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微课教学正文

生成性“微课”探究

  • 投稿冷凝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590次
  • 评分4
  • 57
  • 0

方修波

摘 要:将生成性教学理论运用思想政治课微课教学,达成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发展目标统一。思想政治生成性微课具有立德树人的德育价值、生成知识和能力的价值、内化教师的生成能力价值、推动理论和实践发展价值。生成性微课可以突破重难点,弹性预设,孵化生成策略;可以通过试用翻转课堂模式,有效互动,促进生成策略;可以巧用教学机智,化解意外,达成生成策略;可以合理留下教学空白,催生欲求,深化生成策略。

关键词:生成性微课 生成价值 生成策略

方修波,男,湖北省天门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微课(Mini course)的出现,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中学教育中,微课的实践运用成为了教师们探研的热点,引起了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深度改革。特别是生成性理论对微课的影响,使人们开始反思高效课堂的过度操作及导学案教学机械式使用的再思考。国内外对微课的理论和实践有许多探讨,但很多问题并没有形成定论。本文将从中学思想政治的学科角度,以《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突破的微课教学案例为例,探求在生成性理论指导下,中学微课的内涵、价值及实践的策略问题。

一、生成性微课的内涵界定

目前国内外对微课的内涵界定说法各异。自从可汗学院将微视频网络化呈现后,微讲座立马走红,大规模开放式在线学习——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在各大专院校展开,并向中小学扩展,微课程与学科的融合日渐深化。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这是微课的资源说,类似“微讲座”。同时,汪滢认为,它是微课教学的全过程,它要求提供有效的互动及辅助支持。这是微课的过程说。她还认为,微课是基于微型资源的教学活动,或叫微课教学,主要适用在校学生。也就是说,对在校学生来说,微课是教师针对一个重难点或关键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的一种教学活动,目的是为了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某个关键环节。

生成性教学是建构主义学说化成的,也是解释学框架下教学过程的一种生成特征。“是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下所看到的教学图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诚的态度和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心向与学生就相关课题进行平等对话,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与感受对自己教学行为与思路作出机智性调整,以使教学对话持续进行下去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差异、关系、创造、发展。

通过如上内容分析,我们取微课的过程说(或教学说),将其置于生成性理论下,注重微课教学生成过程,结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特点,给出思想政治课生成性微课的内涵:它是在生成性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微课教学的形式,以达成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展目标的基于微型资源的教学活动。它具有生成性、建构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

二、生成性微课的价值诉求

思想政治课生成性微课的价值是由其课程性质来决定的,必然具有立德树人的价值向导。除此外,还有对学生的价值、对教师的价值、对教学课程改革的价值等内容。

首先,微课必须达到生成中的德育价值。在短时的教与学的生成互动中促成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应是微课教学的应有之义。“德性”内涵在缘起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维度的诠释:一是外在身份的表现维度,强调某人或某事物的卓著性表现,以确证本身应有的地位和身份;二是内在道德发展维度,强调道德对真、善、美的追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微课教学就是要在十分钟时间内,通过典型材料——飞行英雄黄龙飞事例和本校学生汪千里的动人事迹来感染学生,使其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中能表现出崇拜和学习的行为;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使其内化为责任和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真正达到在生成中立德树人。本微课在预设三维目标中指出,通过英雄学长和身边同学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学子们是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激发学生爱国、敬业、友善、自强不息的情感,进而在生活中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对整个学科的育人价值进行研究,看它对一个人的精神发展的价值在那里。”叶澜教授直接指出了生成性教学对学科价值的追求。当然,德育价值是思想政治课的最高追求。

其次,微课要形成生成知识和能力的价值。微课的知识生成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选择性学习过程,通过微课这种教学形式,能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生成知识层次,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本微课预设目标中,我们设定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地位、作用;能够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自己的学习生活”这一知识能力目标,当然这一预设是弹性的。教学后反思这一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内容,还能从历史角度解读我党在不同时期对这一价值观的完善,并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联系起来,应是达到了生成的目标。

第三,微课可以内化教师生成能力。从微课本身作用来看,它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增值自身的教学素养,提高在生成中灵动处理生成资源的能力;从生成性教学来看,微课可以检测预设的弹性度,考验教师调控生成的水准,提升处理生成意外能力。当然,它还可以为教学的再生成提供宝贵资源。

除此外,微课教学的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对重难点问题的认识,强化教学重要环节;可以增强学习情趣,提高学习效率;可以积累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还可以为理论发展提供实证材料,达到生成性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生成性微课的实践策略

戴维·彭罗期(David Penrose)提出了微课建设的五步:罗列核心概念一一提供知识背景——制作教学视频——设计学习探究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面对中学当前的微课建设,与以上过程还有较大差距的是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管理而开放的微课系统,加上学校网络发展的不同,导致最后一个环节难以形成。同时绝大多数学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移动网受到限制,加上中学课程的密致性,微课的普遍使用受学习时间制约。我们只能就“微课程”或“微教学”的实践层面,结合我们使用微课的情况来谈谈微课的实践策略。

首先,突破重难点,弹性预设,孵化生成。微课的本质特征是围绕教学中重难点问题突破展开的一个环节性教学过程。《文化生活》第十课第一框第二目“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本部分的重点,为突破这个重点我们采用了微课教学方式。一个好的预设必然是一个灵动的弹性的预设。我们依据本处教材变动情况,进行了文本解读,设定在教学中运用典型案例来突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教学,我们选取了天门中学为国捐躯的英雄飞行员黄龙飞学长视频资料,同时也拍摄了高二身残志坚的学生汪千里事迹图片,作为材料使用,使学生能从他们身上找到相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设计中,我们预设了核心价值观在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这是为教学生成预设的弹性空间。

其次,试用翻转课堂模式,有效互动,促进生成。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中知识的传授是通过网络在“课前”完成的,而知识内化则是在“课中”经过讨论交流来完成,“课后”学生可以完成“探究活动”对认识加以深化、扩展、推移。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不仅作为教师上课的教学资源而存在,而应与“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在学生通过校园网学习了本目内容后,我们在微课堂上组织了学生的充分互动,让学生围绕三个探究问题讨论。讨论一:黄龙飞的行为体现了他什么样的价值追求?讨论二:汪千里同学的事迹体现了她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和梦想?讨论三:两位天中学子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通过学生的生成过程,大家一致认为:中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并用正确价值观引领我们的学习生活;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努力学习知识,坚持追求梦想,用我们的梦托起伟大的中国梦!

再次,巧用教学机智,化解意外,达成生成。“有效生成”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它强调教学过程性,突出教学个性化建构的成分,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微课的生成目标是达到预设的有效性生成,但在生成过程中,学生会产生生成意外,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引导,需要教师教学机智的运用。如在讨论黄龙飞价值追求时就有学生这样讲:黄龙飞牺牲了,国家会赔多少钱?一下子把教师问住了。但教师马上灵活处理了这个意外生成。她说:“黄龙飞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他的价值追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相信国家一定会处理好英雄的善后。”这样处理就较好化解了意外,向有效生成又前进了一步。

最后,合理留下教学空白,催生欲求,深化生成。微课具有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的特点。通过短时的重难点突破,如何引导课后的探究,这要求我们在微课的生成性教学中巧设空白,预留课后空间,让学生继续去探求,达到深化生成的目标。如这次在微课教学后,我们留下如下问题:1.请走访英雄故里,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居民社区的践行?2.与本校汪千里同学交流一次,作为学生的我们如何去践行核心价值观?我们想,通过这一过程,应能达到本微课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