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货币金融体系构建的探析——基于PEST分析法
文/王雪
【摘要】“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由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覆盖的绝大部分区域是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都与我国有一定的差异性。“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是为了经济发展,而货币金融体系的完善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本文运用PEST分析方法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货币金融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PEST分析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货币金融体系
【作者简介】王雪,新疆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一、引言
2013年9月初,总书记首次出访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以及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四国,与四国分别签署了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他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所做的重要演讲中,全面阐述了中国对中亚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政策,提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而货币金融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货币金融体系的构建对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由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处位置绝大部分是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交通不便利,政治体制和文化差异较大,不仅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和资金注入,而且可能面临民族矛盾、地区冲突、民众不满等问题。因此,本文将从处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角度来探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货币金融体系的构建。
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面临的困境
(一)政治方面面临的困境
政治是经济的客观要求,“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国家各自的主权意识都较强,而在推进金融项目合作时将不可避免地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让渡部分制定货币和其他经济政策的自主权,各国可能很难从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考虑合作,有可能对合作过程中各种政策的协调形成妨碍。基于政治格局以及主权意识的影响和考虑,我国对中亚地区的投资量并不稳定,波动剧烈。而各国出于安全的考量,也是阻碍项目合作的重要因素。沿线国家基于本国经济、政治、人身等方面安全的考虑,会对外来的资金、人员持紧张戒备的态度。并且,由于我国现在西北地区的特殊地缘,也使得我国极度重视西北地区的安全问题。
(二)经济方面面临的困境
在完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时,经济方面面临的困境主要有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期长、缺乏国际金融平台等问题。
由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并且大部分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及国家。因此,为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更好地实施和发展,首先需要我们对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及资源开发、经贸等方面进行大量的金融投资,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收益不显著甚至负收益,而且在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需求量也很大。目前,我国对外的金融业务相对比较单一,只有信贷业务并且主要面对东盟及东亚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我国现阶段的金融业务组合及创新尚无法与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等国进行竞争。这些国家早已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抢占了当地市场,具有先发制人的优势。所以,我国必须尽快赶上国际经济金融的发展。
在现阶段,各国间频繁的经济与贸易往来与金融发展滞后间的矛盾尖锐。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提出以来,我国与相关各国的经济贸易量增长迅速。据有关方面统计,2013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贸易总额6000多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15%左右,对沿线各国的非金融类投资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4.5%,在沿线各国的承包工程营业额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45.4%。截至2013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及观察国间的贸易总额已超过了3100亿美元。(张承惠,2015)然而,面对如此快速增长的贸易量,却缺少一个金融平台对贸易结算及现金流进行处理。因此,加快构建一个金融平台具有非常关键性的意义,并且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金融体系。随着经济贸易的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实施明确统一的金融法规制度以防乱市行为的发生,这将有利于在平等公正的金融环境中的各种贸易来往,促进各国经济贸易合作的长久稳定发展。
(三)社会方面面临的困境
货币金融体系的构建在社会方面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文化差异以及社会稳定性方面。我国与东盟各国以及中东国家虽然同为亚洲国家,但在文化和宗教信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文化和宗教的差异性,造成一些中东国家居民对于我国所实施的有利于各国经济发展政策的态度有一定的排斥性,就使得这些政策在实施时相对比较困难。
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也受到各国社会稳定性的影响。如果社会稳定性差,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制建设可能相对较差,这将导致贸易的不确定性,最终造成交易成本上升甚至经济巨额损失。
而影响社会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经济周期的波动。由于各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不同而使得各国的经济周期也有所不同。在各国不同的经济周期时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投资及就业形势等均会受到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性,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萧条期这种影响会更明显。二是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各国法律法规的健全性将会影响政府的效率以及信用体系的建立。因此,各国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对项目推进、资金成本、产业整合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技术方面面临的困境
