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物流管理毕业正文

核心企业担保下第三方物流的道德风险规避问题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5-11
  • 阅读量204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中小型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供应链金融中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出现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目前做的最多的就是由核心企业为担保,然而当银行贷款交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后,由于与银行或核心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缺乏相应的监督,在资金的真正运作方面可能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对银行和核心企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管是核心企业的信用方面还是银行的收益方面),这也就是本文相关文献中讲的道德风险。为了规避以上问题,本文分别用核心企业、银行和核心企业与银行这三种监督模式为基础进行分析,并得出在不同条件下监督主体的选择,希望能为其他企业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道德风险第三方物流


  一、引言


  近年来生产方式的转变已经将市场带入了以供应链整体为目的的竞争,同时,处于供应链中上游的供应商因为赊销交易的原因,很难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而资金短缺又会影响企业运作的停滞。第三方物流作为供应链环节中的重要元素,在为顾客提供优质化服务的过程中,物流设施与设备是物流服务好坏的基础,也是物流运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的引入对物流企业快速响应的影响等。当然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由于种种原因比如经济效益低下;资产信用不足;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融资一直比较困难。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了融资机会,但是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向银行贷款的过程中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作为擔保或库存货物质押,以此增加贷款的成功率。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的不公开性,导致核心企业不能够完整的监管第三方物流的贷款资金或存货的运作,那么道德风险就可能存在。本文是依据第三方物流在核心企业担保下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分析其带来的危害,并以此为目标构建监督监管机制提出规避措施进行研究。


  二、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1.文献综述。英国伯明翰大学企业战略和采购中心的AndrewCox教授认为,道德风险是决策者不能在签订协议之前制定出有效的契约安全保护措施,以至于在和供应商签订协议之后自己处于高度依赖具有机会主义行为的供应商的情况。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委托关代理关系,这里核心企业是委托人,供应商是代理人,即处于信息优势与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张远(2012)提出由于信息以及行动的不对称,代理人做出违反委托人利益的行为,第三方物流在签订合同之后,它的运作过程无法得到有效监督,信息共享不全面,所以就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张翠花(2003)供应链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是指供应链中的成员企业基本上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着想,由于利益最大化不能有效均衡,所以各个企业会发挥自己所长做出一些违背整体利益的败德行为。


  2.相关理论概述。


  2.1供应链金融:供应链是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将产品,资金或服务等在上下游或关联企业(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本身包括三个“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长期以来,物流和信息流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对资金流的考虑较少。供应链金融针对部分企业资金链紧张的问题,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不同企业统筹安排,合理分配资金,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在供应链融资中,银行的定位依旧是围绕核心企业展开的,并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机会。


  2.2道德风险:它是从事经济活动中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对其他企业或个人不利的行为,同样也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在进行委托时由于一方不能及时有效的对另一方进行监管而是合作者利益受害的行为。在第三方物流参与的合同签订或贷款中,企业或银行都不能更仔细的了解物流服务商运作的全过程。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对应着物流服务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的产生可能意味着新的成本的增加,物流企业也可能不愿意分享更多的技术信息与成果,从而给资金合作企业带来不便。


  2.3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是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交易个体之间呈现的分布不均匀、不对称,即针对某个交易事项有些人掌握的信息比另外一些人掌握得要多。由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也就直接导致了道德风险问题的产生。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常见现象,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第三方物流的道德风险通常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偿还贷款情况下的故意违约,此时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过衡量,如果违约时的收益大于违约成本,则选择按时偿还贷款;第二,第三方物流企业故意转投高风险高收益项目,此时一旦投资失败,则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由此可知,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金融机构并不知道借款人偿还贷款意愿及是否改变投资意向的信息,所以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给金融机构带来迟疑;第三,第三方物流企业隐瞒投资收益,拖延或者逃避偿付义务,以上三种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


  三、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1.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第一,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国内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同质化水平严重,进入门槛又很低,从而导致低价比拼成了它们竞争的主要途径。第二,相关企业对物流企业的服务跟踪不到位。第三,外包关系中一次性交易比例很高,长期合作关系没有建立。第四,利益驱动性。在与银行达成贷款交易后,企业在资金运作方面缺乏相应的监督与管理,在比较正常投资与非正常高回报投资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道德理念的缺乏,会将贷款所得资金用于非正常的高回报投资,当然其风险也会加大。如果投资获益,那么物流企业不仅可以偿还部分贷款还可以有更多的收益用于更多的投资;但如果投资失败,那么对物流企业来说会是致命的,对银行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无企业作为担保),对核心企业来说(有核心企业作为担保)不仅是资金上的损失(作为担保企业偿还部分的贷款给银行)而且对核心企业的信用问题也会有很大影响。如果物流企业是以仓单作为抵押进行贷款,那么对货主企业来说也是很大的损失,不仅影响了其正常运作同时仓库物资将会被冻结(物流企业与货主企业是合作关系会有一定的连带责任)。


  2.道德风险对核心企业和银行造成的影响。第一,可能造成核心企业自身的运营信息外泄。核心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是存在一种合作关系的,合作的基础是企业间的信任。但是供应链的运作涉及的参与主体较多机制更复杂,整个供应链过程比较难以控制,核心企业引入物流企业经营其业务时(如原材料的仓储、配送、装卸等),其基本的运营情况就不可避免的向物流服务商公开。如果货主企业把他的产品结构调整等重要信息分享给物流合作商后,物流合作商出于自己的利益或不慎将这些信息泄漏给该核心企业的竞争对手,那将对其造成巨大损失。第二,基于第二点,一旦第三方物流企业机会主义投资失败,核心企业作为担保需要偿付银行相应的赔偿,不仅造成资金的损失,也可能引起货主核心业务流程失控。一个物流企业出现问题后,核心企业需要重新对物流企业进行甄选安排。因此,核心企业也会为了便于控制,在物流业务外包的程度上均具有一定的限度,物流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虽属非核心业务,但完全将物流业务外包则意味着企业对物流业务的控制在削弱,这将导致物流服务商具有了与核心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


  四、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核心企业担保下第三方物流道德风险规避研究,主要是介绍了在核心企业担保下,第三方物流通过银行进行融资,但是在获得贷款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第三方物流可能用所得资金用于违背贷款本身的真实用途,也就是本文提到的道德风险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是对这类问题进行分析其所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家磊,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管理[J].经济管理,2012,第216期. 

  [2]钟山川,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的作用与风险[J].物流科技,2012. 

  [3]姜鑫,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4. 

  [4]张曼,核心企业在供应链融资中的作用[J].财会论坛,2013. 

  [5]邱红星,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融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作者:姬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