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品佳,陈梦薇,梁克龙,杨守辉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摘要: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趋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分析,归纳出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然后针对眼高手低、就业预期设定不合理、专业知识学习不全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职业认识能力不强、基本功不扎实等问题,合理制定培养策略,以期对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进行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师范类理工科;就业能力;用人单位;培养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039—02
收稿日期:2014—06—18
作者简介:官品佳(1987— ),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陈梦薇(1989— ),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梁克龙(1983— ),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杨守辉(1968— ),男,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培养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比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增加了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中国经济如何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问题。在各大高校不断扩招,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需进一步转变的局势之下,高校大学生需从自身出发,顺应就业形势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各高校更需关注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及评价,提供更具针对性、具体性、精确化的高校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指导。[1][2]
二、当代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我们给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所在的用人单位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为82%。通过调查结果发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师范类理工科的大学生存在较多不足。例如,学习认知能力不强、不能正确地理解专业与职业的内在联系、眼高手低、就业预期设定得不合理、实践与创新能力不强、缺乏人文素养和求职技巧能力等,这些成为制约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一)眼高手低,就业预期设定得不合理
中国当代年轻人生长在物质繁荣的时代,很多高校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同时也担负着家里人的期望。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面临就业选择时,许多高校大学生会出现期望错位、就业预期设定得不合理等问题。他们不愿在低端岗位工作,缺乏基层工作观念,而这种眼高手低的思维方式直接导致了一部分高校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失去了就业的机会。
(二)专业知识学习不全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通过调查发现,在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领域中,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学科之外,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这两大专业知识,但大部分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却未能认识到其重要性。同时,师范生对于知识的运用大多停留于大学阶段的考核测试阶段,并没有将其真正运用到教学实际当中,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当代师范类大学生应树立善于学习、吸收最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3]
(三)基本功不扎实
学习掌握师范生基本功是师范类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最为显著的区别,也是师范生具备的最核心的竞争力和最大的优势。在问卷调查中,用人单位对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和创新能力、面试表现能力颇为重视。但由于理工科类的师范生长期处于理科生的学习思维中,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较低;与社会接触还不是很多,没有社会经验,在交流沟通方面还缺乏技巧;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挫折和困难,面对突发的事情,缺少应变能力;在平时的模拟教学训练中,对于自身的举止仪态还不够重视,因此,大多数师范类理工科学生在面试过程中的很多细节方面都存在问题。
三、对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进行更高质量职业指导的方向和对策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如今各大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来源还是一般本科院校(所占比例为62.5%),而对于“211/985”院校拔尖人才的需求量相对较少(所占比例为28.3%)。近年来,我国各高校一直在扩大招生,力求达到欧美国家的国民高学历水平,导致本科学历在就业市场中毫无优势,所以,不断提高大学毕业生自身的软实力才是良策。
(一)加强实践教学,多设微格教程,提高教学技能
首先,应摒弃“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观念,在大学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微格实践教学应当从低年级开始,针对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进行开设。让学生在参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累积经验,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在敢于否定和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所擅长的教学模式。其次,可以成立“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与校外的中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让师范生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寻找自身所应具备的素质,接受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指导。再次,针对师范生所需具备的技能,完善考核制度,多组织相关的技能竞赛,在比赛中师范类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发现自身的不足。
(二)增设心理健康课程,提高师范类理工科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用人单位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高校应定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设心理拓展、心理建设等方面的活动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增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理工科师范生除了要注重学习专业学科知识外,还应增强对教育类、心理类课程的学习。由于大多数师范生毕业后所要选择的岗位是中小学教师,因此,应当熟悉、了解中小学教材知识。高校师范生可以多听课,多实践,通过学习、吸收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整合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减少错误,今后面对各类专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四)进行更加全面的职业指导
目前,各高校到高年级才开设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起步较晚。而学生只有尽早地确立自身发展的方向,才能更好地在该方面做准备。因此,学校应调整相关课程设置,并组织类似“优秀毕业生交流会”等相关讲座,让学生对于未来的发展有更多的把握。
(五)进行专业化岗前培训
专业的培训应覆盖到各个方面,如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管理班级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通过专业的岗前培训,师范生可以对教师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以便在今后的岗位上更加从容地处理各种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朱国玮,黄珺.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11(8).
[2]M·L·戈德斯密德.展望新世纪高等教育:理论学习与职业生涯的中介[J].高等教育研究,1999(6).
[3]刘学景,丁木金.大学生就业指导[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4]罗萤.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5]高兴.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6]陈捷.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