在技术方面的困境主要是现金流的有效性低,以及投资的项目单一且规模小。而且,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相对不足,尚落后于发达国家。目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大部分国家与我国的贸易往来主要集中于能源资源方面,高新技术及商品贸易相对较少,金融业务相对单一且集中。因此,必须拓展我国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间的贸易形式。
并且,在现阶段投资的项目大多规模较小,大中型项目不足。加之我国网络金融刚刚起步,网络金融技术相对较弱,经验不足,国际网络金融的建立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没有形成规范的有利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国家沟通交流安全的网络金融平台。
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货币金融体系构建的对策及建议
(一)政治方面
在政治方面面临的主要困境是由于各国的主权意识浓厚,会妨碍一些投资项目的实施。因此,我们应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国强调“政治互信、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国家领导人间的交流与沟通,尽量保证贸易的公平公正性。并且,在贸易过程中的首要原则是尊重交易国的主权,努力缓解和消除各国对中国的戒备心理,更好地推进各个项目的进行。例如,习总书记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努力,与一些国家领导人会晤并达成着力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共识,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签订的进一步扩大双边本币结算的协议、亚投行的成立等一系列举措。
安全问题也是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政治方面面临的困境之一。由于我国西北地区独特的地缘因素,沿边相邻国家多达八个,在贸易过程中应加强对这里的关注,增进与邻国的友好往来,保持该地区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维护边境安全,对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稳定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方面
针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资金需求量大、投资效益长的问题,需要更多地从我国对外全局战略的角度考量,树立“先期扶持、长期获益”的开发理念。基于长远目标制定有利于各国经济利益的战略及政策。在投资的过程中,资金结算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必须加强货币合作。主要举措是进一步扩大与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规模。在加大人民币经常项目自由兑换和结算使用范围的前提下,应积极探索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多种途径:一是鼓励人民币“走出去”,放宽出入境人民币现钞携带数量、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等举措;二是构建人民币回流机制;三是推进人民币与周边其他国家货币的直接挂牌、兑换、交易;四是在各国建立区域性人民币清算中心;五是扩大银联卡的使用范围,发行通用型银行卡。
应加快建立国际金融平台以及金融信息平台。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InfrastructureInvest?mentBank,简称亚投行,AIIB)的成立无疑促进了国际金融平台的建立,而且加速了金融信息平台的构建。亚投行定位为准商业性银行,成立初期将主要向主权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主权贷款。亚投行同时考虑设立信托基金,针对不能提供主权信用担保的项目,引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PPP),通过亚投行与所在国政府出资,与私营部门合理分担风险和回报,动员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以及私营部门等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一带一路”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赵亚赟,2015)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亚投行”的业务功能,使其成为国际化的金融平台及金融信息平台,从而更好更快地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
(三)社会方面
社会方面面临的主要困境主要来自“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的文化差异性和法律法规的健全性。针对文化差异带来的贸易阻碍,可以利用其文化特征来设置金融产品。由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因此可利用宗教特征,尝试建立中国自己的伊斯兰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伊斯兰金融业务,或者加强与国外伊斯兰金融机构的合作。
应大力发展国际债券市场。一是优先允许重点拓展的沿线国家在我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即熊猫债券;二是根据沿线国家的特点,探索国内债券市场的新品种,如伊斯兰债券;三是“丝绸之路”大型合作项目发行特种债券等;四是研究将沿线国家更多的重要机构纳入到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试点范围。当然,必须在尊重相互主权的条件下来建立相应的金融服务合作机制。
同时,基于考虑社会稳定性问题,必须建立健全金融法律体系来保持社会的稳定性。没有法律制度的配合,就无法建成可靠的金融服务合作机制。按照“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金融服务的客观要求,需要建立相应的金融法律合作机制,主要包括市场准入法律合作机制、货币流通法律合作机制、外汇管制法律合作机制、投资开发法律合作机制、证券市场法律合作机制和司法裁判法律合作机制等。(刘少军,2015)
(四)技术方面
在现阶段,我国在技术方面面临的困境主要是投资合作产业的技术转型以及国际网络金融的搭建。因此,要从能源型和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目前,首先是向劳动力密集产业注入“创新型资本”,提高其在国际领域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扩大出口产品类型的范围,逐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鼓励具有自主研发技术的产品走出国门,远销海外。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首先应注重中长期资本项目的开发,然后才是眼前利益驱动的项目。利用人民币和资本项目投资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形成高效、良好的资金流、技术流、人力资源流,扩大金融资本领域的创新。
当下,国内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很快,已涌现出种类繁多包括以余额宝等代表的各类货币基金产品、以淘宝众筹为代表的众筹平台、以拍拍贷为代表的P2P个人贷款、以POS网贷为代表的B2B网络贷款等。互联网金融的实质就是要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便捷和大数据来创新金融服务,优化金融资产的配置。因此,我们可抛开互联网金融形态的具体创新形式,从创新的实质出发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创新,搭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更好地支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郭田勇,李琼.“新丝绸之路”的经贸金融战略意义[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4).
[2]张承惠,陈道富.“丝绸之路”战略中金融支持体系安排的探讨[J].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15,(1).
[3]赵亚赟.亚投行:“一带一路”的心脏[N].中国石油报,2015-3-25.
[4]刘少军.“丝绸之路”金融法律合作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15,(4).
(责任编辑:夏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