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应该如何写作?想必对于很多第一次写作的作者来说,也都是在心里特别迷茫的吧,不知道自己要怎样才能写作出优秀的论文来,本论文分类为文科毕业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的方法初探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下我国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的优化和调整。其中,物流管理工作作为内外呼应的重要流程,更需要有系统的管理模式。从现在烟草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环境来讲,利用供应链管理不光可以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因此,从现在的企业物流管理工作来看,应该充分重视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高其物流管理的效率。
關键词:供应链管理;企业物流;方法
1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物流管理
供应链指的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将物资、信息和财务管理融合在一起,从产品的生产到产品走到末端用户的过程联系在一起,通过合理的分配、有效的规划保证产品的高效率运输、存储、调配。传统的企业物流管理相对是较为分散的,物流的整个过程都没有联系在一起。比如之前的烟草企业,往往将物流误认为是运输,而运输只是物流其中的一个小部分,部分烟草企业会将物流的步骤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并按步骤外包给其他企业,希望能以此降低物流成本。但是从企业物流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样分散的物理模式不光增加了产品存储和运输的风险,还无意中提升了成本,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因此通过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以明确每个物流阶段的最佳选择,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仓储和运输的成本,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中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应用的原因。
2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物流特点
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整体为基础,科学管理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客户,有效控制成本,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根据供应链管理理念,企业物流的表现方式包括信息形式、价值形式、物质形式,也就是信息收集、传递与处理,流通过程中物质资源的增值,物质资源转移。现代物流基于供应链理念,围绕供应链企业的供应与采购关系展开,如图1所示。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中,首先,充分利用发达的信息网络,现代化信息技术及准确的市场信息,有清晰的物流管理目标,提升管理效率。物流管理活动围绕信息开展,从而能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向供应链相应环节进行反馈,顺利开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其次,现代企业物流管理要保证系统整体的协调性,以系统整合为出发点。现代企业物流不是单独一个企业或者某一单独部门的事,而是与零售商、批发商、供应商等企业相关的整体性活动。现代物流管理已突破企业限制,流通过程中企业联系更加密切,实现跨企业作业,使经营行为最优化,保证最佳的供应链全过程价值。最后,现代企业物流的主要对象和创新动力是客户服务。从现代企业物流思想来看,企业物流是为组织体系之外的客户提供最佳服务,属于企业外部事务范畴,企业经营管理重点也变为客户服务、市场营销。
3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3.1物流职能分散化
现在烟草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一般只做到了产品的存储、运输和搬运装卸,且每个过程都是由单独的部门实现的,也就是说现在的物流管理是一种分散化的存在。严格来讲,物流的职能有七大部分,从产品的生产、包装到运输中的流通加工和装卸搬运,都需要由企业进行系统的分配,如果物流职能过于分散,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物流效率。
3.2物流设备的落后
以先进的物流和企业电商为例,当下已经将现代化自动仓储、提货、装配、物流信息分配投入工作了,但烟草企业内对现代化物流设备的使用意识依然较差,大部分的工作都是依靠人工进行,这样一是会导致物流信息的不通畅,二是会增加物流成本,影响物流的正常输出。
4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管理的改进措施
4.1将物流流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重构
为了合理整合和综合利用企业的相关资源,供应链条是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前提基础,这就意味着主体企业必须要和客户相关企业进行关系的良好维护。基于以上这一点,在进行物流流程重构的时候,必须要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企业应该进行调查和分析,相映客户的需求,掌握客户的潜在需求,而不光进行客户外在需求的掌握,进而产生产业价值流,根据其价值流进行融合物料公开供应生产以及产品配送等物流供应链。时刻做到以客户的需求为主题导向,以此为主线来进行物流管理,势必要将物流管理落实到位,发挥其真正的管理作用,促进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4.2新时代、新常态构建企业新组织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形势新常态下企业业务的类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今现代化的企业进行传统形式的组织结构已经越来越不匹配,传统形式不适用于当今企业的管理模式,因此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进行企业物流管理,就要使得业务流程进行充足的推动,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进一步创新。企业管理者要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有一个充足的了解,面对当今企业物流业务所面临的形势,要找出传统组织结构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通过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创新,将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构建出来,负责全部的物流管理事宜,对各个环节以及物流链条上的每一步进行严格的把控。通过有效的控制促进企业产品生产供给以及销售一体化。
4.3通过第三方物流加大运作能力
