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社会论文就业指导正文

职业教育与农村就业互动探究

  • 投稿戒了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940次
  • 评分4
  • 45
  • 0

文/傅平 芳惠圣

【摘要】随着我国各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体面劳动逐渐成为新一代农民就业的主要趋势。农村职业教育规模与水平直接影响农村就业问题的解决。要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体面劳动,就必须明确职业教育与农村就业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统计资料,分析得出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就业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职业教育和农村就业互动机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职业教育;乡村就业;经济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安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AHSKY092014D37)。

【作者简介】傅平芳,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惠圣,淮北师范大学教育

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学。要解决好我国的“三农问题”,就需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增强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优势,其中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与业务素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发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建设新农村的作用和功能。而目前的问题是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国内经济增长和农村就业政策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不明确。要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体面劳动,就必须明确职业教育与农村就业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职业教育与乡村就业互动关系分析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还不完善,就业保障体还很不够完善,国内外学者对职业教育与农村就业互动机制研究还不成系统,关于职业教育和农村就业缺乏细致的研究。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动组织总干事索马维亚在1999年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来的新概念,实现体面劳动是目前劳动就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实现体面劳动的四大战略是促进就业、工作中的权利、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提高就业质量是实现体面劳动四大战略的极其重要的问题。对于中国而言,提高就业质量首先是解决就业数量和质量的平衡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规律是: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较为稳定地持续上升;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所占比重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要实现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体面劳动,就必须明确农村职业教育是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智力开发,农村就业是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两者具有的规模与水平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理清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国内经济增长和农村就业政策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

(一) 农村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面对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的国际经济形势,2010 年国家教育部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了政府在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要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教育界人士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位置日益凸现出来,职业教育发展得好与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乡村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农村职业教育能够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农业科技的成果主要是为广大的农民和农村经济服务的,而目前我国的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受自身条件的限制,缺乏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收和推广能力。而农村职业教育学校不仅能提高农民吸收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其本身就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基地。而且,农村职业学校通过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在实习过程中开发和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能直接在企业进行应用,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增长动力,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2.农村职业教育能够促进多元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需要吸收大量的具备某种职业技能的劳动力,而农村职业教育能通过各种形式培养为产业发展服务的人才。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和多种经营,能够解决我国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有限的耕地之间的矛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打开了门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既充分利用了农业自然资源,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使得各个产业更适应经济的集约增长,加大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 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诞生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对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的认识和讨论。在经济上升时,社会经济需求就会相应扩大,从而呈现就业扩大的良好形势;在经济萎缩时期,市场疲软,经济需求不足,劳动需求也相应收缩,从而呈现出就业减少的不良局面。如淮北市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数据如图1和表1所示。根据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就业增长(X)与经济增长(Y)的要素有资本、劳动力等变量。表1列出了淮北市就业与经济增长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代入数据计算得到淮北市就业与经济增长线性函数。Y=99.24676206X+b(b是常数)。在追求经济增长目标的过程中,遵循着这样一种就业与经济增长关联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当经济增长(Y)带来就业需求量的增加时,宏观经济通过财政政策改变调动产出率和资本产出率的增长,这时就业人数(X)就会协同变动,如表1和图1所示。

二、思考与建议

(一) 对于职业教育与乡村就业互动关系不明确的反思

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遭到了“寒流”的袭击,多数外向型中小企业因订单减少而开始减产裁员,农民工返乡就业出现问题,各地区政府缺乏相关政策指导,农民工自主创业扶持力度不够,就业与再就业培训体系不完善。农村职业学校基础设施普遍较差,缺乏必要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农业优质品种的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对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各地区政府缺乏战略眼光。由于职业教育投入大,但是成果显现慢,各地区领导不够重视,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农村职业中学普遍存在目标错位,“面子工程”多,难以培养出高技术人才,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与当地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标准在许多地方还达不到。我国的产业结构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产业结构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对职业教育毕业生吸纳能力低。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就业市场准入机制不够健全,大批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廉价劳动力进入第二、三产业,使得从农村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缺乏接受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力。对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由于技术要求低,几乎存在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进城务工只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途径。另外,由于城乡间通信不畅或供求信息不对称,农村劳动力市场依然处于不健全状态,这导致生产效率和劳动回报上的显著差异,因而不总是能够驱使农民离开土地要素密集型的农业。发展非农产业活动不仅是适应市场的需要,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增收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城乡二元结构成为限制我国乡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就业逐渐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家庭农业从业者仍然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是农民主要的工作身份,如表2和图2所示。

因此,在体面劳动逐渐成为就业的主要趋势的背景下,要让新生代农民成为我国第一产业的主力军,就必须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关于农村劳动力如何在不同类型非农产业之间进行择业,就需要相应的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基础在农业劳动力与非农劳动力之间进行成功转换。因此, 各地区的乡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要符合各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业政策要以经济增长为前提。

(二) 对于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1. 对各地区政府的建议。一是各地区政府应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共建农村职业教育信息交流平台。对于农村职业教育,教育、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农业等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任务,应理顺职业教育与农村就业互动机制。政府要带头整合经济和就业资源,加强立法,明确企业要在职业教育中承担投入等责任,促进企业投资职业教育行为法制化,有效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根据各地区经济实际发展情况明确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水平。各地要统筹规划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强调其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功能,建设具有本地特色、能够直接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实习基地,切实培养能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新型农民。三是要增强农村职业学校的吸引力,提高其社会竞争力。首先,必须要以国家法律和政策为保障;其次,各地区政府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加大对农村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经费投资力度。四是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民职业教育的经验,各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实施。

2. 对各类农村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建议。一是各地区农村职业学校应以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吸引生源,以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一流的教学质量吸引生源,以良好的办学条件吸引生源,以安全和谐文明的育人环境吸引生源。要以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中坚核心农民和骨干农民为目标,加强与政府和企业合作,逐步解决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现实难题。二是各地农村职业学校必须根据自身所处的系统环境,选择合理的办学模式,以经济发展和就业指标为导向,对学校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就业服务体系等进行深化改革。三是各地区农村职业学校不但要合理使用办学经费,而且要通过自身的优势条件借助各种形式搞创收,主要形式有扩大招生规模、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班、吸收国外留学生来校、将学校的实验基地商业化经营等形式。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农村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是面向农民的教育。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不是让人人成为精英,而是让广大农民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体面地劳动。

3. 对各地区农村企业的建议。一是农村企业不仅要正确理顺农村职业教育、经济产值、就业三者的关系,还要在企业中树立尊重知识、尊重技能人才的新理念、新风尚。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感和地位,增加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在企业自身投资办学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锐意进取,做大做强。二是企业要明确规定人力和物力投资职业教育的经费指标。这既是保障职业教育经费多元化的需要,也是促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发展的需要,因此不同地区企业要基于各农村企业基本经济情况,根据不同的校企合作领域、程度和行业特点确定不同规章制度。农村企业要加强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三是完善对不同乡村职业学校投资的优惠政策,引入差异化的投资机制。企业与乡村职业学校要建立从需求到培训教育到就业再到需求的合作关系,如图3所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莫荣.分析展望:2013 年就业形势[J].中国劳动,2013,(1):4-8.

[2] 苏哲. 农村就业与农村职业教育[J]. 教育与经济,1987,(2):38-39.

[3] 吴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1.

[4] 成建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5] 陈衍.未来农村职教政策“落子”何处[J].中国农村教育,2013,(4):30-31.

(责任编辑:耿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