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社会论文反腐正文

印度:“莫迪式”反腐的新时代

  • 投稿赵乾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833次
  • 评分4
  • 50
  • 0

清廉、反腐是莫迪受到印度人民拥戴的主因。他曾说:“我单身,也没有家族牵绊,何必要贪腐。”他上任后,要求公务员不能将亲属纳入私人职员,不得将合同授予亲属,切断由于裙带关系而盘根错节的贪腐恶习。

文/刘强

2014年5月26,印度新任联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首都新德里正式宣誓就职。莫迪连续3届担任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长,在他的带领下,古吉拉特邦经济增长率创各邦之最,基础设施建设和吸引外商投资没厂尤为突出。莫迪的突出政绩使他成为2014年印度总理选举最热门的人物。在总理竞选期间,莫迪承诺将创建一个“新印度”,建立一个高效现代化的政府,根除腐败、提高百姓收入,并将在全国复制古吉拉特邦经验,最终让印度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莫迪竞选宣言中的反腐纲领充满亮点,在他正式上台后,一系列反腐措施颇受民众好评。

让国有银行为贫民开账户:以扶贫促反腐

在印度,莫迪被称为“平民总理”,因为他来自底层社会,自然也受到贫民的广泛支持。2014年8月28日,莫迪正式启动了一项让国有银行为穷人开办账户的活动,希望借此能提升扶贫力度,同时铲除腐败温床。

此前,莫迪在独立日发表阱话时就提及这一工程。美联社报道称,从那以后,印度国有银行已经为穷人开办了数以万计的账户。印度大约12亿人中,将近一半没有银行账户。按照莫迪政府的目标,到2018年,印度将再为1.5亿人开办账户。莫迪在写给国有银行高管的一封信中说,银行应尽其所能为穷人开办账户,“这件事很要紧”,如果开办银行账户的事情没有办好, “其他开发项目都会受阻”。现阶段,印度全国国有银行超过10万家分行都在参与为穷人开办账户的活动。印度政府希望借此边缘化高利贷和个别不讲道德的银行。

莫迪说:“如果想摆脱贫穷,就需要结束金融服务遥不可及的现状……新账户开办了,(持有者)就朝着加入主流经济迈近一步。”为鼓励更多人办理账户,联邦政府还为每个账户所有人提供10万卢比(约合1650美元)的人寿保险。另外,当这类账户内没有钱时,银行也不会收取“管理费”。

按照莫迪政府的没想,此举还可能起到反腐败作用。莫迪在2014年8月28日说,为穷人开办银行账户,不仅能让穷人“有机会接触银行和信贷机构,让他们不再受高利贷剥削,还可以作为反腐的利器”。因为政府将要求有关部门经由银行账户直接将福利和工作报酬等款项支付给个人,这笔钱将不再由地方政府代为分发,而按照以前由政府代发的话,极有可能被政府截留该款项而诱发腐败行为。这一问题曾在印度长期存在,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追讨海外黑钱:627人黑名单

在印度,“海外黑钱”是为逃税而转出印度的收入的别称。2014年11月2日,莫迪在国家电台的演说中承诺,将追回印度人为避税而藏匿在海外的每一分黑钱。一直以来,追回黑钱始终困扰着印度政府。莫迪在竞选中曾指责前任政府处理这一事务不力,承诺会在当选后百天内追回非法资金。新政府上台后,莫迪专门组建团队,展开非法海外账户持有人摸底和黑钱追回工作,并向印度最高法院提交了一份涉嫌在瑞士银行账户中存放黑钱的627人名单。印度政府称,其中一半人是印度居民,可以对他们提起诉讼,另外一半则是海外印裔,印度税法对他们无可奈何。

“没人知道到底有多少钱被藏匿在海外,我也不知道,政府也不知道,你也不知道,甚至上一届政府也没有估计过。每个人都在估算这一数字,我不想卷入那些数字中去。我承诺无论是多少钱,2卢比、5卢比、数亿卢比,不管多少钱,从这个国家穷苦民众中流出的每一分钱都应该被迫回。这是我的承诺”,莫迪认为,为追回海外黑钱所作努力是在“正确的轨道上”。

据美国华盛顿智库机构“全球金融诚信组织”估算,印度2002年至2011年期问非法外流的资金数额高达34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万亿元)。高净值个人和私营企业是“非法资金流动的主要推手”。

印度政府不仅需要拿出一份黑清单,更要专注于如何提高透明度,因为透明度问题让许多在印度投资的外国基金管理公司害怕。通过“黑钱”渠道产生的台面下的资本循环有损印度信誉,阻碍问责制度推进。亨特学院历史学教授巴加万表示,解决“黑钱”问题可以为小人物带来益处。印度政府指出,印度许多资金非法流向了瑞士、毛里求斯、英属维京岛等“避税天堂”。兰德公司高级政治分析师布兰克指出,“印度超过1/3的外国直接投资来自毛里求斯这个小岛国,几乎都是企业用来避税的方式”。这无疑给印度打击黑钱带来了难度。

