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微课教学正文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10-05
  • 阅读量184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目的通过微课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的方法对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比较,以评价《医学统计学》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的效果。方法以2013级医学检验本科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其中一组学生实行微课教学模式,另一组给予传统授课方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种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微课教学组无论在主观对课程的满意度还是客观课堂测验得分上均优于对照组的学生(P<0.05)。结论微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对《医学统计学》课程的理解和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能力和积极性。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姜丽英,E-mail:jiangliying1900@sina.com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1]。基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新型教育理念的微课程的出现,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现实可能性。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正式提出了基于微视频的“微课程”[2],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强调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工具,根据所提供的资源和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产生“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3]。


  《医学统计学》是关于医学数据收集、整理、推断和分析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学科[4]。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统计学已成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定为医学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程[5]。然而,医学生普遍对《医学统计学》有惧怕情绪,究其原因,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被灌输状态,在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方面存在先天缺陷,难以发挥教育的最大效率[6]。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势在必行。本研究拟通过研究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效果,以寻求一种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方法。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南通大学医学检验专业本科2013级的4个班级学生分为两组,每组两个班级。对其中一组学生实施微课教学模式,称为微课教学组,另一组学生仍然给予原有传统的授课方式,称为对照组。教材均使用于浩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医学统计学》(第三版)[7],课程学时数均为36学时,每次授课为3学时。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南通大学提供的Blackboard技术平台(BB平台)对微课教学组进行视频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将教学知识点按层次划分,拍成15~20分钟分微课视频,上传至BB平台,并通过BB平台设置微课视频观看学生名单和视频观看时间,避免两组学生间可能存在的交流以及学习资料共享。对照组的班级主要由课堂型理论教学完成,每学时讲授时间为40分钟,所讲授的知识点和微课组相同。


  每次授课结束后,两个组的同学均完成一份内容相同的小测试,以比较两组的授课效果,题型为选择题,共20题,总分为20分。测试卷采用当场收卷的方式,以避免交叉偏倚。


  课程开始前先进行一份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号、性别、年龄、是否拿奖学金、是否为学生干部等,调查采用统一发卷,共发放问卷129份,收回有效问卷129份。总课程结束后再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学生的课程满意情况进行调查,评价指标问卷是由既往本科室所设计的教学质量评价问卷修改而成[8],问卷让学生在课堂上以无记名方式独立填写,共发放问卷129份,收回有效问卷129份。两份问卷均采用当场收卷的方式,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可靠。


  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Epidata3.1录入,使用软件stata1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规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一般情况调查结果


  实际接收调查的学生共129人,其中混合式教学组77人,对照组52人,年龄从19~22周岁。分析显示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奖学金情况、学生干部情况和其他奖励情况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前一学年中某学期的平均成绩比较两组的基线学习情况,结果显示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比较


  两组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课程目标清晰程度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在对课程总体满意度、现行授课方式、课程内容安排、教学内容充实新颖程度、总体知识理解程度和对各部分知识的理解程度方面,微课教学组都要优于对照组,见表2。


  3.两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测试成绩比较


  由表3可见,在8次课堂测验中,“统计描述”和“正态分布”的成绩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假设检验和t检验”成绩对照组分数高于微课组,其余五次考试微课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讨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将Internet转换成高效的教育环境,依托网络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环境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9]。微课作为一种在线互动学习方式,以其短时间、脉冲式学习、主题单一、形式丰富、内容跨越领域广而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普遍受欢迎的教学手段,也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新热点[10]。本研究通过微课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比较,从主、客观上反映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首先,主观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微课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较高,表明此模式得到了多数学生的认可。虽然两组的学生在对《医学统计学》课程目标清晰程度方面上没有差别,但对课程总体满意度、现行授课方式、课程内容安排、教学内容充实新颖程度、总体知识和对各部分知识的理解程度方面上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微课教学组的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说明微课教学模式引入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凸显其主体地位的网络教学活动并将其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使同学对整个《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更加满意。


  微课教学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11]。微课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重要体现,突破了教育和学习的时空限制,对学习的激励及推动作用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本研究两组同学的基线成绩情况没有差别,而在八次客观测验中,有五次为微课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微课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彰显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灵活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碎片化内容的学习,自主自愿地学习感兴趣的内容,并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虽然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微课教学较传统教学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教学资源,在高校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发展和完善。应加强微课的开发、更新、结合PPT和其他教辅内容,进一步丰富微课资源;微课资源建设后,还应加强宣传和推广,帮助学生认识微课的作用,引导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老师应定期查看学生的微课学习情况,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评价,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积极地给予解答、辅导和帮助;加强学校微课网站的建设和正规化管理,提供方便的使用环境和条件。希望通过微课资源的建立、推广和普及,可以使一直倡导的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更好地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