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正文

注重学习方法指导构建有效数学课堂

  • 投稿中本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94次
  • 评分4
  • 85
  • 0

福建邵武市实验小学(354000) 黄 键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在长期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认为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四种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以旧习新”的学习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数学知识是有严密的知识系统,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相应的认知结构。 “以旧习新”的学习方法是数学学习活动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从而掌握新知。

例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的教学片断。

1.复习。口算:

2.学生口算完后小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然后把上面三道题改为

让学生观察改变后的三道题(从同分母加减法改成了异分母加减法),并尝试用以前的知识算出来。

3.指名学生板演计算过程,然后全班反思并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上述的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分界点,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己整合旧知,顺利掌握新知,实际上是在帮助学生自主建构,自主推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数学课堂效率。

二、有序性的学习方法

有序性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认知技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学习方法掌握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的发展,运算的正确性及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的形成。这种学习方法的培养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树立起有序教学的思想,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有序、操作有序、思考有序,让学生观察思考解答的全过程,说出分析操作的程序,并概括出解题步骤,把陈述性的知识转化成程序性的知识。

例如,分数除以分数的教学,学生理解算理推导出分数除以分数的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后,再次要求学生观察解答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步骤:一抄、二改、三倒、四约、五乘。学生用这十字解题步骤来解题,计算的正确率明显提高,课堂实现了高效。

三、形成可逆联想的学习方法

联想可能是单向的也可能是双向的。双向联想是可逆联想。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解决问题时思维的灵活性与可逆联想有关,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引导学生领会教材内容的可逆性质,只重复形式单向的联系,会造成思维的呆板,学生如果形成可逆联想,对知识的理解就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学生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后,教师可提出课后思考题:“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长是7厘米,它的宽是多少厘米?”并让学生思考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求宽的公式是什么?第二天的课堂上重点让学生看长方形的周长图,先理解第一种解法:“用周长减去2条长所得的差是2条宽的和,再用所得的差除以2就求出了宽。”接着理解第二种解法:“用长方形的周长除以2,求出的是长加宽的和,再减去长就是宽。”并比较这两种解法哪一种比较简便,从而得出公式:宽=长方形的周长÷2-长。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而且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

数和形在客观世界中是不可分割且联系在一起的。数形结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降低思维坡度,开阔学生思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这种学习方法的培养,经常运用直观图像来分散难点,启发思维,并教给学生画图分析的能力。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38练一练: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张长是32厘米、宽是15厘米的长方形彩纸,最多可以剪成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纸多少张?这道题的教学我采用如下步骤: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2.引导学生画图分析,先画一个长方形;3.引导学生分析每行可以剪几个?与长方形的长和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每行剪几个”等于长除以正方形的边长所得的商,列式为“32÷2=16(个)”;4.分析可以剪几行?与长方形的宽和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可以剪几行”等于宽除以边长所得的商,余数舍去。列式为“15÷2=7(行)……1(厘米)”;5.剪的总数怎么求?用每行的个数乘以行数。这道题的教学过程能让学生领会到图形在解决问题中的桥梁作用。

以上四种学习方法,从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思维能力的提高”和“空间想象力的发展”这四个方面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

(责编 金 铃)