据新华社报道,资金流动方式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藏匿转移不义之财变得更加容易。与此同时,法律系统的差异、协调调查成本高、国际合作不够以及银行保密法律都给印度政府追讨黑钱的行动设立了重重障碍。除却技术性难题,追查黑钱还因涉及政治和权力而面临障碍,如有“印度逃税第一人”之称的亿万富商哈桑·阿里·汗遭到调查,却至今尚未被深究。阿里涉嫌洗钱数十亿美元和资助国际武器交易,2007年遭调查,2011年因伪造护照遭逮捕。这名账面年收入6万美元的商人在瑞士银行账户中存款至少80亿美元。印度政府证实这个账户t的存在,要求阿里支付数亿美元的税款,遭到拒绝。阿里据说是帮助印度不少政客和商人将非法资金转移到瑞士账户的中间人,这无形之中成了贪腐的中间链条。

印度腐败的历史根源和现状

二战后,印度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1991年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印度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的价值观念仍然发挥着作用。美国学者保罗·哈里森认为:“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个人对家庭、村社或者部落的忠诚超过对现代国家这样的一个怪诞实体的忠诚。”在印度,传统观念上首先是效忠家庭、部落、村社和宗教。这种小集团的强烈忠诚观念酝酿了裙带关系,使得官员一旦掌权,便为家人亲朋等谋利,腐败从而得以蔓延。2011年8月19日加拿大《环球邮报》说:“近30%的印度议员有犯罪记录或面临指控——从谋杀到拐骗,从伪造到偷窃。为什么印度人要选这些人呢?因为印度的集体主义文化,家族、部落、种族和集团决定他们的候选人,即使这个人是罪犯也会选他。”

在印度社会生活中,公职人员普遍面临两种互相冲突的忠诚抉择:一方面是对国家和政府的忠诚;一方面是对家族和亲朋的忠诚。这两者的矛盾将公职人员推向两难境地,但印度的传统文化趋向于让冲突偏向“传统型的忠诚观”,并最终让“传统型的忠诚观”在心目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传统文化对反腐败的影响是无形的,其负面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

在现代化过程中,权力的运作常常得不到有效的监督,滥用职权或谋取私权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在现代化过程中,印度的职务犯罪与经济犯罪也成直线上升趋势。

1995年,《印度时报》的调查显示,98%的政治家、97%的警察、88%的公务员、80%的律师、76%的商人、69%的银行职员、66%的法官、55%的编辑、43%的教师都存在腐败行为。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曾经痛心地指出:“国家拨给穷人的救济和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中只有]5%能落到实处,其余85%全被截留。”

2005年,根据《印度腐败研究2005》的统计,印度公民每年对11个公共服务部门的行贿金额高达2106.8亿卢比。另外,根据”透明国际”2005年腐败指数的排序,印度在全世界159个国家中排92位。印度的腐败指数在2.5~3.5之间,属于严重腐败的国家,而印度的清廉状况比60%的国家差。

2011年1月17日,14位印度社会知名人士在致国家领导人的联名公开信中直言,腐败作为印度的“治理赤字”,正侵蚀着国家的肌体,印度必须以“紧迫感、决心和战时体制应对这种病症”。正因为如此,印度从多方面加强了反腐败措施,其中在立法与机构设置方面尤其凸显了印度反腐的巨大努力和坚定决心。印度非常希望能以此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注入清廉的活力。

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享廷顿认为:“某一国家处于变革时期的腐化现象比该国在其他时期的腐化现象更为普遍。大致看来,有理由认为,腐化程度与社会和经济迅速现代化有关。”亨廷顿曾对不同历史时期英美两国的腐败状况进行过考察,他发现,现代化进程的最激烈阶段,腐败现象就特别狷獗,社会的腐化程度也最为严重。

也许,现在的印度社会将反腐的重托寄予了现任总理莫迪。清廉、反腐是莫迪受到印度人民拥戴的主因之一,他曾说:“我单身,也没有家族牵绊,何必要贪腐。”他上任后,要求公务员不能将亲属纳入私人职员,不得将合同授予亲属,切断由于裙带关系而盘根错节的贪腐恶习。在印度中央办公区域,过往午后有相当多的公职人员在这里野餐、闲聊,但他们现在都在办公室里,莫迪上任后,采取了密码和指纹系统来监控公务员的工作绩效,并将决策权力下放至各级官员,实现他所说的最小的政府和最大的治理的目标。

(作者单位: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