仅靠企业内部的物流在面对大量订单的情况下无法满足,因此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找专业的物流企业来提供物流运动能力,获取其专业的人才技术。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可以快速的获取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式,同而更加合理科学的运送产品。并且企业通过将不擅长的物流业务外包,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进一步将核心竞争力进行扩大,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完善供应链管理模式,为企业物流管理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2篇: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课程改革思路及方案
摘要:本文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专业英语为例,探讨在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如何把握方向,把校企合作、理实一体融入课程改革中,梳理出校企合作、校企共育的课改方案。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英语、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环,在职业教育系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要求实用、够用、能用;重点培养的是实际动手应用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兼顾理论知识的一段时期之内的相对稳定性及应用实践的及时更新性。既要使学生掌握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又要使学生涉猎该专业当今的实操流程,甚至需要对行业五年、十年内的发展有所预判。教学难度不言而喻。鉴于此,在教材的选择、课时的安排、内容的规划等方面,都需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目前学校和行业企业互为依托、取长补短、共同建设专业课程,成为很多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主流课程改革方向。我国现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大部分还是遵循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课程开发以学科模式或者任务模式为主。在实施上述课改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难题,同时,国外职业教育教学观已经由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由强调单一、割裂的技能培养向强调一般性、核心性技能培养,课题组成员在课改过程中要有所取舍和考量。具体到物流管理专业,目前国内此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很多采用的依旧是“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或者“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手段上,除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外,理实一体、校企合作也是很多同仁课程教学努力的方向。
对于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以“校企合作”为渠道进行改革和调整,不仅是高职教育特色本身的要求,近期还被写进了高职教育“职教二十条”中,成为指导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风向标。从人才方案入手,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1.课程改革思路
物流专业英语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职业核心课。在国际物流依托国际贸易发展的当今,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英语为工具的业务。这就要求他们在校期间对此类专业知识有所认知。但鉴于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佳,专业英语一直以来都是本专业课程中一门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显著的课程。
鉴于以上各方原因,课题组成员在对此门课程进行课改前,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思路——紧贴企业实际业务、追随行业发展趋势。由于物流行业的发展瞬息万变,教材的构思、撰写、刊发、应用必然存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导致学生在书本上见到的物流知识尤其是新理念、新设备、新操作,往往滯后于物流实际业务操作。所以,在课改之初,我们就摈弃了根据现有的教材安排教学内容的思路。一改以往教材为主企业为辅的课程思路,变成以企业为主,量身定做适合学生学习水平、体现目前行业操作的教学讲义,辅之使用应用型教材的方法,使课堂教学的重心向企业倾斜、向实际业务倾斜、向学生实际水平倾斜。
此项课程改革针对2017级和2018级两个年级的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学生的学情,我们针对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发放了一百余份调查问卷,经过课前的调研和访谈,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处于较低阶段,专业知识相比英语知识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部分同学还是有知识遗忘现象。这就解释了学生在专业技能的调查问卷中较低得分的由来。
通过前端的学情分析,我们在已有的课改思路基础上,做出了更大程度偏向实践教学,实现实践教学多维度展开的思路调整。
2.课程改革方案
在走访了学校周边几家相关业务的企业之后,根据以上思路,首先调整了物流专业英语的课程标准。接下来对于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校企合作、校企共育,也有了明确的规划和具体的实施。
2.1教学内容业务化
考虑到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较强,实操业务能力较弱,我们在教学内容设置上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理论传授之外,还将大量的时间用于操练教学内容业务化。将从企业搜集来的实际业务内容,根据学生现状进行内容提炼和梳理,调整为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业务案例包,在课程讲授的不同阶段让学生进行操练。在操练过程中,尽可能模拟企业实际岗位的业务能力要求,尽可能还原实际业务操作流程,尽可能使学生体验实际业务中的诸多可控不可控因素。
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往往需要对实际业务知识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具体工作中的很多影响完成度的变量在总结概括过程中被摈弃了。导致学生走出校门,一接触工作就会发现很多业务知识需要重新梳理、不少业务操作需要重新学习。把教学内容业务化,可以有效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尽可能将企业业务提前引入课堂。
在内容业务化具体操作中,经过几轮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是将企业中搜集的具体案例以专业岗位为线索进行梳理,不同岗位的职责虽然书本上早已介绍过,但结合实际业务,往往还会有不同的形态产生。第二步是将课程内容根据课标梳理出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将两者整合起来,整理归纳出适合教学使用的业务案例包。此项要求,两至三年就要重新梳理所有的教学业务包,以使其能够始终贴近企业业务现状,建立和维持比较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是我们下一步打算着力研究的一个方向。
