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工作不仅要重视所有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学生工作需要完全与教学工作融合,需要为学生从学提供高品位、高质量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因此创新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有必要变单一约束教育模式为多样引导服务模式,变单一的集中管理模式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管理模式。

行为管理是标,思想教育是本,目标管理是主,过程控制是辅,素质教育需要的是学生由内而外的全面发展,单纯地约束限制学生的行为只能起到基础管理,难以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自我管理与个性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两大基本原则,需要学生充分的参与与自我协调,学生工作以引导教育为主,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变行为管理为思想教育是必然要求。同样,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要求学生工作的管理不能拘泥于单模块操作,由完全的“批处理”控制,学生工作必须创造性地发挥统筹、协调功能,将整体集中与个例分散管理结合起来实行,从容应对学生工作的复杂与多变。

3.3四项提高,展开大学生成长成才指导工程

教育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一项社会活动,只有过程,没有结束,素质教育作为人对教育期望的一种,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执着追求的精神,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建设生活的教育,是提供并保证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合格人才的教育。加强高校学生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要坚持素质教育基本原则,结合具体情况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依托四项提高展开大学生成长成才指导工程。

一是对学生深入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思想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素质教育的成败。总结历年思政工作经验教训,通过丰富的课堂教育和活动教育,带领学生在深入学习思想道德理论基础上,真正把握正确前进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认识,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做事先做人,根据社会经济新形势要求,引导学生自觉“修身”,在继承传统美德基础上,深刻认识、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精髓;三是大力提倡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与学习,提高学生知识素质;四是广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与能力,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创新和思想创新是时代的核心精神,在对学生强化思想和道德教育基础上,把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三个方面获得协调、同步提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孙驭.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改革刍议[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6(1)

2王磊.论班级的主导性教育管理与主体性教育管理[J].教育探索,2002(3)

3郑刘根,赵萍.浅谈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2(2)

4胡慧.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及其队伍建设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

(责任编辑 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