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社会论文一带一路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模式研究

  • 投稿小赤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990次
  • 评分4
  • 96
  • 0

李宇

【摘 要】总书记在东南亚有关国家进行访问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举措。本文在分析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基础上,提出在新媒体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模式应当坚持以互相交汇性传播为主,选择吸附性传播和优势扩散性传播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模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媒体;一带一路;文化传播模式

为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拉近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关系,总书记在东南亚有关国家进行访问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举措。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对古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延伸。2000多年前,正是中国长安经今新疆,到南亚、东南亚和欧洲、西亚等地区的古丝绸之路,将我国与欧洲、西亚和非洲等国家联系在一起。从这时起,中国文化不断向外扩展,积极影响世界发展;欧洲、西亚和非洲等国文化也渐渐涌人中国,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今天,政府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既有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的考虑,也有扩展和传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的现实需求。因此,在“一带一路”的具体建设和推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文化先行,自觉树立文化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坚持通过传播“一带一路”沿线文化,深化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实现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在古丝绸之路,中国和欧洲、亚洲以及非洲之间的文化传播多是通过商贸交流和宗教传播等形式进行的。商人和宗教人士通过商贸交流和宗教传播,将本国的文化传播到异域,而后又将异域的文化带回到本国。正是通过这些方式,东西方思想开始得到交流,文化得到交融,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开始又向前走了一大步。但是,古丝绸之路时代的文化传播囿于时空的限制,传播效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今天,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解决了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能够大大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 “一带一路”建设得益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必将改变“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的传播模式,为新时期的文化交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传播分析

(一)新媒体概述

关于新媒体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1967年,美国戈尔德马克最早提出了新媒体的概念。马克提出新媒体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而讲的。当时,美国已经有了比较流行的诸如广播、电视、电影等形式的电子媒介,这些相对于传统的纸质介质来讲,已经属于比较新的文化传播介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介质和网络媒体介质逐渐成为当今的新媒体形式。匡文波在《“新媒体”概念辨析》(2008年)一文中指出,当前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传播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设备,向受众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①该学者“在针对新媒体在国内外的定义及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体的分类,将新媒体分为网络媒体、数字广播电视媒体和移动媒体三大类,并再进行细分,列举出各类新媒体”。②

(二)新媒体传播文化分析

可以这样说,自从有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交往,才出现了文化传播。文化只有通过传播才能为广大的群众所熟知,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不同国度、异域的文化,最好的或者说唯一的途径就是文化的传播。

新媒体出现以前,人类文化的传播经历了手势的传播、语言的传播和印刷的传播这样三个阶段。但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突破了以前的文化传播模式,文化传播脱离了时空的限制,使得世界各国的文化资源能够在最大的幅度和范围内得到最快的传播。同时,新媒体的多元化、大众性、互动性等特征也使人们成为了具有话语权的“自媒体”,使得传播与交流的形式也由“单向”朝“多向”转变。③

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其在文化传播中所处的地位是重要的。“加拿大学者M·麦克卢汉在他的名著《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媒介即信息。这个轰动西方传播学界的偏激命题给人们的启发是:若不加强对文化传播媒介本身特点的研究,就无法完全了解文化传播的过程”。③因此,在当前互联网革命和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研究现代文化传播,必须将研究的重点放到新媒体上来。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具体分析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的传统模式分析

(一)文化传播模式

文化系统是复杂的、多元的开放系统,特别是不同背景文化,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个性在其中,这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区分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存在多种不同特色的文化,才有了文化的传播,才有了不同类型的文化传播模式。具体来讲,文化传播模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互相交汇性传播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古代的欧洲国家和现在的欧美等国,它认为在自己的文化之外,还对等的存在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且愿意与其他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在古欧洲,尽管有的文化,如希腊人称波斯人的国家为野蛮的国家,但是希腊人从来没有否认过波斯帝国文化存在的事实,并且还通过有关的国际条约、使节等国际交往的国际准则,来正确处理与波斯帝国的关系,达到了与不同的文化合理相处的目标。

第二,选择吸附性传播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出现在一些岛国,如日本、东南亚等一些小国。该模式是注重吸附外来的优秀文化,并且“为我所用”,一旦出现新的异域文化且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时,就会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对异域的文化进行比较和选择,以便吸收外来的新的文化因素和信息,达到“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目的”,使这种外音刺激性成为本国文化更快发展的更高的起点。如日本在中国隋唐时期,注重引入当时比较先进的中华文化来改造本民族的文化,日本文字的发明就是其中的重要表现。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发现了比中华文化更为先进的欧美文化,从那时起,日本加快了 “脱亚入欧”的进程,逐渐舍弃了中华文化,进而追逐欧美文化。

第三,优势扩散性的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文明国家,对外扩展时常有的文化传播模式,如古代的中华文明和现今的美国文明就是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告诉人们,越是先进的文化.发达的文化、文明程度越高的文化,越容易得到对外传播和扩散。例如,古代的中华文明作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化,给日本、东南亚、西亚等国的文化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深深地影响着当地的文化。

