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社会论文就业指导正文

试论新形势下中职学校的就业工作

  • 投稿狗子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328次
  • 评分4
  • 43
  • 0

文/陈 波

摘 要:中职学生高就业率的背后有着就业质量不高、人岗适配性差、发展后劲不大、稳定性不够等问题。在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同时,各中职学校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职业指导,加强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参加技能型人才高考、加强学生就业平台建设等手段,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形势 中职学生 就业工作

一、中职学校就业工作的现状

笔者对某校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显示,该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初次就业率高。随着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力度的增强,中职学生的就业率是越来越好,每年均在96%左右。二是本地就业人数上升。主要表现为市外就业下降,市内就业回升。这主要与地方经济发展,学校与本地优秀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有关。三是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毕业生主要在制造类企业就业,这主要是由本地经济结构和学校专业设置决定。四是选择升学比例逐步上升。随着湖北省技能高考的影响扩大,全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不断推进,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好、家庭条件允许、个人有进一步深造愿望的学生,选择参加技能高考、各学院单招,进入高职院校深造。五是待遇稳中有升。随着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毕业生待遇进一步得到保障。

同时,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专业对口率低带来的就业质量不高。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主要是一线从事生产操作或管理技术人员,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专业特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非所用的情况比较严重,必然导致就业质量不高。二是学生个性化需求无法满足带来的人岗适配性差。由于学校单次就业的人数一般都比较多,学生在工种、岗位、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就业地点等方面都有着诸多想法,难以得到满足,往往导致学生就业后不稳定。三是学生继续学习不够带来的发展后劲不足。较多的学生参加工作以后,脱离家庭和老师的监管,基本上不再考虑学习,得过且过,在工作中没有创新,没有竞争力,也必然会没有发展后劲,甚至是流动性大,经常换工作。四是吃苦耐劳精神不够带来的稳定率低。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学生和家长看不起职业教育或所从事的技术工作、服务性工作。相当一部分学生目标定位不准,会因为单位性质、工作待遇、劳动强度、人际关系等问题辞工。

二、当前影响中职学生就业的因素

1.“大数据”时代将催生更多就业机会

Gartner公司曾在近期报告中预测,“大数据”将成为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引。在2015年前,有25%的企业组织将设立首席数据官这个岗位,在全球范围有440万个就业机会。到2016年大数据对全球IT开支的直接或间接推动将有望达到2320亿美元。

2.经济发展将促进就业产业转移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配弟-克拉克理论正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工作中逐步得到验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就业人口将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可以预见,在我国新一轮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将会有更多的劳动者通过职业教育,进入第二、三产业工作。

3.科技进步将推动就业地域转移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劳动者对就业环境、待遇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低端制造业会由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由国内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同时,以高新技术为核心,以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会不断发展,在国内不断得到巩固,并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出现部分的回流。此外,随着移动网络、3D打印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商品生产和营销策略将由“产地销”转向“产地销”,必然也将推进就业地域的转移。

4.市场不断开放将鼓励更多创业

“十八大”后,新一届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简政放权,创业的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必然有更多劳动者会选择创业,进而促进就业。

5.个性化需求将影响劳动组织形式

随着“用户体检”的真正来临,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多元化,标准化生产及管理将逐步被柔性生产及管理所替代,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将对劳动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中职学校就业工作的对策

中职学校就业工作在新的形势下,要继续保持高就业率,并实现学生就业个性化、人岗适配性好、有一定发展后劲的目标,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宏观上讲,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长期共同努力,不断改善就业环境,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从微观上讲,需要学校摸索创新教育教学,适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注重学生技能、综合素质的培养,突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其竞争力。

1.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大而言之,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特别是要坚决执行普职分流政策,确保职业教育基本规模,并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工人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缩小与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差距。小而言之,各学校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面向市场设专业,面向企业设课程,面向岗位设内容,面向学生设置教学方式,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能力、竞争力的提升。

2.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就业指导在引导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各个学校均已开设有就业指导课程,但往往只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形势分析、就业推荐和就业讲座,很少有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所以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关键在于将共性就业指导服务转变为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要通过大数据相关技术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海量、庞杂、分散的就业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综合、分析,从原来简单信息服务进化为具有学生需求分析、专业及个性测评、人岗适配、薪酬比较等多功能的咨询服务,帮助毕业生解决“我的专业能从事什么职业”“我的个性适合什么行业”“我适合到哪个行业、哪个城市发展我的事业”等问题,并进面提出解决方案,彻底扭转目前立足于找工作的短期性就业指导现状,并将其提升到真正的职业规划层面。

3.加强学生创业教育

随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府不断简政放权,中职学校的许多毕业生必然会选择创业。对此,中职学校一是要积极申请创业教育定点培训机构资质,培养创业教育师资。二是要将创业教育培训纳入学生就业指导,面向全体毕业生开展创业教育。三是要积极扶持毕业生,甚至是在校生创业,帮助他们争取创业政策。

4.加强技能型人才高考组织工作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3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中职学校应据此在学生中大力宣传技能型人才高考,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型人才高考,提升学历和“学力”。

5.加强学生就业平台建设

在学校网站建设上,要规划学生就业平台建设。要建立实名制学生数据库,完整呈现毕业生就业的底数、现状、去向,对这些数据进行智能挖掘,变复杂数据为决策数据,实现企业“招”与学生“找”的无缝对接。并依托人社部门基层平台的服务功能以及网格化的精细管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细化到实处,使毕业生就业、升学等情况如实反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英]维克托 迈耶-舍恩伯格,[英]肯尼思 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一场将要改变我们生活、工作和思考方式的革命[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湖北省石首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