2.2考核内容多样化
这里所说的多样化包括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考核形式多样化,英语在业务使用中的途径,经过企业调研,可以总结为口语、信函、文件撰写等方面,难度逐渐增加。鉴于此,在课程考核过程中,应根据英语的实际应用渠道进行考核。做到企业用什么教学考什么,教学考什么学生会什么。
在考核方式中,我们设置了口语表达、信函业务往来、文件撰写等方面。仍然以实际业务操作为模型,考核学生在不同岗位的业务操作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第二个维度是考核内容分级化。考虑到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千差万别,而且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短时间提升不太可能。历年教学下来,每轮授课,总是有学生确实无法在英语上有更大的提高,如果一味地用同样的考核标准要求,那么这部分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排斥学习、放弃学习的态度和行为。这是导致专业英语教学难以有较大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我们在设计考核内容的时候,必须兼顾业务实际和学生实际。除了采用多种考核形式之外,考核难度也有不同分级,将考核内容分为五个级别,由易到难,不同级别赋予不同的分数权重。再具体细化不同的考核标准。使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考核等级。改变以往“一刀切”考核带来的负面情绪和不良体验,使其真正为实际业务负责,为学生的实际水平负责。
2.3知识体系岗位化
在教学内容业务化中,主要以企业实际业务案例为模板,进行实操训练。我们把这种形式称为点状教学,在知识体系的梳理上,尝试采用线状教学,即根据不同岗位的岗位职责,梳理该岗位在一票具体业务中,按照时间顺序需要履行的所有业务,需要具备的所有能力,需要掌握的所有知识。
学生初涉职场时,很难对企业的整体业务有统筹理解,更多的是基于自己的岗位认知、学习所需从事的工作。为了对接这部分实际,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点状的模块教学之外,再通过岗位线状教学梳理出业务流。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巩固学生的操作技能,可以更好地对接企业实际。
从实际授课过程来看,此种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短时间知识遗忘的问题,实现预想的设计目标。
2.4理论知识资料化
加强校企合作理实一体的授课思路,不代表理论知识的弱化。相反,学生应该是在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通过各种练习,巩固提高实操能力。鉴于此,我们将课程涉及的核心理论知识,在业务流程化梳理之后,编撰成资料包,在上课之初就发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督促和自学能力。在教学尾声,对于资料里的核心考点统一抽查、考核,作为成績的参考。力争使学生理论实操两手抓,两手都要过硬。
3.教学方法和工具
以上是我们在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校企合作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案。在具体授课中,为了更好地贯彻课改主旨,体现课改效果,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上有了进一步的调整。
目前,大众面对的不是信息的缺乏,而是信息过剩。大众需要掌握的技能不仅是搜集信息,更是筛选信息。这一点,在校园里也不例外。对学生来说,如何在短时间内找到需要的信息,筛选出其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往往是困扰师生的问题之一。在授课伊始,我们就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给学生体量较大的相关行业资讯,在教学过程中,分阶段提供适合该阶段阅读理解的专业英语文献。供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外阅读学习,并且根据课时安排,阶段性要求学生完成文献资料的阅读体会等。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信息筛选、总结和表达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紧抓多媒体及网络教学这两个抓手不放松。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是在一定教学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师、生、媒体等多边、多向互动和对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共享,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同教师讲授一起,共同搭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传授场景。将学生从以往的以课堂作为学习知识的主阵地转变为课上课下、课前课后均有任务需要完成、知识需要学习、技能需要掌握。
4.结语
通过两轮教学,上述校企合作方案和授课方式基本能够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教学目标基本达到预期值。
截至课题结题时,2017级学生已经离开校园步入工作岗位一年有余,2018级的同学也将面临顶岗实践阶段的学习工作生活。我们针对2017级同学工作的企业,从中筛选我系学生就业较多的企业进行走访,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此项工作的展开是动态的,一年之中,分阶段走访3、4次。从企业得到的反馈中得知该批同学接触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强、适应速度快,能够较迅速地完成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化和新岗位的技能定位,基本能够胜任工作要求。
同与学生的交流获知,他们对于在校期间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较为满意。最直观的感受是现在有些工作内容是他们之前在校期间有所接触,或类似的业务是有所接触的。这大大减少了他们初涉职场时的不自信,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角色转换。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在高职生源日益萎缩且质量不定的现今,如何更好地将企业用人需求细化为不同的技能要点并同现有的生源水平相融合?如何保证所筛选案例能够充分贴近实际业务并且能够被学生更好地吸收、理解?典型案例的筛选标准是什么?考核评价的标准能否进一步细化和科学分类,从而使每名同学无论能力高低都有前进的方向和空间?这些都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解决。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作为高职教育展现中的一员,应力求跟随改革方向,巩固已有成果,解决现有问题,把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造福企业和学生,实现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质的飞跃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