(二)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传统模式分析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文化传播的模式,主要有互相交汇性传播模式、选择吸附性传播模式和优势扩散性的模式,另外还有维模型传播模式。在传统上,“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传播都是通过商品贸易、宗教交流进行的。这种形式下的文化传播,大多具有优势扩散性的模式特征,较少的具有相互交汇性传播模式和选择吸附性传播模式的特征。下面以古代中华文明为例,详细地阐述一下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的传播模式及出现该模式的原因。

古代中华文明与古印度文明和波斯文明等一起,构成了一带一路沿线的主流文化。仔细追溯古代中华文明的传播,可以看到,古代中华文明的传播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文化传播存在的单一传播模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优势扩散性的模式。

古代中华文化之所以会出现单一的文化传播模式,主要是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地理上的原因。长期以来,古代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一直在黄河中下游地带延续。横亘在中华文化面前的是山川戈壁,极大地限制了中华文化的视野,致使中华文化与古印度文化、中亚文化的交流一直处于若断若续的联系状态,不如希腊文化和波斯文化交流得那么密切。二是心理中心意识的存在。这种心理中心意识的存在,使得中华文化不能合理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成分,阻碍了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先进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只能是单一的优势扩散型传播模式。

一带一路沿线的其他文化,大抵也存在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不能实现文化层面的长久相互交流和浸染,致使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大多都消失殆尽,如古印度文化、古巴比伦文化等;有的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也远远落后于世界上的其他先进文化,如古代的中华文化。

三、新媒体为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带来新机遇

(一)新媒体传播文化具有可行性

当前,新媒体传播文化已经具有相当的可行性,主要表现为:第一,新媒体技术发展成熟。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互联网建设,与新媒体有关的技术也发展得十分成熟,这些为新媒体传播文化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第二,新媒体的接触人群也越来越多。据有关的调查,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和年轻人逐渐舍弃了传统的纸质书本和报纸,过去人们读书看报的时间逐渐被手机和互联网等新媒体所取代,这为新媒体的发展打下了受众基础。另外,新媒体的传播载体普及化程度较高,传播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和有效,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和支持。第三,新媒体传播载体普及化程度高。目前,新媒体传播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传播载体,这是历史上其他世界所不能比拟的。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和互联网用户庞大,有线电视或者数字电视的用户也大量增加。这些都为新媒体文化传播提供了载体的支持。最后,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和有效。互联网为广大的网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内容,并在信息传播效果和速度上都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先进的媒体。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媒体市场的繁荣,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受到了人们的热捧。

(二)新媒体环境下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应当坚持的原则

在新媒体环境下,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应当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坚持互相尊重的原则。国家不分大小、民族不分优劣,文化只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有大有小,民族人口有多有少,沿线的文化也是各种各样,有当今的中国文明,也有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教文化。只有坚持相互尊重的原则,才能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才能不断发展、改进,进而发扬壮大自己的文化。二是坚持多种文化传播模式并存的原则。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互联网和卫星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快速的传播媒介。无论是互相交汇性传播模式、选择吸附性传播模式还是优势扩散性模式,在新媒体媒介的作用下,定能根据不同的文化,有选择地予以适用。因此,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传播模式应当坚持互相交汇性传播模式、选择吸附性传播模式和优势扩散性模式并存的原则,不能采取过去那样一种单一的文化传播模式。三是坚持运用新技术引领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的原则。过去古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靠的是张骞、玄奘以及物贸商人的口口相传和书本传播,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使得文化传播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印度的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的朝拜文化,进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在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应当坚持运用新技术引领文化传播,让一带一路文化搭乘新技术的快速列车驶向更远的地方。

(三)新媒体环境下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传播模式选择

笔者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的传播模式,应当坚持以互相交汇性传播模式为主,选择吸附性传播模式和优势扩散性模式等多种模式并存的原则。具体来讲就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各种文化要承认其他文化作为对等的文化实体存在,并愿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当今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的交流,不再是过去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而是运用新媒体进行交汇性的传播。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利用互联网将自己的文化推送到互联网之上,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进行共享。同时,也可以采用卫星电视技术,将本民族的优势文化向其他异域文化地区进行播放,积极宣传本民族的优势文化;或者是通过在异域设立新闻传播机构,积极收集当地的文化资料,通过移动卫星设备和互联网设备向本国人民进行传播,以吸收借鉴当地的优秀文化。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为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其他的传播模式,大大扩展了其他的文化传播模式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说,人们要利用新媒体的先进技术,在坚持文化传播以互相交汇性传播模式为主的前提下,还应结合各自的文化背景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文化传播模式,或者是选择吸附性传播模式,或者是优势扩散性模式。

以上笔者仅仅就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的传播模式进行了简要的探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逐步实现,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传播也会愈加重要,文化交流亦会层出不穷。

注释

①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②胡钦太,林晓凡基于新媒体的社会教育传播模式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5)

③黄斌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传播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2

④谢建明.文化传播模式及其过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⑤黄斌,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传播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2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陈亦桥.新媒介影响下的古典名著传播[J].新闻知识,2015(4)

②胡钦太,林晓凡基于新媒体的社会教育传播模式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5)

③黄斌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传播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2

④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⑤谢建明文化传播模式及其过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作者李宇:中共西安市委党校讲师,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