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社会论文就业指导正文

新形势下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与实践——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

  • 投稿马遥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444次
  • 评分4
  • 22
  • 0

赵云昌,孙丽

(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摘要:2013年对就业难问题的研究显示,农村家庭出身或是有农村生活背景的普通本科毕业生是就业最为困难的群体。而省属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有农村生活背景,他们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的典型代表。目前,高等农业院校的工作重心应该调整到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上,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学生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1.00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03—02

项目来源: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新形势下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H14154。

收稿日期:2014—07—26

作者简介:赵云昌(1975— ),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孙丽(1979— ),女,吉林德惠人。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等农业院校重视就业指导工作是大势所趋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必须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努力贯彻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毕业生创业的方针,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其多渠道、多形式就业,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一)就业指导理念不科学

目前,我国对高校的就业评价往往是用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来衡量,这与欧美国家“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所包含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并不是选择职业的一时行为,而是一个发展的培养人的过程……扩展到整个人生的职业活动”,有太大差距。我国的就业评价指标缺乏发展性、可持续性和科学性,导致就业指导理念定位为帮助毕业生实现首次就业安置,忽略了对学生就业和持续就业能力的培养。

(二)人才培养方案脱离实际需要

吉林农业大学现行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的没有经过行业、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实际检验,缺少大量的实际调研;有的教师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为完成任务,靠主观臆断和直觉修订,没有根据社会现实需求、企业长远发展需要、岗位具体标准来设课和规定学时,培养目标欠科学。

(三)就业指导课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课开设时间短,处于摸索阶段。2001年,吉林农业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公共必选课;2009年3月,将其调整为公共必修课。就业指导课程开设时间晚,课程体系还不完善,不能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课程安排缺乏系统性和全程化,教学目的性不强,教学形式随意,教学质量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

2.就业指导课学时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吉林农业大学的就业指导课分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两部分内容,总学时为38学时,学分为2.5学分,勉强达到吉林省关于就业指导课学时数的最低标准,有应付之嫌。

(四)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学校现有在校生18000余人,就业指导教师仅有8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5人,助教1人,梯队结构不合理,职称和科研能力偏低,师资队伍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2.就业指导课被边缘化,进而影响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吉林农业大学非常重视专业学科的建设,在职称评聘等方面,向一线专业教师倾斜,但却

很少考虑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导致很多人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就业指导课教学和相关工作,致使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3.师资队伍的构成制约了就业指导质量的提高。吉林农业大学就业指导课的任课教师均为兼职教师,其主要精力大都放在各自的本职工作上。同时,大部分的就业工作由辅导员承担,其学历、经验、指导水平等参差不齐。部分年轻辅导员没有指导学生就业的实践经验,普遍缺少就业指导知识,只能把工作重心放在就业信息的发布、就业单位的接待等一些事务性工作上,很难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导致就业指导工作质量不高。

三、高等农业院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贴近社会的实际需求,科学地修订专业课培养方案

作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大学,学科建设自然要根据社会各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课程设置和具体学时要根据行业需求、岗位具体要求来确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学校在修订各专业培养方案时,更应该根据社会大环境来确定,要经过市场调研,设计中长期培养方案,根据社会需求量的大小来调整各专业的招生规模,进而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贴近学生的特点,选用、编写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教材

在就业指导课开设过程中,要听取社会上用人单位、就业指导师及毕业校友的意见,明确要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和要达到的专业能力标准。在就业指导教材的选用上,要选用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需要和岗位需求实际的教材,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组织多年从事就业指导教学的专业人士编写、增补适合农业院校学生学习的教材,同时,要选取典型的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入学之初就开始规划其将来的择业方向。

(三)贴近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为就业指导提供理论保障

1.职业意识启蒙。结合专业教育,对刚入学的大一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启蒙,通过专家讲解、企业参观等途径,使他们对职业、就业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职业能力提升。大二、大三学生在经过职业认知的启蒙阶段后,开始自觉地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此时,学校应该注重其职业能力的提升。

3.具体的就业指导。毕业前期,职业选择成为学生的首要任务。经过前三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学校在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针对学生不同的择业方向,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就业指导提供智力保障

1.改善师资结构。加大建设力度,构建以校内任课教师为主、外聘教师和外请专家为辅的师资队伍。

2.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能力水平。吉林农业大学正在开展“七位一体”的教师培训、提升模式,从而全面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教学水平。一是自修总结,个人学习的模式;二是内外培训,集中学习的模式;三是团队学习,互相促进的模式;四是走入企业,实战学习的模式;五是开设选修,以选促讲的模式;六是以赛代练,竞争学习的模式;七是申请课题,研究提高的模式。

3.稳定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评职称时,学校应该对就业指导教师给予政策倾斜,使其能够潜心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此外,还应提高就业指导老师的各项待遇,使其队伍不断充实和壮大。

4.增加就业指导课总学时和学分,适当增加实践课,使理论课与实践课相得益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宋东海.中国大陆和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比较研究[J].内江科技,2008(1).

[2]祁帆.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5).

[3]吴晓华.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1(38).

[4]高嘉勇,李静.美国高校课程设置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2).

[5]张冕.关于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